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歼10C的战斗力?

歼10C堪称是四代半单发中型战斗机中,空战能力最强大的,无出其右者。但是这里必须强调是四代半单发战斗机,像五代单发中型飞机的F35和四代半重型双发战斗机的苏35S以及歼16等战斗机的战斗力都肯定在歼10C之上。

图为歼10战斗机的隐身改进型设想图。

实际上,世界上典型的四代半中型战斗机包括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英国德国等国联合研发的EF2000台风战斗机(以上二者属于四代半双发中型飞机),俄罗斯的米格35(四代半双发中型),以及美国的F16C/D BLOCK48/52系列战斗机(四代半单发中型),以及瑞典的JAS39鹰狮战斗机(四代半单发中型)。四代半战斗机的一大特征就是扩大了战斗机的交战距离,让飞机从格斗空战转变为超视距空战,这需要对飞机的飞控、雷达、导弹系统进行升级。

歼10现在矢量发动机加有源相控阵,基本就是四代半配置最高的了。

四代战斗机包括最早的F15和苏27等,雷达设备都并不先进,对比三代飞机的米格25、米格31、F4鬼怪和我国的歼8,以及二代飞机的歼7、米格21等没有太过明显的性能提升,只是把空战的概念从追求高空高速转变为了能量空战,也就是格斗空战,飞机开始强调机动性指标,开始着重进行气动布局的设计,采用低速性能更稳定的涡扇发动机,使得飞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图为埃及的阵风战斗机,阵风还是一种侧重于挂载各类对地打击弹药的多用途战斗机。

四代半战斗机开始使用有源或者无源的相控阵雷达,飞机开始布置超视距的探测装置,电子对抗能力进一步提高,气动布局进一步优化,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四余度以上电传飞控系统,飞机更加灵活机动。歼10系列战斗机从歼10A发展到歼10C走过的就是这么一个发展路径,飞机的雷达也从PD雷达转变为有源相控阵+光电观瞄系统,开始使用PL10、PL12、PL15等新型中远距离主动制导导弹,作战距离加大,综合作战能力更强。

图为歼10C双机编队。

歼10C战斗机在雷达上比阵风和台风更先进,毕竟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而在综合观瞄系统上也比双凤强大,因为他还装备有光电观瞄系统,歼10C战斗机的导弹也更加强大,PL12、PL15等新型导弹的性能要比米卡和魔术要先进不少,而且歼10C战斗机设计中更加偏重于空战,高速截击能力更强大,比阵风和F16C/D这种偏重于攻击的飞机要更加空优,因此某种程度看,歼10C是目前四代半中型飞机中的翘楚了。

图为德国空军的台风战斗机,台风现在已经不算是先进战斗机了。

如何评价歼10C的战斗力?

歼10C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系列中最新的一款,也是性能最先进的型号。放眼全球,也是一款非常先进的单发三代半战机,与美国最新的F16V各有长短。

与歼16甚至歼20这样的双发重型战机相比,单发的歼10C确实有那么点人畜无害,在整体大猪蹄子的军迷眼中也早已成为过气网红。但是作为歼10家族最新型号,歼10C在我国空军体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说起歼10C,得从歼10B说起。作为歼10A后第一个重大改型,歼10B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外形上看,与歼10A相比,歼10B最大的改进就是用了“蚌式”进气道,作为当时的黑科技,“蚌式”进气道不但结构简单、减轻了重量,而且在绝大部分速度区间有着更高的进气效率,仅仅牺牲了高马赫数下的性能。但是由于使用了推力更大的99M1发动机,虽然歼10B整体上有所增重,但是机动性能并未下降,操作手感却更加优秀。

除了外形的改进,歼10B航电系统的改进更加重要,其使用一台被动相控阵雷达取代了之前的平板缝隙雷达,不但探测距离、精度、多目标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更强,而且多用途能力也更加出色。除了雷达,歼10B还加装了IRST,态势感知能力更加出色。除此之外,在电子战系统方面也提升很多,总而言之已经跨入三代半门槛。

而歼10C是歼10B进一步改进的结果,气动外形基本一致,入坑不深的军迷朋友很难一眼看出两者的区别。与歼10B相比,歼10C的改进更多是发生在“内在气质”上,比如用一台体制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取代了歼10B上潜力不大的无源相控阵雷达。而实际上,歼10C与歼10B最大的不同是在航电系统架构上,歼10C的航电架构由歼20衍生而来,信息化能力更强,可以说歼10C是四代机的里子、三代机的壳。也正是因为我国在航电系统日新月异的进步,歼10B在生产区区50余架后就迅速停产,让位于更加先进的歼10C。目前歼10C的生产数量估计在200架左右,而且目前还在持续交付中。

歼10系列虽然因国土防空需求而诞生,但是在未来的中国空军序列中,争夺制空权的任务毫无疑问是歼20等重型隐身战机担任,短小精悍、航电先进、任务弹性更佳的歼10系列越来越多的将承担起“万能军刀”的打杂任务,既要承担一定的夺取制空权任务,但是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对地打击、防空压制作战等任务上,这与F16殊途同归。

这就涉及到歼10系列最大的缺陷:挂载能力不足。前文说过,歼10诞生之初是突出截击性能的国土防空战机,因此在权衡之下没有设置翼尖挂架,机腹4个挂架也没法挂载大型弹药。在实战中挂载3个副油箱后,只有翼下4个挂架可以挂载弹药,抛去两枚自卫用的空空导弹,只能挂载2枚对地弹药,挂载能力可谓孱弱。歼10系列的挂点设置由A型到C型一直没有改进,在执行制空任务时不算大问题,但是未来歼10逐步转型为“战场万金油”,这样的缺陷就越来越明显。

作为同一量级的选手,F-16的挂载条件就好的多,所以F-16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款单发万能战机,成为国际军机市场上的长青树。

笔者认为,歼10系列如果还有后续型号,学习F-16加装机背保型油箱、解放宝贵的翼下内侧挂架是非常好的思路。

最后,肯定有读者关心歼10C与F16系列的最新型号F16V孰强孰弱的问题。以笔者愚见,歼10C与F16V在空战性能上各有优劣,但是在对地打击方面毫无疑问F16V占据优势。

如何评价歼10C的战斗力?

下图这张高清大图就是歼10C了,外型上和歼10B变化不大,可比歼10A漂亮多了,但是三个副油箱的标配挂载还是那样的辣眼睛,这是平台限制,现在已经无法改变了!

歼-10C在在2017年7月30日的建军90周年大阅兵上首次公开亮相,最初中国研发升级了歼10B,但是空军并不十分满意,仅仅装备50架后就叫停了,于是继续改进升级到歼10C才达到了要求,他的主要特征有:

1、DSI进气道

2、机背有两个刀状天线,这是歼-10C区别于歼-10B的最主要的外形特征,歼-10B机背只有一个刀状天线。

3、注意垂尾上的电子战荚舱。

4、泛绿光的衍射平显。

5、机头右侧的受油管。

其他的,比如鸭翼、单发、蜂腰等就不多说了,歼-10家族的共有特征。

那么,歼-10C性能到底有多强悍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歼10C应该是采用的先进的有缘相控阵雷达。我们都知道,美国F16为何成为三代机的一代经典,就是平台号,不断的升级改进,尤其是航电系统升级方面。歼10C也是如此,外形仍然是歼10B那个外形,但是内部大升级,最典型就是安装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雷达系统方面我国进步非常快,已经超越俄罗斯,直追美国,甚至利用后发优势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优势。比如中国的空警2000、空警500等,央视报道在雷达上领先美国一代,我们的圆盘子雷达上的可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美国的E-3还是旋转的机械扫描雷达呢!而且在枭龙战机研发阶段,最初巴基斯坦也是准备采购欧洲雷达的,结果在竞标中败给了我国雷达,到今天枭龙的Block3已经也用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了。中国自家战机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肯定是我们最好的,也是看得最远的了!

另外歼10C的座舱右侧还有一个IRST系统,这是监控系统,三代半战机的标配,能够检测到80公里~100公里外的红外特征,这让歼10C具有了对抗隐身战机的可能性!而且如果用红外系统来锁定目标,对方战机的雷达可是不会报警的哟,无声无息的攻击对手!

第三歼10C换装了国产的WS-10A发动机,甚至在去年珠海航展上的歼10B换装了WS-10B矢量发动机进行了精彩的表演,那么歼10C也是有换装这款矢量发动机的潜力的,只是不知道后期是否会选择!WS-10B相比于原有的俄制AL31家族发动机,推力差不多,但是油耗、可靠性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毕竟俄国货一直就感觉可靠性不是那么的高

第四,机载武器系统大升级,歼10C采用了最新的电子系统,因此武器系统也得到了升级,它可以携带最新的PL-10e、PL-15,以前的PL-12等也都没有问题,而且还能携带对地精确打击武器,以及反辐射导弹等等,这些先进的机载武器与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相结合,代表着性能的大幅提升。

第四,由于在材料和结构上的优化,比如采用DSI进气道,采用四代机的3D打印关键零部件技术等,在机体结构上歼10C减重还是教明显的。但是由于内部升级,加了很多的东西,在重量上与歼10A基本持平

综合来说,歼10C是一款相当不错的三代半战机,尤其在战场感知能力上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武器系统也得到了升级,人机功效也更高了,而在其他方面比如机动性、航程等区别不大,短腿这个毛病应该是改不了了,基本还是得挂3个副油箱战斗,如果不挂作战半径只有800公里左右,挂上3个副油箱能达到1000~1100公里作战半径,其实也没什么,想当年F-18C/D也就这点航程,米格29更惨一些,待到我国运油20大量服役的时候,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如何评价歼10C的战斗力?

歼-10C现在让军迷最放心的大概就是发动机了呢,“太行”矢推在珠海展示逆天飞行,正像传说中的UFO,为了使观者看得过瘾,特地贴上一图。如图,典型的眼镜蛇机动。“太行”如今,多巍峨的一座山哪!有了它,歼-10C才会更加亮丽。要问歼-10C性能表现究竟如何,会看的,过去大多观菊花,现在观察的是它的机腹,看看能挂多少弹。11个外挂点,不比F-16,重载点也要少一点。若问硬比F-16E/F的话,还有什么是歼-10C做不到的呢?没有了。相控阵雷达,我们做得比谁的都不差;航电水平已经大幅追将上来,电视上有幅精典的画面是,它与歼-20和歼-16一起飞翔,意思至明,在空战体系上,才会有无限的威风,我们的歼-10C作战思想,与谁的都不一样。美国正在将F-16继续外销,而在其空军内,已纳入退役行列,而歼-10C正在批量装备。

配方3:1

在比较专业的军迷那里,歼-10C对阵F-22,交换比就是3:1的样子,在体系内作战,三架对阵一架,就是最高数字。F-22第一次参加红旗军演,与F-16C/D交战,得出了一个逆天的数字,0:144,直令世间迭爆了一地眼球,乖乖,了不得,未来的空战还怎么打呀。后来人们才回过神来,F-22正是独行侠客,根本不需要体系支撑,那么现在如何呢?脱离了作战编成的F-22,变得越来越危险,隐身能力不再是美国一家之能,并随着反隐身技术的快速发展,单打独斗的F-22无疑是找死。如图,浓浓的中国画风一派,三种飞机三种涂装,什么样的任务即有什么样的编成,请不要再狠心地让我们的歼-10C单打独斗。

小龙风

“枭龙”畅销的原因,现在的认知,性能不错。局座讲,我们也可以装备一些。做为一款轻型机,重要的事可以强调三遍,如今购买“枭龙”者,早已不缺武器和挂载,什么霹雳和电子吊舱等,随便挑,可以明白无误地讲,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性能不低。飞机不过一款平台,要观察挂载,高下立判。做为大龙的歼-10,到了C堪谓登峰造极,普遍的认知,妥妥的达到了三代半水平,没有问题。

歼10战斗机的隐身改进型设想图:

如何评价歼10C的战斗力?

歼-10C的配置已经足够对付印度的“阵风”、美帝的F/A—18E/F,它在中国电子战网络的体系支援下,抗击F-35系的入侵没有难度!

中国已经建立起完备的”天、空、地、海、电磁”预警网络,有效防空纵深延伸距离大陆之外的1500-3500公里——如果需要,可以继续延伸。也就是说:第二岛链也是中国海/空战斗机的防空区域;

而歼-10C完成了动力和雷达、一体化航电系统升级以后,可以迅速取代中国的二代机和早期重三代机——它们已经不能适应于21世纪20年代的“远程拒止”空战环境了!而歼-10C的中远距离探测/打击能力让中国苏系重战也相形见绌;

此外,歼-10C也可以作为盟友今后一体化防空系统的组成部分:面对敌对势力的可能进攻,中国急需海外盟友与自己建立一套战略反击网络。这套网络除了数据链、雷达网络、电子战系统链接以外,硬件的建设尤其重要:具备对抗敌对势力3.5代乃至4代机的能力、全数字化、接入盟友现有预警网络的能力等——一旦发生战事,中国可以从容应对来自陆地的战争威胁,同时,可以协助盟友保持完整的空军战争后勤体系;

中国盟友被敌人分裂、割解国家的教训太惨痛:它失去有效的战争后勤体系保障的支援,即使中国采取有力措施也只是降低它的损失而已。所以,让它的空军具备抗击隐身战斗机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它也向中国购买了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数据链、战斗机、地面预警雷达、电子战设备等等初级“网络中心战”的设备;

所以,歼-10C可以作为盟友建设“网络中心战”以弱胜强的利剑!

如何评价歼10C的战斗力?

歼-10C是基于歼-10A的第四款衍生机型,它搭载了相控阵列雷达,外形虽然和歼-10B类似,但材质有所不同,并加强了隐身性能,而且在垂直尾翼和机背上增加了天线。2013年12月,歼-10C首飞成功。2018年4月歼-10C开始承担战斗值班任务。对于歼-10C的战斗力,央视曾援引香港军迷的猜测:歼-10C和美国F-22隐身战斗机的战损比能达到3:1,但是考虑到其和F-22的价格差,歼-10C已经对后者产生了威胁。

歼-10是我国成飞为解放军空军研制的单发、全天候、多功能第四代战斗机,鸭式气动布局是歼-10的典型特征。1986年开始启动歼-10研制项目,总指挥是刘高倬,副总指挥是晏翔,宋文骢任总设计师。1998年3月,歼-10成功首飞,随后装备部队,并先后衍生出歼-10A、歼-10S和歼-10B等型号。

在2009年11月5日,歼-10的1001号首飞原型机首次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以实机形式对外公开展示,这也是我航空工业历经多次失败后,首次满足我空军需求而研制的制空型战斗机,可以说意义长远。歼-10C相比此前型号在性能上有进一步提升,例如新型有源机载相控阵雷达、采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进气道改用更先进的DSI进气道,因此整体性能有了进一步提升。

2017年7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歼-10C首次公开亮相。在红剑-2016演习中,歼-10C的空战武器就搭载了PL-10、PL-8、PL-12和PL-15空空导弹。空地武器也包括KD-88空地导弹、YJ-91反辐射导弹和激光/卫星制导导弹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