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在21世纪还研制轻坦?

因为轻型坦克是新型合成化部队快速投送和远程机动的重要主战装备,在过去,快速投送和远程机动的合成化部队,主要装备步兵战车和其他轮式车辆,而这些装备在美国多年的战斗中被证明存在极大的防护缺陷。

图为铁路机动中的99A2重型主战坦克,全重超过了60吨,远程机动只能依靠铁路,就连公路运输都要考虑桥梁承受能力,因此远程投送能力并不如轻型坦克。

美国早年发展了斯特赖克装甲车族,大量的各种轮式装甲车投入现役,取代了过去的重型装甲车辆,他们凭借着机动优势和投送优势使得美军可以迅速到达远征战场,但是美军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快速到达战场后,这些装备需要提供的能力就不仅是到达和机动的优势了,还要有火力和支援作战的优势,然而这些轻防护的车辆在这个方面表现相当糟糕。

图为新轻型坦克,也就是15式坦克的海军陆战队版,该坦克已经批量装备海军陆战队,帮助陆战队构建了一个机械化的作战力量,一个国产的726气垫艇可以运载两辆新型轻型坦克。

另一方面,轻型轮式战车只能适应公路机动,野外机动能力有限,在高原、山地等地形中发挥不出火力和装甲车辆的作用来,而在城市战中,这些轮式车辆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美国不得不为这些车辆配备了栅格装甲进行改进,然而仍然不能使这些车辆完全具备多种地形下强大的通过和穿梭作战的能力。

图为俄罗斯新研发的2S25轻型坦克,俄罗斯称为轻型自行突击炮,相比起2S25,15式坦克要优越许多。

作为我国而言,我国有大量的山地、丘陵、丛林、高原、水网地形,过去进行合成化部队建设的时候,也设置了大量的轮式装甲车辆,并且发展出形形色色的轮式车族,包括自行火炮、突击炮、自行反坦克导弹和迫击炮等,这些车辆搭配步兵战车作战,然而在获得了良好的部署能力和常态化的战备能力的同时,也同样暴漏出以上问题。

图为我国以新型轻型坦克为基础研发的VT4型外贸坦克,新轻坦的技术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因此,发展一种轻型的易投送的,可以提供基本的直射火力支援,以及装甲防护,还要有履带式的通过能力和越野性能的轻型装甲战车便成为目前许多国家的追求,我国发展了新型轻型坦克,俄罗斯也发展了一款叫做2S25的履带式轻型自行突击炮,类似于轻型坦克,美最近也开始了对轻型坦克的招标,可以说,轻型坦克的发展符合21世纪对于机动和火力的统一的需求。

图为在高原地形测试的新型轻型坦克,说明其发动机和油料对于高原气候有很好的适应。

图为泰国陆军装备的VT3型主战坦克,目前,泰国也有可能购买VT4轻型坦克。

中国为什么在21世纪还研制轻坦?

▲改革开放40周年展上展出的15式轻型坦克模型(图片来源于:见水印)

近日,在中国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成就展,并且在这次的展览上,展出了我国新一代轻型坦克—15式轻型坦克的模型,而这也是官方首次公开这款我军新一代坦克的名称及部分细节。

▲99A坦克虽好,但是其重量可有点重(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地形地貌的国家,虽然这提供给咱们许多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装甲兵器研制特别是坦克这类装甲兵器的研制提出了许多严苛的挑战,很直接的一点问题就是,考虑到我国西部山地高原及南方水网稻田密布的环境,就很难使得重达50吨以上的主战坦克在这里进行作战,但同时在这个方向上也存在着我们的潜在对手,因此就必须考虑到在这种地形条件下进行地面战,给陆军部队配备相应能在这种地形下作战的坦克,而能够在这种环境下作战的坦克,其重量就不可能太重,加之考虑到此前配备我军的62式轻型坦克在性能上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的需求,特别是其目前也已经退役,故而就需要我们相关军工部门研制出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新一代轻型坦克以此满足我军的需求,因此在这个背景下15式轻型坦克的出现及服役也就不难理解了。

▲进行高原测试的15式轻型坦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除此之外,由于15式轻型坦克的重量较轻(全披挂状态的重量也就33吨左右),因此其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快速空运,而这对于我军今后要执行相关的海外作战任务时也是具有很重大意义的。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中国为什么在21世纪还研制轻坦?

近两年,中国新轻坦的照片多次在互联网上曝光,已经基本能确定15式新轻坦已经服役中国陆军部队,这对提升中国陆军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在高原山地区的火力有很大的帮助。国防部证实15轻坦已经装备部队15式轻型坦克在高原地带测试

中国部署轻坦实乃国情使然。中国地形多样,北方多平原,适合装甲集团作战,重型坦克在开阔地带可以充分发挥出火力和机动性的优点,所以99/99A等主战坦克全部部署在中北部战区;南方多丘陵低山,水网稻田密布,重型坦克根本开不动,所以只能部署中轻型坦克,这也就是96/96A主要部署在南方的原因。至于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对坦克重量和机动性要求更高,能快速部署和便于空降是选择坦克的主要考量。所以说,虽然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再研制新轻坦,但轻型坦克对中国而言还是刚需,装备新轻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99A主战坦克96式主战坦克

从图片上看,15式轻型坦克主要装备一门新型105毫米坦克炮,全重在33吨左右,这个重量相比41~43吨的96/96A主战坦克和54~58吨的99/99A式主战坦克都要轻的多。但由于采用 了新一代线膛炮,具备在2公里处击穿60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能力,以及应用了利于山地作战的扭杆悬挂系统和新一代火控和车载信息化作战系统,使得新轻型面对周边国家大量装备的老式T-72系列时占据很大的优势,使中国能够保证对周边国家在高原地带的火力优势。T-7215式轻坦进行远程机动运输

欢迎关注“兵者诡道也”,将持续为您带来原创解答。

中国为什么在21世纪还研制轻坦?

世上第三代主战坦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已经装备了三十多年,到现在还没有一款真正的四代坦克问世,坦克过时论的喧嚣之声高涨,被吹嘘了多年的多少先进坦克一次次被拉下神坛,似乎不论再先进的坦克都会被打得灰飞烟灭,坦克在未来还有多少发展空间?2015年,俄罗斯一款T-14,以“阿玛塔”第四代坦克的名义正式亮相在莫斯科红场,2016年中国一款新轻坦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世界引起莫大动静,都在讨论,如题主第一个问题,这都21世纪了,为何还要研制轻型主战坦克?这个问题好呀,我们来说说。话说北方大平原,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早已与二代升级版96式共同作为坦克主力,也多年,可是我们的南方,还苦苦以62式支撑,人称“大馅皮薄”,性能上,无论火力、机动力,还是防护力,都欠缺很多。南方当有南方的坦克,在热带山岳丛林地形,在高原山地,99式、96式,均发不起威风,62式又太落后,因此只能研制一款新轻坦,能适应南部和西部地区作战。新轻坦试装几年来,咸说,威力大,动力足,防护性能高,通过性好,适应地形能力强,能实用的即为好装备。

★南疆铁骑。斩关夺隘,还得说坦克,无坚不摧,因而陆军排名,有多少先进坦克,成为主要衡定指标。在俄罗斯,陆军部队仍持有2.2万辆各型坦克,8000多辆装甲车,陆军早已实现了装甲化。平定车臣,出师格鲁吉亚,一次次,装甲滚滚而来,狂飙卷尘,不管你有多么先进的信息化,迅雷不及掩耳,冲上去就是一顿暴袭,回天无力。为“夺岛”,日本陆自长期在北海道部署一个重装师,其因有自,坦克作为陆战之王,移动的钢铁堡垒,仍具莫大威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坦克变得更先进,主炮先进弹药层出不穷,更威猛;主被动防护更坚固,可以轻松对付反坦克;发动机结构紧凑,功率强劲,辅之以液气悬挂系统,机动性能简直以逆天的节奏在提高。我们的新轻坦,都符合这些技术指标。要在耳聪目明,火控系统更先进,信息化水平高,可轻松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摧毁”。

★独领风骚。搞迂回,打穿插,支援步兵作战,搞点火力侦察,反坦克,是突防防线的第一攻坚手,辗碎敌军阵地的绝对王牌一张。35吨的重量,通过战术运输机运输,可以出现在战场任何想出现的地方,逢山开路,直趋战场节点,重型坦克不能能过的地方,它可以轻松出击。一门105毫米炮的设计,正是独一份,后坐力小,有利实现紧凑的炮塔设计而不影响防护,全威力弹药的使用,使其如虎添翼,BTA2型穿甲弹可在2000米距离内击穿66.42度的220毫米均质钢甲,使用穿杆破甲弹,2公里以内击穿600毫米等效均质钢装甲也变得可能,公认的俄制T-90S顶不住一发BTA2,应该说火力钢钢的,可媲美于三代主流坦克,做到了轻坦不轻。搭载有多用途遥控武器站,集成的12.7毫米机枪和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随VA-4出口,有项绝技是,在车内即可操作。集成了我国多年技术发展成果,搭载多项电子系统,如无死角全向告警系统、新一代数据总线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猎-歼”式火控系统、高性能综合光学搜索系统等,全方位态势感知能力大为提高,作为重要战场节点平台,实现了与其它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化水平着实不可低估。

★不吹不黑。世上轻型坦克有不少,瑞典CV90120-T,波兰“安德斯”等,都是缘自装甲车的改进,防护力天然不足,机动能力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外表弄得再炫酷,又能如何。我们专事设计自不同,没一处死笨死沉,做到了火力、防护与机动的最佳组合,其因有自,当年我们对05式装甲平台和09式轮式战车,满满厚望,而在演习中多暴露出复杂地形下的通过能力不足,防护力不强的缺点,这才有了这款新型坦,新的液气悬挂系统可吸收的冲击能量大,可灵活调整高度和纵倾。承载能力高,通过能力强,以此来打造数款装甲特种车辆,满可组建一支轻型装甲师。印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会要与波兰合作,一会又说要与俄合作,不是失之防护力,就是机动力不济,吵吵二年即失去了动静,只得望之哀叹。

中国为什么在21世纪还研制轻坦?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自从海湾战争以来,陆军的影响力和地位就越来越小。甚至还有人提出陆军无用论,空军至上的言论。他们认为现代战争已经不需要庞大的陆军,陆地猛虎的坦克作用也会越来越小,空军将决定战争态势的发展。然而无论怎么样,陆军都是不可能消失的,坦克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世界上其它国家还装备三代坦克的时候,俄罗斯已经鼓捣出第四代坦克。波兰还提出隐身坦克的概念,并且已经付诸实践。这也更加说明“猛虎”宝刀未老,坦克在陆军中的地位依然很重要。在21世纪的时候,中国还在研制轻型坦克,也是有着重要的原因。对于国防建设发展,要求中国必须有一款轻型坦克。

中国地大物博,西部高原山地,南部丘陵地带,尤其是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例如99A主战坦克难以很好适应,无法发挥出机动性。中国装甲部队要想全境域部署,就必须在研制一款轻型坦克,15式轻型坦克应运而生。根据资料显示,15轻坦全重30吨左右,防护性和火控性都较好,能够适应高原、山地、丘陵等自然条件。

中国装甲部队也拥有诸如62式轻型坦克,但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如今研制出来的15式轻坦就可以担当山地条件下的作战主力。目前中国还拥有数量达到2000多辆的59式坦克。这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坦克迟早都会退役,15式坦克就可以替换掉其中部分。另外剩下的59式坦克将会被99A和96式坦克替换。并且15式轻坦价格比较便宜,远远低于99A主战坦克的造价。未来中国陆军可以装备一定数量的15式轻型坦克。

中国为什么在21世纪还研制轻坦?

轻型坦克是坦克领域中的非主流,所以导致了有人对我国研制轻型坦克的必要性存在疑问

一战至二战之间,坦克主要是用于各种殖民地战争。而在在这些殖民地战争中,面对装备简陋甚至还使用冷兵器的起义军,薄皮小炮的轻型坦克就能轻松碾压,再加上轻型坦克成本低廉、便宜管够。所以在一战至二战之间的那段时间里,轻型坦克曾经兴盛过一段时间。

在二战开始后情况出现了变化,作战强度空前拔高,武器威力也是节节攀升,战场上的火力威胁更是无处不在。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中,中重型坦克大行其道,轻型坦克则成了“薄皮大馅的肉包子”,谁都可以“咬上一口”。轻型坦克逐渐淡出了坦克装甲车领域的主流行列。

之后的冷战,中重型坦克逐渐 演变成主战坦克,成为地面装甲部队的绝对核心。轻型坦克进一步式微。步兵战车的出现进一步挤占了轻型坦克的发展空间,并使轻型坦克彻底成为坦克装甲车领域中的冷门、非主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被“冷遇”的状况。就算偶尔有国家研制,可除了专业人士外,也没有多少人会注意。而这导致了,轻型坦克长时间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久而久之,就会使人觉得,轻型坦克已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是将被淘汰的武器装备。

如今,突然听闻我国研制出了新一代的轻型坦克。这与其脑海中那个“轻型坦克已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是将被淘汰的武器装备”的认知,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差。于是就产生了我国研制轻型坦克有无必要的疑问。

其实武器装备这东西是没有固定样式的,也没有最先进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我国需不需要继续研制轻型坦克,还是要看部队的作战需求而定。

我国对轻型坦克存在“钢需”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差异显著,存在有许多不利于主战坦克作战的地区。比如,青藏高原、西南边境多山丛林地带以及南方热带丘陵地带等地形复杂的地区。战斗全重超过40吨的主战坦克在这些地区,其作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都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而轻型坦克,重量轻、体积小、对地的形适应能力强,在这些不利于主战坦克作战的地区也有不错的机动性、通过性,可以从容选的闪展腾挪。像在对越作战中,作为装甲作战主力的不是59式中型坦克,而是62式轻型坦克。

因此,轻型坦克变成为了我国陆军作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的主战装备之一。到现在,我国先后研制过两款轻型坦克,分别是中国62式轻型坦克和15式轻型坦克(此外63式水陆坦克也具有陆上轻型坦克的战斗性能)。

虽然在综合作战能力上,轻型坦克还是无法与主战坦克相比。但在山地 、沼泽、滩涂、高原等地形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轻型坦克凭借轻巧的身形,完全可以避开主战坦克的正面,绕道其侧后方,攻击主战坦克薄弱的侧后装甲(坦克的正面装甲最厚,侧面、后面、顶部的装甲与正面相比会薄很多)。

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不少轻型坦克项目

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分崩离析,世界爆发大规模高强度的战争的可能性变得很小。地区性冲突和低强度战争成为了21世纪的主要作战样式。而为了应对新的军事安全局势,世界各国陆军都开始了转型,突出强调陆军轻装化与快速部署能力。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沉寂多年的轻型坦克开始逐渐的恢复了生机。很多国家都启动了轻型坦克研制计划。

如,美国陆军就启动了MPF轻型坦克项目,主要目的是为美国步兵旅级战斗队提供一种伴随步兵和车辆行动的装甲火力单位。

欧洲和亚洲的很多不少国家也都有轻型坦克项目。比如,韩国的K21-105坦克,瑞典的CV90120-T坦克等。

不过,外国轻型坦克项目和我国新研制的15式轻型坦克相比,存在一个很大的区别。国外轻型坦克因冷战结束而有了复苏的迹象,但却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冷战的结束,虽然使轻型坦克重新走俏,可同时也使军费大幅降低。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国外的轻型坦克项目,要么是各种履带式或轮式步兵战车底盘搭配大中口径坦克炮所衍生的“半调子”式轻型坦克;要么就是把冷战时期的老方案从仓库里重新翻出来,加入新技术和新概念,整合出来的“新瓶装旧酒”式轻型坦克(不论哪一种轻型坦克其实都是凑活出来的玩意)。而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完全是新研发的,数字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非常高,制造工艺也代表了我国坦克制造业的最先进水平(我国15式轻型坦克是精雕细琢出来的精品)。

总的来说,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和战场的需要,轻型坦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研发的目标。而我国因为自身国防的需要,对轻型坦克的研究一直都有不小的投入。凭借多年的不断积累,目前我国在新一代轻型坦克在性能和理念上都独领全球陆军风骚,并在坦克发展史上书写出了自己的辉煌。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