如果发生战争,谁能抵挡美国B2隐形轰炸机倾巢而出?

世界上只有中国和俄罗斯能有把握拦截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甚至可以做到先发制人,把这些轰炸机摧毁在地面上。

美国一共制造了21架B-2隐身战略轰炸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价值最高的轰炸机,单价达到了24亿美元,竟然和美国海军一艘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的单价是一样的,有人指出,B-2的单价甚至比和他等重的黄金都贵。这21架B-2隐身轰炸机的代号从AV-1到AV-21,这其中,AV-11号和AV-12号分别在2008年、2010年因为事故损失掉,目前美国空军仅有19架B-2轰炸机在役,因此所谓的B-2倾巢出动,最多也就10多架了。

图为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翼展很大。

B-2轰炸机最大的特点是隐身。隐身是B-2轰炸机突破防御、压制敌人反应时间、安全实施空中打击的看家法宝。B-2的隐身技术有3大部分构成,气动外形、隐身涂料、红外抑制。而要完成对B-2轰炸机的拦截,就是要针对B-2的最大特征进行专门应对,从而完成拦截。B-2的气动布局叫做无尾三角翼,特征就是没有垂尾、没有平尾,只保留了主翼。

图为B-2轰炸机的上视图,可以清晰看出其无尾三角翼的设计。

为何要这么设计呢?因为这是最适合隐身的气动布局。我们知道,雷达探测目标,靠的是发射雷达波束,碰到探测物体后,雷达波束返回,由接收机接受信息后进行计算和分析,来精确的定位目标。换言之,外形越是复杂的武器,其反射的雷达波束就越复杂,而且反射的方向也更多,被探测到的概率也就越大。对于飞机而言,主翼、平尾、垂尾都是突出在机体表面的突出物,都是较大的雷达波束反射源,飞机要隐身,减少翼面是必须的事情。

图为B-2轰炸机的结构图,可以清晰看出其内埋在机体两翼根部的4台发动机。

平尾和垂尾的部分作用,可以在现代自动化飞控技术的弥补下,由主翼来部分取代。B-2轰炸机仅仅保留的主翼,也尽量减少了弯折,并且主翼的前后外缘都是相互平行的,这样就把飞机的主要雷达波束反射面积,控制在2个主要方向上,就形成了雷达闪烁效应。也就是说,在大部分的角度,雷达搜索B-2是得不到反射信号的,除非是正对着两个主要雷达波束反射方向,才能有较强的雷达波束信号,但是信号大都集中在这两个方向上,信号在这些方向变得极为强烈,有时会被雷达误以为是故障自动过滤掉,于是B-2就彻底消失在雷达屏幕上了。

图为B-2轰炸机的机体框架结构,可见其内埋式的发动机,以及翼身融合的设计特征。

除了气动外形的设计,B-2还特别注重隐身涂料的使用。他的隐身涂料非常昂贵,而且极易耗损。这是一种吸波涂料,雷达波束照射时,会被涂料吸收一部分雷达信号,这样确保反射回去的波束是较少的。B-2将这些涂料覆盖了整个机体,最主要的是把机体表面的缝隙都填充住了,这样B-2几乎没有特别大的雷达反射源出现。当然,他每一次飞行回来都需要重新涂抹隐身涂料,这让他的每一次使用单价超过了90万美元的标准。

另外,B-2使用了特殊的S形弯道式进气排气装置,将其4台发动机内埋在机体内部,这样最大限度降低了飞机的红外特征。我们知道,空对空导弹、地对空导弹,除了主动雷达制导外,还有红外制导等方式,其中,红外制导就是瞄准热量较高的目标进行打击,一般适合打击发动机温度较高的飞机。B-2轰炸机有4台涡扇发动机,如果不进行特殊处理,那么他的红外特征就会非常明显,很容易被发现和打击。

为此,B-2轰炸机首先把发动机设计在机体内部,进气排气口全部在飞机机背上方,成为背负式进气道设计,空气在进入涡扇发动机时,先要经过一个S形的弯道,本身就抑制了进气口的红外信号,而在排出机体时,也要经过一个S形的弯道,这样等到热气流排出机体时,已经降温很多,而且在地面向上进行探测时,是不容易发现红外信号的,除非在B-2的上方进行探测,才有可能发现一些微弱的红外信号。

图为B-2轰炸机的腹部,也非常简洁,没有突出物。

要对付B-2,首先要探测B-2,因为只要能发现他,剩下的就是怎么打的事情了。发现B-2要靠综合手段,也有专门针对隐身轰炸机的搜索手段。需要分层次、大纵深的布置早期预警系统,由地面早期预警雷达和空中的预警机、无人机组成早期预警体系,比如我国的空警-2000、空警-500、空警-200等预警机和EA-03等大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都可以用于对B-2的探测。同时搭配地面的雷达系统。

图为我国轰-6N轰炸机,虽然不是隐身轰炸机,但是可以打击到第二岛链内的所有军事基地。

要高效发现B-2轰炸机,地面雷达系统最好布置米波雷达,因为B-2轰炸机虽然有隐身外形设计,但是那是针对波束较短的常见雷达波束,而米波雷达因为不够清晰,过去被用于对火控雷达的早期预警发现,但是米波雷达因为波束较长、较宽,就相当于用放大镜去看小目标,可以忽略目标本身的隐身外形设计,因为他不论发现了什么目标,都是模糊一个点,虽然无法精确取得火控数据,甚至判断目标类型,但是他确实能够有效发现隐身的目标。

图为B-2轰炸机和B-52轰炸机停在一起,可见B-2要小一大圈。

因此,世界上大部分反隐身雷达都是米波雷达,波段大都选择L波段。我国甚至还专门开发了JY-27、JY-28等有源相控阵体制的米波雷达,在发挥出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远、可以发现隐身目标的优势基础上,还具备了反应灵敏、扫描范围大、刷新速率快、精度提高等能力,也远销他国,成为世界著名的反隐身雷达。空中的早期预警体系,加上地面的反隐身雷达,让我国具备对B-2这种轰炸机的搜索能力。

图为我国轰-20轰炸机设想图,其概念就是源自于B-2轰炸机。

再者,中俄两国也都拥有可以拦截B-2轰炸机的重型远程歼击机和地面区域防空导弹。有了雷达不算啥,我国在能够探测到B-2轰炸机的基础上,还拥有歼-11B、歼-16、歼-20等远程歼击机,以歼-16为例,他甚至可以挂载一种射程300公里的、长达7米的空对空导弹,专门打击大型空中目标,其自身的作战半径就有1300公里,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还能挂载大型导弹,非常适合远距离拦截轰炸机。

图为挂载6枚CJ-10巡航导弹的轰-6K轰炸机。

最后,中俄两国也拥有自己的战略轰炸机、中程弹道导弹,完全可以对B-2轰炸机的基地进行打击,让B-2成为一次性,甚至开战就损失的装备。比如我国的轰-6K、轰-6N、轰-6J等战略轰炸机,其中轰-6J可以挂载一种高超音速的滑翔式导弹,其本身拥有5000公里作战半径,空中加油后扩大到7000公里作战半径,加上射程15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他可以打击8000公里外的目标,完全可以在开战后的前20分钟,就基本清除美军在西太上的军事基地。此外,类似于东风-16、17、21D、26等中程弹道导弹、CJ-10和CJ-100等巡航导弹,都可以对B-2所在的位置进行精确攻击。

图为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对B-2的基地,比如关岛进行不可拦截式的攻击。

所以,完善的防御体系,反隐身的对空作战体系,以及强有力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是中俄反制B-2轰炸机的有效手段。当然,我们如果能拥有自己的隐身轰炸机,那就更好了,把如何反隐身轰炸机的难题,交给敌人吧,但愿轰-20能够早日服役!

如果发生战争,谁能抵挡美国B2隐形轰炸机倾巢而出?

能阻挡B2轰炸机倾巢而出的国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国土面积必须要大,二是拥有完整的防空体系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按照这两个条件来看,能抵挡住B2倾巢出动的只有中俄两个国家。

先来看看为什么国土面积大也是一个条件,因为国土面积太小的国家,缺乏战略纵深,面对隐身轰炸机的打击也是需要战略纵深的,像英法这样的国家,综合国力还可以,不过国土面积都不是太大,不管哪一个战略目标,都处于B2的轻松打击范围内,至于面积更小的国家像以色列这样的,20架B2一次出动,以色列的高价值目标基本就没有了。

国土面积大的好处是可以拥有更多击落B2的机会,像俄罗斯这样面积巨大的国家,B2如果想要摧毁俄罗斯纵深处的目标,必须飞入俄罗斯领土纵深,如果B2进入了俄罗斯领土纵深,俄罗斯在空中巡逻的战斗机、地面上部署的防空系统均有机会击落B2,B2的隐身能力是不错,但不是完全不可被探测,因此实战中B2轻易不会进入对方的纵深处。

如果国土面积太小,B2根本不用进入,在外围围着打就行,这个时候地面的防空系统就不起作用了,如果想要靠战斗机寻找B2击落他,又很难逃过B2背后预警机的探测机会不大,除非有大量隐身战斗机。如果B2进入一国纵深,预警机当然没机会跟着进去,这样空中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系统击落B2的机会自然就大增。国土面积大的另一个好处其高价值目标可以分散部署,不至于让B2机群一锅端。

美国的B2机群目前能用的就20架,虽然20架B2对小国来说威慑巨大,但对大国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就拿俄罗斯来说,俄罗斯即便不进行任何抵抗,任由B2狂轰乱炸,以俄罗斯的领土面积,20架B2想要摧毁俄罗斯的所有高价值目标,那得忙活很长一段时间,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出击,不用去击落说不定B2自己就会因故障坠毁几架,这就是拥有战略纵深的的好处。

再来看另一个条件:拥有完整的防空体系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对抗B2的另一个基础。以我国为例,我国拥有密集的远、中、近防空体系,并且拥有一流的电子对抗能力,空军也已经装备了上百架歼20隐身战斗机,这都是对抗B2的有效力量。强大的防空体系和电子对抗系统,意味着我们的地面防空能力不会被轻易摧毁,歼20隐身战斗机则可以利用隐身性能躲过对方预警机的探测,寻找机会击落B2。

此外我海军还有几十艘防空驱逐舰,如果B2想从海上进攻,在外海就已经进入我国的防空火力网,突防难度大增,面对中俄这样面积大军事实力又强的国家,B2唯一的作战方式就是在远离目标的外围发射AGM-129远程巡航导弹进行打击,对纵深目标没什么威胁,不过即便如此B2也处于歼20的作战半径之内,如果B2进入我国领土纵深,必定有来无回!

如果发生战争,谁能抵挡美国B2隐形轰炸机倾巢而出?

既然你问出这个问题,作为喜欢纸上谈兵的“话匣子聊天”,自然要来多句嘴了。

现在由于投射武器发展到现在阶段,使得轰炸机在防区外投掷武器成为可能。这才是B2轰炸机难以抵抗的根本原因。当然,现在讨论都是局限在常规战争的范畴中,核大战之下全是焦土,什么都是瞎掰了,也就不用讨论了。

B2轰炸机的战术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面对不同水平的敌人时,B2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战术嘛!安全程度高的战术贵一些,需要冒险的战术效费比好,但和损失B2轰炸机来说,又都不值一提了。

首先,对付没有防空网的弱鸡时,B2就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突入敌人领空,用常规低阻/高阻航空炸弹来洗地。虽然这么用的消费比很低,但必要时也是允许的。其实在这种时候,就有大把的消费比更高的机型来干这活儿,一般用不上B2这个身娇肉贵的玩意儿。

在对付中等强度防空的国家,由于防空网无法做到密不透风,B2完全可以钻防空网的漏洞,突入敌人领空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也就是滑翔炸弹从几十公里以外投掷炸弹。这样完全可以躲避最危险的防空区域,又能够最大限度精确打击目标。

在对付防空网严密的强国时,B2就完全用不着以身犯险了,可以采用与B-1B/B-52类似的防区外打击方式嘛,在依仗自己的隐身性,尽量凑近到安全边界后,利用防区外发射武器的长射程来完成任务。比如美国目前最先进的防区外巡航导弹AGM-158的延长射程型(ER)的射程达到670公里,哪怕是标准版也有370海里的射程。此时,B-2摸到预警雷达的边界上,就完全可以威胁到高价值目标了。

实际上,苏联时期,苏联就是如此使用轰炸机的,用大型超音速轰炸机,如图-22M成群出动,在200海里航母警戒圈的边缘上,密集发射反舰导弹。这就是美国航母编队的梦魇,迫使美国不得不装备航程远的大型舰载战斗机F-14来抗衡这种威胁。F-14高昂的维护成本,连美国人都痛彻心扉,但和航母被凿沉了相比,就又都不算事儿了。

现在,美国在对付防空能力完善的国家时,B2/B-1B就是在复制这种苏联对付美国航母的作战模式。轰炸机利用隐身或超音速的特性,突破到防空警戒圈的边缘,发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此时的应对方法,也只有如美国发展F-14一样,尽量利用先进防空武器,如先进的战机把防空警戒圈扩大到更大。比如,美国就是利用F-14的长航程,将图-22M从200海里的危险区域挤出去,不给它在200海里发射反舰导弹的机会。此时,这些防空网完备的国家也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扩大警戒圈,把B2/B-1B从发射阵地挤出去。但现在的问题是,B2的技术水平可比图-22M高多了,从而需要比F-14更先进得多的装备来做这种事情了。这就陷入了与美国装备昂贵F-14一样的陷阱中了,但和损失高价值目标来说,这种往水里泼钱的“军备竞赛”就不能不做下去!

如果发生战争,谁能抵挡美国B2隐形轰炸机倾巢而出?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简单了解一下B2轰炸机。

B2轰炸机,美国诺斯罗普,挌鲁门飞机公司制造,长21点04米,翼展52点4米,装有4台涡扇发动机,飞行速度0,95马赫,有效载荷23OOO公斤,最大升限15200米。

由于机身覆盖了一层极其特殊的反射材料,因此被称为隐形轰炸机。飞机功能比较强大,雷达和火力配备十分厉害,它能通过使用地形匹配和地形规避技本,躲开雷达的跟踪,能贴地低空突入对方领空。

飞机装备各种巡航导弹,集束炸弹或普通导弹,也能够携带有核的弹头,比较常用的有ACM一129巡航导弹,cBO一87集束炸弹,AK82或Ak84炸弹。

B2轰炸机第一次出动,就是1999年5月8日袭击中国驻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果B2轰炸机大规模集群出动,或在导弹视距范围内投弹,或超低空突防,除非对方有先进的预警雷达和非常强大的高中低空完备的防空火力,否则是比较麻烦的。

如果发生战争,谁能抵挡美国B2隐形轰炸机倾巢而出?

根本就抵挡不住……

局座说过,b2在距离目标两千公里之外 就可以发射 隐身导弹 了,这种飞机只轰炸 雷达 网站,地下掩体指挥部(其它目标,另外有其它飞机轰炸),放完导弹转身返航。来无踪去无影 ,怎么低挡?

如果发生战争,谁能抵挡美国B2隐形轰炸机倾巢而出?

如果到了需要B2出动轰炸的地步,说明核战争已经爆发了,到那时候大家各发各的,反正怎么都是死,无非是早几天晚几天的事,所以抵挡不抵挡也就无所谓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