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歼11B战机下一步将如何改进?

歼11B是我国研制的一款以制空为主的双发重型战机,但是作为一款三代机在未来的空战中已经力有不逮,歼11B机体较新,需要进一步升级改进才能在未来空战中发挥作用

歼-11B战斗机是我国装备规模最大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是我国在以苏-27SK为基础改造的歼-11A战斗机基础上,通过换装国产太行WS-10A发动机,使用国产雷达、导弹武器系统制造的带有“侧卫”家族血统的战斗机。

歼-11B诞生之初还算是比较先进的,他拥有一部1474型脉冲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50公里,跟踪目标和同时攻击目标数量都超过了俄罗斯早期的N-010M系列无源相控阵雷达。他使用的WS-10A发动机最大推力为13.2吨,使用全权限数字化操控技术,飞机有先进的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

图为海军航空兵的歼-11B战斗机,可见其尾部的发动机是国产的太行发动机。

歼-11B战斗机可以使用我国当时最新的PL-12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射程超过150公里,配备主动雷达制导弹头。于是,歼-11B战斗机成为同时具备苏-27家族高机动特征和较强的中距离交战能力的新型战机。然而,随着世界战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歼-11B战斗机在很多方面再次出现了落后,甚至在同歼-10C战斗机这种小一号的中型四代半战斗机交手时,都会非常吃力。

图为歼-11B战斗机。

究其原因,歼-11B战斗机依然有几个方面没有突破四代战斗机的限制。首先是他的机体结构上,依然和歼-11A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国当年不敢在没有完全吃透苏-27气动设计的情况下,轻易改变该飞机的气动和结构设计,因此歼-11B战斗机的结构依然比较偏重。再者,该飞机的雷达依然是脉冲多普勒雷达,比起当前最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略显落后。

图为歼-11B战斗机,太行发动机发出了淡蓝色的尾焰。

最后,歼-11B战斗机的发动机,WS-10A虽然足够先进,技术也没有问题,但是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前,我国瞄准歼-11B战斗机存在的各种问题,研发了一款名为歼-11D的战斗机,该战斗机大量的使用了复合材料,飞机的结构减轻,强度提高。而且更换了机载雷达,雷达罩变成了倾斜设计,里面装载一部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且换装了新的WS-10B大推力发动机,实际上,歼-11D就是针对歼-11B战斗机各种问题进行的大改型。

图为歼-11B战斗机著名的一仗照片,是由美国的P-8A海神巡逻机拍摄的,位置在南海上空。

然而,就在歼-11D战斗机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两个劲敌。一个是俄罗斯的苏-35S,还有一个是我国自己的歼-16战斗机。其中,苏-35S战斗机号称最强侧卫,也号称最强第四代半战斗机,声称自己达到了四代++水平,它使用了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对迎头目标形成超过350公里的截获距离,可以对4个超过300公里的目标进行同时交战,对于雷达反射面积不到0.01平米的高度隐身目标,有超过100公里的直接锁定能力。

图为歼-16战斗机,他拥有低可视涂装。

最强的是,苏-35S战斗机配备了117S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轴对称三维矢量能力,推力超过14.5吨,和俄罗斯五代机苏-57使用同一款发动机,该战斗机的机动性因此成为全球最强,再也无出其右者,就目前来看,即便是苏-57和我国的歼-20,在中低空、亚跨音速条件下的机动性也不如苏-35S,只能在高速机动能力上胜出。我国一口气采购了两批次各24架苏-35S战斗机,这48架苏-35S成为我国空军中四代半单座重型战斗机的代表,挤占了歼-11D的服役空间。

图为歼-16战斗机,可见其外表比较光洁。

于此同时,我国还自己研发了歼-16战斗机,并且以每年超过40架的速度快速列装。该战斗机几乎就是歼-11D战斗机的进一步加强版。他不仅仅是换装了全新的大孔径有源相控阵雷达,而且该雷达功率很高,具备超过300公里的探测能力,该战斗机可以携带一种超过7米的大型对空导弹,射程也超过了300公里,可以对预警机发动高弹道打击,号称“从天而降的掌法”。歼-16战斗机还使用了全新的太行改进型发动机,推力和可靠性都有提升。

图为我国空军的苏-35S战斗机。

歼-16战斗机甚至使用了低可视涂装,减少了机身附着物,机体表面异常流顺光滑,具备一定的隐身突防能力。歼-16配备了电子战吊舱,号称“咆哮石榴”,具备和其他歼-16战斗机共同编组,对抗敌人高密度国土防空系统的能力,他们可以依靠电磁压制,快速突破防御圈,对敌人空中目标、地面目标进行远程打击,战法类似于“空中巡洋舰”,全是远程齐射,非常强悍。

图为开展向海方向训练的歼-11B战斗机。

在和歼-16以及苏-35S比较中,歼-11D不如歼-16远程作战能力强,不如苏-35S格斗能力强,在远近两端都没有特色。不过,换言之,歼-11D比歼-16的格斗能力强,也比苏-35S的远程交战能力稍强,可是这种没有自己完全特点的战斗机,在空军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尤其是我国已经开始量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并且量产了歼-16这个四代半重型战斗机的情况下,也实在是没有必要继续发展一种昂贵、强大的新型四代半战斗机了。

图为歼-16战斗机,总体上比歼-11B战斗机强一个档次。

所以说,歼-11B有他固有的缺点,但是他便宜、量大,可以在我国追求的全疆域作战上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在歼-16、歼-20、苏-35S、歼-10C们协同夺取制空权后,继续依靠自己重型四代战斗机的实力,开展后续空中作战、巡逻、空袭任务,依然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尤其是在海军航空兵那里,歼-11B战斗机还是难得的远程护航战斗机,可以为轰-6K等战略轰炸机提供保护,因此,歼-11B本身有自己的应用范围。

图为在南海多次升空拦截美机的我国海航歼-11B战斗机。

但是,即便是歼-11B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我国也不会继续研发一种侧卫系列的四代半重型战斗机了,歼-11D战斗机积累的各种技术,也可以在歼-11B战斗机上广泛运用,使其可以在不大幅度提高造价的基础上,有技术的进步,适应现代战争。这就是歼-11B的下一步改进方向了,就是在成本的严格控制下,在不改变本身设计结构的情况下,小范围的改进一些电子设备,这就足够了,更难的任务,就交给歼-16吧。

我国歼11B战机下一步将如何改进?

歼11B的改进升级要遵循三个字:快、好、省。

今天(11月4),官方媒体在《空军航空兵体系作战能力实现新跨越》的报道中,出现了一架不太一样的歼11B,传闻已久的歼11BG(G代表改进)正式出现在军迷视野中。

右边的这架歼11B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浅色的雷达罩,与旁边那架歼11B的黑色雷达罩迥然不同,说明这架战机使用了新型雷达,这架战机就是歼11B的最新改进型歼11BG。而根据这篇新闻报道,这些战机正在参加“红剑-2019”体系对抗演习,说明歼11BG战机已经列装服役。

歼11BG的雷达照颜色与最新批次的歼16相似,极有可能采用了AESA雷达,成为一款以制空为主、兼顾对地打击的多用途三代半战机。但是,虽然同样装备了AESA雷达,但是极有可能两者并不一样,原因下文再说。

虽然有部分军迷认为这是试飞已久的歼11D列装部队,但是仔细观察的话,那架浅色雷达罩战机与上图中的歼11D原型机有两处重大区别,一是歼11D的雷达罩是向上倾斜,二是歼11D与歼16一样在机头左侧有空中受油管,为了给受油管腾出空间,座舱风挡前的IRST装置安装在右侧,而歼11B没有空中受油管,IRST安装在风挡前正中央。所以,那架浅色雷达罩的战机并不是歼11D转正。但是,歼11BG无疑借鉴了歼11D的研发成果,歼11D即便下马,也算功成名就了,况且它还为弹射型歼15B的研发立下了功劳。

虽然一张算不上高清的截图并不能说明很多东西,但是仍然体现出我国对歼11B的升级改进并没有一味的“贪大求全、性能至上”,而是权衡成本与收益,以“快、好、省”的原则最大限度提升战斗力。

首先,歼11B仍然是我国制空作战的主力,在日常中承担着繁重的战备、训练任务,所以任何改进方案都要“快”字当头,尽量缩短改装时间,让歼11BG尽快完成改装,返回岗位。正式因为如此,歼11BG的改进在部分军迷眼里相当保守,包括没有加装空中受油装置。

虽然近年来空军装备了歼20、歼16、歼10C等新锐战机,使得歼11B已经不是我军制空作战能力最强的战机,但是由于这些新锐战机数量尚少,而且战斗力还在逐步生成中,愈300架歼11B系列仍然是我国制空作战的重要力量。

其次,要通过改进大大提升歼11BG的综合战斗力,使得歼11BG在体系支撑下能够胜任未来空战要求,毕竟我国周边四代机、三代半战机越来越多。

周边的F35们由歼20照顾,但是数量庞大的F16V、F15K、F15JSI们就得由更多的三代半帮忙招呼。歼11BG换装AESA等先进航电系统后,一跃成为重型三代半战机,起码在空战中不怵这些三代半。

换装AESA雷达后的歼11BG将能发挥出PL15的射程优势,而且还将能够挂载各型国产精确对地打击弹药,一改歼11B对地攻击能力羸弱的形象。

最后,歼11BG的改进还需做到“省”,这也是与“快”遥相呼应,毕竟中国空军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歼20、运20、歼16以及传说中的轰20、新型加油机等等,咱可没有日本花45亿美元升级98架F15的豪迈。

歼11BG的改进很多程度上就是“够用就好”,不对机体进行脱胎换骨的改进,这样会造成改装成本过高以及工时较长。因此笔者推测,虽然歼11BG换装了AESA雷达,但是估计不会使用歼16上的液冷雷达,而是使用607所研制的风冷雷达,虽然在性能上有所差距,但好处是不用为了布设制冷管线而对机头结构大幅修改,歼11BG放弃增加空中受油装置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综上,歼11BG的研制是我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权衡利弊的结果,虽然不如军迷设想的“过瘾”,却是保障空军战斗力有序提升的合理选择,而升级后的歼11BG也将在我国空军体系中由更出色的发挥。

我国歼11B战机下一步将如何改进?

歼11B战斗机在歼20和歼16诞生之前,是曾经的国产最先进战斗机,代表我国战斗机技术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歼16和歼20战斗机的出现,歼11B战斗机的位置就比较尴尬了,很多人都觉得歼11B战斗机已经该淘汰了!但是歼11B已经服役了很多,改进升级很有必要。

所长觉得歼11B战斗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发动机。发动起一直是制约我国战斗机发展的重要屏障,但是随着科研人员的努力,目前国产战斗机也可以成熟运用在歼11B型战斗机上,提升歼11B战斗机的机动性,提高战斗机的使用寿命等,同时也让歼11B战斗机不再受制于人,发动机也能实现自给自足;

2、雷达。我国的雷达技术远比发动机技术先进,机载先进相控阵雷达雷达也排在世界前列,多数歼11B使用的还是多普勒脉冲雷达或者无源相控阵雷达,要是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后,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等雷达指标都会有质的飞跃;

3、机载武器。歼11B推出已经超过十年,在这十年的时间内,我国也研究出了很多现金的机载武器,尤其是空空导弹霹雳-10和霹雳-15,那么歼11B的空中作战的能力也会进步不少,再加上前面换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歼11B的作战能力会获得大幅提升;

4、航电系统。前面提到的几个改进地方,基本上都是硬件方面,在软件方面,歼11B也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因为同样的硬件条件,不同的航电系统,也会让战斗机发挥出不同的作战能力,所以升级歼11B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也很有必要。

当然歼11B战斗机还有其它的提升方面,但是只要上面几个方面改进了,那么歼11B战斗机也由目前的第三代战斗机,升级成为第三代半战斗机!

我国歼11B战机下一步将如何改进?

这个事还得从歼20谈起。

现在一说歼20,就免不了有人喊:太贵,不可能装备太多。这都是闭着眼睛胡说。

先进的东西不一定贵,其实很多时候先进的东西往往是更便宜。就像现在的智能机,5000块能买1台非常不错的。但老式大哥大,要1万、2万。问题是那时候的1万、2万相当于现在的8万、10万......

以前的老式显像管电视、显示器其实都很贵。我以前用的17寸特丽珑管显示器,要4000多,换算到现在,也值1万了。现在的液晶显示器才几个钱?3000块钱是不是买很不错的?液晶显示器虽然比老式的显示器好,但它就是一块平板,成本很低。老式的显示器得20斤,物料的成本就便宜不了。

在研制阶段,液晶、智能手机这类先进的东西难度大,但到了生产阶段,反倒是便宜了。

最近美国就出了这方面的问题,最新款的F15比F35还贵。歼11系列继续改进,也会出现类似的局面。

因为最先进的非隐身机,最新款的非隐身机它和隐身机只差一个壳。而老式非隐身机的外壳真不一定比隐身机的外壳便宜。

F15、F16服役了几十年,不显山不露水,但这些年一直在升级,雷达、航电、通讯、电子、武器系统......都是最新的,和F35、F22在一个水平线。而中国的歼16也一样,不看外壳,里面,从雷达到发动机,和歼20都是一样。

隐身机的外壳也就是隐身设计、机身材料、气动布局和液晶显示器是一个道理,研制的时候需要技术含量,简单的讲这玩意不容易开发出来。需要前期的科学论证,需要做模型,需要吹风洞,需要雷达照射检测隐身效果......可一旦研制成功到了生产阶段,这玩意就没多少钱了。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再加上复合材料比老式的材料更轻便,很可能出现比老式飞机的机体成本还便宜的局面。即便是不便宜,也肯定是差不多。

以前的飞机骨架都是整块金属削出来的,10吨的料削出1吨的件,浪费巨大。现在的飞机骨架是3D打印出来的,1吨的料就打出来1吨的件......

F15机身里面的东西和F35一样先进,外壳成本差不多,问题是F15装了2台发动机,F35装了1台,这就造成了F15比F35还贵的局面。

如果继续升级歼11系列,也必定会出现类似情况。

完全可以在歼11里面安上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强的国产发动机、最新的头盔显示器、和歼20、歼16同等规格的显示器,让作战性能提升一个档次。这完全可以做到,没有难度。也就是说新款的歼11在内部和歼20完全平级,一样先进,又都是单座制空型战机,区别只差个隐身外壳。而歼11的外壳根本不会比歼20的隐身外壳便宜到哪去。

最后,升级完成的歼11的造价绝对会和歼20在一个水平线上。

反过来讲,歼20的造价绝对是跟满血版非隐身战机在一个水平线。作战性能上有代差,价格上没有代差。绝对不是非隐身战机3000万,隐身机1个亿这样的差距。充其量是非隐身战机7500万,隐身机8000万。搞不好,非隐身战机会比隐身机还贵,因为它老技术更浪费人工、浪费材料。

现在美国国内、国际战机市场,包括法国,最新的非隐身战机非但不比隐身机便宜,反倒更贵,已经是很明显的现象。归根结底,隐身机的造价跟非隐身机比,就不可能贵。就像郭台铭说的:出了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所谓的高科技指的都是研制阶段,到了生产阶段就不值钱了。开工厂,招工人,备足原料就造呗......

所以歼11的升级是小事,技术、设备都是现成的。关键问题是这款最新的歼11造出来它会和歼20一个价!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考虑到某些现实因素,譬如效率、人工......最强歼11的造价很可能会高于歼20。

那么新问题就来了:同样是8000万美元1架,你买歼20还是买歼11?1亿美元1架歼20,8000万美元1架歼11,你买哪款?这是不是1+1=2的问题?

中国和美国这些年都在不断的演习检验,隐身机对非隐身机的作战,都是一边倒的屠杀,1个打10个。真打起来,10架最新款歼11也干不过1架歼20。哎,这还得再补充几句废话,要不然在杠精眼里这是赤裸裸的破绽。10架歼11发现不了歼20,只能被动挨打,没有击落歼20的可能。歼20这就能先保证自己不死。虽然它只带6枚弹,但打完之后可以返航,重新挂弹,重新出击......所以历次演习,隐身机对非隐身机1:10的战绩都不是一次打的。说是1:10,其实就是无限击落,想打下来多少就能打下来多少。非隐身机偶尔也能取得击落隐身机的演习战果,但那都是测试,导演部的安排,故意叫非隐身机和隐身机近距离格斗,隐身机主动放弃了自己最大的优势,这才能让非隐身机挽回点颜面。如果真打仗,隐身机始终保持远距离狙击,非隐身机根本没还手的机会。

也就是说歼11升级版的造价和歼20平级,但两者的作战效能有代差,完全没有可比性。最最保守的估计,1架歼20顶10架歼11。

在这样的对比下,歼11定价多少合适?正常来讲,它的造价得在歼20的一半以下,才能有一点吸引力。但采用同样的发动机、同样的雷达......想实现这个半价根本不可能。

歼11与歼16不同。歼16的主要任务是对面攻击,和歼20在职能上有分工。歼11则完全与歼20重合,干的是完完全全一样的活,都是用来空战,跟敌机争夺制空权的。分工不同,有歼20了,再装备歼16完全可以。定位完全相同,造价差不多,有了歼20,还有必要升级歼11吗?

装备弱的歼11,退一万步讲,如果能省钱也行,问题是它根本不可能省钱。

1:10的效能,歼11即便是便宜3分之1,你觉得应该装备吗?买100架歼20还是买133架歼11,这选择还是1+1=2的难度。即便是最强歼11能做到歼20的半价,当然这根本不可能,就算可能,买100架歼20还是买200架歼11,依旧不难选择,肯定买歼20。

智能手机3000块钱,老式功能机淘宝卖80,这才是合理的价格比。

歼11系列目前的局面非常尴尬,它就像老式手机,研究了很多年,终于吃透了,完全有能力造出更好的老式手机,但市场上智能机、五代隐身机、歼20已经问世了,你这个老式手机还要不要继续搞下去?搞一款价格和智能机一样的老式手机,这还有没有意义?

这里面最气人的是它完全有能力搞,完全有这个实力去升级歼11......

但最新的F15有1个比较有趣的新特征:空中机关枪。

正常战机能挂8枚弹,好一点能挂12枚弹,而最新的F15使用组合挂架能挂20枚空对空导弹,火力很猛。隐身机千般好,也有一个小小的弱点,就是咱们上面说的带6枚弹。而在这6枚弹中,真正起到狙击作用的是那4枚中程导弹,剩下的2枚近程格斗弹是防身用的。隐身机的火力要差一些。

歼11如果继续升级,也可以走这个路线,大载弹量。然后和歼20配合,作为火力输出支柱。不过歼20自身也可以加挂隐身弹仓以提高载弹量,再配合无人机,整个体系的载弹量也会得到巨大提高,所以这个方案吸引力也不是很大。

20架机关枪式歼11搭载400枚空空导弹,似乎也没这个需求。

咆哮者电子战机以大黄蜂这样的非隐身战机为平台,搭载大量的电子战设备,可以在电磁方面压制敌机,自身也有一定的空战能力,在演习中有模拟击落F22的成绩,歼11走这个路线或许还有一些希望。

但改电子战机,以双座的歼16为平台明显更合适......

怎么都不好办!

讲升级,歼10都比歼11有前途,因为歼10是单发中型战机,把它升级到最强状态,造价上确实会比歼20有明显的降低。但这样一来,整个空军的战斗力也降低了,一分钱一分货。

我国歼11B战机下一步将如何改进?

歼-11系列战机截止当前已经服役了十多年了,在最新改型歼-10C、歼-16以及歼-20的新锐战机成军逐步形成规模,歼-11B的存在似乎就有些尴尬了,但鉴于空军装备体系更新换代需要时间周期的缘故,歼-11B的改进升级工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再怎么说,歼-11B终归要比之前的歼-7、歼-8等二代机要好的多吧。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有关歼-11B换装新型有源机载雷达的照片披露出来,而且该改进型歼-11B是由央视报道中披露出来的,看下图,换装了有源雷达的歼-11B改型雷达罩由原来的黑色变成了浅白色,和海航的苏-30MK2型战机的雷达罩涂装有点类似,且涂装位置与此前的其他同系列歼-11战机也不同。如果外界猜测属实的话,这意味着歼-11B改进型已经实际列装部队,并已经步入作战训练,是不是值得贺喜呢!

参照国际上三代机改进升级的通行做法,主要集中在航电、发动机以及机载武器三大领域。经过升级改进后的战机被国际上定位为三代++或者四代机,只不过是各采用的评估标准不同,名称自然也不同。以欧洲为例,法国的阵风战机被称为四代机主要在于其换装了先进的航电设备,大幅提升了信息态势感知能力,同步带动了机载武器的更新,此外发动机也更换了使用矢量技术的M-88型发动机,显著提升了战机的机动性。

以歼-20、歼-16和歼-10C为代表的人民空军“三大剑客”,普遍使用的是最新的国产有源机载雷达,相应的硬件、软件,如座舱屏显、机载计算机等设备等都得到大幅升级,战机的战场信息感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具备相应的能力,同时也有较多的成熟产品可供选择。

对于未来歼-11B的升级改装工作,目前披露的消息显示,机载雷达换装有源雷达的第一步已经卖出,这也是核心升级部位。换装新型有源机载雷达后,对于提升歼-11B战机的探测距离、探测精度等雷达核心指标有明显的的助益,有理由相信相匹配的机载计算机等软件系统也将得到升级,在提升多目标处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歼-11B战机长期以来被诟病对地攻击能力不足和缺乏对地精确打击的缺陷。

升级航电系统后,歼-11B同步要推进的就是机载武器的升级。早期的歼-11B对空弹药主要以霹雳-8和霹雳-12为主,在打击距离以及打击可靠性上都略显得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我国最新一代的霹雳-10近距格斗弹、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已经列装空军改进型三四代机,歼-11B受制于机载雷达的限制,并不能使用同类产品,换装新型AESA后,相匹配的弹药体系也需升级。另外,对地、对海打击精确武器也有望实现列装,有网络图片显示歼-11B挂载CM-400AKG型弹药,证实了这一点。

第三步就是发动机领域了。歼-11B虽使用国产太行发动机,但在发动机推力、使用寿命以及维护性上略显不足;国外普遍将四代机使用的矢量发动机技术移植到三代机上,大幅提升了三代机的超机动性能。我们知道,歼-11B机体继承了苏-27系列中央升力体优异气动设计,以机动性能突出著称,这也是空军比较青睐歼-11B的原因之一;国产矢量发动机已经在歼-10B上进行技术验证,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未来要是换装到歼-11B上,那么对于歼-11B的超机动性能以及空战性能将有重大助益。

另外,歼-11B后续升级中还可考虑对机体材料进行升级,大幅度使用复合材料,歼-11B之所以存在对地攻击能力不足的缺陷,主要是因为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使得机体的强度本身就不高,对于重载空射武器难以搭载;歼-11B在研发时虽使用了复合材料,但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条件,这种运用比例是有限的;还有提升复合材料占比能解决机体强度不够的问题同时还能大幅降低机体空重,对于提升载弹量以及载油量都有较大的助益。

从当前披露消息来看,歼-11B换装AESA后,将显著提升该型战机的空战性能,对于空军作战体系建设有重大意义,毕竟歼-11B仍旧是海空军航空兵的主力制空战机,虽然新锐战机已经服役,但在规模上还尚需一段时间来壮大,歼-11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外。

我国歼11B战机下一步将如何改进?

歼-11系列是我国对引进的SU-27战斗机的消化改进国产化型号,该机对于我国航空工业水平的整体性提高功不可没。SU-27的引进使我国第一次全面深入接触了现代化战斗机,以及配套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使我国第一次具有了相对可靠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而歼-11的国产化及其针对性的改进,也是我国对于现代化战斗机的认识水平前进了一大步。

歼-11目前已知的型号主要有歼-11A和歼-11B以及歼-11B的双座型歼-11BS。歼-11主要以仿制为主,大部分使用的还是进口的AF-31发动机,机头雷达罩改为灰色,并没有对原准机SU-27做出大刀阔斧的改进。而歼-11B及歼-11BS则做了结构性的修改,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发动机改用我国资产的涡扇-10“太行”,从喷口外观上就可以看到和AL-31的差别,而且电子设备和火控系统都经过升级,可以挂载更先进的自产空对空导弹。因其航程远,载弹量大,歼-11是目前我国空战力量的中坚。

但目前歼-11B已经不是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了,除了领先一代的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多用途战斗轰炸机歼-16和歼-10的深度改进版本歼-10C都拥有不俗的空战性能,甚至多次在演习中压到歼-11B。因为歼-20的产量有限,歼-16主要负担多用途任务,用以替代SU-30MKK和歼轰-7A,而歼-10毕竟属于单发战斗机,航程及载弹量无法与歼-11系列相比。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升级改进歼-11B是势在必得,也是应该的。

在网上爆出的歼-11D图片来看,该型号升级了更先进的雷达,雷达罩外观与歼-20有几分相似,也和歼-16取消了空速管,因此可以分析出歼-11的第一个改进之处就是像歼-10C一样改装为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探测距离远,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且我国已有成熟型号和实际使用经验,没有理由不用来装备歼-11系列。而且歼-11的机头直径更大,可以容易比歼-10更大尺寸的雷达天线,这样火控雷达的性能会更强。

再一个明显应该改进的地方就是矢量推力技术,类似成果已经有SU-35这样的成功范例,而且我国的矢量推进技术也已经经过歼-10B TVC的成功验证且公开展示。按照我国预研下一代,装备这一代,公开前一代的一贯做法,应该已经有了成熟的矢量推力解决方案。所以歼-11改进型号装备矢量推力技术好不出奇,并且歼-11的单座型号装备新式火控雷达及机载武器,结合矢量推力技术,达到与SU-35的空战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单座的歼-11改进型毕竟比歼-16结构重量更轻,空战性能肯定更好。这样就有可能与昂贵且更加“娇气”的歼-20形成高低搭配,从数量上弥补歼-20的不足,形成无坚不摧的空优力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