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
我家就是30多年的预制板楼,还是6层顶层,前不久免费给我们旧房改造,可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觉得预制板楼完全没有改造的必要,应该直接拆了才对。
我家的这套房子建设于90年代,到现在也30多年了,楼房也是那会才开始有的,听老一辈人讲,在此之前各家各户都是住在平房的,那会买房子不像现在,只要你有钱就能买,还没有开发商的概念,基本上都是单位的职工福利房,并且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需要排队,按照工龄和职务大小来买。
当时我父亲因为工龄短,所以只能买一套6层的顶层,一万块,也不便宜了,毕竟那时人均工资不过几十块,房子60平米,不过是东西向的厢房,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房子的缺点,只觉得能住上楼房,心里就够美的了,很多人还眼巴巴地排队呢。
那个年代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预制板结构,受制于经济条件和职工积蓄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预制板楼造价低,施工快,是最符合当时环境的。
到了2000年之后,我们这里才开始有了现浇的楼房,只不过不是现在的那种高层,基本上还是6层的楼梯房,不过比预制板楼已经强太多了,随着预制板楼使用年代的加长,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我家就深有体会,这个我后面会具体给大家分享一下。
2010年以后,我们这边开始拆迁改造,我们家也看到了希望,要是能把这个预制板房子拆掉就好了,说实话,我早就住够了这破房子了,也想换个高层的房子住,结果等了一波又一波也迟迟没有等上,反而是周边的城中村拆得七七八八,唯独落下了这种单位的职工房,除了一些地段特别好的。
最近几年,突然就听说不再拆迁了,对于我们这种预制板楼要进行旧房改造,外墙做保温,更换窗户,有的小区还要给安装电梯,虽然都是免费的,也确实有好处,但是我还是不怎么高兴,毕竟盼了这么多年的拆迁泡汤了。
为什么我这么想拆迁呢?还真不是惦记所谓的拆迁款,也不是想一夜暴富,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现在新房的价格太高了,如果拆迁的话,算上原面积,再加上补偿的面积,添加不了多少钱就能置换一套新房,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这样的购房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最划算的。
可是不拆了又有什么办法呢?从我们这里看,先来回答题主的问题,5年内预制板楼全部拆除估计是没戏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的一个事,就是长沙一个自建房倒塌,截止现在有26人遇难,有10人获救,说实话,30多年的预制板楼在安全上来说,和这个自建房也差不了多少了,看到这个事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揪心,同时也很感同身受,老百姓一辈子买房子不容易,能住上一个踏实可靠的房子是每个人的心愿,毕竟安居才能乐业。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可能都没有住过预制板楼的房子,下面就听听我自己的真实居住感受吧,看看这些缺点。
缺点一:安全性差现在的预制板楼经过岁月的洗礼早就破旧不堪了,而且是从外到内,我们家的房子无论是天花板还是墙面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各种裂痕,甚至也可以称为是裂缝,可见楼房整体的结构已经有了隐患,预制板之间也已经松动。
特别是我家,因为是顶层,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裂缝从四面八方漏到家里,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是几处漏水还好说,接个盆也就好了,可是我家漏水的位置少说有十几个,家里的墙壁还有地板都被水泡了,被子都是湿的,完全没有办法住。
说起裂缝,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家虽然在北方,但是家里依然晃得很明显,灯都快掉下来了,从那以后我就经常担心,如果我家的这种房子遇到了那么大的地震,后果还真的是不堪设想。
现在盖的新房基本上都能抗8级以上地震,虽然没有测量,但是我觉得我家应该就像大海里的孤舟,风雨飘摇 ,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如果说房子破一点,旧一点不算什么,还能克服,但是安全无小事,这样的老房子真的已经到了它的寿命了,现在看下去,这个房子不知道还要再撑多久。
缺点二:节能性差,冬冷夏热预制板楼没有地暖,大部分甚至还是早以前的那种老式暖气,每年到了冬天,随着管道的老化,堵塞,热量损耗非常大,到了家里几乎已经没什么温度了,别说要求的18度,能有15度就很不错了。
亲戚住的新房,冬天家里地暖热得还得穿短袖,吃雪糕,我家回家就得盖被子,就这还冻得流鼻涕呢,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再来说夏天,家里更是热得不能睡,只要人在家,空调就不能关闭,居住条件真得很差。
缺点三:老小区环境差,绿化少,车位紧缺预制板楼的小区都是老小区了,绿化少之又少,小区里面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更不要提什么人车分流的。
再来说说车位,以前设计的时候也不可能想到现在家家都有汽车,我们小区车少说有1000辆,但是车位少得可怜,可能只有几十个,这就造成了车位紧张,为了抢车位,邻里之间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后来直接上演了各种花式占车位,什么破沙发,旧自行车,报废轮胎全都用上了,还有脸皮厚些的,直接就是人肉占车位。
而且小区里这么多车,小孩和老人的安全也是一个大问题,为了停下更多的车,本来小区里就少得可怜的那么一点绿化也改成了停车位,不过也只是杯水车薪,随着车越拉越多,老小区停车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缺点四:管路电线老化老小区是几十年前的设计,虽然电路一再扩容,但是也满足不了用电需求,家里的电线更是不够用了,我家当初为了装空调,几乎把所有的电线都更换了一遍,从原来的铜丝线,换成了2.5平方,和4平方的铜线,不过家里再换,但是小区的线路不换也不行,不是跳闸就是线路短路。
还有就是我家的水管和下水管都是铸铁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也都生锈了,漏水是家常便饭,下水管一堵更是让人头疼,所幸我家还不是一层,不然卫生间返水那场面,真是一言难尽。
缺点五:楼梯房对老人不友好预制板楼都是楼梯房,小孩,特别是老人上下楼很费劲,我邻居是腿脚不好,很长时间才下一次楼,大部分时间就在家里呆着,不是不想出门,实在是上下楼太费劲了也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对于老年人来说,真的太不友好了。
现在虽然能加装电梯,但是很多小区难以实现,除了低楼层业主阻挠之外,电梯的费用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有钱谁还住这破房子呢?早就换新房去了,像我们这种高楼层的住户,一家就得摊好几万,真的很难协调,只要有一家不同意,这个事情就很难落实。
最后目前来看,别说5年了,就是10年,预制板楼也未必能拆,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更是不可能了,不然花这么多钱改造不是白瞎了,不过很多地方的改造真的没法说,改了还不如不改,家里管道乱七八糟。
所以我觉得,如果是现浇的那种老楼,确实可以改造一下继续使用,加装了电梯以后甚至不比高层差,反而成了小洋房,住着还是很舒服的,但是预制板楼安全性就是最大的弊端,在我看来改造不如拆掉。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欢迎讨论。
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
这是民生问题,预制板房应拆!一、不抗震二、多漏水三、多破旧四、不实用五、无绿化六、没有停车位等很多缺点。建议尽快拆。
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
预制板楼会逐步拆除重建
1.空心板住宅面广量大。我囯从七十年代开始设计使用预应力空心板,直到2000年左右,估计近100亿平方米住宅使用该空心板作为楼板,另外也有办公,旅馆等其他功能建筑也使用了空心板。只不过住宅采用砖混结构。其他功能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称得上面广量大。
2.空心板构件属脆性构件。预应力空心板由于是一块块板拼装的,搁置入墙长度8cm左右,板缝连接薄弱,易贯穿裂缝;平面刚度差。结构整体连接与抗震性能差。
原来有的空心板采用刻痕钢丝,冷拉钢筋作预应力筋,由于锚固性能差等原因,被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淘汰不用。根据汶川地震教训,空心板断裂坍塌是人员伤亡重要原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采用预应力筋的结构,必须设置一定量的普通钢筋。同时增加了构造柱与圈梁配置要求。
鉴于此,各种设计规范实际上从2001年起,规定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与屋盖。空心板于是早就被淘汰不用了。
3.与空心板配套的砖混结构,原来无论从砌体強度,构造柱与圈梁设置,标准非常低,原来对住宅基本上没有抗震设计要求。按现行建筑抗震设标计规范,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规定:抗震6度区建6层以下,7度建5层,8度建3层以下砖混住宅。看看你住的几层的房子,你所在区域烈度多少?就知道拆迁是早晚的事?
4.综上基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心板结构不适应居住安全要求(其他还有多工种问题,本文略)必须拆迁,大势所趋!但由于面广量大,年代久远,只能制定计划,按排资金,分期分批,先拆七八十年代之前的,然后再拆2000年前的,先拆鉴定是危房的,再拆老旧房屋。当前还是要按囯务院的布署,进行旧改搞好基础类改造。对危房也可以结合旧改一步到位拆除重建。五年内不可能全部拆除。
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
我是70农民工,18岁参加板楼工程,当时条件就这种结构,层数7层以下,确实不抗震,年头多了还是会出现危险的,如果拆除建抗震高楼,老百姓一定会欢迎!
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
这个真不好说,我们国家的砖家如果介入了这个事,很有可能会拆,预制板楼,首先抗震就不行,拆掉了,盖高层,费用也不是很大,现在楼价这么高。
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
预制板楼预计在10年内会全部拆除。
1、什么是预制板楼?
预制板楼分两种。
一种是砖混结构的预制板楼,房屋的承重结构是墙体的红砖,楼面是空心预制板。我们通常所说的预制板楼主要指的就是这种。
这类建筑先用红砖、砂浆砌墙,在墙体的转角、洞口边设构造柱,墙顶部设圈梁(抗震需要)。一层的墙砌筑完成后,在墙顶铺装预制好的空心板,空心板搁在墙上。因为内墙都是240厘米宽,所以在墙上有效的搭载长度不超过120厘米。然后把空心板之间端部预留的钢绞线铰接到一起,便于加强整体性。
事实上据我所知,把空心板之间的钢绞线铰接在一起这道工序,在那个年代好多施工单位都是敷衍了事,有的根本就不做连接,对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空心板铺装完成后,用混凝土把空心板之间的缝隙灌满,然后在空心板上开始下一层的红砖砌筑,依次类推。
另一种是纯预制板楼,由混凝土柱和梁先完成框架,然后用预制板进行墙体、楼面的填充。这类房屋很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推行工业标准化的试验品,算是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最早雏形。这类建筑因为当时的工艺解决不好墙面的保温、隔热、渗漏等问题,所以昙花一现,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2、预制板楼的优缺点
预制板楼因为将楼板提前标准预制,现场施工时进行吊装,节约了人力,加快了房屋施工进程。应该讲在上个世纪我国熟练的建筑工人不充裕的条件下,是比较契合我们国情的。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整体安全意识的提升,预制板楼的缺陷逐渐显现。
预制板楼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抗震能力差。和全现浇楼面比,预制板楼面整体性差。一个房屋,如果没地震的时候,哪怕房子你是用砖头干砌(砖与砖之间不放砂浆)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当有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抗震设施才会体现价值,圈梁、构造柱、砌体加筋、整体楼板等才能发挥作用。
现在的房屋设计都是八、九度设防,预制板楼的抗震性能,我只能说呵呵了。
我国的几次大的地震灾难,像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受损最严重、对人伤害最严重的就是预制板楼。
另外,预制板楼因楼板间的缝隙一般不做防水处理(卫生间除外),所以时有渗漏情况发生。
2001年,国家建筑规范明确要求,所有房屋一律不得再使用预制楼板,预制板楼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还在住预制板楼的人一定要切记,在遇到地震时,房屋内最安全的地方是卫生间。预制板楼因为卫生间空间小,不利于楼板的标准预制,所以大多数施工单位会把卫生间顶的楼板现浇,再加上卫生间墙体短,所以卫生间是一个房屋里整体性最好的空间。
3、现存的预制板楼的去留
按照房屋设计规范,砖混结构寿命一般是30~50年,因为砖混结构的主材料红砖其强度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保护不力、受损、改造等都会影响其强度。不像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随着时间推移,强度一直在缓慢增长。
预制板楼作为砖混结构里最次的结构,寿命理论上不超过30年。有些七、八十年代建的预制板楼,如果暂时没有拆除的条件,都会做加固处理。2001年距今已经20年,还有一批已经30年、40年的预制板楼存在,对这些楼的处理已经是刻不容缓,这关系到广大人命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不会等闲视之。
这些年各大城市的棚改项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估计在十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昔日的预制板楼会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