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工潜力如何?

日本军工潜力还是可以的,只不过现在还不行。

图为日本自研的XC2中型运输机,这款运输机的发动机是从美国进口的。

如果说日本军工现在的水平,那可以说是很差了。比如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研发一款全国产设备的现代化驱逐舰,日本目前现役国产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驱逐舰估计就是朝日级驱逐舰了,可是即便是如此,这艘驱逐舰的动力、舰炮、导弹武器、舰载直升机也不是日本国产的。除此之外,日本也没有能力全部国产化其他海军装备,就算是其反潜巡逻机也不是日本自己国产的。

日本空军主力的F-15J战斗机,是完全进口的。

日本的空中也没有什么武器是日本完全国产化的,其国产化水平最高的战斗机就是F-2了,不过这款战斗机也同样从发动机到基本设计都不是日本国产的,日本只是国产了战斗机的雷达系统和部分导弹。

但是如果说以后怎么样呢,也还可以吧。虽然日本目前研发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都很差,推力小,推比也低,但是日本毕竟是一个有一定军工基础的国家,还是可以研发成功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这样的能力并非是什么国家都有的,日本虽然不能完全国产驱逐舰和战斗机,但是可以做到部分子系统国产,而且日本自产子系统的性能也算是中上游,并不落后,假以时日,如果日本决意大力推动国产化武器发展,那么日本的军工水平必然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的。

日本10式主战坦克的坦克炮是从德国引进的。

但是这个假以时日肯定是相当长的时间,比如20年左右,因为就之前日本反复推迟心神战斗机的研发,一直推迟到2030年才能研发成功,但是即便如此日本都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而让心神下马,取消了发展计划,可见日本短期内还是没有研发世界顶级武器装备能力的,所以我认为日本军工潜力尚可,但是需要时日来发展。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日本军工潜力如何?

三菱、东芝、日立、丰田、日产、富士、小松、NEC、理光……。提到日企,很多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举出一长串企业名字。这些企业所生产的汽车、家电、电子、机械设备等方方面面产品,早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我们身边熟知的日本企业,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军工企业。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平时所用的某件日本家电,其实就是日本军工企业生产出来的。

下面以三菱重工、东芝和日立,这三个企业为例,介绍一下这些企业在日本军工领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三菱重工:军工老大覆盖海陆空

有人说,战争期间谁不是身不由己?三菱也是国命难违。

三菱汽车隶属于三菱重工,属于三菱重工的核心企业。1946年,根据当时的战后政府的政策,三菱才被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公司。侵华战争中,三菱重工是日军武器制造的主力,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到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以及各种重型、微型坦克、步兵战车,可谓军火产品涵盖陆海空。

共生产各类飞机18000架、坦克装甲车4650辆,在二战中都有使用。

当时间推移,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还原三菱重工的历史时,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片段仿佛历历在目,当日军重型坦克碾压在各个战区,重型战斗机向市区投放重磅炸弹,当机枪对手无寸铁的民众进行扫射,一把把明晃晃的军刀刺向为了和平而战的中国人民时,这些军火上都刻有同一个显著的标志“三菱”。

东芝:国产防空导弹主要供应商

二战期间,东芝主要生产雷达、军用电子管等半导体设备。军用雷达包括一号一型对空警戒雷达,一号三型对空雷达(总共生产了1000多台)。

东芝公司的强大还表现在核电领域,东芝公司本来就拥有世界领先的核电关键设备中的某些专用装置。在多年前东芝公司聘请美国原驻日大使担任顾问说服了美国国会的议员先生们不要横加阻拦,将美国西屋电气收入囊中。美国西屋电气石世界核电标准的制定单位,也是美国核动力航母的核动力设备的提供单位。

换句话说美国核动力航母的核心——核动力部分的运行情况是要报告给西屋公司的,也就是说东芝掌握着美国核动力航母的军事秘密。够强大吧?

现在东芝持有美国东芝原子能控股87%股份,而该公司100%持有美国西屋公司。美国西屋公司在全世界共建有加压型轻水反应堆共65座,其中主要有中国22座、俄罗斯9座、印度6座,美国5座。还有13座在哪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日立:第三大装甲车制造商

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争中,日立制作所生产了军舰、坦克、发动机军用飞机引擎及其他零件,至战争结束合共生产飞机引擎11969台。

其生产军舰,生产坦克包括:九七式中型坦克(与相模兵工厂一起生产了2123辆)、火炮(数量不祥)。

后语:

明治维新前,在日本本国内部,同中国晚清末年一样,日本同样遭受了西方列强的掠夺和冲击。但是同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海洋文明的冲击却给这个国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向西方工业文明学习,重视教育。把教育当做促进工业发展的工具。从封建社会迅速转变成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教育和科技的积累给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血淋淋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