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级航母可以改造为两栖攻击舰吗?

基辅级载机巡洋舰是苏联特殊时期建造的特殊军舰,可以把他改造为航空母舰,也可以把他改造为巡洋舰,但是却偏偏不能改造为两栖攻击舰,理由很简单:舰体不允许。

图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巴库号,可见其巨大的舰岛设计。

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舰体设计是苏联海军根据苏联海上战役的学说思想进行设计的,他属于一种类似于航母的舰体结构,一方面是高速舰型,一方面有外飘结构,下层为动力和物资、弹药,中间设置有机库,最上层的舰面却堆积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主要是其“巡洋舰”的本质决定的。1143型基辅级这种特殊的设计,来源于苏联的搜索-突击群建设。

图为苏联海军时期的机腹级载机巡洋舰,可见其飞行甲板上停放着YK38垂直起降战斗机和卡27反潜直升机。

苏联海军在进入70年代后,开始考虑建设远洋核海军,其中海军战役集群主要有4个,比如反潜-突击群,主要由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1134系列大型反潜舰、1135系列反潜舰以及核潜艇组成;侦察-突击群,主要由1155型无畏级大型反潜舰和956型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组成;搜索-突击群则主要由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1164型光荣级巡洋舰、1143型载机巡洋舰、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组成。

图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前视图和后视图,可见其有巨大的飞行甲板外飘结构,整体设计更接近航母。

基辅级作为苏联搜索-突击群的重要成员,担负着整个舰队的对空防御和反潜保护作用,同时承担着一部分火力打击任务,他们是站在核心旗舰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身边的护卫,掩护基洛夫和光荣级巡洋舰齐射完自己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比如基洛夫上的20单元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每一枚都可以装备5万吨TNT当量的战术核弹头,威力巨大,至于基辅级自己,则只装备8-12枚该导弹。

上图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前甲板上的花岗岩反舰导弹,下图为基辅级前甲板特写,这些导弹赋予了他巡洋舰的特质。

因此,基辅级其实是一种远洋高速机动下的主力作战军舰,他们的设计中虽然也考虑了为两栖作战提供支援,但是主要提供的是航空攻击支援,而不是兵力投送支援。因此,基辅级从没有把舰体设计为两栖攻击舰的登陆舰舰型,没有设置坞舱,不能搭载气垫登陆艇,也没有滚装搭载能力,不能携带装甲战车。

图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可见其舰体基本是空间设计为主的方形登陆舰舰型。

两栖攻击舰是诞生在垂直登陆思想下的军舰,但是不论如何他也是为了登陆而生的,别看他也有机库,有飞行甲板,但是他主要用于作为前线的登陆基地使用,为后续到达的部队提供休整,使用直升机、气垫登陆艇等把源源不断到达的部队投送上岸,因此他非常强调空间设计,忽视了高速设计和武力设计,他设计有陆战队人员、装甲车辆的舱室,一般可以搭载1000-2000多人的陆战队员,可以携带数十辆坦克、装甲车辆,尾部的坞舱能够携带气垫登陆艇。

图为远洋机动中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可见他们属于高速机动设计的舰型。

舰体设计是一艘军舰根据其任务进行的基本设计,舰体决定了属性,决定了任务。印度海军之所以可以把基辅级巴库号载机巡洋舰改造为航母,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航母特有的舰体平台,完全具备这种改装潜力,虽然是“巡洋舰”,但是舰体上决定了他更接近航母。至于两栖攻击舰,除非把基辅级拆了重造,否则是改不出来的,因此基辅级不可能被改造为两栖攻击舰。

基辅级航母可以改造为两栖攻击舰吗?

Type.1143.Aircaft.Carrier/1143重型载机巡洋舰/重型反潜巡洋舰,北约代号:Kiev.chas“基铺级”。

属于前苏联第二代航母,该型舰设计独特除了搭载舰载机、配备了全方位反潜、反舰、防空导弹武器、火力猛、单舰战斗力强大,该型舰定位:执行编队反潜、制空、防空、担任编队旗舰、支援登陆作战等作战任务,是前苏联第一型直通甲板航母、前苏联时期共建造了4艘该型号航母。

研制时间1967~1970年、1977年服役。现在、全部退休了!其中两艘“基铺”重型载机巡洋舰在中国被当成主题公园的主角供游客欣赏。其实、当“1143型“基铺”舰载机巡洋舰按“废铜烂铁”买来时、有关它们未来命运国内外都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当时包括可能将它们“复活”改造成一艘能用的航空母舰传言一直不断……

那么,把“基铺”载机巡洋舰改造成一艘“两栖攻击舰”?是否可行?

在主题公园当“展品”公开供游人观赏的结局、用事实有力的回答了一切“猜想”和幻想!

“1143基铺”重型载机巡洋舰太老了、舰型也落后于时代、改造的利用价值太小了!一句话:不划算。

把“基铺”重型载机巡洋舰改造成“两栖攻击舰”动作幅度太大、真正是需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大手术”、整个改造比从新建造一艘全新的“两栖攻击舰”工程量更大更复杂和费用花费更多……

因为,“基铺”载机巡洋舰按装的“杂七杂八”与“两栖攻击舰”无关装备太多、需要拆除并且从新对甲板进行布局、舰艉、机库都要从新设计布局“开肠破肚”……实战不划算(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甲板)(噢大利亚海军“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

从舰体对比、就能够想象一下去改造一艘老旧“准航母”式“四不像”式舰艇的复杂程度……。

所以说:“基铺”级载机重型巡洋舰能够当“展品”供人们游玩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基辅级航母可以改造为两栖攻击舰吗?

理论上讲只要钱到位航母能改成潜艇,但是这有意义吗?与其说将这种“四不像”改成两栖攻击舰倒不如直接新造1艘075,改造未必比新造要快要省,这次136“杭州”舰的改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说是改造但历经4年多才完成,相当于新建1艘052D的时间。

先说一个误区:很多网友认为轻型航母=两栖攻击舰=直升机航母,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直通甲板,但只看甲板判断用途的观点是错误的。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存在本质的区别,一个是两栖作战一个是制空制海,所以设计上是两个方向。可能有些国家为了省钱设计一些所谓“战略投送舰”,既可以投送两栖部队又可以搭载类似于F-35B这样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把现在的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既然两栖攻击舰是运载两栖作战部队,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拥有承载量极大的坞舱,可以搭载主战坦克、步兵战斗车、两栖突击车等重型装备。除此之外还要具备运载两栖战车、机械化登陆艇、两栖气垫船的能力,利用这些登陆载具将装备和人员输送上岸。可以这么说:两栖攻击舰大部分空间都用在承载装备和人员上。比如下图的韩国海军“独岛”号两栖攻击舰,舰艉的舱门打开,LCAC气垫登陆艇正在离舰。“独岛”级实际可以运载10辆主战坦克以及600名左右的士兵,LCAC气垫登陆艇2艘和AAV两栖突击车12辆。

还有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坞舱打开海水涌入,此时释放登陆艇和气垫船。“黄蜂”的承载量更大,LCAC气垫登陆艇3艘和AAV两栖突击车25辆,M1主战坦克5辆、M109自行榴弹炮8门、HMMVVV战术轮型卡车68辆等等。

但是停泊在天津的“基辅”号是作为航空母舰或载机巡洋舰来设计的,作用是猎杀对苏联潜艇构成威胁的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战斗群,保障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潜生存。依据这个理念,“基辅”携带的是P-500重型反舰导弹、Yak-38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Ka-25反潜直升机、拥有一个机库,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坞舱进行两栖投送的问题。所以如果要将“基辅”改造成两栖攻击舰,那么要对舰体内部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出一个巨大的坞舱并设置与外界联通的舱门。而舰上携带的大量武器也必须随“基辅”用途的改变而做出更改,但这些武器的改造只有2种可能:

1.完全拆除干脆不要。

2.更换为对地打击武器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这样看来“基辅”的两栖化改造包括舰体内部重新设计+武器改造+电子设备改造,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为除了壳之外其他的都要动。如果是改造那么首先要把旧的全部拆掉、内部舱室全部打通,然后再安装新的武器和其他设备,再对坞舱重新构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重新设计建造一艘两栖攻击舰?比如现在正在上海建造的075型两栖攻击舰。

另外,“基辅”级本身是1972年下水的舰艇,舰龄已经达到47年,即便是在南通停泊的“明斯克”号舰龄也已经达到44年。一般按照航空母舰40-50年的最高服役上限,这2艘70年代的老舰其实已经达到服役极限了。而且在这40多年的时间内这2舰几乎没有正规的大修保养,来到中国后只是进行了一些针对博物馆的改造和简单维护,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的2艘“基辅”级航空母舰已经没有军用化价值,就目前的情况几乎是报废的状态。还是说,既然这样真不如造一艘全新的两栖攻击舰,至少新的可以用40年的时间。

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金钱去改造一艘本身就不是两栖类舰艇的“基辅”级,2014年中国对舰龄15年的956型“杭州”号导弹驱逐舰进行了改造,将原有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全部拆除,相应的对空、对海雷达也全部更换为国产,加装32单元垂直发射装置,但这种涉及舰体内部结构的改造前后却花费4年多时间,直到今年才重返部队,而舰上原装AK630近防炮也没有拆除,可能是节约成本把。“现代”级的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改造不一定就是又快又省,大改造的速度甚至比新建还要慢。

最后说一句:求求你们放过“基辅”吧,以前经常看见嚷着要把“基辅”改成“真正”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改成直升机航母,40多岁的老舰就让他们安安静静当做博物馆吧,不要打扰了。

基辅级航母可以改造为两栖攻击舰吗?

干嘛说这些退役的老船?眼光放在当代新船新技术上。

基辅级航母可以改造为两栖攻击舰吗?

苏联第二代航空母舰,也是第一级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航空母舰,代号1143(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个四不像。本级舰一共生产了四艘,分别是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还有改进型巴库号(后更名为戈尔什科夫号),两艘在中国成了航母公园,一艘成了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最后一艘俄罗斯养不起只能拆了。

基辅级航空母舰长274米、宽51米,满载排水量4万多吨,可以携带33架舰载机。包括:12架雅克-38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19架卡-25A/卡-27直升机、2架卡-25B直升机。字面数据一看是不是很有改装潜力,再怎么说这也是一款中型航母,无论从吨位到尺寸大小都和现在的大型两栖攻击舰类似,如美国大黄蜂级。

但是两栖攻击舰的设计要求是这样的:能够搭载大量飞机和运输坦克、登陆部队等陆战力量,因此它的内部设计和航母完全不同,需要很大空间用于装备登陆装备。

首先,基辅级航空母舰延用苏联时代独特风格,强调单舰作战实力,而不是依赖舰载机。所以整艘航母就跟它的名字一样“载机巡洋舰”,满载大量反舰、防空、反潜等强大火力打击能力,大量武器占用了宝贵的舰体空间。

其次,不像正常的航母采用全通甲板,基辅级航母甲板有一半是被配套的武器装备占用,留给舰载机活动的空间相当有限。

如果真的要将基辅级改为两栖攻击舰,那就不是简单的改装了,整个设计基本要推倒重来。恢复全通甲板、舰体内部空间,花费的人力物力不算,这种大动作的改装还有可能对舰体强度、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基辅级不具备改装两栖攻击舰的条件,俄罗斯造船工业暂时估计也没有设计建造能力(参考购买法国西北风级)。

基辅级航母可以改造为两栖攻击舰吗?

基辅级航母改两栖攻击舰,倒是没有国家尝试过。目前世界上唯一对基辅级载机巡洋舰进行成功改装的只有原“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经俄罗斯改装为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滑跃起飞航母,尚没有基辅级改两栖攻击舰的案例,当然也还没有其他航母改两栖攻击舰的案例。

若要改装为两栖攻击舰,必须要将上部甲板全部改为平直甲板,机库和下层舱室也要改为坞舱。而对于基辅级来说,这是很难的一项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前苏联的航母发展思路很清奇,非要安装大量的舰载武器和飞行甲板结合,哪怕是正规航母库兹涅佐夫级也是这样,要知道辽宁舰改装中就因为机库被舰载导弹系统占据位置而无法增大,这就让基辅级改装为两栖攻击舰中的坞舱改造成为老大难的问题。

其实以基辅级四万吨的吨位改装为两栖攻击舰是很不错的,但是可能性几乎为零。本身四不像的构造证明这就是不中用也不中看的装备,前段大量的舰载反舰和防空导弹系统就是最难改变的。而基辅级的航电系统也不先进,从下图可以看出舰岛非常大,还位于甲板中间,这对于甲板上的直升机起降都是非常危险的存在,实际改装意义不大。

还有一个就是成本问题。如若基辅级改装为两栖攻击舰,很可能成本比俄罗斯改装维克拉玛蒂亚号的成本还要高,两栖登陆舰艇其实成本都不高的,例如我国的两栖船坞登陆舰071型据传近期与泰国签订订单,价格比052D驱逐舰还要低。而基辅级这样一级四不像的航母如果改装为两栖攻击舰,几乎是完全的大改,成本将会高的惊人。这样的成本还不如重新建造一艘全新的两栖攻击舰,所以说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成本方面,意义都微乎其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