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最怕的是否是驱逐舰?

潜艇最怕的水面舰艇是什么?其实答案并不是反潜利器驱逐舰,真的就是航母。虽说在二战时期,确实是驱逐舰反潜最厉害,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出现了反潜航母这么一个舰种,航空反潜成为反潜的最强手段,于是为航母配备反潜力量成为最佳的反潜手段。

图为苏联海军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直升机航母,潜艇见了这样的反潜舰,怕是存活概率就很小了。

世界上出现过的最强反潜装备,其实都是航母,或者叫反潜航母、直升机航母。这些航母包括英国海军的“无敌”级航母(开建时叫做反潜指挥巡洋舰,为反潜而生),苏联海军的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直升机航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16DDH“日向”级和22DDH“出云”级等。作为拥有大型航母的国家,中美两强也在航空母舰上搭载了数量客观的反潜机。

图为苏联海军1134型大型反潜舰,现在叫做巡洋舰,他的反潜能力也比一般的驱逐舰强大,不过比起1123型反潜航母,还是差了一些。

要说起航空反潜,最早其实是从英国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就针对德国的U艇封锁,将许多轰炸机改造为反潜机,搭载雷达对海面进行搜索,挂载深水炸弹进行攻击。只不过,在二战时期,只有岸基航空兵才有反潜机,海军舰艇不能搭载这么大的反潜机,因此当时的航母反潜还不流行,主要依靠速度快、机动灵活的驱逐舰进行反潜。

图为二战刚刚结束后,上世纪40年代末,美军常用的海军舰载反潜机TBM-3S2。

要说当时潜艇最怕的是驱逐舰,这是没有问题的,毕竟驱逐舰数量多,可以执行广域反潜,打开雷达后,可以多舰并列搜索,其正面扇形范围内很难有潜艇可以逃脱,驱逐舰上搭载的氧气鱼雷、反潜深弹、火箭深弹等武器,以及速射的中小口径舰炮,都是潜艇的巨大威胁,当时潜艇确实是看见大军舰就高兴的迎上去,看见驱逐舰就赶紧躲避。

图为在飞行甲板上搭载5架SH-60J反潜直升机的日本海自“出云”级直升机航母。

二战之后,美国很快就在航空母舰上开始了反潜机的搭载尝试,他们在二战老式活塞发动机战斗机基础上,改进出一款TBM-3S2固定翼反潜机,两名乘员,可以携带对海搜索雷达和反潜深弹,搭配TBM-3W型第一代早期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使用,组成了最早的航母航空反潜兵力,这一配置广泛应用在二战刚刚结束时,美国海军保留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他们改造成的反潜航母,还参加了最早的对核潜艇反潜攻击测试,当时2艘反潜航母和1艘“鹦鹉螺”级核潜艇参与了测试。

图为在“出云”级飞行甲板上整齐停靠的5架SH-60J反潜直升机。

此后,随着直升机的发展成熟,直升机可以携带声呐浮标、反潜鱼雷作战,由于搭载方式更加灵活,搭载数量可以更多,因此逐渐取代了舰载固定翼反潜机,成为航母反潜的主力。苏联海军在1968年建成服役的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就典型代表。他的反潜配置堪称豪华,放在今天也无人能及。

图为苏联海军1123型直升机航母,他的飞行甲板有2200平方米大,有2部垂直升降机,航空操作能力极强,舰尾还有拖曳线阵列声呐操作站,舰底则是大型的可伸缩式声呐站。

该反潜航母可以携带14架卡-25反潜直升机,这些反潜直升机甚至可以携带核鱼雷。他们搭载有主动吊方式声呐和被动声呐浮标,一次出击可以携带2枚反潜鱼雷,或者4枚反潜火箭深弹。这些反潜直升机甚至可以在发现潜艇前主动进行搜索,他们投放吊放声呐后,并列在舰队航向前方搜索,一旦发现潜艇,可以迅速发动攻击。

航空反潜的最大优势是更加机动灵活,一旦潜艇被飞机逮住,那是很难逃脱的,毕竟速度没有飞机快,只要飞机的弹药够用,一直粘着潜艇,潜艇就是很危险的,除非潜艇能够下潜到飞机声呐无法搜索到的深度,然后潜逃,不过这对于潜艇的操控有着极高的要求。再者,苏联的1123型直升机航母还有一座巨大的声呐,重达200多吨,在军舰地步的龙骨下以大型声呐站的方式伸出舰体之外,最远可达20多米。

图为我国的直-18大型反潜直升机,目前只有“辽宁”和“山东”两艘航母可以搭载他。

伸出的声呐站可以有效避免军舰自己航行产生的噪音影响,而且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他搭载的巨大声呐阵列,可以起到超远程搜索的特效。在70年代,苏联海军一次在地中海进行军事演习,该声呐站就探测到了一艘100公里外美军核潜艇,然后他派出卡-25直升机进行模拟反潜,卡-25首先在目标附近投掷环形的被动声呐浮标,测得了潜艇的航向后,又在潜艇前进方向上投放了扇形的被动声呐浮标,测得了潜艇的航速,然后投掷模拟反潜深弹进行了模拟攻击,吓得美军核潜艇一路朝着意大利狂奔逃跑,整个接触时间长达40分钟,如果是实战,那这艘核潜艇肯定已经被击沉了。

图为直-9C反潜直升机,上图是投放主动吊放声呐,下图为挂鱼雷起飞。

这样的专业反潜航母现在还不少,日本海上自卫队的16DDH“日向”级和22DDH“出云”级都拥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其中16DDH可以携带SH-60J反潜直升机22架,22DDH可以携带超过30架SH-60J反潜直升机,他们配备了LM-2500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变速非常灵活,配备了OQQ-23型舰首声呐,具备本舰远程反潜搜索能力,搭载有对海平面搜索雷达,可以发现潜艇伸出的潜望镜等设备。

图为我国最新的直-20反潜直升机,他在机首配备了对海搜索雷达和磁探测仪。

而且SH-60J反潜机的性能已经比过去苏联的卡-25、卡-27要先进很多,他搭载的吊方式声呐有更好的探测效能,一个以22DDH或者16DDH直升机航母为核心的反潜舰队,搭配通用驱逐舰,对潜艇的威胁还是很大的。另外,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有两栖作战、反潜作战等特殊作战舰载机搭载方案,也就是说,他在必要时也可以作为专业反潜航母使用。

图为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反潜装备的具体配置,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相对于航空反潜,他的效率要差一些。

至于中美两个大国,美国的航母上搭载了数量可观的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我国航母也搭载了直-9C、直-18等反潜直升机,也具有充当反潜军舰的能力。至于说如今的驱逐舰反潜,虽然也有提高,比如搭载了反潜导弹等武器,但是依然主要依靠声呐和军舰自身的机动性来反潜,这种模式已经比较老套了,未来是航空反潜的天下,岸基反潜依靠反潜巡逻机,舰艇反潜依靠航空反潜,再走主要依靠驱逐舰反潜的路子是走不通的,毕竟潜艇也在进步,驱逐舰还真不一定是潜艇的对手了。

潜艇最怕的是否是驱逐舰?

潜艇和驱逐舰属于“麻杆打狼、两头害怕”,驱逐舰担心深海中冷不丁的就有1~2条鱼雷朝自己奔来,被隐蔽在黑暗中的潜艇偷袭是所有水面舰艇都非常担忧的事情,而潜艇也担心驱逐舰发现自己,那样就很难逃脱了。

潜艇就像刺客,无声无息地躲在大海深处等待机会,其携带的十几二十条的鱼雷、潜射导弹随时给予上方水面的舰艇致命一击,尤其是知道茫茫大海中存在潜艇但却找不出来的时候,这会给水面舰艇编队带来莫大的压力。潜艇突袭进攻能力很强,但缺点也很多,尤其是常规潜艇,其在水下一般只能以6节以下速度航行,大多数情况下也就1~3节速度而已,跑不快也不敢跑快了,否则噪音飙升就会暴露自己,另外开太快电池也不够用,即使是AIP潜艇估计跑太快氧气也不够。即使是核潜艇最大速度也不过20节以上,全力狂飙也不及驱逐舰30节以上的速度,即使跑过了驱逐舰可还有反潜直升机背着鱼雷来追,还有反潜导弹直接远程输出。因此当潜艇遭遇驱逐舰的时候,没有谁会发神经地开足马力狂飙,大多数情况还是快速下潜,关闭发动机悬停甚至坐沉海底,躲避声呐系统的追踪。

潜艇一旦暴露被驱逐舰和护卫舰抓住尾巴,尤其遭遇反潜能力极强的驱护舰,那是相当危险的。水面舰艇有太多的手段来对付潜艇了,而且反潜能力越来越高效,首先是反潜巡逻机的大面积搜寻反潜,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就会抛出大量的声呐浮漂来围追堵截;第二驱护舰上的反潜直升机也可以完成250公里半径范围的大范围反潜工作;驱护舰上还有被动声呐监测系统,甚至还有拖曳声呐、主动声呐等等,现代的驱护舰还可以释放无人潜航器等等,这些手段对潜艇都是相当不友好的。而潜艇自身来说一般也就对遇到落单的水面舰艇发动突袭,如果遭遇的是一个舰队,潜艇的突袭无异于自杀,除非是能够攻击到航母这种高价值目标。潜艇对付舰队来说,运气好可以拉一个垫背的,声音稍微大了一点被舰队反潜官兵侦测到,那也是在劫难逃。

新一代舰载直升机SH-60L

而驱护舰攻击手段更是比潜艇高明太多了,潜艇攻击水面舰艇的第一选择就是重型鱼雷,一般也就30~50公里的射程,如果想用潜射导弹还需要一个中继制导才行。而水面舰艇对付潜艇手段可就多了去了,恐怕最弱的反潜深弹都够潜艇喝一壶的了,更何况军舰上还有舰射反潜鱼雷、反潜导弹,直升机还可以挂载导弹进行远距离攻击,这些都是对付潜艇的精确制导武器,露出尾巴的潜艇想要逃跑真是难如登天。

而潜艇对付敌人的水面舰艇,则更像一个深入敌阵、守株待兔的刺客,大多数情况下潜艇都不是主动摸上去攻击,而是潜伏在某些重要的航道、必经之路的海峡位置,隐蔽起来等待机会,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秘密监视,等待幸运女神降临,一旦水面舰艇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才会主动攻击,再然后快速按预定路线转移。另外,如今作战都是体系化作战,潜艇也可以作为体系化的一部分,当两国空中力量进行较量的时候,潜艇就可以悄悄摸摸地潜伏到距离敌方水面舰队几百公里位置,利用空中平台作为中继制导突然发射潜射导弹突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海空军作为掩护,单独深入敌阵偷袭,一旦出手就会陷入敌方反潜网络轮番搜寻,想要脱身真的很难,即使是70年代的美国核潜艇深入我国领海刺探091核潜艇的信息,最终暴露被几艘老旧的R级潜艇包围逼出了水面。

潜艇最怕的是否是驱逐舰?

军用舰艇根据作战定位不同,所擅长的作战方式也不尽相同,尤其是潜艇与水面舰艇的差异最为明显。从作战上来说没有所谓的潜艇不怕航母而害怕驱逐舰之类的说法,只不过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下潜艇与水面舰艇之间存在相互克制的情况,只要应用得当潜艇可以击沉驱逐舰,驱逐舰也可以将潜艇送入海底!不过,个人认为在相同技术水平条件下(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潜艇与驱逐舰在开阔海域一对一“单挑”的话,潜艇会占据上风!专门为打击美国大型航母设计建造的“奥斯卡级”核潜艇,难道会怕驱逐舰?现代驱逐舰的“杰出代表”—美国“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也是反潜高手

潜艇最大的优势在于隐蔽性,不论是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只要还没有暴露自身位置,对于水面舰艇来说都是极大的潜在威胁,由于反潜难度高,必须建立一定规模的反潜力量才能够有效的反潜,门槛高、投入大,因此,对于国力一般的国家,往往会选择装备一定数量的性能先进的潜艇,形成局部“不对称”优势为自身海上利益提供保障。反潜需要规模化才能具有较高的效果日本海自用于性能优异、规模客观的常规潜艇群巴西海军引进的法国“梭鱼级”常规潜艇(未来可能也会搭载核动力系统)

反潜一直是各海军大国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而驱逐舰一般是各国海军水面舰艇中反潜的主力,尤其是部分国家专门为反潜作战设计、建造的大中型反潜驱逐舰,装备1-2架反潜直升机、先进的声呐系统以及反潜导弹、火箭深弹、鱼雷等多种反潜武器,反潜能力强大,如果敌方潜艇位置一旦被锁定,那么驱逐舰就会占据绝对的优势,此时潜艇的最佳选择就是尽快机动或者想办法重新隐蔽,否则“九死一生”。从这一点来说潜艇害怕驱逐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号称反潜能力世界第二的日本海自水面舰艇编队高高跃出海面的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

不过,反潜主要还是要依靠体系、团队作战,单艘水面舰艇的反潜效果其实比较有限,而且也容易存在搜索漏洞,而潜艇本身就是为了“单打独斗”设计,尤其是各海军强国装备的大型核潜艇,不仅吨位达、火力强、噪音水平低,而且装备大尺寸艇艏声呐和舷侧阵声呐,可以发现、跟踪上百公里外的水面舰艇,进而通过反舰导弹、重型鱼雷等对其实施打击。当然,如果一击不中的话潜艇也就失去了隐蔽性和先发优势,要么赶紧脱离战场,要么就等着反潜机、反潜导弹的打击吧。英国“机敏级”核潜艇(上)和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下)均装备大尺寸舷侧声呐阵列俄罗斯“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武装到牙齿”的核潜艇

战斗没有固定的谁怕谁,如果有的话那么怕的一方不用作战已经输了大半!相信没有一个国家的潜艇艇长会因为畏惧敌方驱逐舰而退缩,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去击沉它,驱逐舰也一样!战斗的胜负武器装备是重要因素,但是使用装备的指挥官、士兵的因素更重要。不过在相同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和作战环境下,个人更倾向于潜艇会在与驱逐舰的对抗中占据优势。同样条件下一对一“单挑”,个人更看好潜艇😂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同步发展才会形成最强战斗力!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潜艇最怕的是否是驱逐舰?

兔哥回答;潜艇是水下兵器,特点就是利用海水的掩护悄悄地接近目标,利用所搭载的鱼雷,反舰导弹等武器对舰船目标实施打击。潜艇分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而核动力潜艇又分为战略导弹核潜艇,也就是进行核打击的战略性武器,战略导弹核潜艇是核大国三位一体核打击战略的海基部分。另一个就是核动力的攻击型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对于航母,驱逐舰之类的舰船不感兴趣,意义也不大。作为一款国之重器显然不是用来打舰船的,英法等国甚至只保留了战略导弹核潜艇,因此,战略导弹核潜艇自然不是打这些舰船的。

除去战略导弹核潜艇,剩下的都具备对抗水面舰船的能力。从潜艇的特点来看,潜艇首先是一款水下的武器,武器是干什么的?打仗的,而潜艇的对手就是在海上,战时攻击水面舰船,甚至是货船,布设雷阵是它的本职工作。这里不存在怕不怕,潜艇怕驱逐舰,难道驱逐舰就不怕潜艇吗?潜艇由于携带武器数量的限制,不可能见目标就打,只能打那些有价值,甚至高价值的目标。驱逐舰,护卫舰就是有价值的目标,航母则是高价值目标。这些目标既是潜艇攻击的对象,也是潜艇的作战任务,打驱逐舰,护卫舰正是潜艇所要打击的目标,不能说是谁怕谁的问题。

潜艇不怕航母怕驱逐舰的说法并不严谨;航母通常都是编队航行,并且有核潜艇伴航,核潜艇的任务是反潜艇,另外,反潜是航母编队的主要防御手段之一。航母的最外圈的反潜任务就是有核潜艇负责防御的。在航母编队的最前方还有一艘巡航舰/大型驱逐舰负责为航母开道,它的主要任务一是防空二就是反潜。在航母编队的左右都有驱护舰负责反潜防御。航母战斗编队通常都有两栖攻击舰,即便不登陆也会配置两栖攻击舰,就是反潜。航母编队的反潜防御是目前所有舰船或舰队中反潜防御最严密的,想突进航母的防御圈内攻击航母并非易事。这也就意味着潜艇攻击航母所面临的危险是最大的。

潜艇和驱逐舰护卫舰属于“麻杆打狼两头怕”,而从目前的反潜水平和潜艇的静音性来说,驱逐舰更怕潜艇。为什么这么说,潜艇并不是驱护舰的唯一对抗目标,甚至不是主要任务,现代的驱护舰都能反潜,但反潜只是其任务之一,而且大多数驱护舰反潜并不是主要任务。潜艇对抗驱护舰所冒的风险远低于航母编队,当然航母编队的反潜是由驱护舰协助完成的,但远强于个体的驱护舰的反潜能力,组团力量永远大于单挑。目前而言,驱护舰的反潜手段主要是自身生呐,拖曳生呐,舰在反潜直升机,这三种手段,只有拖曳生呐距离远,但精度定位能力差。其它两种对于移动的潜艇探测效果好,而对于静默潜伏的潜艇效果并不理想,舰船反潜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发展并不理想,落后于潜艇的静音性能以及潜艇搭载反舰导弹的打击距离。可以说目前的舰船反潜能力落后于潜艇的攻击能力。

潜艇和驱护舰都怕对手。驱护舰在明处,潜艇探测驱护舰并没有难度,其巨大的噪音对于潜艇来说就是信号灯,关键在于如何不被驱护舰发现,只要能躲过被探测到,潜艇就赢了。而驱护舰要发现潜艇的难度要远大于潜艇发现驱护舰。茫茫大海,要找到潜艇并不容易,最主要的是驱护舰通常不是去专门的反潜,而是有其它任务,通常情况下驱护舰都属于对航道周围进行反潜防御,做不到去专门追潜艇。这样的反潜防御手段从潜艇诞生至今从未改变过,属于顺道反潜的性质,而潜艇也是守株待兔。这也就造成了驱护舰的被动。

潜艇和驱护舰比的是在攻击范围内谁先发现谁。先发现的生存机率则大。驱护舰首先发现潜艇,必然会攻潜,因此,潜艇就危险了,能不能脱险要看驱护舰的反潜能力。另外,是一艘驱护舰还是两艘,或是一窝都是因素。如果是一艘,50%的生存率,如果是两艘也就80左右%,要是一窝,能脱险就是王者。当然,潜艇数量多少危险性也自然会下降。十艘潜艇对付两艘驱护舰,潜艇肯定是胜者。如果潜艇首先发现了驱护舰并在自己的射程内,驱护舰所面临的危险远大于潜艇被发现的危险。这是因为潜艇就是为了打驱护舰而生的。其武器也是为攻击舰船配置的。

另外,主要是潜艇在暗处。虽然对潜艇而言驱护舰也相当于在暗处,但驱护舰的噪音能说明一切。其实,潜艇最怕的是猎潜艇,打吧,没什么价值,一命抵一命吃亏。而且太小太灵活了,远不如驱逐舰好打,特别的组团的猎潜艇,一旦抓住潜艇,其本跑不了。但猎潜艇的航程,探潜能力又不足。总之,潜艇和驱护舰是一对老冤家,斗法这么多年,其地位彼消此长,此消彼长,未来仍然会在这样的对抗中继续下去。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朋友们探讨,阐述个人的欢点,交流提高。欢迎关注兔哥,兔哥

潜艇最怕的是否是驱逐舰?

谁说潜艇不怕航母了?航母上的舰载反潜机可是专门猎杀潜艇的!别说航母编队集体行动,各种护航舰艇随行护卫,即使航母单独晃悠,也不见得潜艇敢单独挑战航母!而潜艇之所以怕驱逐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部分驱逐舰都装备了反潜声呐,也配置了反潜直升机,并且安装了多种反潜武器,在搜索探测距离比潜艇远,在攻击手段上也比潜艇多样,所以驱逐舰可以亲切的称呼潜艇为:弟弟!(现代综合反潜手段)

目前美军主流的尼米兹航母除了配置SH3海王反潜直升机外,还会标配两架全球唯一的S3北欧海盗固定翼反潜飞机。这些反潜机不仅拥有雷达、红外和磁探测搜索潜艇目标能力,而且都具备投掷声呐浮标的能力,可以准确的锁定潜艇的位置并发起主动攻击。以S3北欧海盗反潜机为例,它的内部弹舱和两翼可以携带超过3吨的深水炸弹、空投鱼雷、反潜导弹等武器,只要发现了目标,一旦发起攻击,潜艇几乎只能等死!(反潜直升机发射反潜火箭弹)

那么潜艇面对反潜机就没有什么反制手段吗?还真没有,潜艇主要是以潜射导弹和鱼雷作为主要武器的,鱼雷和导弹基本上都是用来反舰和反潜的,因为根本没有防空雷达可以用来制导,所以也没法安装防空导弹,面对反潜机,潜艇除了逃就只能躲,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且反潜机的作战半径一般都在三百公里以上,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潜艇反舰鱼雷和导弹的射程,潜艇也不能来个打了就跑的游击战,除非做好了必死的准备。(潜艇防空导弹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那么为什么说潜艇最怕驱逐舰呢?其实这个说法也不确切,准确的说法是潜艇害怕反潜型驱逐舰,反潜型驱逐舰除了也装备反潜机之外,一般还会装备大型拖拽式线列阵声呐,这种声呐的搜索范围高达两百公里以上,比潜艇自身的艇艏多功能综合声呐以及舷侧阵声呐都要看的远,所谓一寸长,一寸强,看的远自然的就能够早一步发起攻击,早攻击就意味着潜艇死而驱逐舰活,所以潜艇怕驱逐舰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潜艇面对大型军舰就完全没有优势了吗?那要潜艇干嘛?当然不是,潜艇的本质就是猥琐,所以在正面钢不过的情况下就要学会当刺客,偷袭才是王道。现代潜艇的战术一般是选择潜行至敌方港口和军舰航线附近,然后下潜坐底,关闭发动机和大部分设备,将噪音降到最低,然后等待,直到对方军舰出现,然后迅速上浮至攻击深度,发射完导弹和鱼雷后,不管战果如何,迅速下潜逃命,这就是潜艇的一系列攻击程序!潜艇面对大部分水面舰艇都是处于劣势的,唯有利用自身特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是王道!

潜艇最怕的是否是驱逐舰?

谢邀请。不是潜艇怕驱逐舰,而是驱逐舰惧怕水下的潜艇。于是乎,浮标声纳,磁异探测器,搜索雷达,反潜机等应有尽有,生怕潜艇给驱逐舰一弹毙命。

潜艇的优势既可以在海上行驶,也可以在深水中静音潜伏航行,神出鬼没,驱逐舰很难发现它的踪迹。由于水越深,压力越大,潜艇的的推力受压力影响,速度慢,产生的尾流噪音易被声纳,磁异探测仪监听到,这是潜艇需待以后解决的问题。潜艇一旦下潜静音,驱逐舰速度再快,舰上的反潜装置及反潜机如同摆当。陆基上的发射系统容易被卫星侦测到,而潜艇搭截的发射系统,天上的卫星就象盲人一样,潜艇可接受基地指挥中心反馈的驱逐舰经纬度坐标,修正参数轨迹就可以发射武器。

大国们自所以大力发展核潜艇,常规潜艇,它的优势是其它舰船不可替代,真要怕驱逐舰,为什么各国航母编队中的核潜艇打头阵,而驱逐舰在两翼,最少配制两艘,多到四艘驱逐舰?反潜系统数不胜数。驱逐舰航速多达三十多节,而潜艇受艇型构造,罗旋桨的触水消除不了的尾流及水下压力所致,潜艇的航速较慢,一旦被驱逐舰发现跟踪咬住,追上去就是一顿反潜导弹胖揍。

潜艇再傻,也不会和驱逐舰比速度,航母再强大,也得有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保驾护航。

潜艇一对一和驱逐舰较量,潜艇占尽优势,如鱼得水般,打不过尽快下潜静音,而驱逐舰失去了目标,只得无功而返,更害怕潜艇搜索到它发射鱼雷反舰导弹。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核潜艇搭截的远程弹道导弹是水下移动发射场,卫星侦测不到,这种优势驱逐舰自愧不如,也正是大国们极力推崇发展的海上大杀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