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时代,坦克还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吗?
坦克的发展进入了十字路口,一方面因为战场上坦克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差,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一方面也因为坦克的重量越来越大,在强调机动作战、快速反应的今天,坦克的重量和通过能力限制了他的发展。
图为米-28武装直升机。
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针对纳卡地区展开的战争中,阿塞拜疆利用从土耳其进口的TB-2无人攻击机,击毁了大量亚美尼亚的T-72主战坦克,还摧毁了一些亚美尼亚的军队营地,战争显示,地面战争似乎进入了无人机主宰一切的时代,必须要对这种轻便、灵活、机动的武器提高警惕,而且事实证明,坦克在现代战场上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在敌人坦克、武装直升机、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导弹、攻击机等天敌之外,又新增了一个防不胜防的对手。
图为美国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坦克的第一作战目标是敌人的坦克,这没有错,世界上击毁坦克最多的武器是坦克,这也正确,但是坦克摧毁的坦克多,只是因为坦克的数量大,而且坦克在互相交战中,自身面临的风险也非常大,被坦克摧毁的坦克最多,恰恰说明了坦克不是最好的反坦克手段,除非自己的坦克能比对手先进很多。
图为我国的直-19武装直升机,配备了毫米波有源相控阵雷达。
就现在来看,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当属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虽然作战距离没有大型长航时无人机那么远,滞空时间也不长,而且也很难执行长时间的战场巡逻任务,总是需要应召出击,但是先进的重型或者中型武装直升机,一次出击就可以摧毁一个装甲集群单位。以美国的AH-64E“阿帕奇卫士”直升机为例,他一次出击能挂载16枚反坦克导弹,最少能摧毁10多个装甲目标,这已经够得上连级规模的装甲单位了。
图为伊拉克装备的彩虹-4无人机。
有人说,那坦克不能对武装直升机射击吗?坦克不是有高射机枪吗?确实有,但是高射机枪的那点射程,在反坦克导弹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用处。以我国的直-19武装直升机为例,他可以挂载毫米波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在15-20公里之外精确定位并跟踪坦克,同时能够在10公里左右距离发射反坦克导弹,坦克即便是能够发射炮射导弹,射程也不过在5公里以内,而且对付武装直升机这种高机动目标,炮射导弹也是追之不及。
图为以色列陆军梅卡瓦主战坦克,他的正面防护能力很强,但是顶部防护比较脆弱。
武装直升机突防能力强,他可以在树梢的高度飞行,防空雷达的天线由于面向空中,很难对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做到有效探测,防空导弹也因为最低射高的限制,一般都很难对飞行在10米以下的武装直升机进行有效打击,便携式防空导弹,比如毒刺导弹等,虽然可以对低空的武装直升机射击,但是这种依靠车辆、人力发射的导弹,也很容易被武装直升机在空中锁定率先攻击,说到底,空对地看的清楚、打的准确、射程更远,比地对空要容易很多。
图为发射反坦克导弹的我国彩虹-4无人机。
除了武装直升机,那就是上文提到的无人机了。无人机反坦克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的战法,无人机可以看做是某种没有人驾驶的武装直升机或者攻击机,但是个头要小很多。无人机因为没有人,因此无需提供座舱、座椅、操控设备等设施,无需提供生命维持设备,因此无人机可以把空间省出来装备雷达、燃油,因此无人机的航程一般较大。
图为我国的翼龙-2无人机。
土耳其的TB-2无人机只有150多公里航程,那是因为他技术简单。以我国的彩虹-4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为例,他可以有超过2000公里的作战半径,而且可以飞行在9000米的高空,携带4-6枚反坦克导弹,有超过30小时的续航时间。在这样的无人机面前,坦克就是一个靶子,如果坦克没有己方战斗机、先进防空导弹的掩护,那么在无人机的面前,他只有硬吃导弹的份。
图为单侧就能挂载8枚反坦克导弹的彩虹-5无人机。
何况,无人机也有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先进的趋势。以我国的攻击-11无人机为例,他拥有无尾三角翼这样的高科技隐身外形,飞控系统复杂,配备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而且拥有搜索雷达,可以挂载雷石-6滑翔翼制导炸弹,或者飞腾系列卫星制导炸弹。这样的无人机除了没有飞行员之外,已经和真正的隐身攻击机无异,价格昂贵、技术复杂,对地攻击能力极强,在这样的无人机面前,莫说是坦克没有生存空间,就连敌人的大型军事基地都难以防备了。
图为我国的攻击-11隐身无人攻击机。
另外,集束式弹头的远程火箭炮,依然是反坦克的有效手段。虽然这种方式已经在二战出现,但是有效性延续到了现在。现代远程火箭炮,比如我国的卫士系列外贸型火箭炮,拥有超过200公里的射程(我军自用的火箭炮射程超过400公里),又被称为“远火”。这样的火箭炮可以配备集束式杀伤弹头,对付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非常有效。
最可怕的是,火箭炮是一种面杀伤武器,当坦克以装甲部队的大规模集群出现时,火箭炮的覆盖打击会让大部分坦克瘫痪,因为坦克即便是不被摧毁,也会因为剧烈的爆炸导致驾驶员被震晕,或者坦克发生故障,比如履带断裂失去行动能力等。综上所述,坦克已经不再是对付坦克的最有效手段,还有武装直升机、无人机、远程火箭炮等有效的反坦克方式。
无人机时代,坦克还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吗?
坦克有用没用我不知道,但是无人机肯定是大势所趋。
更低的制造成本,更高的打击效率,更广泛的使用场景,更小损失风险,很可能会改变未来小规模战争模式。
《淮南子》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鸡汤里经常会说,做长期正确的选择。事实上,判断长期会发生什么远远比做选择更难。
洞察变化,判断趋势,布局未来,才能有长期主义。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在印度忙着练瑜伽的时候。
我们在忙什么呢?
看清趋势的一个好处是,时间会逐渐验证你的观点。
大胆预言一下,在未来小规模军事冲突中,无人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优势方需要无人机,劣势方更需要,正确的逻辑会自然淘汰错误的逻辑。永远是布局未来的人才能赢得现在。
军火是好生意,有武器不一定有面包吃,没武器有了面包你也吃不着。
在国内,无人机制造、无人机飞行培训、无人机比赛、无人机修理,未来都会是很好的商业机会,说不定你身边的小学生就是未来的王牌飞行员。
无人机时代,坦克还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吗?
谢谢邀请,技术的发展都是相互促进的,矛和盾总是交错发展,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发展,促进了贪铀装甲和陶瓷装甲,爆炸反应装甲等复合装甲的重型坦克的诞生,RPG类火箭助推榴弹爆炸成型破甲弹的普及促进了格栅装甲及空气装甲的发展等等!而今天随着反坦克导弹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普及以及他们的载具武装直升机以及无人机逐渐主宰中低空,空中平台在发现距离上对于坦克来说有天然优势,而空射反坦克导弹射程上相对于坦克炮或者高射机枪来说又有天然的射程优势一而现在的新一代反装甲导弹对坦克的攻击都是其脆弱的炮塔或者顶部,所以现在主流的哪怕是重型坦克对于反坦克的导弹的攻击其装甲也和纸糊的没有区别!有了这些前提,才会引起广大网友讨论的重装甲无用论的出现,以及才会有题主的问题出
首先把我观点说出来,重型坦克不会被淘汰,当然超重型的70吨左右的可能因为适应性太差而淘汰,后续的重型坦克应该也在45吨到60吨左右,而且依然会长期在各个军事强国作为主要地面突击力量存在,轻型坦克部分国家会装备但不会成为战场的主流!
下面我就来聊聊原因,首先无人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导弹对坦克的威胁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在所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被动和主动防御系统,对于实战有需求的国家例如俄罗斯,以色列,美国都将主动防御系统作为他们后续坦克(后续可能也会成为他们的步兵战车以及其他装甲车辆)的标配,就目前的主动防御技术已经能够非常完美的防御反坦克导弹从各个方向的袭击(但是防不了尾翼稳定长杆脱壳穿甲弹),也就是说等到大家下一代坦克换装完毕(或者改装完毕),到那时直升机和无人机基本上其武功就被废掉了!到时可能你八枚反坦克导弹才能摧毁一辆坦克(你先要把对方的拦截弹消耗完)!而这个时间点不会超过20年!
- 为什么轻型坦克不能成为主流?主要是其薄弱的侧面装甲连步兵战车穿甲弹都防不住,特别是现在的步兵战车的口径在向大型化或者埋头弹发展,就算你装有主动防御系统,在战场上的生存率还是堪忧!所以我认为如果侧面挡不住40毫米埋头穿甲弹的攻击,车顶挡不住武装直升机速射炮的攻击就不配称之为坦克!也就必然不会成为像俄罗斯,美国之类的有实战需求的国家下一代主战坦克的主流,多只会成为部分特殊部队的补充存在!
综上所述,可能十年后反坦克作战还是需要重型坦克来担任,随着主动防御系统的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威力会被无限变小,随着步兵战车的普及以及口径的大型化,坦克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必须要能360度防御步兵战车的火炮攻击,所以就必须要50吨左右及以上的坦克可凭借其厚重的装甲和大口径的反坦克炮才能够胜任!!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题主问题的见解,欢迎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