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称,伊朗准备好了作战准备,两千公里的美军基地和航母都在范围内?

伊朗确实具有打击2000公里以内的地面目标这种能力,尤其是联想到近期胡赛武装通过很可能是伊朗制造的无人机袭击了沙特阿拉伯最大的炼油设施,可见伊朗确实具备一定的突袭能力。至于2000公里外的航母处于伊朗打击范围,目前看来伊朗很难做到。

图为伊朗流星3弹道导弹,有这些导弹,伊朗打击2000公里内的陆地目标不是问题。

要打击2000公里外的陆地目标,伊朗有多种手段,比如说伊朗的流星3型弹道导弹,他的射程可以达到3000公里,使用机动式发射平台,可以在伊朗建设的山体基地中机动部署,到达发射阵地后可以快速发射并且车里。流星3的命中精度不会很高,毕竟它使用的是惯性制导,伊朗并没有掌握GPS卫星制导和星光制导技术,在加上伊朗没有核武器,因此流星3型导弹即便是命中目标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伤。

上图为伊朗试射流星3导弹,下图为伊朗展示流星3导弹,这是伊朗的战略基石。

至于说2000公里外的航母,伊朗可就是没有一点办法了。伊朗现在莫说是导弹能打2000公里,就是军舰能不能开出去2000公里都是个难题。要打击2000公里外的航母战斗群,首先需要海洋监视卫星,只有海洋监视卫星才能准确的定位大洋上活动的航空母舰,而定位和追踪是能否完成打击的前提,只有知道对方的航母编队完成作战准备,已经开拔前往作战地域,才能准确的调配好反航母的部队做好准备,否则连预警都没有,何谈攻击。显然,伊朗没有海洋监视卫星。

上图为海洋监视卫星搜索航母示意图,下图为我国的吉林一号卫星拍摄到的美国海军航母舰队基地画面,只有拥有了海洋监视卫星,才能做到对敌人大型舰艇的即时定位。

要打击航母,还需要大量的预警机、无人机、侦察机、电子战机等组成的侦查幕来发挥作用。海洋监视卫星虽然可以定位航母战斗群,但是本身并不具备实时追踪和获取目标三坐标数据的能力,因此还需要大量的电子作战飞机和雷达搜索飞机发挥作用,以便于取得航母战斗群的航速、航向等信息,并将生成的目标三坐标数据发回到打击部队手中,才有可能使打击部队精确跟踪并且打击到航母战斗群。显然,这些伊朗也没有。

上图为我国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下图为我国的空警500预警机,只有拥有了这些装备,才能精确定位,并引导友军攻击航母。

要打击航母,还需要有足够的火力打击密度。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最少有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4艘伯克级驱逐舰,这些护航舰艇都装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伯克级驱逐舰装备有3座SPG-62型防空导弹火控雷达,而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则装备了4部该型雷达,一部雷达使用分时照射技术可以在较小的搜索角度内,完成对2-3个目标的引导,如果是极小范围,则可以做到引导攻击4个目标,当然如果面对的是多方向的打击,那么他还是只能最多照射1-2个目标。

图为伯克级驱逐舰发射防空导弹,要突破他们组成的防空火力网,需要大量的反舰导弹。

因此,一艘伯克级驱逐舰有6-12个火力通道,可以同时拦截6-12个目标,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则可以对付8-16个目标。所以,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最多可以同时对付40-80个反舰导弹或者发射反舰导弹的飞机等空中目标。也就是说,要瘫痪掉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一次齐射的导弹数量最好超过80枚,即便是美国能做到100%拦截(事实是根本做不到,最多拦截70%左右,最少可能只有50%左右),也做不到消灭所有漏网之鱼。

上图为伊朗的陆基努尔反舰导弹发射,下图为伊朗导弹快艇试射努尔导弹。

当然,如果考虑到美国军舰的密集阵近防系统和海拉姆近防导弹的末端拦截,以及电子干扰系统的作用,最终可能需要100枚以上的反舰导弹同时攻击,如果能有空中、陆地、海上、水下等多种不同来源的反舰导弹发动高空、低空、中空、高速、低速、掠海等多种形式的立体打击,那么美国航母编队的应对就会更加吃力。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中俄两个国家。

上图为挂载努尔反舰导弹的F4攻击机,可见伊朗为美制战机整合了努尔导弹的发射能力。

下图为伊朗测试仿制美国霍克防空导弹的防空系统,这些简陋的导弹无法有效对付美军空袭。

显然伊朗是做不到“饱和攻击”的,伊朗最先进的反舰导弹努尔反舰导弹射程也不过240公里,而且全部是亚音速导弹,他虽然可以在海上舰艇、空中战机、陆地载具上发射,但是这些发射平台性能实在是太差,根本不具备突破防御的可能性。伊朗水面舰艇最先进的不过是1400吨的贾马兰级护卫舰,空中的不过是F14雄猫战机,陆基载具也不过是一辆机动式的卡车式发射载具,因此完全不具备对美国航母进行攻击的能力。

图为伊朗展示新型防空导弹,虽然伊朗非常努力,但是这些新型导弹依然无法投入服役。

何况,以上各种装备也无法飞行2000公里的距离。当然,如果伊朗倾尽所有,尽锐出战,以确保击沉一艘美国航母,那么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击沉之后,恐怕伊朗的海空兵力也将会遭受到严重打击,无力继续作战了,所以也会得不偿失。因此,总的来看,伊朗可以攻击2000公里外的美军基地,但是想要击沉2000公里外的美军航母,还是想得太多。

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称,伊朗准备好了作战准备,两千公里的美军基地和航母都在范围内?

中东的确到处是火药桶,而且很多时候众多火药桶的引信还是相连的。当地时间9月14日,沙特的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旗下一座主要石油加工设施遭无人机袭击,引发大火,同时遇袭的还有该公司的一个油田。也门胡塞武装随后宣布对此负责。然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则力指伊朗要为袭击事件承担责任。这种指名道姓的责难并非首次,华盛顿方面一直坚持认为伊朗是也门胡塞武装的后台支撑。

(胡塞军方发言人9月14日宣布:该组织对袭击沙特阿美设施负责)

美国与伊朗的矛盾从今年5月初进入白热化阶段。围绕美伊矛盾,海湾地区频繁发生令人担忧的袭击事件。其中包括最严重的、差一点引发美伊战争的美军全球鹰无人机被伊朗击落事件,以及阿联酋富查伊拉港和油轮爆炸事件,还有沙特油轮在阿曼湾北部遇袭事件和横贯沙特的输油管线被炸事件。所有的这些袭击爆炸事件,都被认为与胡塞武装和伊朗有关。

(伊朗仿制的苏俄KH-55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小图是沙特发现的导弹残骸)

美国和沙特军方提供的导弹残骸证据显示,9月14日用于袭击沙特阿美炼油厂和油田的导弹,是苏俄KH-55导弹的伊朗仿制版本(胡塞武装自称为苏穆尔/圣城-1导弹)。胡塞武装要么是获得了伊朗的制造技术和零部件组装获得,要么就是伊朗直接向其提供。而事实证明,胡塞武装的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沙特未来还要付出更为沉重和惨痛的代价。

据了解,14日的导弹袭击迫使沙特阿拉伯在削减了一半的石油生产量,这意味着将影响近570万桶原油产量,约占世界每日石油产量的5%。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这是对世界能源供应前所未有的攻击。同时,蓬佩奥还强调称,没有证据表明袭击来自也门,德黑兰是对沙特阿拉伯发动近100起袭击的幕后黑手,并呼吁所有国家公开且明确地谴责伊朗的所作所为。

(遭受导弹袭击后的沙特阿美油田和炼油厂)

很明显,即便是也门胡塞武装已经主动领责,但美国仍然认为是伊朗直接发动了袭击。对此,伊朗方面则回应说,已经准备好与美国全面开战。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司令表示,伊朗方圆两千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美军基地都在伊朗的导弹射程范围内。经历近期令外界惊心动魄的全球鹰无人机被击落事件,恐怕很少有人再敢调侃说这是伊朗军方的嘴炮反应了。

(遭受导弹袭击后的沙特阿美油田和炼油厂)

沙特提供的导弹残骸和无人机残骸,已成为美国指控伊朗对沙特油田设施实施空袭的确凿证据。而且伊朗也的确拥有这种中远程打击能力。这也是伊朗军方强硬表态“伊朗方圆两千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美军基地都在伊朗的导弹射程范围内”的底气。不过,伊朗现在更有信心再逃过一劫,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被击落都能忍气吞声,也一定不会为了沙特而强出头与伊朗开战。

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称,伊朗准备好了作战准备,两千公里的美军基地和航母都在范围内?

不论是美国扬言军事打击伊朗也好,还是伊朗准备回击美军中东基地也罢,都是一种互相威慑的行为。彼此之间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武器的威力与效果,通过势均力敌的威慑达成微妙平衡,从而避免战争的发生。

9月1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在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方除了了解美国自中东地区的所有基地位置以外,还一直在密切关注包括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美军船只,只要他们驻扎在2000公里以内,就在伊朗的导弹范围内。此外他还补充到,伊朗已经做好了全面战争准备。

伊朗人的表态,是基于美国向中东地区部署军力,以及表示威胁对伊进行军事打击之后的一种反馈。眼下美国的“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群一直部署在霍尔木兹海峡外的阿曼湾一带。而在阿联酋和卡塔尔的美军基地又部署了B-52战略轰炸机的战略空军和F-35隐身战斗机。既然美国人已经先声夺人,并且部署了可以威胁伊朗的武装力量,那么伊朗人的反制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革命卫队的航空航天部队基本上就是伊朗的导弹部队,所以哈吉扎德的表态很有分量,完全是基于现有伊朗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对美国的威胁做出的有力回应,并非简单的空穴来风,更不是没有实际的夸夸其谈。

伊朗的底气来自于“光明"和“流星”系列弹道导弹,这两个系列的导弹射程都达到了1300公里以上,改进型甚至能够达到2500公里以上,不但可以采取发射井发射,而且还能采取公路发射,使得生存性能大大增加。此外,这些类型导弹还是固体发射与多弹头,既可以有效减少准备时间,还为装备核弹头留下了空间。

之所以伊朗能在中东地区与美国构成威慑平衡,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无法放弃中东地区利益。美元是与石油挂钩的,美元地位构成了美国的地位,而中东地区盛产石油,所以美国即使再战略收缩也绝对不可能放弃中东地区利益。在这个问题上,伊朗等于捏住了美国无法放弃中东的软肋,才得以与美国构成威慑平衡。

所以伊朗人称做好战斗准备,完全是基于美国对伊构成军事威胁的情况下,凭借美国无法放弃中东利益,以及伊朗掌握弹道导弹技术反制等先决条件,对美国在中东地区构建的威慑平衡,从而争取伊朗自身的外部环境安全。

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称,伊朗准备好了作战准备,两千公里的美军基地和航母都在范围内?

根据相关媒体9月14号的报道,当天凌晨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遭到无人机袭击,损失惨重。之后胡赛武装宣称该事件是其所为。毫无疑问,这次针对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袭击行动,到最后还是演变成美国和伊朗的进一步紧张对峙。

美国指责袭击事件是伊朗支持下胡赛武装所谓,伊朗是幕后主使。美国的表态招致伊朗的强硬回击,一如既往的表示不惜一战。伊朗伊斯兰革命革命卫队甚至表示两千公里的美军基地和航母都在范围内。

虽然对伊朗的能力有点怀疑,但是纵然伊朗有这样的能力,也不会真如其所说,对几千公里以外的美军基地和航母进行打击。假设美伊开战,伊朗完全可以对驻扎在周边国家的美国大兵以及基地进行精准打击,何必舍近求远。伊朗的这种表态,顶多是对美国的又一次毫无意义的恐吓罢了。

在美国激进鹰派人物博尔顿被辞退,美伊关系出现缓和可能的背景下发生这次袭击事件,的确让人意外。毫无疑问这必将给紧张的美伊关系再一次蒙上阴影。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极端性威胁言论,不仅无助与美伊关系缓和,更显示出伊朗在美国面前的外强中干。不吹能死?如果感觉口出狂言不过瘾,直接对美国的基地和航母进行打击不就行了?归根到底,美伊对抗还是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美国不想打,伊朗更不想打!

明空奕奕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浏览支持。同时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称,伊朗准备好了作战准备,两千公里的美军基地和航母都在范围内?

伊朗革命卫队哈吉扎德表示,伊朗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声称2000公里范围内的美军基地和海上航行的军舰都在打击范围内。这话其实很明显,就是面对公众,表个态,表下决心,态度肯定是要有的,肯定不能说:美国人来了,我们投降吧。

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伊朗外围,美军部署一堆基地,这些都是伊朗的目标,军舰可以走,但是你这些基地可是没法跑。这些基地,全在伊朗的打击范围内,换句话说,这些基地就是伊朗手里的人质。然而,海上的军舰、航母,你伊朗拿啥打?伊朗面对美军的航母、军舰,基本除了波斯湾内的两艘伯克舰以外,剩下一点办法没有。

伊朗的反舰导弹最多只能打300公里,而驻扎在阿曼湾的美军航母却在安全距离,伊朗的反舰导弹,根本就够不着美军航母。而伊朗又没有能够打上千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伊朗的卫星都是遥控和通信卫星,根本就没法为反舰弹道导弹制导。而伊朗的流星、泥石弹道导弹又都是打固定目标的,根本就不具备攻击海上移动军舰的能力。

美伊对峙,其实很多时候双方都是在吐口水、放狠话,而不是真刀真枪的干,你看美国一直都是在封锁制裁,都没有任何要动刀的意思。而伊朗方面,嘴上很强硬,内心其实也是很慌的。对于美国这种挑衅和压制,伊朗肯定不能认怂了,都强硬对峙几十年了,就这么突然认怂,是不挺可笑?

伊朗确实是有能力重创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但是对于航母等军舰,没有办法,即便是没办法,你也要做出个强硬的态度来。外交上,公众面前,你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深远的影响的,你不能让对手看见你怂了,你也不能让国内民众看见你怂了,一旦你怂了,很容易后院起火,到时候直接就变得被动了。

伊朗放话的意思是“我有能力摧毁你包围在我周围的军事基地”,顺便呢,吹个牛,你航母我也能打。重点是在前一句,而不是后面那句,意思就是我不怕你,我手里有你的人当人质,你别乱来。

不必去嘲讽伊朗无法攻击美军航母,伊朗的话,对外震慑对手,对内安抚民众,可以吹嘘自己,但是不能妄自菲薄,不能认怂,认怂=败退=一败再败,伊朗不可能不明白。

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称,伊朗准备好了作战准备,两千公里的美军基地和航母都在范围内?

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武装力量司令阿里·哈吉扎德近日声称,伊朗方面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伊朗周围2000公里的美国军事存在全部在前者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从字面意义来看,上述预设打击目标主要包括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阿联酋德哈夫拉空军基地、阿曼湾的美军航母以及在沙特驻扎的5000多名美军士兵。尽管伊朗方面态度强硬,但笔者依旧认为,上述表态的威慑意味,大于实际意义,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伊朗强硬表态的直接原因

事情的起因要从沙特两处石油设施(分别是布盖格炼油厂和胡赖斯地区一处油田)于本月14日被袭说起,这起袭击事件直接导致沙特每日原油生产量剧减570万桶,牵连每日国际原油生产量下跌6%,并引发国际原油市场剧烈动荡,因此,美国方面也把这起事件称作是针对世界原油供应的恶性军事行动。尽管也门胡塞武装事后宣称对此事负责,但美国方面依旧把“祸水”引向伊朗,该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没有证据显示袭击行动由也门发起,美国当局随后拿出一系列证据,指责伊朗直接参与了对沙特油田的袭击行动。

据悉,美方提供的证据主要包括俄制KH-55导弹伊朗仿制版本残骸,也门胡塞武装称其为苏穆尔/圣城-1导弹以及一些“推断性结论”,美方认为,胡塞武装距离被袭石油设施的距离超过1000公里,且后者至少承受了19次撞击,其中针对布盖格炼油厂的17次撞击朝向均为偏西,要想突破沙特防空网进而攻击石油设施,绝对需要严密“设计”,胡塞武装显然不具备这个实力。针对美方提出的质疑,胡塞武装于15日再次表态对袭击事件负责,并称他们之所以可以完成袭击行动,是因为有沙特内部人士协助,就算这样,美国仍然不依不饶,这种情况下,伊朗当然不能坐视美国人朝其身上“泼脏水”,也因此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表态。

对美强硬是现阶段伊朗对外政策的主旋律

话虽如此,伊朗着实已经强硬惯了,面对美国不断进行的“极限施压”,伊朗表态的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其最终目的无非是团结国内,威慑美国。事实上,自从去年11月,美国推出的“禁油令”实施以来,伊朗及其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已经多次陷入国际舆论的漩涡,像阿联酋富查伊拉港和油轮爆炸事件,沙特油轮在阿曼湾北部遇袭事件以及横贯沙特的输油管线被炸事件都貌似把伊朗推向了整个国际的对立面,殊不知,伊朗也有自己的苦衷,抛开沙特两处石油设施遇袭的真凶不谈,现在,伊朗确实是举步维艰,国力不如美国如何?只能一味发表强硬声明,面对美国指责,如果伊朗选择默不作声或者是妥协的态度的话,则更会加剧该国国内局势混乱,西方势力也更容易从外部向伊朗渗透。

特殊时刻,伊朗发出战争信号,有干预美国未来对伊政策的意味

除了伊朗空军表态已经做好作战准备外,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声称,美国坚持的“极限施压”政策正在走向失败,结合特朗普总统近期辞退鹰派代表博尔顿的举动来看,伊朗方面有必要煽一把火,或许该国可以凭借强硬的军事策略,迫使美国放弃对伊朗动武的打算。

说实话,特朗普总统下一步会对伊朗采取什么行动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博尔顿卸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意味着美国不再谋求伊朗在“三个月内消失”,特朗普仍然会坚持向伊朗施压的主旋律,可如果真是这样,他又干嘛起用“核实战派”代表库普曼呢?后者与博尔顿相比甚至更加好战,从这一点考虑,我认为,博尔顿只是“替罪羊”,他“成功”化身为特朗普赢得下一轮总统大选的一枚棋子。换句话说,辞退博尔顿只是为了稳定局势,一旦特朗普连任总统,其对伊政策势必会更加强硬,伊朗此时发出战争信号,多少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反正伊朗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破釜沉舟,显示战争决心,或许可以谋求一线战略空间。

伊朗究竟能否威慑美军在波斯湾一带的军事存在呢?

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伊斯兰革命前后,伊朗陆续从以色列、俄罗斯、半岛北国以及东方大国手里掌握了大量先进导弹技术,并逐步研发出了本国版本,目前,该国导弹主要分为“流星”和“泥石”两大系列,其导弹库存甚至达到2000枚,有“中东最大导弹库”之称,连美国中央司令部都坦承,伊朗导弹有实力威胁美国和以色列在相关战区的军事存在,就导弹的射程而言,2000公里根本不算什么,早在1997年12月,美国方面就曾监测到“流星-3”导弹的测试活动,该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达1500公里。到了今天,伊朗已经有了多款射程超过2500公里的导弹,例如,“流星-4”导弹射程可达2500公里,“流星-5”预计研发射程可达5500公里,该国固体弹道导弹“泥石-110”射程达到2500公里,其改进型号“安舒拉”的射程则有望突破3000公里,看了这组数据,谁还会怀疑伊朗导弹覆盖周边美军基地的能力?现阶段,美伊两国僵持不下,互相就是动一下嘴皮子,但如果美国真的把伊朗逼到墙角,这些导弹将会成为最强悍的反击利器。

预判

笔者认为,伊朗表态周边2000公里的美军军事存在在其打击范围之内大致代表了伊朗接下来的对美策略,至少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前,伊朗还会连续抛出类似强硬的表态。后者知道,无论他们当下如何“霸道”,美国都会按兵不动,毕竟解决伊朗问题不在一朝一夕。特朗普总统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能够继续当选美国总统,基于此,就算伊朗过分一点,美国也就只会在口头上指责。而在此期间,如果伊朗能够不断营造“大战气氛”的话,美国政坛或许会出现不同声音,也会再度引发美国国内强烈的反战情绪,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美国新内阁将来或许会从一定程度上放松对伊朗的警惕。话虽如此,如果美伊之间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的话,就算伊朗人再聪明,它也只能保其一时平安。

美国当下有总统大选,又因为伊朗的“去美元化”行动涉及几大国,再加上,美国自身国力下滑不想卷入冲突,因此,特朗普才迟迟没有采取实质军事行动。但如果伊朗“去美元化”已成事实,美国石油霸权不复存在的话,美国人必然会孤注一掷,届时,什么样的外在因素改变不了美国挑起冲突的决定。或许有人会说,对伊朗动武会让美国成为一个二流国家,但我要说的是,石油霸权没了,美国立马就会衰落,就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美国会陷入恶性循环,但是,当30年领袖总比当20年强吧。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军武视界,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