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什么要让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俄海军舰艇数量扩充一倍?
要知道为什么俄罗斯想让装备“口径”导弹的军舰翻倍,就得先知道“口径”导弹是什么。“口径”导弹原来的译文名字叫做“俱乐部”导弹,因为其读音是“克拉布”导弹,英文代号则是“Club”,翻译出来就是俱乐部。但是经过考证,“克拉布”(Калибр)的俄文译文应该是“口径”的意思,其实就是暗合了该导弹最大的特征:口径大小合适,通用性强。
图为“口径”导弹三维模型,其弹翼处于展开状态,可见其外观类似于一枚巡航导弹。
“口径”导弹有两个型号,分别是3M54E和3M14。这其中,3M54E是反舰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亚超结合远程反舰导弹,其特征除了通用性强之外,还具备了亚音速导弹的大射程、低空掠海突防的优势,以及超音速导弹末端突防能力强的优势。一枚反舰导弹,兼具两种完全不同类型导弹的优势,全靠其独特的三部分设计。另外,3M14则是“口径”导弹的对地攻击型。
上图为发射“口径”导弹的“猎豹-2”护卫舰,下图为发射“口径”导弹的21631型小型导弹舰。
第一个部分就是助推器,这个部分主要作用是把导弹推出发射装置,同时赋予导弹一个初步的速度和高度,节省最耗费燃料的起飞阶段,这对于提高导弹射程大有好处。第二个部分就很有趣了,他就是滑翔体部分。“口径”导弹的滑翔体其实可以看做是一架无人机,拥有平直翼和十字尾舵,看上去和“战斧”式巡航导弹有些类似,但是这个滑翔体和导弹的弹体之间是分开的,他们是独立的两个系统。
图为俄罗斯港口内,正在给06363型“基洛”级潜艇的鱼雷管内装填“口径”导弹。
滑翔体部分可以携带弹体,像无人机一样长航时飞行,而且因为有多个空气舵面,导弹的水平和纵向机动也比较灵活,随时可以调整飞行路线。“口径”导弹的大射程优势就是来源于此,因为这一设计实际是亚音速巡航导弹常见的布局设计,滑翔体自身在飞行中产生的升力,对于降低导弹的燃料消耗很有帮助,因此提高了导弹射程。
图为“口径”导弹的三部分结构图,可见其弹体是独立于滑翔体的。
第三个部分就是弹体了。“口径”导弹有两个型号,3M54E反舰导弹的弹体是圆锥形,而3M14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弹头则是更为圆滑的柱体。3M54E反舰导弹在自己的飞行末端,滑翔体会抛出弹体,其圆锥形的弹头会发挥出“马赫锥”的作用,刺开空气,方便导弹降低阻力,提高速度,弹体自己有动力,会进行持续的加速,最终会以1.8马赫左右的速度命中目标。
图为“口径”3M54E亚超结合反舰导弹攻击流程图,可见其最后阶段抛出了弹体。
对地打击的3M14则略有不同,虽然也是末端抛出弹体,但是他的弹体却换成了更大、更重,但是飞行速度更慢的圆柱形弹体,这样,导弹的射程和威力会增加,只不过飞行速度达不到音速,成为彻头彻尾的对地打击巡航导弹。这就是“口径”导弹的巧妙设计,我国对其技术进行参考后,研发了自己的YJ-18导弹,也是这种设计,同样是反舰、对地都可以使用。
图为在里海发射“口径”导弹打击叙利亚境内极端武装的俄罗斯里海区舰队小型导弹舰。
“口径”导弹一弹多能,装载“口径”导弹的军舰既能对地攻击,又能具备强大的反舰突击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口径”导弹模块化设计非常优秀,通用性很好,可以装备在驱逐舰、护卫舰、轻型护卫舰和潜艇上,在俄罗斯,大到正在改造中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2万吨级),小到21631型、22800型小型导弹舰(800吨级),都可以装备“口径”导弹,甚至连06363型“基洛”级潜艇也可以使用“口径”导弹。
图为正在发射“口径”巡航导弹的11356R型“格里格洛维奇”级导弹护卫舰。
俄罗斯曾经在里海使用3艘21631“暴徒”级小型导弹舰(800吨级,装备了8单元3S14U1垂发,可以发射“口径”导弹),使用该导弹对叙利亚境内极端武装目标进行了打击,也曾经在黑海,使用06363型“基洛”级潜艇(在533毫米鱼雷管中可以发射“口径”导弹),使用该导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目标,可以说其技术之先进,思路之前卫令世界为之赞叹,也因此,装备“口径”导弹的俄罗斯舰艇被西方格外关注。
上图和中图为可以装载“口径”导弹的21631型小型导弹舰,下图为22800型小型导弹舰,也可以装填“口径”导弹。
俄罗斯宣布将在2023年使装备“口径”导弹的舰艇翻倍,意思就是包括21631小型导弹舰、22800小型导弹舰、06363型潜艇在内的各类舰艇要翻倍,其实这也不难,毕竟“口径”导弹通用性强,很多军舰都能装备,无非就是多造一些小军舰罢了,但是由于导弹本身的先进性,俄罗斯海军将会因此把自己的远程打击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普京为什么要让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俄海军舰艇数量扩充一倍?
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段时间因经济原因、技术原因几乎没有新的大型水面船的的建造计划、继承来的前苏联时期的老旧巡洋舰也是捉襟见肘……
在普京强势执政下大刀阔斧锐意改革俄罗斯各方面迅速复苏。
拥现出22380型、11350型、22358型一系列达到现代作战性能的导弹护卫舰不断出现。22350型“卡尔科夫上将”号导弹护卫舰、就是一型性能的优良水面作战舰艇。第一艘22350导弹护卫舰已经在俄罗斯海军服役、俄海军原计划2027年前生产12艘升级版22350M型导弹护卫舰。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提前实施。
(3M-54巡航导弹)(22350M导弹护卫舰A-192M130m
m舰炮)(48联装“3M-54“口径”巡航导弹)
22350M导弹护卫舰是在22350基础升级改造版排水量将增加到7000吨、配套“涂金胶料-棱堡”防空导弹防御系统(弹药基数100枚)具备反潜功能。升级改装后的型号“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号22350M导弹护卫舰可以携带48枚“口径3M-54巡航导弹、“缟玛瑙”、“锆石”导弹武器系统、排水量从5400吨提升到7000吨、计划建造15艘……计划提前到装备俄罗斯海军。
普京为什么要让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俄海军舰艇数量扩充一倍?
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在索契出席俄罗斯海军发展会议时表示,2023年前俄罗斯海军装备“口径”远程导弹的舰艇数量计划将增加1倍。“口径”远程导弹可以击毁1500千米内的目标。这是俄罗斯海军的装备发展计划,公开对外透露则战略威慑意图明显。因为在此次会议上,普京重点表达了对北约东扩的态度。
普京说,北约成立时有12个创始国,目前已扩张至29个成员国,北约军事开支占到全球国防开支的七成以上。这种过时的结盟思维模式无助于寻求和做出有效决策。不过,俄方仍希望寻找双方在安全问题上的共同利益能够成为主流,俄方依然做好了准备与北约展开合作。
俄罗斯的“口径”巡航导弹经历了叙利亚战争的实战检验,被认为是具备可靠性的战略武器装备。搭载“口径”潜射巡航导弹的基洛级潜艇,多次从地中海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恐怖武装目标。另外俄罗斯地中海分舰队的水面舰艇也也发射“口径”远程导弹遂行打击任务。
事实证明,俄罗斯海军当前同样具备美国海军“战斧”导弹的打击实力。而相比美国造价高昂的核攻击潜艇,俄罗斯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扩大AIP常规动力静音潜艇。新一代的基洛级---“华沙女人”静音潜艇,可以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海岸,然后发起隐蔽的对陆纵深目标打击行动。
在战略上符合美国“由海向陆”的战略装备发展思维,但成本更低、使用更灵活。未来,俄罗斯海军可以通过批量建造搭载“口径”潜射巡航导弹的新型基洛级潜艇,在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部署,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威慑力。毫无疑问,这些隐蔽在水下的杀手,要比空军打击装备具有更高的生存率。可以有效避开反导防空系统的发现和拦截完成打击任务。
普京为什么要让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俄海军舰艇数量扩充一倍?
“口径”巡航导弹已然成为俄罗斯海军的重要杀手锏武器,普京旨在打造一支既可以少花钱又可以有效应对美国以及北约威胁的独具特色的俄罗斯海军,这是普京积极扩充能够装备“口径”巡航导弹舰艇规模的根本原因。“口径”巡航导弹在叙利亚战争中一战成名,因为其“体积小,威力大,精度高”的特点被誉为俄罗斯版“战斧”,而俄罗斯也对“口径”巡航导弹寄予厚望。众所周知,俄罗斯海军近年来因为军费不足导致大型水面舰艇更新缓慢,挑大梁的反而成了那些千吨级的小型护卫舰,更夸张的是俄罗斯在小型护卫舰上搭载了“口径”巡航导弹,可谓“小艇扛大炮”,俄罗斯这种看似无奈的选择反而成就了以“暴徒”级为代表的小型护卫舰与“口径”巡航导弹的完美结合。俄罗斯正是看到了这种“小艇扛大炮”的超高性价比,普京才下决心将搭载“口径”巡航导弹的舰艇数量翻番,据悉,俄罗斯计划在2023年之前就将大量建造类似“暴徒”级这样的小型护卫舰,总装备数量可能达到40艘,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在对“口径”巡航导弹进行深度发展,不但射程更远,而且威力更大,甚至能够搭载核弹头,试想一下,射程超过4500公里并搭载核弹头的“口径”M巡航导弹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普京的设想是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尽量达到对美国的最大威慑,而类似这种小型护卫舰搭载“口径”巡航导弹的装备模式无疑是俄罗斯最现实也是最好的选择。
普京为什么要让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俄海军舰艇数量扩充一倍?
俄罗斯之有“口径”,请不要感到惊讶;舰艇搭载数量增加一倍,也没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大批量生产后,价格正能放得最低,当然俄军也有此军事需求。
美国自1983年列装“战斧”,每阵必用,现在的BlockIV型每枚不过100万美元,甚至更低,秘密正在于一个用字上,战争机器开足马力生产后,价格会越来越低。俄罗斯开始早,出世晚,终得突破地形匹配等尖端技术,才得以实现巡航导弹的列装,后发于人,“口径”自然要比“战斧”先进,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与速度,都可超越“战斧”。
2015年首次对叙利亚ISIS使用后,感到作战效能很高。只要重点目标被发现,装上航迹,接下来就按时发射按钮就是了,威力大,威慑性强,有助于提高地区影响力,有利稳定周边安全,是以开始了系列化发展。
陆空海潜都有,更有远程“口径”的研制计划,射程超过4500米。有人议论,说到底,不过速度不高突防能力不强的巡航导弹,并不值得特别关注和解读,不是这样。“口径”速度跨过了超音速的门坎,性能要比“战斧”高得多,可成系列化发展,其在俄军的价值和定位还是蛮高的。
隐身的型号如KH101,也已列装多年,只不过采购价格要高得多,而廉价而效能高的“口径”,可以实现大批量列装,想采购多少有多少,能拦截它的武器了了无几。重要的是,它的性能,目前非常稳定,并经过了实战大量检验,海军大量列装,就在海上多了一个重要的打击方向,有利卫护俄罗斯家门口的安宁。
普京为什么要让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俄海军舰艇数量扩充一倍?
正所谓实战是检验一款武器性能的唯一标准,俄罗斯的“口径”巡航导弹就接受了这一检验。俄罗斯在2015年介入叙利亚战争以来,多款新式武器被投入到叙利亚战场,甚至一些没有正式服役的武器也被俄罗斯拿到了叙利亚战场进行试验,用于检验武器性能。
“口径”巡航导弹就是这些新式武器的代表,它是俄罗斯新一代巡航导弹!因为是巡航导弹,所以它的精度很高,达到米级,射程远,超过2000公里,发射平台特多样化,在俄罗斯海军舰艇当中,它可以由水下的潜艇发射,也可以由水面舰艇发射。之前只是靠数据,并不能让大家信服它的性能,也包括俄罗斯自己,具体实战性能怎样,他们也无法知道。
但是叙利亚战争给了“口径”巡航导弹表现自己的机会,一战成名。对于叙利亚战场那些高价值的目标,需要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口径”巡航导弹就是俄罗斯最好的选择。俄罗斯为了表现“口径”巡航导弹的实力,从不同海域,不同的发射平台向叙利亚境内目标发射“口径”巡航导弹,比如从里海和地中海,从水面军舰到水下潜艇,每次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当然光发射,别人看不到,尤其是西方看不到,威慑效果也非常有限。所以每次“口径”巡航导弹一有发射任务,俄罗斯军队就提前召集好媒体记者,如果是海上发射,就提前用船只把记者们运送到相应的海域,然后俄罗斯军人就指着某个方向对他们说:你们把摄像架设好,对着那个方向拍就行。
等到“口径”巡航导弹发射后,这些记者朋友再被安排坐上直升机,在目标的附近空域等着巡航导弹的到来,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同样俄罗斯军队再次指着某个方向对着记者说:就是那个方向,你们提前架设好摄像机,它要来了。
然后这些记者就回去开始写稿子,我们才看到了“口径”巡航导弹发射场景和威力,“口径”巡航导弹的威力也就被西方世界获知了,同时又做了很好的宣传,俄罗斯想要打开国际巡航导弹市场!俄罗斯本身也在实战当中知道了“口径”巡航导弹的威力,所以普京就宣布让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俄海军舰艇数量扩充一倍,这就是对“口径”巡航导弹的巨大认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