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挂弹6枚,那么模拟空战中战损比1:10、1:20是怎么来的?

这个是根据整个模拟空战中的战损结果换算得出的,而不是说1架歼20用1次出击就能击落20架敌机。这个其实涉及到一些军事仿真上的问题,比如说苏联的S300导弹号称对付F16这样的目标有76%的击落概率,然后得出平均发射2枚导弹就必然能够摧毁1架敌机,这样的运算主要是为了给大规模的战役行动做一个参考,也不会因为这个摧毁的概率高,就只使用1发导弹去攻击敌机,这些数据都是参考。

上图为已经服役的歼20战机,下图为和S70并飞的俄罗斯苏57战机。五代机对四代机有着性能上的巨大优势,但是也不是说就能够完全免疫四代机的威胁。

因此,说歼20可以在整个空战中和四代机打出1比20的战损比,那也不意味着真的就可以拿5架歼20去硬拼敌人的100架四代机,这个数据只是一个战斗力差距的标准,甚至我们敢肯定的说,如果非要用5架歼20去硬拼100架四代机,不但打不过,甚至都招架不住敌人的攻击。很简单,现代战争是体系作战,敌人的100架作战飞机可以昼夜不间断的连续出击,5架歼20每天平均1架出动2次,都不够招架的,又怎能打赢?

图为我国空军的预警机,现代空战是体系作战,不能迷信五代机对四代机1比20的优势,要知道这些优势恰恰是体系作战带来的。

但是如果在整个战争中,歼20凭借其他武器的配合,在各个场合击落的敌机和自己的损失一比,很可能就是1比20,这就是体系作战的结果。歼20绝对不会单独行动,歼20也需要预警机的配合,歼20也需要地面部队的联合作战配合,以确保自己在地面时的安全,歼20也需要加油机去加油,需要后勤保障部队去提供维护和保养,也需要电子战飞机提供电磁压制,需要攻击机对敌人地面防空力量进行打击,这样歼20才能发挥自己的突击作用。

上图为以色列的F16战机,下图为我国的歼10战机,以色列装备有F35,我国也有歼20,两国都是同时拥有五代机和四代机的国家,五代机和四代机可以配合作战,如果单靠五代机也不能取得绝对优势。

美国的F22A战斗机也经常在军事演习中和F16、F15打出1比20左右的战损比,这也是因为F22在多场较量中取得数字累计的结果。比如说,美国在一次军事演习中,F35战斗机一共击落敌机145次,自己被击落7次,那么得出的结果就是1比20。当然,这个数字也非常有参考性,他起码意味着五代机对四代机有性能上的巨大优势,如果要在没有五代机的情况下战胜五代机,光靠四代机是不够的,需要其他武器的配合。

上图为F35战机,下图为我国歼20战机,五代机对比四代机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那也是在长期的作战中累计的结果,要想一次作战中出现1打20的情况,那无异于异想天开。

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一次演习中,EA18G咆哮着电子攻击机击落了一架F22,用的办法就是电磁压制F22战机,使其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探测和攻击,然后借机接近了这架F22,随后发射格斗导弹将其击落,这种打法预示着在实战中四代机可以对抗五代机,前提是体系要健全,各种电磁压制手段要强大。所以说,1比20的数据是可信的,但是也不能完全迷信这个数字,千万不能被这个数字迷惑,以为五代机就无敌了,更不能因为这个数字就用5架歼20去打100架四代机。

歼20挂弹6枚,那么模拟空战中战损比1:10、1:20是怎么来的?

整场演习下来后计算最后的战损比,歼-20的战损比是挑战我军目前空战体系的战损比,而美军F-22的241:2和F-35的1:20交换比相当水。

关于模拟空战战损比,在2017年有个新闻,那就是美军的F-35A战斗机首次参加红旗军演,在整场演习中F-35A战斗机实际击落敌机达145架,并在过程中遭到击落7架,且这7架损失都是在视距内被创下,在换算后得出了F-35A在对抗四代机们可以达到1:20的交换比。一时间各大网站都在惊呼,F-35强,吹,无敌!所以不管是F-22,还是F-35,又或歼-20的模拟空战战损比,都是整场演习下来后,计算最后双方的战损比,而不是一次空战后得出的结论。歼-20在2017年首次去朱日和军演“搞事情”,在2018年又参加了空军的“红剑2018”演习,媒体爆料的1:10、1:20的战损比,应该是指参加这些军事演习时的交换比。美军的F-22在2007年首次参加红旗军演,当年打出了241:2的这一吓人战损比。但是如果了解下红旗军演空中演习规则的话,这一战绩实际上是带有相当大的水分。任何脱离体系谈对抗都是耍流氓,红旗军演虽然号称贴近实战,但他贴近的是美军如何“虐菜”的实战,双方绝非公平对抗。红旗军演中扮演美军进攻方的“蓝方”,是拥有预警机、电子战机支援的60架战机组成的大型混合编队,而防御方红方分两个波次,第一个波次是15架左右有地面雷达引导的拦截机编队,第二波次是约20架,有地面防空导弹系统掩护的拦截编队。蓝方被判定“击落”后,可以马上“重生”,不断起飞补充。整场演习并不是公平对抗,进攻方的蓝方,在空战过程中,性能和数量上都处于绝对优势。演习中红方所使用的机型,是以“敌对方”已正式服役的机型为参考,因为目前为止,除美国以外还有没其他国家正式服役并形成战斗力的五代机(美国不认为小批量服役的歼-20是正式服役),所以到目前为止,所有红旗军演中出场的F-22和F-35都是归蓝方所拥有。

不过红旗军演中也有飞行员交流环节,那是绝对公平的一对一牛仔式单挑,不过单挑结果不列入最后演习战果,也不公开发布结果。上图中德国的这架台风战斗机,标涂了三架F-22击落标记,就是飞行员交流环节中取得的。相比较之下,歼-20在演习中的表现要客观很多,因为我军让试装备找BUG阶段的歼-20频繁参加各种演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现役空军飞行员们接触下如何在准实战环境下,对抗隐身第五代高性能战斗机。歼-20并非归我方部队所使用机型,在朱日和军演中,歼-20归蓝方部队所拥有,而在红剑-2018演习中,歼-20是归第三方“橙方”所拥有,模拟我军在进攻中,第三方“橙方”进行干涉。所以歼-20的演习战损比,实际上挑战我军当前空战体系的战损比,双方的力量差距要比红旗军演这种公平很多。

所以2018年空军官方杂志《中国空军》公开爆料称,在“红剑2018”对抗演习中,歼-20首次被击败。橙方的两架歼-20入侵“空中拒止区”,红方战机根据预警机提供的信息支援,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进行近距离颤抖,最终艰难的达成目的。所以目前来看,第五代高性能战斗机在空战中对四代机们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也远没有F-22那样上百比一的夸张程度,歼-20的交换比更加贴近实战。而四代机在预警机等信息侦察和电子对抗支援下,面对第五代战斗机同样还有一战之力。

歼20挂弹6枚,那么模拟空战中战损比1:10、1:20是怎么来的?

关于四代战斗机与三代战斗机在军事演习或者对抗演练中的战损比动辄1:10+以上,甚至有报道说美国F-22战斗机在对抗中有过1:144战损比的惊人数据!有些网友疑惑为何一架F-22最多只带8枚导弹却有1:144这么惊人的战损比,其实这有些误解。报道中所说的战损比是一架战机在多次对抗、或者多架战机多次对抗中的“累计战果”!歼-20在对抗中的1:10+以上的战损比是累计战果!

之前有媒体报道歼-20战斗机在与其他三代战机的对抗中战损比达到1:10以上,而根据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情况,歼-20可以携带4中两近共6枚空空导弹,很明显这是歼-20在多次演练中与三代战机的累积战果!相比对于三代战机,四代机凭借超高的隐身性能、先进的探测和电子系统,可以在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往往在三代战斗机还没有发现之前,就被四代战斗机发射的中远程空空导弹击落!即使没有达到远程击落的目标,一旦进入近距离格斗环节,四代战斗机往往也占据优势地位!在远、近距离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四代机与三代机对抗中“变态”的战损比就可以理解了!四代战斗机隐身能力强、极难被发现!先进的电子系统,对四代机而言如虎添翼!

三、四代战斗机的对抗中,三代战机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三代战机可以通过挂载电子压制吊舱、先进红外探测吊舱等“外挂”实现对四代机的反制!美国的EA-18G“咆哮者”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成功“击落”了不可一世的F-22战斗机,而据称歼-16战斗机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战胜了歼-20战斗机(成功迫使歼-20退出战场,而不是“击落”)。“咆哮者”的装备一览EA-18G的战果标志:“击落”F-22战斗机一架!歼轰-7电子战版本,翼下挂载了电子压制吊舱

歼-20、F-22等四代战斗机的战斗力毋庸置疑,相对于其他三代、三代+等战斗机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但是高性能也造成了高成本!即使美国这样的的超级大国也仅装备了180多架F-22战斗机,因此,四代战斗机的作用是通过自身优势夺取制空权、对重要战役/战略目标进行突袭打击,类似“二战”期间动辄上百架、几百架战斗机“混战”的场景,四代机是很难出现的!当然,如果再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切皆有可能!财大气粗的美国也不能“任性”装备F-22战斗机

歼-20战斗机在演练中的突出表现,战机本身的技术、性能优势不可或缺,但飞行员的个人战斗素养也是重要因素。歼-20战斗机目前已小批量装备,驾驶歼-20战斗机的飞行员都是各主力部队精挑细选、层层淘汰留下来的“极品”,就算是驾驶三代战机,在演练可能也会有不错的战果!四代战斗机的飞行员也都不是“等闲之辈”!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歼20挂弹6枚,那么模拟空战中战损比1:10、1:20是怎么来的?

j-20挂弹六枚,在模拟空战中战损比却是1:10。甚至于f22都打出个1:144的骄人战绩。

那么这个战损比是怎么来的呢?要知道就哪怕每一发导弹消灭两个敌人,导弹都有点不够啊。

但是这个有问题吗?五架歼20迎击。然后干掉了敌方十架战斗机,己方损失一架歼20战损比为1:10。

毕竟这说的又不是一架战斗机,出去一趟能干掉十架战斗机回来。那不是战斗机是星际战舰.....

至于美国的那个1:144,4架,22出去了,干掉了12个f15f18,f16之类的,然后己方无一损失,接着下一轮又干掉12个,继续还干12个就这么进行了12轮以后干掉144个敌机,终于被干掉了一个。

那么战损比就是1:144。

这东西没问题呀

歼20挂弹6枚,那么模拟空战中战损比1:10、1:20是怎么来的?

模拟空战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击落制,即按照真实的战场上的作战情况来模拟,即双方的带弹数量完全按自身真实情况设定,并且被击落后需要立刻返航;另一种则是积分制,导弹数量是无限的,自身被击落后只需要飞离战场一定距离后就可以重返战场在做较量,最后算双方的总积分。

积分制的好处是一方被击落后,只需要离开战场一定范围就可以返回继续参战,这样其实可以用较少的飞机和燃油消耗量来模拟大规模空战,这一点是击落制做不到的。当然从贴近实战来看,肯定还是击落制更好。

歼20参与演习的时候,其实扮演的是蓝军,而不是红军。这种模式下摸索的是让三代机在预警机的支持下学会如何对抗四代机(毕竟我国现在三代机三代半才是绝大多数),所以给双方设置弹药上限其实是不必要的。结果就是歼20在没有预警机体系的支持下照样可以屠杀有预警机体系支持下对三代机群,所以基本上也就为我军未来的空军建设方向指明了道路。如果是实战,必定是机群对机群对作战,歼20虽然只能挂6枚导弹,但是打完了立刻返航,不给对手任何反击机会的话,那么综合战果可能比1:10,1:20都要夸张。

其实美国的各种军演也是如此,F-22、F-35对三代机打出十几比零甚至二十几比零的战绩也是这么打出来的。比如在2017年大西洋三叉戟军演中,F-35对上三代机的战绩为:对阵风战斗机18:0, 对台风战机19:1, 对阵F-15E 16:1。美国甚至曾经用F-22模拟歼20(导演方补足F-22的态势感知能力)来进行空战演习,使用4架F-22对阵数倍于己的F-35、EA-18G和预警机。F-22利用高空高速和超音速机动性优势,快速抢位发射导弹,结果是一边倒屠杀了F-35和电战版F-18机群。4架F-22干掉十几架F-35和EA-18G,自身无任何损失。

歼20挂弹6枚,那么模拟空战中战损比1:10、1:20是怎么来的?

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还七进七出呢,凭啥歼-20非得靠弹舱内的弹药取得战果呢?

歼-20隐身战斗机是中国空军目前最为强悍的战斗机,是目前中国空军主力战斗机机型,也是最为凶猛的战斗机!对于歼-20隐身战斗机在中国空军内部演练对抗中,取得了那些傲人成绩,大部分都是由“饭桌党”来贡献:歼-20在模拟空战中1:10、1:20的成绩,是在2018年取得的。

在中国空军的内部对抗中,歼-20隐身战斗机被安排到了“橙军”,不同于“红军”和“蓝军”,歼-20隐身战斗机刻意随时出击和参战,甚至和“红军”和“蓝军”一起打,这就在模拟战场形成歼-20隐身战斗机可以面对着超过20多架战机同时在同一个区域之中,但一架歼-20隐身战斗机确实只有6枚空空导弹(4枚霹雳-12和2枚霹雳-10E),歼-20隐身战斗机还没有机炮可以最后一搏,但空战中谁也不会傻傻在空中干呆着,歼-20发射完毕导弹后就会立马赶回机场去,后续有新的歼-20隐身战斗机参战。甚至还可以利用演习规则设定,在机场模拟起降一次,就可以被视作重新挂弹结束,参与到模拟空战中。这样刷战绩,更轻松。这还不是我们首创,美军在红旗军演中就有这样的环节。

歼-20和“红军”和“蓝军”对抗之中,也不是单架战斗机对抗,往往是歼-20一方的空军体系,对抗“红军”和“蓝军”体系,所以才有了歼-20隐身战斗机可以打出1:10、1:20的战果。“红军”和“蓝军”也不是一口气出动20多架歼-11、歼-10战斗机,而是轮番的与歼-20搏斗。

不单单歼-20隐身战斗机,美国F-22隐身战斗机还曾经获得了241:1的战绩,而美国F-35战斗机在北约的演习中更是获得了153:0的优良战绩,这都一场大的空战模拟演习下,多次空战演练后产生的结果。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