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何使用战列舰?
海湾战争,战列舰的一抹最后的夕阳,但是战列舰可以说是戎马一生,从战火中诞生,在战火中消失,即便是到了最后关头,也依然发挥着主力舰应有的震慑力。可以说,是威斯康星号战列舰1991年1月17日打响了海湾战争第一枪,也正是他压制的当时伊拉克的岸基兵力无法行动。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在80年代和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其他几艘军舰一起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加装了反舰战斧导弹,射程800公里,还可以携带核弹头,成为当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反舰导弹,他也可以携带32枚战斧式对地打击型巡航导弹,搭配他原本就有的9门406毫米巨炮,足以在近海地区压制中等国家所有的海空力量。
战列舰的特点就是作战持续性强,火力支援强大。虽然现代海战中航空母舰的出现和强大最终导致了战列舰被淘汰,但是在对地打击领域,航母的火力远远没有战列舰那么密集和具有破坏力,虽然他可以依靠战斗机去投掷弹药,但是发挥的更多是打击标定目标和远程支援作用,而不能像战列舰那样随时待命,打击出现的任何时效性目标。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在海湾战争中发射了50多枚巡航导弹,打出了1000多发406毫米炮弹,攻击了伊拉克沿海的各种军事基地、港口、仓库、指挥所、行政中枢和机场,有效压制了伊拉克的近岸火力,而且由于战列舰具有的强装甲防护的特点,除非近距离爆破他或者使用鱼雷、巨炮打击,否则很难造成致命伤害,而伊拉克不具备类似的能力,因此反击不能凑效。
于是,战列舰就像是伊拉克翻不过去的大山一样,大摇大摆的从头打到尾。战后这些战列舰逐渐退役,但是战列舰在现代化战争揭幕战中的表现,让美国迄今难以忘怀,研发了DDG1000这种搭载两门155毫米舰炮,可以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的专业对地打击舰,似乎就是一种对战列舰作用的继承。
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何使用战列舰?
美国二战建造的“衣阿华”战列舰,老骥伏枥,居然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发挥了余热,打响了海湾战争的第一枪。并一共发射了5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1078枚炮弹,对沿海地区的伊军指挥所、弹药库、雷达站、防空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炮火覆盖,给予伊拉克沉重打击!也为“衣阿华”级战列舰划上了完美的结局!
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主要有两艘,分别是“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本来参战是没有“威斯康星号”,而是“衣阿华”号。但是衣阿华号在波多黎海域实弹射击是,炮管发生两次大爆炸,1吨多重的炮弹直接带走了47名海军士兵生命,于是这个机会就拱手让给了“威斯康星号”。
美国为何让两艘老旧战列舰崭露头角?
第一 伊拉克的反舰能力不足是衣阿华级参战的主要前提条件。美军经过评估伊拉克的反舰和空中力量都不强,综合评估衣阿华能够参战。事实证明美国的判断能力没有错,从1991年2月4日开始,在扫雷舰的护送下,“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突破伊军水雷封锁区,抵近科威特海岸,开始执行任务。在2月25日“密苏里号”战列舰遭受伊拉克两枚老古董的“蚕”式反舰导弹攻击,一枚被电子干扰后坠海,另一枚被英国驱逐舰给拦截,没有受到任何威胁。
第二 衣阿华级平台大,改装后可以搭载32枚战斧导弹。当时美国的宙斯盾开始成型,但MK41垂发并不成熟,阿利伯克级也没有形成战斗力,而能够一次性搭载32枚战斧已经是地表最强了,更何况美国希望用衣阿华的406mm廉价炮弹对沿岸目标实施摧毁!
第三 美国对自己强大的信息化能力的自信,虽然衣阿华落后于时代了,但在美军强大的体系保障能力下,在欺负弱者情况下,这种大杀器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火力。美国天空有预警机、卫星保障,还有无人机修整炮弹、电子战机的保障等等,整个战场一览无余,这保证了衣阿华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火力优势而不受任何损伤。
在如此强大而保障能力下,衣阿华级2艘战列舰抵达前线后,并用他的406MM MK7型主炮和MK12型127毫米副炮以及战斧发射平台,一共发射了5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1078枚炮弹,对伊拉克沿海防线的指挥所、弹药库、雷达站、防空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炮火覆盖,美国专门为舰炮配备了无人机修正,对地攻击的火力支援能力不是其他战舰能够比拟的。
海湾战争后,这些老将战列舰们终于退出了现役,进入博物馆被人参观。不过他们又接受到了另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在美国的“大片”中,暴打那些敢于入侵的外星人们,续写着他们的传奇。
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何使用战列舰?
因为实力碾压啊!
先说说为什么到了1991年,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服役。
80年代,雄心勃勃的里根总统要重振美国海军,提出了“600舰计划”,大规模扩充海军舰艇规模。为了尽早实现这个目标,在新军舰无法快速补充的情况下,一些状况较好的旧舰,比如衣阿华级战列舰,被拖出来,进行现代化改装。
这里要提一下武器退役后的去向问题,对于那些潜力大、状况好的武器,很多国家的通常做法都是封存,而不是直接废弃。这样在将来有急需的时候,可以直接拖出来改进,快速扩大规模。最有名的就是美国众多航母的封存,还有飞机坟场。
说回到战列舰的事。二战期间衣阿华级战列舰一共服役了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1958年全部退役并封存在港口。其中新泽西号在1968年就被拉出来进行现代化改装后重返现役,前往越南战场为美国陆军提供火力支援,并在1969年再次退役封存。
待到80年代“600舰计划”出炉,4艘战列舰再次被拖出来改装。改装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可以携带32枚战斧巡航导弹和16枚鱼叉反舰导弹,成了一艘现代化的导弹火力支援舰。到1986年,4艘依阿华级全部改装完毕重新服役。不过到了1990年,依阿华号、新泽西号由于军费减少,再次退役封存。
海湾战争开始时,还在服役的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前往波斯湾,负责执行火力支援任务。除了发射了大量战斧巡航导弹,还使用了406毫米主炮对沿海的伊拉克陆军实施火力打击。
实际上,衣阿华的参展只是刷一个存在感,它对战争的影响并不体现在火力支援本身。由于衣阿华的出现,伊拉克更加坚信美军会再来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并在海岸线部署了大量的军队,为联军实施左勾拳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何使用战列舰?
既然是捏软柿子,自然要用最舒服的姿势
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何使用战列舰?
执行岸轰任务没有比战列舰的主炮和炮弹更廉价的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