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落户,合肥和苏州,南京哪个有优势?

从2015年就来到合肥,对于南京和苏州了解较少,我只能说说合肥的感觉。

2012年那时候还在上大学,来合肥玩时,连公交线路都不是特别完善,火车站下来后还有不少摩的,打车也不是很方便,稍微偏远点的地方打车很难。

2015年来合肥找工作时,当时合肥拿得出手的企业还比较少,老牌的江淮、科大讯飞、阳光电源、京东方等,但是其他出名的少。

2019年在合肥安家之后,合肥地铁3号线开始开通了,迎来了蔚来汽车,工作机会页表多了。

2021年合肥GDP破万亿,疫情防控效果显著。

对于合肥,没有特别优美的风景,没有特别深厚的文化,但是最近的发展势头确实非常好。

行业代表企业:

1、智能显示领域:京东方

2、智能语音领域:科大讯飞

3、智能汽车:蔚来汽车、BYD

4、芯片存储:长鑫存储

5、智能穿戴设备:华米科技

6、量子通讯领域:科大国盾量子、本源量子

7、新能源设备:阳光电源

合肥市是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截至2021年,合肥市拥有建成、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等院校66所,中央驻肥科研机构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78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均居省会城市第一,集聚各类人才220多万人。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如果落户,合肥和苏州,南京哪个有优势?

众所周知:长三角城市群范围是:江苏浙江上海三个行政区的全部辖区。但是,2016年,国wu院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批复,去掉了江苏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东部。同时,明确上海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为3个副中心城市。安徽犹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惊掉了一地下巴!

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

1,国家科学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全国仅三个:北京、上海、合肥)。

2,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原本是南京的,现在南京升格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后,把这个定位给了合肥)。

3,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为3个副中心城市)。

4,安徽省会。

综合以上4点国家定位,谁还敢说合肥不如江苏的普通地级市苏州?

如果落户,合肥和苏州,南京哪个有优势?

如果落户在这三个城市,我首选苏州。

我是从居住舒适,人文资源,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考虑的,苏州都有优势。

居住舒适,不仅是指居住空间,更多是指生活便利。合肥,南京的也不错,但是比起苏州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居住在苏州老城区,总体有种住在江南大花园中的既视感;

居住在园区等新城区,现代化都市与水乡景致的完美结合,让你流连忘返;

居住在东山或西山,那种悠然见南山,泛湖天高云淡的世外桃源的感受棒极了。

从居住舒适排序,苏州,南京,合肥。

人文资源,三城市中南京最优。别的不说,只说大学吧,南京有72所大学,其中985大学(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11大学(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大学城,南京就有三个之多,分别是位于栖霞区的仙林大学城,江宁区的江宁大学城和浦口区的浦口大学城。

仙林大学城现已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含中北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等16所高校;

江宁大学城包括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正德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15所高校;

浦口大学城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警官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等9所高校。

从未来发展,苏州碾压南京,合肥。南京,合肥虽然都是省会城市,但是从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而言,都与苏州有较大差距。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进一步落实,苏州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比南京与合肥更大。

综合考虑,选择在这三个城市落户的话,首选苏州。

南京加油!合肥加油!

各位读者,你们同意我的看法么?

欢迎点赞,欢迎关注《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如果落户,合肥和苏州,南京哪个有优势?

这不能看哪个城市有优势,而是要看你能在哪个城市发挥你的优势。如果你在南京只能做环卫工,在合肥能做公务员,那肯定落户合肥。同样,如果你落在苏州举目无亲,在南京能当高校老师,那就应该落户南京。何况,落户不仅仅是考虑适合自己,还得考虑孩子的成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再说,这三个地方的户口只是一张草纸,擦屁股的功能都没有,在哪奋斗就落在哪。如果是刚毕业,就落在人才中心,在哪里搞定了就落在哪!

如果落户,合肥和苏州,南京哪个有优势?

苏州,南京,西安,扬州,常州工作过,合肥找过工作。作为一个曾经的陕西人,明显感觉苏州,南京在生活综合质量高出合肥两个档次,常州,扬州高出合肥一个档次(当然常州略好于扬州),西安高出合肥半个档次。

正常有能力家里条件好的首选南京,苏州。然后部分安徽人会选择合肥。

苏州,中国工业第一城。2018年以3.57万亿工业总值,超过上海。然后淘汰和迁走低利润高污染的大大小小工厂超30000家。2020上半年以1.55万亿总工业产值依旧保持第一,也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 ,超过安徽全省。苏州在2020年年初第一季度便招揽500多个项目,投资额达到目的7300多亿,第三季度也不少。

苏州也在科教文卫发力,未来5年将再建至少10家3甲医院。也引入了南京大学分校,东南大学分校,西北工大分校,人大分校,美国10名左右的杜克大学分校,中科大分校…以及众多研究院,清华,科大,武大,川大……

南京科教第三城,综合科研第三城,全球12,在国内都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存在。2020年也获得万亿的投资,接近安徽全省。疫情期间也是中国前20强的城市GDP增长最高的城市。中国唯一入选的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随着江苏首位度提高南京将迎来大发展,潜力无限。

合肥中国科学中心城市之一,基础研究不错,在国内第二,仅仅次于北京,强于上海,综合科研实力国内排第七。

这些年合肥发展快其实是一种假象,毕竟在国内5000千万人口以上的省会,合肥最差,吸血严重但GDP仍旧没过万亿或者也没有一个和合肥相当的城市,第二的芜湖GDP只有三千多亿。

最近合肥科学岛的科研人员也集体辞职了,事业编制不要了,合肥的福利房也不要了。这些科研人员工资才9000块钱一个月,还要加班。都不如一些混的好的同龄中专生,我以前一同事在昆山中专学历,在苏州昆山做非标设计,30岁出头 ,工资是他们双倍还多。为这些中科大都读核科学技术的科研人员可惜啊,多上那么多年学,结果不如中专生。合肥的房子福利待遇不够吸引人啊。

合肥很难啊,合肥长鑫第一个季度亏损接近一亿,蔚来还欠几百亿,科大讯飞嗷嗷待哺。

其苏州的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两个进入前5,南京两个进入前9。合肥只有一个排在13。苏州下面的玉山镇GDP产值=合肥高新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港口,苏州港在2017年货物总吞吐量位列全国第三。南京港曾经走过7.4多万吨的油轮。而合肥未来也至多几千吨的货轮吧即使合肥的引江济淮工程好了之后,也走不了多大的船。

铁路,规划和新建中的苏州北站(接近上海虹桥)和南京北站(和南京南站相当)都要强于合肥南站,还有其它多条铁路建设。部分合肥网友说合肥铁路枢纽超南京实在是太逗了。

我现在在苏州发展外企,当时面试谈的公司,苏州就能比合肥高接近一倍,在苏州两年多,工资已经是合肥那家公司的三倍了吧。如果当时选择合肥,估计工资也就涨个两三千吧。

当然不是流水线,流水线工资全国差不多,最多时薪水差个几块钱。

地理位置南京,苏州好合肥太多,长远看南京,苏州潜力更大。合肥的那些大学科装置投入多产出少,毕竟基础研究大几十年没什么发展,瓶颈了,暂时都是走欧美的老路子。有什么发现也是全国共享。当然苏州 ,南京科技创新都比合肥强,南京的综合科研实力也比合肥强。

合肥最低工资也太低了,不如欠发达省份,河北,陕西的最差城市的最低工资。

如果落户,合肥和苏州,南京哪个有优势?

瞎子都知道:1.苏州。2.南京。3.合肥。作为安徽人合肥最近几年发展的确实可以。但后劲不足,他是举全省之力发展他一个。好的项目和单位,企业,都纷纷从其他市搬到合肥,其他市没有一个跟得上的。全靠吸取本省其他地方的资源发展是不太健康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