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055万吨大驱排水量大了很多但舰桥低?

这样会不会影响相控阵的效果?

因为055型驱逐舰设计了综合射频桅杆,其用于火控的几面相控阵雷达的高度并不低,这样有利于提升探测距离,也有利于对抗低空突防的目标。055型驱逐舰是我国海军最新一代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其有三样重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那就是垂发技术、综合射频技术和双波段雷达技术。综合射频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055型驱逐舰下水,图中可见其庞大伟岸的身躯,他是我国海军走向远洋,走向强大的标志。

综合射频技术主要有以下3大优势。第一是可以节省非常宝贵的舰体内部和舰面空间。在过去军舰的设计都是吨位设计,是整体的设计,而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系统的发展和雷达对于军舰的日趋重要,空间设计开始成为军舰设计中的第一考虑。空间设计最早的体现是英国的42型驱逐舰,他在一艘排水量4200吨左右的中型军舰上,安装了当时最先进和最复杂的雷达系统与防空导弹系统,就这样还留有双机库,这导致了42型成为一艘高度集成化的军舰。现代军舰的结构设计分成两个部分,有分布式设计,也有集成化设计。在功能单位,如火力单元、指控单元、损管单元上最好采用分布式设计,这样可以提高军舰的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但是在电子技术上却体现出越来越复杂的高度集成技术,这样可以为一艘排水量有限的军舰集成足够多的电子设备和雷达系统。

俯瞰055型驱逐舰,可见其简洁的舰面布置。

055的综合射频桅杆将S波段搜索雷达、X波段火控雷达以及炮瞄雷达和反舰导弹火控雷达都集成在内,成为一个非常集中的电子综合体,科技含量极高,也极大的节约了055的舰体和舰面空间,也相应降低了055的舰桥高度,只不过把雷达放在桅杆内高高举起,这已经足够了。

其次,综合射频桅杆可以降低军舰雷达系统间的电磁干扰。现在,军舰上的雷达很多,往往在军舰舰面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布置着大量的雷达设备,还在桅杆两侧挂上电子干扰设备、通信天线、导航设备等电子设备,这样不可避免造成了严重的电磁干扰,导致了雷达探测时波束副瓣的弱效区比较大,探测的距离和精确度都受到影响,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甚至不能正常使用,这对军舰的战斗力是严重干扰。现在055运用的综合射频技术将所有的电子设备发射天线集成在一根桅杆之内,采用合理的布置和有效的隔离使之互相不能干扰,这样使得整个军舰的电子设备运作效率大为提升,对于军舰的战斗力是实际的提升。

网友制作的055驱逐舰CG图,图中用白色在军舰的舰桥和桅杆上标注了其综合射频集成的雷达天线。

最后,055型驱逐舰的综合射频桅杆还有助于实现军舰的隐身。过去舰面上布置的雷达不但电磁干扰大,而且还造成军舰舰面复杂,雷达反射面积大,而且容易被反辐射武器瞄准。现在运用了综合射频技术后,舰面变得非常整洁,其他设备布置非常合理,整体的简洁大大提高了军舰的隐身效能,这样就算是万吨以上的055,在雷达上也和渔船一样,很难被敌人一次就识破雷达信号,提高了战场的隐蔽效果。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为何055万吨大驱排水量大了很多但舰桥低?

第一个舰桥低了,重心就稳了。一个万吨大驱排水量和吨位这么大,还装有大量武备。一个重心不稳就会翻船的。该型号驱逐舰体长比一般的要长的多,那么就需要降低舰体高度来平衡。同时利于海中的高速机动。第二个,舰桥低矮适合隐身方面的要求,像美国DDG-1000战舰也是采用较低设计,甚至连雷达天线都缩进舰体。第三个,宽且低矮的舰桥更有空间适合装新型的雷达。055型导弹驱逐舰在舷侧前后舰桥上都各有一块大型的突出天线。根据推测,这应该是新一代的大型共形米波雷达天线阵。

小编大胆擦想,低矮的舰桥更有利于对海面的侦测 尤其是低海平面突袭的战机或者导弹。

欢迎点赞和交流,谈谈你的看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