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C的相控阵雷达能升级成052D的相控阵雷达吗?如果能怎么升?
升级不到,首先是他们的结构不同,052C的雷达是强制通风式雷达,052D的雷达是水冷式雷达,而且他们的架构和材料都大有不同。
052D驱逐舰是我国海军在055型驱逐舰服役前最好的驱逐舰。
052C的雷达是346A海之星雷达,他是一种S波段有源固态相控阵雷达,使用的是强制风冷式冷却形式,雷达采用四单元一组TR的结构,单面雷达的尺寸为十几平方米,主要用于搜索空中目标,并为HHQ9A防空导弹提供火控引导,这款雷达最大搜索距离为400公里,单面天线有3000多个TR组件,每个组件有4个MMIC组成,总功率很大,精度较高,是我国第一代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052D驱逐舰的雷达面积要比052C雷达面积更大,其结构也不尽相同。
而052D的雷达则不同,这款雷达叫346B雷达,虽然也是S波段有源固态相控阵雷达,但是采用了水冷式设计,这样雷达的天线热组件不一定非要暴露在雷达的天线表面,设计上更加简便,而效率也更高,雷达采用砷化镓材料制造,有频率捷变能力,可以从S波段切换到C波段,以强化火控和反隐身目标能力,雷达的面积要比346A更大一些,可以为HHQ9B防空导弹提供指令引导,这款导弹重1.2吨,飞行速度为6马赫,作战距离为200公里,雷达的精确度也随着导弹的射程和速度提高,而进一步提升。
052C驱逐舰的雷达罩采用了弧面,就是在扩大强制风冷散热的面积。
雷达的结构和组件,以及后端的软件都不同,材料也不一样,功能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互相替换,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换就要把整个雷达系统全部更换,难度倒不如重新建造一艘更合适。
052C的相控阵雷达能升级成052D的相控阵雷达吗?如果能怎么升?
052C出现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其当初给国人带来的惊喜,并不亚于055的出现——其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代中华神盾驱逐舰,也是首款配备了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舰载垂直发射系统+主动雷达制导远程舰空导弹的国产军舰,首舰于2003年下水。在此之前,中国军迷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美国、日本威风八面的宙斯盾战舰流口水,当年052C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一件令人扬眉吐气的惊天喜事。
不过052C也仅仅只是过渡性的产品,由于技术跨度较大,346型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海红旗9远程舰空导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够稳定成熟。另外采用冷发射方式的垂直发射系统除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以外(全舰的满载排水量超过6500吨,采用前6+后2的格局,配置了8座6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总共备弹48枚,只有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一半),通用性也是差强人意(只能发射海红旗9这一种导弹)。
因此052C在完成了首批2艘同型舰以后,整整间隔了7年,才继续建造了4艘后继舰,紧接着就进入了052D的时代。052D彻底终结了中国海军主战水面舰艇“小步快跑”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启了广大吃瓜群众都喜闻乐见的“下饺子”模式,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4艘052D(从第14艘开始升级为加长版)先后露面,大幅超过了昔日051系列建造了18艘的记录,后继舰的数量依然相当可观。
相比之下原来的6艘052C似乎变成了身份尴尬的非主流,毕竟我军的一线主力驱护舰(包括054A、052D、055)都普及了一水儿的通用热垂发系统,052C更加显得格格不入。那么在未来几年当中052C将陆续接受中期大修,会不会借此机会顺便升级成052D呢?很多人的观点是不会,理由是052C和052D虽然同属052系列,吨位也相差无几,但是在舰体结构上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改装起来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成本。
甚至还有人认为在我军新一代驱护舰快速更新的情况下,052C已经没有改装价值了。这些看法不仅主观片面,而且更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错误思想。中国海军这些年来的确阔气了许多,可是还绝对奢侈不到嫌弃6艘6000吨级驱逐舰的地步。君不见051B和现代级都相继进行了中期升级,加装了32单元的通用热垂发系统,以及全新的雷达电子战设备,052C更加没有坐冷板凳的理由。
更何况052C的冷垂发系统和鹰击62反舰导弹,在我军现役军舰中没有第二款舰艇配备有同型号装备,如果在中期改装的时候继续保留,那就意味着我军不得不为了6艘052C单独维持一套后勤保障体系,显然是很不划算的。所以052C统一升级成052D,尽管在改装的时候可能要稍微麻烦一点,但是交付部队投入使用的便利却是长远持久的,同时还大幅提升了作战效能,实在是一举两得的明智之举。
作者:刻雨无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