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轰炸机发明至今,为何从来没有国家能仿造?
主要是能仿造的国家就能原创,比如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搞了PAK-DA隐身轰炸机,而我国也搞了轰20隐身轰炸机,都没有必要去仿制美国人的飞机,而那些想要仿制的国家,却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且先不说B2轰炸机吧,就说轰炸机这个机种,都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国家有,别人都不说需要不需要隐身轰炸机,就说轰炸机,随便什么轰炸机,除了中美俄都没有其他国家有这个需求,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除了中美俄三大国以外的国家,都没有对外动用大规模空袭的必要,即便是开展空袭行动,也是靠一般的战斗机,而不是轰炸机。
中美俄要轰炸机,主要是为了开展大规模的战略空袭,二战时期主要交战国都有轰炸机,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也都有,但是二战后,进入现代战争时代,轰炸机开始变得尴尬起来,首先是飞行速度慢,比较笨拙,导致了生存能力较差,因此轰炸机首先就必须要在大国手里才有用,毕竟没有制空权都无法使用轰炸机。
其次,轰炸机的空袭已经从凌空轰炸变为远程精确弹药的投掷,尤其是作为巡航导弹的发射载机使用,因此使用轰炸机这种高价值的大飞机开展危险的对地打击,就必须首先要有防区外发射的远程精确弹药,这一点就把三大国以外的国家都刷下去了,其他国家连巡航导弹都不会造,又要轰炸机干嘛?难道还是用来扔铁炸弹吗?显然不行。
而且,从价格战略作用上看,轰炸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核打击作用,是中美俄空中、陆地、水下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没有战略打击需求的国家就没有必要使用轰炸机了,所以到现在来看,世界上也不存在哪个国家需要仿制B2,而需要仿制B2的国家,比如中俄,又有自己的技术实力搞创新研发,于是就没有人仿制B2了。
B2轰炸机发明至今,为何从来没有国家能仿造?
要相信轰20,B2轰炸机很快就不是唯一了,美国人自己的B21要出来了,这是公认的B2简化版,但很可能是B2幽灵的终结者。目前中国正在潜心研究轰20,相信这款战略轰炸机一定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对于B2轰炸机拥有的三大核心 技术,超级隐身、超远航程、空基核打击平台,相信轰20一个都不会少!B2幽灵这只大黑鸟1997年服役,为何至今还没有类似的轰炸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战略需求;2、技术问题;3资金问题!这就是一个门槛,目前除了中美俄就没有其他国家有这个战略需求,即使有研发这个心,也么这个胆,实力不够你敢研发,美国第一个站出来制裁你。而且技术和资金问题也是绝大多数国家所负担不起的!
B2隐形战略轰炸机,目前已升级为B2A,主要升级的项目有换装新的电子设备,新雷达系统,安装Link—16数据链,而且更新了隐身涂料。B2轰炸机的航程高达12300公里,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后,更是达到了18000公里以上,美国一共生产了21架(摔了1架还有20架),每架成本24亿美元左右,而服役生涯每架更是要花费上100亿美元,目前B2虽然服役了有21年,依旧是世界唯一的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这是美国空基核战略平台的王牌!
这么一款厉害的隐身轰炸机,为何至今没有其他国家研发?主要还是美国点的科技树太高了,保密工作又太好,仿制就很困难,要打造隐身轰炸机,的首先解决三大难题:
第一,气动布局和外形难设计,传统轰炸机像B-52H、图-160等,不考虑雷达反射面问题,自然也无法隐身,主要依靠空优战机夺取制空权后再进场;在美军开启精确打击模式后,传统轰炸机甚至可以在两三千米外发射巡航导弹,解决了生存难的问题,因此老式轰炸机还是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的,但遇到防空体系比较健全的,要想深入轰炸取得大的战果,恐怕非常之难。美国在经过F117的探索后,选择了机身扁平、无垂尾的飞翼隐身布局,让雷达成为超级近视眼,看不到他。雷达从各个方向的雷达波都会被吸波涂料吸收一大半,剩余的被折射向其他方向。
B2为了达到隐身效果做了很多优化设计,也牺牲了部分性能,比如机身部分设计在上半部分,进气口也在上部隐藏起来,进气管整个都是弯曲的,牺牲很大部分的发动机动力损失,尾喷口也遮挡了起来,雷达反射和红外特征大大降低!当然这样的飞翼布局造成结果就是机翼气流极不稳定,美国通过大量计算和测试,最终设计了极其复杂的飞控系统,这是经过海量的试验数据论证过的。其他国家要想 进行类似的设计同样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支撑,B2的外形是很容易复制的,但飞控系统就让人头疼了!
第二,B-2外部喷涂的吸波材料非常神秘,比F117的吸波材料更为有效。世界其他国家的很多隐身涂料都是在科索沃战争中,弄到了F117的吸波材料碎片,然后拿回来研究发展出来的。但是B2隐身涂料方面的成就显然科技树更高一些,而且是绝对机密,而其他国家的隐身涂料目前来说只能用战斗机隐身涂料代替,效果差一些。B2的隐身涂料也非常娇贵,每飞行1次,就要进行维护和保养40~60小时左右,这也是B2在国外部署的最大限制!
第三,B-2的4台F118-110非加力涡扇发动机,动力强劲,而且可靠性强,这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轰炸机动力系统,我们连WS15都难以研发成功,对大推力的轰炸机发动机更是无从谈起,这恐怕才是限制轰20迟迟不能面世的最大因素吧!
技术上难度很大,资金问题还得解决,不但要有研发资金,怎么养活这些轰炸机也是要面临的难题,这也是没人去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的B2轰炸机每架成本在24亿美元,而服役生涯的花销更大,大约每架要花费100亿,12架就是2100亿。是不是很可怕?也许B2外表光鲜,让人羡慕;但在美空军手里可能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每年花小太多,美国空军也喊苦啊!否则也不会有简化版的B21出来了,甚至可能B21在2025年服役后,B2的命运将是提前退役,美国连费用都算好了,提前退役的B2可以节省花费500亿美元以上,在同等花费的情况下,美国可以装备60~80架B21,这样就能装备更多的隐身轰炸机了!
而中俄两国在隐身轰炸机的研发上,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很多技术,也许给他足够的资金他能研发出来,关键是没钱,庞大的研发费用就够普京头疼的了,甚至连苏57这种隐身战机都买不起,哪里还有资金研发吞金巨兽隐身轰炸机呢?
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下一代轰炸机--轰-20的研发,种种迹象表明,轰-20很有可能采用类似于B-2的设计,成为一款真正的隐形轰炸机。但是,考虑到中国在发动机领域的短板,对于超大推力发动机恐怕还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得事,因此轰-20进度就会慢一点点,航程和载弹量也会稍弱一些,隐身性也不会有B2那么强,但他最重要的意义可能不是作为战略核打击平台,而是挂载远程反舰导弹突防航母。
B2轰炸机发明至今,为何从来没有国家能仿造?
以当前的世界航空制造业能力来看 ,可以制造任何种类军用飞机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不超过4个!这4个国家整体工业实力都非常强大,剩下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则不具备制造飞机的能力或者航空制造业不完整。而可以研制/制造B-2A这类隐形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国!那么,为何只剩下美国一家可以研制出来呢?其主要原因就是B-2A轰炸机集中了飞机制造业发展100多年来的最先进科研成果。B-2A的气动布局模仿了猎隼的外形,没有传统气动布局B-52、B-1B轰炸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是它的显著特征,减少机翼这样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可以大大的降低雷达反射信号。B-2A这个高度的“仿生学原理”其它国家还处于完善当中,需要探索的技术难点还有很多!
具体到想仿制B–2A轰炸机的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这个“气动布局”外形,有军事知识的看官们都知道,飞机要是没有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在飞行当中是非常难以控制的!因为它们是保证飞机重心稳定、在气流中保持平衡、飞机转向的重要部件(上面有方向舵),没有水平尾翼和垂尾仅靠两侧主机翼和翼襟去保持飞行平衡和机头、机身部分配重,调节重心平衡的气动布局,要进行大量的风洞实验与数据采集!还需要使用“超级计算机”对风洞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然后再对飞机的气动布局进行调整…这根本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而参与气动布局设计则需要大量科技人员,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先进大型设备,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仅气动布局这一项的研究与投资就将200多个国家档在了门槛之外! 并且研制出来气动布局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过数万工程师将设计师的“理念”变成可以制造的工程图纸,虽然目前有包括CAD在内工程设计软件,但是数百万张电子图纸也需要精心绘出,图纸还要经过高级工艺师变成一个个的零部件,最后总装成一架B–2A整机……这些步骤说的很简单,但是将B-2A制造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涉及到的生产链几乎囊获了所有的工业门类!就拿B–2A的驾驶舱挡风玻璃来说,它的“安全等级”就要比民用客机高了几个档次,强度冗余度非常高,“突然出现“爆玻璃”的险情绝不会在B–2A发生!当然等级高,价格也高。B-2A的地勤人员正在检查它的外表涂层,它的喷漆是什么配方到现在外界也知之甚少,只知道是一种叫做:交变高频材料。初步推测为:羧基铁酸盐(羧基就是:碳酸失去了氢原子团而成的一价基),碳-热塑性树脂或者碳化硅-碳复合材料…总之,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喷涂材料。
B–2A的制造价格之高是令人吃惊的!因为它的制造等级最高、所用的零部件、金属/非金属材质……甚至隐身涂料都是最先进的,就拿“吸雷达波涂层”来说,传闻涂料配方里含有大量的银…每一次重新喷漆的时候都要把旧漆铲掉和回收,再将白银提炼出来循环利用,全机喷涂一次要6000万美元!而且涂层具体是什么配方仍然不为外界所知。理论上来说B-2A这种气动布局的飞机,在空中是很难驾驭的,要有非常完善的飞行控制软件,数百万条飞行控制指令的编写需要数千名架构师和“高级程序猿”…编写难度不亚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视窗”,因为这需要有以前编写飞机飞控软件的技术积累才行…“视窗操作平台软件”有几个国家可以编写?B-2A不但有飞控计算机和飞控软件,还有大大小小几十台各种任务的计算机,都需要软件的编写,工程量是很大的。
B–2A轰炸机这种高精尖的武器装备,不但设计精密、制造困难,更主要的它完全是由一沓沓美元堆砌出来的超级昂贵的“金飞机”!这种飞机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不但没技术条件制造,更没金钱投入去“仿制”…其实,大部分美国以外国家没有必要仿制它,因为其他国家不“追求”美国那样的绝对军事实力,更没有美国那样每年8000亿美元的军费开资(经济总量本来就大,军费开资占GDP的4%)所以,在各方面的限制下美国以外的国家不仿制B–2A的是有原因的。 蛾子的外形也算是“飞翼式”气动布局。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目前暂时还没有其他国家可以仿制B–2A,这并不代表将来也没有其他国家利用“飞翼式”气动外形,根据自己的国情制造出来类似的隐形轰炸机。
现代是工业文明时代,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伴随着B–2A这样的工业制成品的造价往低廉上发展,这个就像手机一样…同时,B-2A轰炸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探索,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必然要造成价格昂贵!或许不远的将来当它所有技术都已经完全成熟之后,会有比它更加先进,价格更便宜轰炸机出现。
B2轰炸机发明至今,为何从来没有国家能仿造?
F-22也已经服役十几年了,为什么没有被仿制出来?“尼米兹”首舰下水距今更是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为什么没有被仿制出来?真以为这些顶级军事装备是随随便便就能仿制出来啊,就算直接把实物摆在你面前,技术不到家也同样是白搭,举个例子,越南,人家在上个世纪拥有那么多的美苏装备,他就能把这些装备仿制出来么?不能,别说是当时了,就是现在,越南也一样也造出来,上世纪苏联援助的T54坦克越南到现在也只能生产替换的零件,至于战斗机、军舰之类的就更不用想了,除非把生产线买回去。
所以,B2轰炸机为什么没有被仿制?来,你先告诉我现在除了美国手里有B2轰炸机之外还有哪个国家有?没有实物、没有任何的相关资料,难道是想对着一张图片就把B2仿制出来?造出个外壳来没有任何的用处,机体材料和上面的机载设备才是关键,B2的主要材料是什么?你以为就是简单的特种钢材?错了,B2上面用得最多的材料是碳-石墨复合材料,这玩意性能远远要比普通金属优秀,坚固程度好于钢材,但是重量却比铝合金还要轻,跟材料工艺技术有着很大关系的还有航空发动机,而单单是航发这一点就能卡死很多国家了。
还有,像B2这种采用飞翼布局的怪胎,对飞行稳定性的控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所以B-2使用的是复杂的四联计算机控制的电传操纵飞行控制系统,这玩意可以在没有直接飞行员介入的情况下自动操纵飞机的飞行,以保证飞机的飞行稳定性。除了机体材料、飞控系统之外,B2的隐身涂层同样也是一个难点,2004年初,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经开始将新开发的AHFM(替代性高频材料)应用在B2轰炸机上,这种材料可以有效降低B2的雷达特征,而且,这些隐身吸波涂层可是很娇贵的,为了保护这些材料的完整性,B2的机库是带有环境气候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涂层在日常能处于一个最佳的环境中。总之,像B2这种级别的武器,目前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能造出来,没有资料的情况下,即使是有实物也白搭,没有技术基础是提同样造不出来的,沈霍伊搞苏-27搞了多久大家心里都有数吧,苏27跟B2在难度上可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东西,这么说吧,仿制别人的还不如自己从头开始研发,完全按照别人的要求和路子去走搞不好容易被带到沟里去,比如我们的J10和J20,自力更生的造出来的不会比别人差。
B2轰炸机发明至今,为何从来没有国家能仿造?
简单来说就九个字:造不了、不需要、玩不起。
一、造不了
作为世界上第一也是唯一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B-2采用四台F-118GE-100大推力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70吨,最大航程约1.2万公里,有效载荷超20吨,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超低可侦测性为其穿过层层严密的防空网进行攻击提供了保障。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B-2轰炸机的飞翼布局、全方位隐身设计等研制难点对于航空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一般国家想仿造也仿造不出来。
二、不需要
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威力众所周知,但它作为一种远程战略打击武器,对于那些不追求“全球打击能力”、不需要“全球性作战”的国家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必需品。近程打击有多用途战机,远程打击有洲际导弹,普通国家实在没必要费时费力又费钱地去研究隐身战略轰炸机。而像中俄这种大国,至今也没造出和B-2差不多的隐身战略轰炸机,需求不迫切确实是原因之一。
三、玩不起
好东西自然不便宜,B-2身上的先进技术一箩筐,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造价高达24亿美元,就连美国自己也只装备了20多架。B-2隐身轰炸机的研制费用堪称天价,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尚且只装备了这么点,经济水平一般的国家又哪有钱去仿造B-2呢?
B2轰炸机发明至今,为何从来没有国家能仿造?
B2隐身战略轰炸机已经服役22年,但直到目前仍然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有能力制造能够与之媲美的轰炸机。B2轰炸机的相关技术是美国军方核心技术秘密,别的国家也不可能获得,即便能够获得相关设计资料,由于所需要配套的材料、设备等问题,也无法实现仿制。有需求的军事大国仿制B-2但不具备相关技术,仿不了;中小国家根本就没有仿制B2此类战略轰炸机的必要,更加没条件仿制!投放GBU-57巨型钻地弹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B2轰炸机三视图
B-2隐形战略轰炸机,绰号“幽灵”,于1989年7月开始研制,1997年4月服役,于是由诺斯罗普和波音公司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共同研发,共制造了21架,分别以美国的21个州的州名+“幽灵”二字命名。其中,第12架“堪萨斯幽灵号”在2008年2月23日失事坠毁,第11架"华盛顿幽灵号”在2010年2月由于发动机失火烧毁,后经维修后重新加入美国克难空军,因此,目前美国现役共有20架B2隐身战略轰炸机,是美国空基核打击的核心力量。飞行中的B2轰炸机,真有点“幽灵”的韵味
B2轰炸机采用飞翼型机身设计,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一种的隐身战略轰炸机,机长约21米。翼展约54米,最大起飞重量约170吨,最大载弹量约20吨,不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轰炸机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超强的雷达隐身能力,此外,在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方面也具有极强的低信号性能。B2轰炸机相关设计数据,飞翼型机身也是为了雷达隐身性能的考虑B2轰炸机复杂的系统组成
目前,具有大型战略轰炸机研发、制造能力的只要美、俄两国,其中,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和相关技术还是继承自苏联,自苏联解体后再没有新型号的战略轰炸机出现,就连恢复图-160轰炸机的生产线,俄罗斯都费了大量精力和资源才勉强成功,在这种条件下想要仿制B2隐身轰炸机,有点异想天开。除了俄罗斯以外,英、法两国早已放弃了发展战略轰炸机的想法,而且由于国家战略需求不同,没有发展大型轰炸机的必要;另外一个有需求的就是我国,但是想要获得B2的相关技术进行仿制,还不如自主研发更加靠谱。
俄罗斯图-160轰炸机继承自苏联,目前勉强恢复了生产能力,不具备仿制B2的条件英国“火神”轰炸机退役后,便不再发展大型轰炸机
想要仿制B2这样的尖端技术高度密集的先进装备,仅仅进行逆向测绘或者直接获得设计图纸都是远远不够的。举个简单的例子,B2轰炸机采用的隐身涂料是其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其原材料配方、制造工艺、涂覆要求等都是机密,即便获得其原材料配方,在没有获得制造流程、工艺的情况下,也无法获得同样性能的隐身涂料。仅仅涂料就大有玄机,就更别说发动机、仪表、控制等大件了。因此,从技术上来说,与其仿制B2轰炸机,还不如基于自身条件重新研发一款性能接近的轰炸机更加现实。B2轰炸机上涂覆的隐身涂料性能非常突出,但是制造工艺、维护保养要求也非常苛刻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军事强国,在绝大多数武器装备方面都拥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军用航空即使、核动力航母技术方面优势最为明显。在B2隐身轰炸机服役20多年无对手的情况下,美国空军已经开始了下一代轰炸机B-21(可以视作是B2的简化换代版)研发、制造,并宣布第一架B21将会在2022年左右服役,美国将在隐身轰炸机方面继续保持全面领先优势。美国B-21隐身轰炸机已经提上建造日程希望不久的将来也能拥有我们自己的隐身战略轰炸机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