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装备了6发空对空导弹,你觉得数量少吗?

歼20战斗机是我国空军最新一代战斗机,他拥有非常完整的隐身设计,因此在不但在机腹设计了腹部弹仓,而且还在机体两侧设置了侧弹仓。在世界上,同时拥有腹部弹仓和侧弹仓的五代隐身战机只有F22A和歼20两款,美国的F35和俄罗斯的苏57都是只有腹部弹仓,没有侧弹仓,苏57没有侧弹仓,但是设计两个翼根茧包,可以容纳导弹,但是对隐身破坏较大。

图为歼20战机展示自己弹仓内的蓝色训练导弹,看弹翼的形状,分别是PL15和PL10导弹。

歼20设置的两组一共3个弹仓,可以容纳6枚导弹,其中腹部弹仓可以容纳4枚PL15空空导弹,两个侧弹仓内一共可以容纳2枚PL10空空导弹,这种挂载能力虽然算不得是强大,但是也非常可观了,毕竟我们如果参照我国空军其他四代战机来看,其他飞机使用了机翼挂载导弹,但是也不过就是4-6枚空空导弹,这是我国空军的标准空战挂载。

上图为挂载4枚PL12导弹的歼10战斗机,下图为挂载PL15的歼10战斗机,可以看出PL15的弹翼形状和PL12有明显区别,PL12的弹翼更长更尖。

当然,美国的F22A战斗机可以在弹仓内挂载6枚AIM120D空空导弹,但是也需要看到,歼20腹部弹仓内的PL15导弹之所以挂载数量少,主要还是因为首先保障了导弹的先进性和质量,PL15导弹尺寸比AIM120D要大不少,射程也更大。AIM120D有效打击射程为150公里左右,但是PL15的射程如果使用高抛弹道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这样的射程优势是导致PL15导弹尺寸大、挂载数量少的原因,但是这是值得的。

上图为歼20的弹仓全开,下图为歼20的机首雷达区域,可见其设置的电子设备非常多,机首下还有EODAS/EOST设备。

现代空战早已经不是过去拼数量、拼格斗的时代,现代空战讲究一个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由于导弹的机动性远远强于战斗机,往往可以有几十个G的机动过载,因此战斗机一旦被导弹锁定,基本很难逃脱,尤其是进入相距30公里左右的时候,一旦被导弹锁定,基本就进入了导弹的不可逃逸区,所以现代战机在作战中基本就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一方获胜。

图为美国F22A战机,他的腹部弹仓内可以携带6枚中距离空空导弹。

即便是对方采用了机动+电磁干扰方式躲过了攻击,也会因为机动规避导致飞机速度、高度大减,能量损耗殆尽,飞机变得非常笨拙,此时如果继续攻击,则必然可以击落,所以先手优势巨大。歼20本身雷达孔径和技术就要比F22A的先进,探测距离也更远,数字化程度更高,使用了三面式有源相控阵雷达,搜索角度也比F22A的单面雷达要大许多,再加上导弹射程更大一倍,所以空战中优势较大,为此付出的一些数量代价完全值得。

图为歼20战斗机展示空弹仓,他的弹仓空间是世界五代机最大的。

当然,歼20也可以在腹部弹仓内挂载尺寸稍小一些的空空导弹,比如展示过的一款“铅笔”导弹,或者PL12导弹都可以,但是歼20并不愿意为了数量牺牲了技术先进性,战机首要追求的依然是先敌打击,多出来两枚导弹不会对战局有太大影响,如果歼20用6发导弹也没有击落敌机,那就可以返航了,那可真算是遇到高手了,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因此6枚导弹是完全足够的。

歼20装备了6发空对空导弹,你觉得数量少吗?

在四代隐形战斗机时代,即然要考虑隐形接敌就必须要加大载弹量,要不然一架这么好的平台飞到空中没打几发就要赤手空拳返航得有多浪费。

2018年珠海航展歼-20内置弹舱惊艳亮相,4枚超远距霹雳-15+2枚近距霹雳-10的配置再加上侧弹舱独特的发射模式确实很吸引眼球。布局干净利落,特别是侧弹舱的发射模式更加新颖,不过由于霹雳-15的体积相对较大,主弹舱装弹量还是略显不足。

同类对比美国F-22战斗机,标准配置是6枚中距AIM-120+2枚AIM-9X,主弹舱可以多加两枚中距弹在作战中具备一定的数据优势。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远距导弹尺寸的差别,由于霹雳-15射程高达150-200km比AIM-120还要多几十公里,远射程必然带来大体积。因此,为了多带导弹除了合理的挂载位置安排,还应该配套新一代小尺寸的中远距导弹。

下图是网友P图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

10月13日CCTV2《对话》栏目,歼-20副总设计师带来了一组模型,显示机腹挂了六枚中距导弹,这恐怕是目前最权威的标准未来歼-20肯定有体积理合适的中距弹。

据称这是新一代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为歼-20搭配未来在战场上完全不输于美国F-22战斗机。

歼20装备了6发空对空导弹,你觉得数量少吗?

实话讲,6枚导弹当然非常少!

歼20的机腹弹舱,经过改进可以增加到容纳6枚导弹,加上侧面弹舱,这样就与F-22的8枚导弹持平。但这个数字还是少!

当代战斗机的功能不仅仅是空战,也包括了多用途作战,说白了就是对地攻击,载弹太少是一个硬伤。这也是苏-35、F-15改进型生命力依然顽强的原因。

仅以苏-30和苏-35为例,包括翼尖在内挂架达到了12个,最夸张的制空权方案里可带上12枚R-77中距导弹,是F-22的两倍!

苏-35和F-15的载弹量更是在8-10吨以上,能够挂载1-2吨以上的大型制导炸弹和导弹。

F-22如果放弃隐身能力,当然也能多挂不少弹药,但等于把自己降级为三代机水准。隐身状态下,最多只能内置两枚450千克的JDAM炸弹,多用途作战能力很差。

所以说,F-22和歼-20这类隐身战机是有着先天不足的。但并不是没有突破的方法——即保证隐身能力,又实现更强大的火力输出。

从目前的迹象看,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开发“伴随无人机”,以可携带2-4枚弹药的隐身无人机,作为F-22、F-35或歼-20的分身。由歼-20这些有人战机负责管理和指挥,通过数据链形成一个空中的战斗网络,歼-20甚至可以不负责搜索,关闭雷达后,完全靠无人机探测和战斗。

目前,美国正在测试的XQ-58A“女武神”就是这种类型的无人机。可惜前两天在测试时坠毁,这套很有潜力的发展方案可能会被拖延一些了。(作者:陶慕剑)

歼20装备了6发空对空导弹,你觉得数量少吗?

我们都知道解放军历来有火力不足恐惧症,既然人民空军选择了歼-20,那么六枚制空导弹还有什么不够的。不过话说回来,对比数字的话,的确歼-20的2枚近距格斗弹+4枚中远距空空导弹的数量似乎有点偏少,美国的F-22是8枚,的确数字层面上要比我们的多,这也是部分添美派的诟病逻辑。

讲完数字再来看看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那就是机载导弹的技战术性能如何了。美国F-22早在2005年就已经列装部队,众所周知其机载指制空弹药组合为AIM-9X近距格斗弹和AIM-120C中距弹,挂载方案为2枚AIM-9X和6枚AIM-120C;这两款导弹迄今为止在国际上都算是比较靠前的先进装备,但在局部技术指标上不可否认的与当前或者未来制空弹药的差距在一点一点拉开,尽管美国在不断升级其技术指标。

歼-20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了其内置弹舱,终结了有关内置弹舱4枚弹还是6枚弹的挂载争论,歼-20进气道两侧的内置弹舱挂载两枚霹雳-10近距格斗弹,腹部弹仓挂载四枚霹雳-12或是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其中霹雳-10为我国第四代近距格斗弹,拥有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红外阵列,综合技战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且在局部实现超越。

歼-20机载弹药最大的杀手锏在于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从公开数据来看,霹雳-15的最大射程达到了200公里左右,远超现役主战中距弹120-150公里左右的最大射程;按照空空导弹作战运用惯例,一般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为最大射程的一半左右,霹雳-15的有效射程相较国际主流中距弹的70公里,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有效射程的提升意味着可以实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是超视距空战中实现上述目的的前提。

还有一个细节,歼-20并没有安装传统战机的机炮,或者说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歼-20安装有机炮,着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空军对于未来超视距空战以及歼-20作战运用的一种全新理念。官方对歼-20的介绍通常会用到“高隐身、高机动性和高态势感知”,这说明歼-20的作战定位主要考量凭借先进机载信息感知能力进行超视距空战,或者说其就是一款主打超视距空战的装备。

歼-20设计之初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F-22隐形战机,鉴于中美两国在航空硬件领域的差距,比拼硬实力肯定非一朝一夕可及,所以中国军工提出“弯道超车”发展理念,既然在整体上很难实现超越,尤其是隐身等核心指标上,那么我们就选择在机动性、航电后发优势以及武器系统的射程上考虑问题。

既然拥有机载武器射程和航电的后发优势,谁还和你打狗斗啊?这是个很清楚的道理。我国正在完善作战体系建设,未来歼-20背靠作战体系,充分发挥体系作战优势,在更远的距离上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歼灭”,在敌机机载导弹射程之外发射导弹击落敌机,就算携带再多的弹药也没卵用,正所谓一己之长攻彼之短。

由此可见,两枚近距弹对于歼-20自卫足够了,四枚中远距弹才是杀手锏,未来我们在弹体小型化方面取得突破后,歼-20也可以携带6枚中距弹或者更多,未来还会有比霹雳-15更远的型号出来,从而真正实现近距格斗、中距拦射和远程截击的对空打击体系,真正实现流传已久的远程截击敌作战体系节点,发挥节点破击战的效能。

歼20装备了6发空对空导弹,你觉得数量少吗?

6发的确有点少,但是对于隐形战斗机来说,基本上空空导弹都多不到哪里去。而且这并非歼20的最终配置情况。

有迹象表明,歼20未来会把空空导弹扩展成8枚的水平,即机腹弹舱6中+侧弹仓2近的配置。实际上F-22最开始用AIM-120A/B型的时候也只能塞4枚,因为AIM-120A/B翼展达到了21英寸;为了塞进去6枚专门开发了翼展只有19英寸的AIM120C。

AIM-120A/B和AIM-120C/D的对比,可见弹翼缩小了很多

F-22的导弹发射导轨是交错安装的,而且可以看到F-22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把6个发射导轨装满

根据选在观察,歼20的PL-15弹翼尺寸其实算不得大,基础上进行一定改动,后者弹舱进行一定改动,完全可以塞下6发,这是一个可预期的过程。

歼20的弹舱里其实已经预留出了6个发射导轨的位置

从航展上歼20打开弹舱的样子看,两发PL-15之间还有很宽的距离,如果在两发导弹之间的导轨上交错安装,那么还可以再装2枚

实际上,官泄画面中出现的歼20模型,主弹舱装的就是6发中距弹,看来已经安排上了

歼20装备了6发空对空导弹,你觉得数量少吗?

▼这是F-15“鹰”战斗机性感的机腹,可以看到有多大挂载点,可以用于挂载武器。根据其制造商前麦道(被波音收购)给出的数据,F-15是有11个外挂点的,可以携带11吨武器弹药。在使用复合挂架的时候,F-15甚至可以携带14枚AIM-120中程空空导弹。不过复合挂架对战斗机的气动外形有一定影响,所以一般战斗机使用复合挂架来增加导弹数量时不会作高强度机动动作,主要干对地打击的活。这种将武器和副油箱挂载在机翼和机腹是三代机的通用做法。三代机强调的是跨音速机动能力和亚音速机动性能,并不强调隐身。三代机的气动外形只考虑机动性,并没有考虑到隐身的问题。所以三代机没有设计内置弹仓,直接将武器弹药挂在机身之外。而四代机不一样,四代机要隐身,需要特殊的气动外形将照射自己的雷达波反射到别处,再配合特殊的吸波涂料,使敌方雷达接收机无法接收到自己的雷达回波,从而实现隐身。所以四代机和三代机相比,机身非常简洁,连武器弹药也藏进机身之内。▲这是去年珠海航展上歼-20战斗机在表演时露出弹仓的照片,一共装备6枚导弹,其中腹部弹仓4枚,两侧弹仓各一枚共2枚。其中腹部为歼-20主要弹仓,尺寸较大,可用于挂载中远程空空导弹或者体型较大的空地制导炸弹。两侧弹仓容积较小,但设计巧妙,打开后导弹可以外翻,舱门关闭后,像这样子挂在机身之外▼。这照片是今年长春航空展的,挂在外面的是近距离格斗弹,是实弹!6枚导弹对歼-20来说够不够呢?成本如此高昂,性能如此优秀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火力还不如三代机?6枚肯定是太少的,因为美国的F-22都能挂8枚,歼-20体型比它还大,凭什么不能也挂8枚?要是只能6枚遇上F-22岂不是还没开打就落下风的?所以说,歼-20的武器挂载方案还有待优化,至少要和F-22一样,挂载8枚导弹。目前歼-20的导弹挂载优化方案已经出来了,▼这是央视某一次关于歼-20电视节目展示的歼-20模型。可以看到其腹部弹仓从原来的4枚导弹增加到了6枚,再加上侧面弹仓的2枚,挂载的一共就是8枚,和主要对手F-22持平,火力上的短板得到补齐。不过仔细观察这个模型的腹部弹仓空空导弹挂载方式你会发现,模型还是模型。虽然歼-20腹部弹仓挂载4枚导弹还有一定空间富余,但是也不可能可以直接两端对齐再放进去两枚导弹。我估计,歼-20的腹部弹仓导弹挂载优化方案可能有两条技术路线。第一条是治本,即将导弹小型化进行到底。在保证空空导弹性能的前提下,将其体积缩小,弹仓容积不变就可以挂载更多导弹,火力自然而然可以得到加强。第二条治标,即像美国F-22一样,错开导弹控制舵放置,将6枚导弹挤进弹仓▼。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导弹小型化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所以第二条路才是短时间内增强歼-20火力的最好办法。歼-20弹仓尺寸绝对够大,只要布置合理,完全可以容纳6枚中程空空导弹,火力基本可以和F-22持平,但是依然远远落后于外挂武器的三代机。其实这也是四代机最头疼的地方,谁不想要隐身的同时火力强大呢?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让四代机隐身,携带少量武器去打击敌方关键目标,待敌方防空网络破损,再派火力强大的三代机和轰炸机进场洗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