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航空母舰为什么都采用斜角甲板而不是全通甲板?
斜角甲板就属于全通式甲板的一种,这个问题应该改为为什么采用斜角甲板,而不是直通式甲板。航母的飞行甲板分为多边形的全通式和直直方方的直通式两种,现代航母大都是采用了斜角甲板这种全通式甲板。
英国海军最先发明使用了斜角甲板。
斜角甲板最早是英国海军发明的,用以保证航母具备同时起飞和降落飞机的能力,把航母的起飞区和降落区隔开,增加航母的出击和回收效率,在战争中有着很大的使用价值。直通式飞行甲板则需要在起飞飞机时关闭后方甲板的降落区,在回收飞机时更是需要清空飞行甲板才能回收飞机,因此效率低下。
辽宁舰就是全通式甲板。
现代海军也不是完全没有直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但是那些航母大都是一些使用垂直起降的轻型舰载机的轻型航母,垂直起降飞机可以垂直降落,因此天生具备不需要隔离降落区的能力,但是这样的航母作战能力也不够强大,垂直起降战斗机在航程、速度、机动性和挂载能力上都不如常规战斗机。
意大利海军的加富尔号就是直通式甲板航母。
直通式飞行甲板也多见于现代两栖攻击舰,毕竟这样的军舰还是以登陆作战为主,因此并没有必须过分的追求航空操作能力,因此他们大都采用直通式飞行甲板,还有一些直升机航母,比如日本的出云级,也采用了直通式的飞行甲板,这样的军舰并没有搭载战斗机的能力,就更没用必要分离降落区和起飞区了。
现代航空母舰为什么都采用斜角甲板而不是全通甲板?
自从航空母舰问世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通甲板一直是各国航空母舰的主流设计方式。这种全通甲板外观呈矩形,拦阻网将甲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段为舰载机起飞区,后段是降落区,如此可以保证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当拦阻网放下后,降落区的舰载机便可以直接向前划跑起飞,非常便捷。
但是当喷气式飞机时代来临后,以往能够满足螺旋桨飞机起飞的前段跑道长度已经不能满足喷气式飞机的需求,而如果从后段甲板起飞,虽然可以让喷气式飞机起飞,但是却使得其他舰载机无法进行降落,无法做到起飞和降落同时进行,大大降低了航母舰载机的出勤速度。此外,全通甲板也存在着舰载机一旦降落失败会撞毁前段起飞区的其他舰载机的可能,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困难,新型的斜角甲板设计问世了。
斜角甲板即将甲板至舰身的中心线左偏10度左右,这样在不增加舰身长度的情况下同时增加了起飞甲板和降落甲板的长度,同时避免舰载机降落对其他舰载机起飞的干扰。即使降落飞机未能勾住拦阻索时,也可以立刻复飞重新降落而不会和前甲板停放的飞机相撞,起飞和降落工作又可以同时进行了。
由于斜角甲板具有上述的优点,现在大多数的中、大型航空母舰都采用了斜角甲板。全通甲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在两栖登陆舰和轻型航空母舰上还是能够看到的,主要是其搭载的飞行器起飞距离短的原因,如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等。
现代航空母舰为什么都采用斜角甲板而不是全通甲板?
现代航母的斜角甲板实际是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真正兴起来的东西,它要是解决了现代舰载机在实际操作中的矛盾工作,与全通式飞行甲板相比,现代航母选用斜角甲板的主要优点就是他的工作效率更高。
直通式甲板的问题就在于它的效率有限,许多操作不方便,于是才出现斜角甲板。实际上把航空母舰甲板分成几个功能区,起飞,着陆各自分了开,而不是结合在一起,可以在起飞的同时,进行接收舰载机的作业,而且形成了一个相当不小的工作甲板,也就是停机区,可以进行起飞准备等。
直通式甲板实际上把这几个区域实际和整合为一个,实际上不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在工作效率上要低了很多。人们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说选择了斜角式甲板,而不是
直通式甲板呢。
在早期还是很实用的,但是随着舰载机的变化,尤其是喷气式战机的出现,直通式甲板无法适应未来的要求了,才是被淘汰掉了。
现代航空母舰为什么都采用斜角甲板而不是全通甲板?
以前最开始也都是全通甲板,这种甲板的缺点就是不能同时起降,只能放飞一波然后降落一波。
现代的航母都有斜角甲板主要用于降落,但是也不一定例如航母进行全甲板攻击模式的时候,由于美国在斜角甲板装了两部弹射器所以美国航母一般拥有四个起飞点,所以美国航母的瞬时出动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但是没有弹射器的国家斜角甲板一般用于降落,而远距离的重载起飞点会占用斜角甲板的跑道,所以滑越起飞的航母在使用重载起飞点的时候是不可以同时起降的。
如上图所示,直通式甲板拥有两部弹射器但是这是正常训练中,所以美军把舰载机停在直通式甲板用于增加甲板可调度的舰载机数量,这个时候美军通常只会使用斜角甲板起飞降落。
在正常的作战过程中肯定是需要同时起降的,毕竟以前只有直通式甲板的航母已经证明了那种甲板在实战中缺陷太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那么由于起飞降落不能同时进行要么遗失战机要么遗失舰载机,所以现代的航母是总结了以前的航母的经验,航母刚现世就是直通式的甲板,现代航母加斜角甲板是一种改进的结果。
现代航空母舰为什么都采用斜角甲板而不是全通甲板?
全通式甲板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舰载机不能同时起飞和降落,在中途岛战役中制约南云忠一在战场判断的除了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以外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想先让第一波攻击波的飞机先降落,因为如果第二波攻击机先起飞的话那么第一波攻击机肯定没有燃料撑到第二波飞机起飞后。所以南云忠一不舍得放弃第一波攻击的飞机,于是就被全灭了。
所以看到这也许就会问,难道就没有能同时就会问难道能没有同时起飞和降落舰载机的航母吗?这个问题当时各国的航母使用国家都在作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最初英国最先想到第一个解决的方法,那就是阶梯式多层甲板航母,下层甲板专门负责起飞,而上层甲板既可以起飞也可以降落,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是当时的舰载机都是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多翼木制飞机。而到了体积更大质量更重的下单翼全金属飞机的出现这多层甲板航母就不能用了,因为甲板长度不够长。
而到了战后英国人又想出另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同一层飞行加上设置的斜角飞行甲板,舰艏的前甲板专门负责飞机的起飞,舰尾的斜角甲板专门负责飞机的降落。而这一方法从战后的50年代就一直用到现在,各个固定翼舰载机航母使用国家都是在使用斜角甲板,不过英国人在70年代搞出的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鹞式舰载战斗机”,所以英国航母并没有使用斜角甲板而是回归了直通式甲板,不过这种方法虽然不是航母大国的主流方法,却比较适合一些中等国家。而美国直接将这种方法给了“四等人”海军陆战队使用。
现代航空母舰为什么都采用斜角甲板而不是全通甲板?
指出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现代航母都是斜角甲板,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就不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