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是否具备对地打击能力?性能如何?

歼20是我国战术飞机中对地攻击能力最强的。歼20是一种强调高空高速、隐身突防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但是他在对地攻击方面也非常擅长。本身,隐身战斗机最早就是为对地打击诞生的,隐身突防一方面针对敌人的战机探测,一方面也是针对地面的防空雷达。

图为打开弹仓的歼20战机,可见其弹仓的容量是足够大的,可以装载重量级的对地攻击弹药。

世界上最早的隐身攻击机是美国的F117夜鹰,他并不是一架典型的战斗机,因为他为了追求隐身能力,把机头做的非常小,无法装备火控雷达,但是他却装备了完整的对地攻击火控系统,包括前视红外装置(FLIR)和下视红外装置(DLIR)两种光学瞄准系统和一套可控激光照射器,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F117可以把地面目标的详细参数信息发送到飞机的IRADS大型显示屏上,标定出目标信息。

图为歼20战斗机展示其弹仓内可以容纳两枚对地攻击导弹。

F117只有一个腹部弹仓,但是可以携带JDAM精确制导炸弹和“铺路石”激光制导炸弹,还可以携带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对付防空雷达专用),甚至能够使用B61核炸弹执行核打击任务。他总是利用夜色突入敌人的防空系统,然后再依靠隐身能力压缩敌人的雷达发现距离,最后悄无声息的投掷精确制导弹药一击毙命,这种打击方式曾经在1998年的南联盟战争中展示过,在当时被视作是无法防御的打击方式。

图为歼20机首下方的EOST光电/红外瞄准装置。

因此,但凡是一架真正的隐身战斗机,本身就自带有强大的突防能力这个本质属性,何况现代化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早已经比F117这种老旧的初级隐身飞机先进更多。歼20对比F117隐身攻击机,不但拥有完整的、更强的隐身能力(F117是早期的小平面隐身技术,歼20则是现代五代机隐身技术),而且还拥有更强的电子设备和挂载能力。

图为美国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是最早的隐身战术战斗机,他已经退役,曾经在对地打击领域取得了不俗战绩,体现出隐身战机与生俱来的对地攻击特长。

歼20装备有和F35战斗机类似的EODAS合成孔径和EOST光电/红外瞄准装置,该装置是美国专为F35研发的新一代电子设备,结合飞行员的头盔瞄准具使用,飞行员可以转动头部瞄准空中、地面目标,其对地面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达到90公里,在35公里距离可以做到为激光制导武器和GPS卫星制导弹药进行目标指示。要知道,F35可是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的产物,是专业的对地攻击机,但是歼20和他的对地打击配置几乎一致,可见歼20的设备完善程度。

图为美国F35战斗机装备的EOST系统,和歼20的系统外观基本一致。

此外,歼20的航程要比F117和F35都大得多。歼20体积大,机体内本身可以储备的燃油就更多,对比我国作战半径达到1400公里的歼16战斗机来看,歼20的作战半径最少也在1400公里以上,已经是战术飞机中作战距离较远的机型。再者,歼20还可以在机翼下挂载4具大型副油箱,作战半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到4000公里左右,虽然这样会影响隐身能力,但是在大范围机动和转场、攻击的过程中,对于延伸飞机的作战距离,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区域发动攻击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图为携带4具副油箱飞行的歼20战机,他具有很长的作战半径,足以进行远程机动和打击。

因此,歼20对地攻击能力还是很强的,隐身、超音速巡航本身就赋予了他安全快速突破敌人防空体系的能力,先进的对地观瞄装置又赋予了他多样的对地打击能力和选择,较长的作战距离则让他可以大范围机动到敌人防御薄弱之处,因此总的来看,在我国的空军体系中,歼20确实是一款对空对地一样专业的先进战机。

歼-20是否具备对地打击能力?性能如何?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回答,第一部分先说结论:也是也不是;第二部分再说为什么:为何会回答这样一个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观点;第三部分回答展望:下一步怎么办。

为什么说歼-20既是最强的对地攻击飞机,又不是最强的对地攻击飞机呢?说它是最强的对地攻击飞机主要考虑到三个因素,一是具备隐身能力,二是具备极强的超音速机动性,三是有机身弹舱。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你想想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歼-20可以在机身弹舱里携带防区外精确攻击弹药,然后以外挂干净构型在高空以超音速巡航接近强敌的前线机场乃至纵深战役节点,在非常远的距离上打开弹舱把弹药甩出去立刻掉头返航(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可以用卫星制导不需要载机插手),使对手的防空系统完全来不及作出反应。这等于是造成了什么战场态势——强敌完全不知道攻击从哪个方向上来,只能看到精确制导武器几十甚至上百地掉到自己头上,手头的反击兵力在迅速削弱。这种仗换作是你,你怎么打?

那为什么又说歼-20不是最强的对地攻击飞机呢?主要还是受限于歼20那个要命的小弹舱,珠海航展上展示出来的歼-20只能携带4枚PL-15,换作用来携带精确制导弹药,满打满算最乐观的情况下也就能携带2-4枚500公斤弹药。攻击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在携带大重量载荷方面相对于既不隐身、外挂构型下也难以超音速巡航的歼16严重落后。试想一辆M1A2坦克上只装了门T-34用的76炮,一艘压码头上主炮是陆军用的152,就是这种感觉。

那怎么办呢?笔者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有办法,毕竟美军自己都提出过FB-22的计划,我们的办法611的设计人员已经在做了,相信大家很快就可以看到。现在稍安勿躁地等着就是。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歼-20是否具备对地打击能力?性能如何?

歼20具有战术飞机中最强的对地打击潜力,但是当前还是以制空作战为主。

随着歼20不断的交付列装,其作战威力慢慢的呈现出来。作为一款隐身四代机,歼20的空战性能自不必说,已经在空军的内部对抗中对三代机实现了一边倒的屠杀。但是在对地打击方面,歼20又具备怎样的能力呢?

依笔者之间,在战术飞机中(也就是不考虑专业的轰炸机),歼20拥有最强的对地打击潜力,比歼16强的多。

首先、歼20有先进的航电系统,完全可以胜任复杂的对地打击任务。

歼20不但装备有多用途能力出色的AESA雷达,而且还有先进的EODAS光电系统,与F35相似,具有良好的对地探测能力,可以执行各种对地打击任务。

其次,歼20拥有优异的载荷航程性能和挂载能力,是承担对地打击任务的绝好平台。

歼20主弹仓尺寸较大,可以携带2枚一吨级的大型对地弹药,为打击各型地面、水面目标提供了基础。而且歼20体型巨大,内油量超过10吨,载荷航程性能非常出色。

如果在不考虑隐身性能的情况下,歼20开启“野兽模式”可以在翼下携带4枚大型弹药,加上弹仓内的2枚,总共可以携带6枚大型弹药,这种携带能力超过歼16。

最后,歼20凭借隐身性能可以执行打击敌防空系统等高难度目标,而且会有很高的生存率。这种活儿如果由歼16去干,肯定会造成较高的伤亡率。

隐身战机最早就是用于执行战争初期的危险轰炸任务,比如打击敌人的防空系统和指挥机构。在海湾战争初期,只有F117允许轰炸设防严密的巴格达,待F117摧毁了防空系统和指挥中心后,大批的非隐身战机才大摇大摆的进进出出。

但是,由于歼20刚服役不久,从部队的掌握情况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面临的作战环境来看,歼20当前最急需的就是磨砺、解锁自己的空战能力,解锁对地打击能力只能待到以后数量多了、部队用熟了、专门配套的对地弹药丰富了再说吧。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地打击能力最强战术飞机的宝座还是歼16的。

歼-20是否具备对地打击能力?性能如何?

歼20具备对地打击能力这个不用质疑,但歼20的对地打击火力强度肯定不能和歼16这样的三代多功能战斗机相比,这不是说歼20做不到,而是歼20不能这么用。

歼20装备有一套EODAS系统,这个系统的中文名称叫做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歼20和F35都装有这个系统,美国的F22战斗机由于研发时间比较早所以没有EODAS系统。EODAS系统由内埋于机身多个方向的传感器组成,能够让飞行员获得机身周遭360度无死角的球状红外探测图像。

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可以让战斗机在不开启雷达的情况下实现隐身状态下的探测和激光指示功能。虽然EODAS系统主要用来对空探测,但同时兼具对地探测能力,这个探测能力是歼20具备对地打击能力的前提,毕竟有效探测是有效攻击的基础。而F22并没有装备EODAS系统,导致后期F22想要升级从而具备对地攻击能力非常困难。

从这个设计上就可以看出,歼20从研发之初就考虑到了对地攻击的问题,这个与F22研发之初像F15那样“没有一刻重量用来对地攻击”的理念完全不同。2021年8月份《央视军事》频道报道:4架歼20与2架歼轰七在演习中完成“对地前沿指挥部和对空观察哨的打击”,这个报道再次说明歼20具备出色的对地攻击能力。

不过歼20虽然具备对地打击能力,但在对地打击方面不如歼16这样的战斗机得心应手,这倒不是因为歼20的能力不行。下图是歼20挂载4个副油箱的训练的画面,这四个重载挂点挂载重型空对地武器完全没问题,各种激光制导炸弹、对地攻击反辐射导弹等都可以挂载,但如果使用机翼下的这四个重载挂点,歼20的隐身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歼20的造价可是超过歼16这样的战斗机,歼20的作战方式是利用隐身优势进行隐蔽打击,如果使用机翼下的挂点这种模式,还不如直接用歼16了,歼20一般不会冒这个险的。因此歼20主要的作战方式是利用内置弹舱挂载小口径对地攻击武器,主要对高价值目标进行打击,而不是广泛性的对地攻击。当然如果采用搭载外挂式隐身弹舱这样的方法,歼20的对地攻击灵活性会大幅增加。

歼-20是否具备对地打击能力?性能如何?

对于中方空军列装的各型战斗机而言,具备对地打击能力这是最起码的基本要求,其中万年不变的保留节目就是广大中方军迷们耳熟能详的“空射火箭弹打地靶”。从歼7、歼8,到强5、歼轰7,再到歼10、歼11,都要打过火箭弹以后,才能算是正式加入了中方空军的行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最新型的歼20五代机自然也不会成为例外。

于是大家难免产生两个较大的疑问:第一,为什么在精确制导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中方空军还要坚持苦练发射无制导火箭弹这种看上去感觉很low的对地打击方式呢?这是因为表面上很简单的东西却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内容,战斗机打火箭弹就是如此。相对于高度依赖机载设备的精确制导武器,无制导火箭弹更加强调飞行员对战斗机操控性能的掌握。

只有充分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才能将飞行散布极大的无制导火箭弹准确地命中小小的地靶,所以空射火箭弹打地靶是中方空军入列战斗机形成作战能力的必修科目。第二,歼20怎样携带火箭发射器呢?主要使用内置弹舱的五代机携带火箭发射器是很不方便的,除非采取破坏隐身性能的外挂方式,这样又明显不符合以实战为要求的练兵原则。

因此美军的F22、F35都没有见过它们打火箭弹的英姿(战斗机打火箭弹并非是我军的专利),其实我国的设计人员早就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也有解决困难的妙招。歼20的翻盖式侧弹舱就是神来之笔,不仅可以发射格斗空空导弹,换装火箭发射器同样也毫无违和感。只见歼20一个俯冲,翻出两个火箭发射器,一阵猛烈扫射打完收工,再把火箭发射器收入侧弹舱飘然而去。

歼20的两个主弹舱肯定也不会闲着,从主弹舱的尺寸深度以及挂架布局来看,挂载我军现有的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不大现实,不过容纳无动力的制导炸弹和有动力的撒布器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大型弹药可以装载两枚,中小型弹药可以装载三枚。歼20充分利用自身的高空高速能力和隐身能力,在上万米的高度以超音速状态投放无动力的滑翔炸弹,也能轻松达到近百公里的射程。

而且歼20机头下方的EOTS光电跟踪瞄准系统,也足以支持超视距对地精确打击的目标信息获取,不需要采用外挂吊舱的方式对自身的隐身效果造成破坏。按照外贸型产品EOTS86的公开数据,可以用于对空/对地/对海昼夜搜索、精确跟踪和瞄准以及武器制导,有效探测距离不低于200公里,歼20自用型号的性能绝对只强不弱,再加上专门为内置弹舱配套的小直径灵巧弹药,对地打击能力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作者:刻雨无痕

歼-20是否具备对地打击能力?性能如何?

隐身飞机怎么作战?对谁都是一个问题,只打空战,没有问题,采用对地攻击,即有暴露的危险,安全性是个大问题,如果用隐身飞机对地攻击,而达不到隐身攻击的目的,那么发达隐身飞机的意义又在哪里?国际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使用小直径炸弹,欺负一下没有能力的小国可以,但要对大国作战,如何有效增强和提高对地打击能力,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配合好了,可以全身而退,而要对大国展开作战,怎么使用五代机,能力还需要认真仔细地检讨,因此今天我们的讨论,只能说对中等以上强国作战,如何提高对地打击能力。现在不少人觉得可惜,只能展开空战,而无对地打击之能,只能说五代机设计如此,未来怎么展开,魂舞大漠发表一点自己见解。

▲美军如何展开?合成孔径的雷达,具备探测地面目标能力,并对杰达姆炸弹制导,远在敌防空兵器射程之内发射,以突入纵深,完成对地打击任务。然而这只能对固定目标有作用,电磁辐射会加速暴露自己。美军想用光电探测系统来完成,只能探测方位,而无远近。歼-20的办法,可以采用激光照射,照射时间短,便于更好隐身。这是一个办法。极限模式下使用,要比EOTS靠谱一些。更比合成孔径,和光电探测,要好得多。因为合成模式,信号脉冲要在机体以外安装一根几何尺寸不小的天线,会使隐形受到很大影响,而光电探测能力又有欠缺,尤其对移动目标,根本起不到精确打击的作用。为此,装备五代机国家,都在犯寻思,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琢磨。

▲不能浪费。中国五代机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则要相对简单得多,可以四代机配合作战,充分利用四代机安装了大功率雷达的特点,利用数据链引导对隐身和非隐身目标的攻击,作战使用大为灵活,对地攻击依然。五代机有了就是要用的,不然即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自从五代一生,无不在考虑作战问题,考虑到现在,还是要靠配合,或高低搭配,才能有效实现对空中或地面或海面目标的打击。陆地危险,海面同样不轻松,一旦五代机隐身能力成为彻底被戳穿的把戏,大约这一代的命啊,即会嘎然而止。也许隐身有利也有弊,尤其美国花了大价钱,声言要领先他国一代,当他国五代机一出,变得非常不淡定,隐身也不是一国专利,F-22如此,歼-20一样。如何展开对地攻击,没准正是一问题。

▲未来五代。2018年初,英国发现中国六代机,一款名为“暗剑”的无人机,模样俏丽至极,自13年前模型亮相之日,即被世间惊呼科幻,现在猝然出现,被认为典型的无人战斗机,无人与有人,在六代时开始变得模糊,如果以它为引导,展开攻击,我们的歼-20,不啻安上了一双眼睛。这使得他们非常害怕,无人作战集群,即便成不了六代,正是五代好帮手,中国广州财富论坛,上千架无人机密集变换字样,这种规模,这种水平,不是美国所可望其项背的,这种能力使它们害怕,如此发展下去,展开未来空战,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所谓无人机蜂群的实现,自中国始。在他们那,操纵几十架,就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能力,而广州,只是民间一般水平,这非常可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