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合理吗?
公摊40平米,接近29%的公摊率,这房子我劝你还是不要买了,不然早晚会后悔,将来卖也卖不掉。
买房子最重要的几个点:
1、户型朝向
2、地段
3、楼层
4、公摊面积
5、容积率
6、园林绿化
7、商业配套
8、教育配套
以上这几点直接影响了房价的高低,现在很多人说房地产不景气,房子早晚是白菜价,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这话应该这么说:不好的房子才会是白菜价,好房子永远不会掉价,会不断升值。
不信你去看,你的房子要是能满足我上面说的这8条,基本上就是妥妥的豪宅,一条不占的,别说卖了,恐怕租都租不出去。
回到题主的问题,公摊面积直接影响了你的得房率,同样花100万,人家的实际居住面积85,而你只有70平米,一些设计比较好的楼盘,三居就变成了两居,你说你冤不冤?
既然要聊公摊面积这个话题,我们就先来说说公摊面积是怎么来的,是谁这么“聪明”?香港
说到公摊面积,就不得不提到华人首富李嘉诚,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地段对于房价的重要性这一理论,正是出自李嘉诚,可以说,李嘉诚对于房地产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摊面积具体是指所有公共区域的面积,比如入户大堂,楼梯间,过道,但是业主花钱买房子,总不能买有过道吧,不然怎么回家,这些面积本身就是理所应当有的配套设施,反而被作为公摊,算在了业主的头上,实际上属于霸王条款,业主想买房只能接受。
可以说公摊面积本来就是房地产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在我看来,吃相未免有些不好看,也很牵强。
深圳
上世纪60年代,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一张白纸,公摊面积被李嘉诚引入到国内,正合开发商的心意,能多赚钱谁不乐意?
可以这么说,公摊面积起源于香港,在内地发扬光大,并且一直延续至今,遗憾的是,我们国家是现在唯一还存在公摊面积的国家,全世界都已经取消了公摊面积。
不过随着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现了公摊面积的不合理之处,开始提倡取消公摊面积,相信最不远的将来,公摊面积会取消的。
公摊面积有哪些弊端01、不透明
有这么一个房地产领域的笑话,每一户住户的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是超过小区实际公摊面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同于建筑面积,我们收房以后,家里的实际使用面积是完全可以测量出来的,但是公摊面积你能测出来么?对此你一无所知,解释权完全在开发商那里,开发商说多少就是多少。
你以为公摊面积只有楼梯间和过道吗?那你可错了,除此之外,公摊面积还包括电梯井,设备间,管道井,公共墙体,保安值班室,变电室,甚至还有垃圾道、地下室,车棚,统统都算到你的公摊面积里,总而言之,你稀里糊涂就为这些公摊面积买了单,却不会有人告诉你包括哪些,当然了,你问销售,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他们稀里糊涂买,你稀里糊涂买。
所以说,公摊面积是相当不透明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算个大概,最后吃亏的还是业主自己。
02、居住成本增加
买房子是一次性消费,但是买了房之后,我们是要住一辈子的,就像水电费,暖气费,物业费,车位管理费,我们都是要按照月来支付的。
就拿物业费和暖气费来说,计算方式直接和建筑面积挂钩,哪怕你公摊百分之50,实际居住面积只有50平米,但是,不好意思,以上这两种费用都是要按照100平米来计算的,一年差个几千,30年下来,就差了十几万,这钱不就等于白白打了水漂吗?
公摊面积有物业费我还能有那么一点点理解,毕竟保洁人员也是要打扫公共区域的,垃圾也有专人清理,电梯也会有正常的维护保养,但是暖气费呢?难道过道也供暖么?还是楼下的车棚有暖气?凭什么也要收。
还有将来房子交易时候的各种税费,也是要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的,这么算下来,真不是一笔小数目,本来公摊面积业主就吃了亏,还要为这不透明的面积买单,显然是不合理的。
03、影响房价
很多人买房不懂公摊面积,稀里糊涂就买了房子,房子到手才知道自己的房子面积缩水了百分之30甚至更高,我们附近一个小区,全体业主拒绝收房,住宅,公摊面积竟然达到了42%,真是够奇葩的,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难怪当初房价比周围要低2000,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说到这里,你要是自己居住,你自认倒霉,公摊大就大一点,也没什么,但是你要是想要转卖,买房的人就会考虑到这一点,毕竟谁同样的钱,不想买一个使用面积更大的房子呢?
这个时候你就尴尬了,只能降低总价,相当于房产贬值,但是你之前买房子的时候可没有少花一分钱,而且很多人一听公摊面积大,连和你商量的心思都没有,可想而知,你的房子有多难出手。
04、公摊面积还要被二次消费
上面说过了,所有的地面公共区域,还有地库、地下室、储藏室面积,在我们买房的时候多已经算到房价里面收过费了,但是我们就能完全自由使用这么面积了么?实际上并不是。
很多小区的地库出租或者出售,业主想停车,只能再交钱,地下室,储藏室也是出售给业主的,包括地面的一些临时停车位,收益也完全归到了物业手里,业主自己想停车都不行。
还有一项争议很大的地方,就是公共区域的广告收益,比如说电梯广告,一些大型的小区,单是这一项收入就能达到上百万,单是能公开具体明细的小区物业少之又少,能给业主分红的更是别人家的小区,大部分也落到了物业手里,和业主没有一点关系。
本来是业主自己已经买单的区域,业主想要使用还得二次消费,这也太不合理了。
到底公摊面积多大是合理的呢?1、7层以下住宅公摊在7%到12%之间,这样的房子一般没有电梯,只有步梯。
2、7到11层以下的小高层,公摊面积在15%到20%之间。
3、12层到33层的公摊基本在25以上,不过一般不会超过30%,超过30%的开发商也实在没有选择的必要。
以上公摊,如果存在有底商的情况下,公摊率还会相应增加一些。
关于公摊面积的2大噱头1、开发商为了降低自己的公摊面积,会想出一些别出新裁的方式,比如说缩短楼梯的宽度,本来能允许两个人并行的步梯,只能一人通过。
还有就是过道,减少宽度,同样能减小公摊面积,但是过窄的过道会显得拥挤,甚至连大件家具都很难通过。
而且以上这两种方式,也会极大影响安全性,一旦发生火灾等情况,疏散不及时,最后损失的还是业主自己。
除此之外,开发商还会采用很多户共用一部电梯的方式,这样的做法牺牲了业主的居住体验,是完全不合适的。
所以说公摊并不是越低越好,要满足必要的设计规范,一些相应的配套用房也要满足。
2、零公摊面积,根本不存在这一说法,就是个噱头,很多开发商会有赠送面积,露台或者阁楼,看上去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一样,甚至还超过了建筑面积,但是公摊依然存在,只不过用赠送的面积来掩盖了,这种说法也不可信。
最后的话当然公摊面积也不是缺点,在合理范围之内,公摊面积越大,说明公共区域更加宽敞,过道更宽阔,入户大堂更华丽,业主的实际居住体验更好,从这一点上来说,公摊面积也不完全都是坑,一味追求小公摊,牺牲的是自己的居住体验。
豪宅的公摊都不小,但是无论是大堂,还是绿化,都是超一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贵的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买房的主力军还是刚需,公摊面积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自己要多花多少钱,谁不想少花钱,住大房子?
况且,公摊面积目前只存在于我们的国内,全世界唯一的存在,我相信随着呼声越来越高,公摊面积取消也是早晚的事。
不过我也有自己的担心:
1、羊毛出在羊身上,公摊面积上涨是不是造成房价上涨?
2、物业费还有各种配套费会不会也跟着涨?
3、如果公摊面积取消哦,对于之前买了房子的人应该怎么解决,是否能做到公平,会不会有什么补偿?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我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合理吗?
关于房子公摊面积,国家有统一标准,楼主没有讲清楚你购买的房子是多少层?所以就不能直接判断你的房子公摊面积是否合理,根据你说的结果,猜测应该是高层房子,不然室内面积不会那么少。
国家国定高层的房子公摊面积是14%~24%,这是商品房比较高的公摊面积,按照这个计算,你的实得面积应该按照最高算是:28.7%其实你的额公摊面积是在国家规定的百分比之外,公摊面积才占28.7%,如果你认为公摊面积有疑问,可以找当地住建局部门咨询或者看图纸说明书。
分享一下我国房屋建筑的公摊面积百分比:
国家规定为7层以下的多层住房公摊率是7%~12%7层到11层的公摊率是:10%~16%12层到33层的高层楼公摊率是14%~24%别墅房屋的公摊率是:1%~8%
现在房子的公摊面积不会差太多,开发商多这些规范特别清楚,他们就算想占业主的便宜,也不会特别明显,所以你也不要认为有多大的差距。毕竟合同上面都会注明你购买的房子是多少?如果差距超过3%就会进行补偿差价。
我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合理吗?
房屋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我们先不看你的房子实际丈量室内面积(套内面积)99平米是否合理,我们先看看公摊面积包括什么?国家对于公摊面积所占比例有什么具体规定?
一、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的门厅和过道、地下室、警卫室以及其他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水泵房、热交换站、配电室)和管理用房(物业楼)的建筑面积。(这只是咱们通俗易懂的基础内容,其实公摊面积的计算还包含许多专业的内容,咱们就只说咱能听懂的内容。)
二、国家对于公摊面积的具体规定:
1、多层住房(7层以下)的公摊率在7%--12%之间。
虽然理论上公摊面积不高,但是按照规定6层及以上的住宅需要加装电梯,随之而来公摊面积就要增加,公摊面积实际在13%--18%。
2、小高层住房(7--11层)的公摊率在10%--16%之间。
3、高层住房(12-33层)的公摊率在14%--24%之间。
4、别墅的公摊率在1%--8%之间
其实我国对于公摊面积的规定还是相当的详细具体的,我只是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两年房价普遍较高,我们拿100平的房子来举例,假设房屋单价是2万一平,公摊面积在20%,一套房子有40万元花在了公摊面积上,所以近两年对于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越来越高。具体能不能取消公摊面积,取消公摊面积会不会导致房屋单价继续上涨,咱们需要拭目以待。其实你想想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发商总要想办法把自己想收的费用变相收回来的。
公摊面积如果过大,购房者得房率低,觉得不合适。
但是公摊面积实际上对我们的居住的舒适度有很大的影响,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为了减少公摊面积,将楼房门厅以及过道的面积尽可能的缩小,整个小区看起来就显得特别小气,不美观。
我们再来说说你测量的99平米的室内面积。我们购买房屋时的面积是包含了公摊面积的。
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所以你所测量出来的99平米是你这套房子的套内面积,计算出来公摊率为:(139-99)/139=29%您也没有说明你的房屋属于多层、小高层还是高层建筑,所以我们没办法跟您说是否合理。
我曾经在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过几年,我来分享一个案例:一栋一梯两户的电梯洋房(总高6层)建筑面积160平米,在进行室内地面浇筑时我们通过用料计算出室内面积(套内面积)为118平米。而图纸中标注的房屋的公摊面积在15%左右具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咱也不是专业的,就想不明白了。
我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合理吗?
新买的房子面积139平米,实际丈量只有99平米,这个实际丈量是什么意思?你要把这实际丈量的意思搞清楚,你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实际丈量是不是你自己用卷尺丈量?如果是这样,这面积相差这么大,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不是自己用卷尺丈量,就应该是指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这两个面积,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个面积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测量还是测绘自己用卷尺丈量,这叫测量,自己的测量结果和产权证上面的面积是有比较大的误差;而真正在计算房子面积的时候,是测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
测绘的工具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GPS手持机、超站仪、陀螺仪、求积仪、钢尺、秒表等。
比如对地图制图、海洋测绘、工程测绘,山脉的测绘等。
②、测量,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测量的工具包括实物量具,就是卷尺,直角尺、各种曲线样板,激光测距仪等。
从两个概念来看,房子的面积是对建筑物空间的的测绘,而测量比测绘更简单,你的测量当然和测绘有差距。
是否是公摊面积如果不是我理解的测量的问题,那你在这里“实际丈量室内面积”就是指的是这套房的套内面积,而和你买的建筑面积139平米有40平米的差距,这差距就是指公摊面积。
这里的公摊面积在29%,是不是有点大呢?
根据一般规律来看,7层以下的住宅公摊率在8%~12%,7~11层高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率在16%~22%;而33层高的高层住宅公摊率在18%~30%,由此可见,你的住宅公摊率在29%,符合这一规律要求,这相差40平米是合理的公摊面积。
为什么公摊率不一样呢?在高层住宅当中,如果是小户型住宅,公摊面积一般就小一点;如果是大户型住宅,由于需要体现住宅的豪华性、舒适性,就比小户型住宅的过道要宽一点,入户大堂要气派些,电梯的空间要大一些,楼道也要宽阔一些,这样公摊面积就比较大了。
如果你这房是外阳台并且还比较大,入户花园比较大,说不定公摊面积还要大一点。
如果是超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可能会达到35%甚至40%,超高层的楼道更宽,过道也更宽,因此公摊也大。
从我上面的分析来看,
你这套房的建筑面积是139平米,套内面积是99平米,公摊面积在29%,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开发商在修建住宅的时候,大户型住宅为了体现视觉的气派性,居住的舒适性,公摊面积就比较大,这符合一般建筑的规律。
当然,这也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对这个问题在下面留言,发表你们的观点和意见,相互交流和学习。
我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合理吗?
很多人因为第一次买房而忽视了公摊、得房率、容积率,最后买房后才发现公摊好高而后悔不已。对于公摊高的小区,售楼员是不会主动提及的,扬长避短才利于成交嘛!
现在有朋友在问: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合理吗?这个怎么说呢,如五证齐全合法销售,肯定合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高达29%的公摊小区并不合适购买。
很多人不注意得房率,而导致买的房子巨亏,毕竟都是真金白银买的,想想都肉疼,我16年买过2套房,也陪朋友买过几套房,今年也看过好多样板房,我来说说我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买的房子得房率低?得房率高那公摊就低,得房率低那公摊就高,所以139平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99平米,是公摊太高了,全国大多数小区公摊在20%左右,20%是算是比较正常的公摊,而高达29%的公摊肯定是不划算的,不过有的小区得房率就很高,如我买的一小区就能达到90~100%得房率,这里面是有技巧的,下面会解释,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是公摊、得房率、容积率?
1、公摊包括哪些?
公摊即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公摊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配电室、阅读室、值班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
2、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买房的一个重要指标,得房率就是可以让业主自由支配使用的面积,也就是套内使用面积和买房合同上的建筑面积之比。如139平米的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为99平米,99/139=0.71,即71%的得房率。
得房率太低,对于买房者来说肯定是不实惠的,住宅来说80%左右得房率是正常的,商业体来说达到55%得房率也是正常的。
3、什么是容积率?
容积率也是买房的一个重要指标,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容积率低说明居住体验感越好,容积率越高,业主的舒适度也就越低。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
像独立别墅的容积率为0.2~0.5,联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而高层容积率大多为1.5~3.5之间,一些超高层容积率甚至高达5,个人建议买高层,不要买容积率超过3的小区,我的两套房子,一套容积率3,一套容积率1.8。
【提醒】:楼盘的容积率,在网上的一些房产网站上都能查看到。
买房高得房率技巧分享正常来说得房率高的话,公共的面积就会越少,这样会影响到楼道的宽度以及电梯大厅的舒适程度,还有电梯数量和楼梯间的数量,但实际上大多得房率高的小区,并不是通过压缩公共面积来得到的,而是开发商取巧“偷面积”,得到的一些赠送面积,我们买房就需要关注这些点。
像我家新房2梯4户,建筑108平米,而实际使用面积有99平,得房率有近92%,而我朋友跟我一个小区,他晚一年买的楼王2梯3户,建筑125平,实际使用面积有125平,得房率100%,那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得房率呢?
1、入户花园赠送一半面积
现在不少小区户型都会在入户玄关位置设置一个入户花园,而这个入户花园如果是没有封窗的,这样就只算一半的面积,如我家新房入户花园3.3*2米长宽且没有封窗,等于送了3.3平米使用面积。
2、空中花园赠送一增面积
空中花园这是绝对的“偷面积”,正常房间是有窗户的,而把一个房间不封窗,就可以取名为空中花园,如我家3房2厅,其中有一个2.6*3.3米长宽的房间是没有窗户的,只需自己封窗户就可以了,这样就又赠送了4.29平米的面积。
3、设备平台面积全赠送
如果你多逛几个楼盘,相信一定会遇到样板房中的设备平台改成的房间,大多改为书房了,这可是全赠送面积,很多3房变4房,4房变5房,就是这么来的,如下图中的书房就是设备平台改的。
4、阳台只算一半面积
阳台只算一半的面积,这个我想买房的人这点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
5、飘窗面积全赠送
飘窗面积也是全赠送面积的,有些人认为是只赠送一半的面积,这个理解是错误的,不过飘窗分为真飘窗和假飘窗,真飘窗即外凸的窗户,是不可以砸掉的,而假飘窗是与外墙平齐,飘窗两边是实墙的,这种假飘窗大多都可以砸掉来增大室内空间。
6、阁楼为全赠送面积
如我另一套房子坡屋顶结构,层高最高处有5米,阁楼做成了2个房间,等于多出了20个平米的空间,关键还不算面积。
结语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只是五证齐全,肯定是合量的,但对于业主来说实际上是买亏了的,所以买房需要提前做功课才不至于后悔。
买房一定要关注公摊、得房率、容积率,你问销售员他们会告诉你的,并且如果他们有赠送的面积,你不问他们也会主动告诉你的,毕竟这是卖点,赠送的当然“香”了,总之买房得多看看赠送面积,实际得房率高的小区才买的才划算,一家人才住的才舒服,你觉得呢?
希望以上分析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记得关注@尼帝登家居,经常分享有用的家居知识和家居好物,记得点赞、收藏、转发,谢谢!
我新买的房子139平米,实际丈量室内面积99平米,合理吗?
房产证上是139平方,自己丈量99平米。基本就这样。墙体的占用的面积估计你没有算,阳台飘窗也可能没有算。建筑面积减公摊面积,减墙体面积后,才是你丈量到的面积。公摊面积可以达到25%。墙体面积也可能达到3-10%。一间房子丈量到的面积基本就建筑面积的75%左右。豪宅,没有共墙的房子,多台电梯的房子,丈量面积会更小一些。
房产证注明的面积为房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共摊面积
套内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共摊面积=电梯井+楼梯间+配电室+设备间+值班警卫室+其它共用
自己量到的只是套内使用面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