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大多下场悲惨,但为什么还有10个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可以用来形容梁山大部分好汉的悲惨下场,领头羊宋江倒在了一杯毒酒之下,二把手卢俊义也被奸臣用计落水而亡,
吴用、李逵、花荣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追随宋江而去,长眠于蓼儿洼,其余人有的病死在打仗的途中,如林冲、杨志、杨雄等人,
有的或出家或坐化,如武松、戴宗、公孙胜、鲁智深。不愿接受恩赐的有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另外阮小七虽受了恩赐,
阮小七接爱恩赐
由于童贯和蔡京的迫害,把他贬为了庶人,最终他带着自己的老母亲回到了老根据地石碣村,以打鱼为生,除了以上这些人,剩下的69人中有59人战死沙场,
梁山集团走到这一步,从根本上来说已经瓦解,处在了一种分崩离析的状态,但幸运的是另外还有10人,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忌惮,反而得到了重用。
这十个人是:
朱仝被重用
美髯公朱仝:正将授保定府都统制。
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轰天雷凌振:四员偏将授武奕郎,诸路都统领。
神医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玉臂匠金大坚、圣手书萧让、铁叫子乐和:直接留在京师,供皇帝调遣。
梁山真正官袍加身,在官场上走到了最后的人就是以上10人,这是否意味着宋江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呢?
宋江实现梦想
此时的朝廷正是奸臣当道,皇帝昏庸无能,这十个人怎么就逃过了那些“毒瘤”的侵蚀,顺利地达到了人生巅峰呢?
按理蔡京、童贯、高俅之流,一定会想尽办法根除梁山在朝廷中的力量,可对于这十个人,他们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打压,而是得到了重用,这是为何?
一、这十人根正苗红,朝廷看重被重用的十个人中间,有五个在上梁山之前,是有编制的公务员,端的是国家的铁饭碗:
朱仝是县兵都头
朱仝:郓城县兵都头。
黄信:青州慕容知府麾下:兵马都监。
孙立:登州兵马提辖。
乐和:登州城监狱的牢子。
凌振:东京甲仗库副使。
剩下的五个人,孙新、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和萧让虽然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但个个都有一份正经的职业,
孙新和老婆经营酒店
孙新和老婆开酒店为生;安道全是神医;皇甫端是东昌府兽医;金大坚是制造印章的高手;萧让更是书法大家。
在这十个人的身上找不到什么污点,皆是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不像梁山上的其他一些好汉,有的要么是劫匪出身,
有的要么是杀人犯,这两种人朝廷是当当不敢重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若匪性不改,将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给朝廷带来麻烦。
孙立为官清白
而被重用的这十个人,相对而言是比较温驯听话的,这种人比较好控制。他们的心也没有被贼寇思想所污染,
回归朝廷依旧是他们心的归宿,所以朝廷用人,是要考察个人属性的,就如同我们现在考公务员必须要政审一样。
只有通过政审才可以给正式编制,对这些人的要求当然要根正苗红了,梁山上有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标准。
黄信根正苗红
所以这十个人因为在上梁山之前没干过什么坏事,有的还是国家单位的人,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促使他们成了幸运儿,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二、朝廷用人懂得“因材施用”善于收服人心这十人中间,除了朱仝在梁山集团中担任马军八骠骑先锋使,排名十二位之外,其他的人都排除在核心权力的圈子之外:
黄信,排第三十八位,为梁山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一名;
孙立,排第三十九位,为梁山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二名;
萧让,排第四十六位,职务为行文走檄调兵遣将;
萧让是书法大师
凌振,排第五十二位,专为梁山兵马造大小炮;
安道全,五十六,负责医治梁山好汉;
皇甫端:排第五十七位,职务为掌管专攻医兽一应的马匹;
金大坚,排第六十六位,负责制造兵符印信;
乐和,排第七十七位,职务为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
孙新,排第一百位,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
这些人的职务在梁山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宋江为了把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梁山集团的核心权力成员大多安排的自己人。
宋江自私自利
所以这几个人在梁山是没有归属感和存在感的,他们在心里对宋江这个领导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在梁山这些人受到的是不公平待遇,
朝廷也为他们扳回一局,这十人的心里自是会感恩戴德,铭记于心,用金钱或权力换来的人心实际上都不靠谱,只有从心理上征服人心才会让人心悦诚服。
这一点朝廷的某些奸臣比宋江高明多了,宋江终究是因为太过爱护自己的羽毛而选择了自私,缩小了自己的格局。
宋江爱惜自己的羽毛
所以那些有能力也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的人,对宋江是恨之入骨。人在某些地方被人看低了,一旦有人抬高看你一眼,就会誓死效忠,忠心不二。
这正是朝廷重用这十个人的目的,他想让这十个人全心全意地为自己所用,曾经被宋江冷落的,如今我们就要重用,并且这十个人的造反之心也被彻底地给消除了。
三、十人各有所长,朝廷器重技能朱仝虽然在个人特长方面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但是他能力出众,在梁山宋江也是不敢小觑了,把他排在了第十二的位置上,
朱仝表现出色
所以在官场朱仝也一定是佼佼者。孙立是战场上的精英,他随宋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在这十个人中间能力最差的应该属孙新,
他的排名也几乎到了倒数,上梁山之前经营酒店,到梁山之后宋江还是安排他经营酒店。除了这三个人之外,另外的七个人是个个身怀绝技,
皇甫端和安道全二人医术高超,深得宋徽宗喜爱,一个在梁山征方腊之前留守东京,一个在征方腊之时被皇帝调入宫中。
皇甫端被特招
金大坚其制造印章的本事也是一流,在征方腊前也被皇帝调走,驾前听用。这三人不说他们的官大与不大,至少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谁见了都要给他们三分尊敬。
黄信和凌振二人属于随宋江打了胜仗之后,正常封官,没有受到朝廷的迫害。在这里凌振可是一个研发“炸弹”的专家,
这种技术型人才,自是难得,朝廷也是爱不释手。萧让玩得一手好书法,我们知道宋徽宗对书法极其的感兴趣,
他发明的瘦金体到现在还在流传着呢!蔡太师也很欣赏萧让的书法,于是把他留在了府上,皇帝、蔡太师和萧让他们三人正好可以探讨一番吧!
乐和是策划娱乐活动的一把好手,这一特长在梁山自然无用武之地,可到了京中就不一样了,王都尉就被乐和的这一才能深深吸引,
在征方腊前把他调走,留守京都。如此看来,掌握一门技术对于人生也是至关重要呀,它似乎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捷径。
方腊被征讨
所以这十个人虽然武功平平,但是也是各有所长,朝廷器重技能型人才,受到重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写在最后分析完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朝廷明确要留用的人,皇帝基本上都舍不得他们上战场,像皇甫端、安道全、金大坚、萧让、乐和等人,
要么是皇帝亲自留的,要么就是底下大臣留的。黄信、凌振、孙立、孙新、朱仝等人上了战场,也是根据他们的综合表现,
凌振是搞炸弹的专家
再认真考核,才给予重用。事实上重用这些人朝廷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所做出的选择,梁山能文能武的人如数家珍,
如宋江、卢俊义、李逵、吴用、花荣、戴宗等人,虽可堪大用,但是如果重用这些人,朝廷必有后患,只要宋江的小团队不散,
警报就不能消除,所以宋江这伙人的结局很惨,即使打了胜仗,也难逃一死。朝廷让梁山集团打冲锋,这已经是在挖陷阱,
宋江结局很惨
就是在间接的瓦解梁山集团,朝廷怎么还有可能去重用这些人呢?而被重用的那十个人,造反风险低,宋江离世之后,
他们也不会揭竿而起为宋江报仇,因为在梁山之时在心里就对宋江充满了仇视,此时没有了宋江安心归顺朝廷正是如了心愿。
所以朝廷也是重用可重用之人,绝对不是马马虎虎的选择,在这种选择背后有奸臣们的良苦用心,最终他们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只是宋朝却呜呼了,被他们玩坏了!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梁山好汉大多下场悲惨,但为什么还有10个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从梁山泊被朝廷重用的几个人,可以看到宋徽宗的恶趣味,及朝廷的腐败。
“除了不会做皇帝,其他啥都玩得精彩。”这是后人对徽宗赵佶的评价。他身边的近臣,都是逢迎谄媚之辈。赵佶喜欢逛青楼,号称“青楼皇帝”,近臣还专门为他修了一条地下通道,直通名妓李师师的卧房。
赵佶贪恋声色毛病从小就有,太后特意为他精心挑选了一个叫春兰的美人,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但没几天赵佶就腻烦了,他为了寻找刺激,就经常微服出宫,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
宦官为了讨好皇帝,还专门为他修了一条嫖妓专用通道,结果经常君臣在青楼相见,尴尬到互相装做不认识。赵佶经常玩得太嗨,第二天还沉浸在温柔乡里,耽误早朝,宦官就向大臣撒谎说皇帝身体不舒服,取消早朝。
荒淫无度的生活毁坏了赵佶身体,又不能声张。安道全招安后,近臣马上将他献给皇帝,为皇帝调理身体。
安先生医术没得说,各种疑难病症手到病除,给皇帝补补肾小K斯。加上他常年行走江湖,处世老到,办事沉稳,给赵佶壮阳补肾,甚至医治性病这些事,守口如瓶,很快成了皇帝的近臣。
皇帝娱乐,自然少不了李延年式的乐工助兴,乐和正中下怀。乐和人称铁叫子,不但嗓子好,能唱各种艳曲,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梁山泊时,就在朱贵开的黑店里当歌手,捎带搜集情报。
梁山被招安后,被安排去打方腊,对于武艺不精的乐和来说就是去送死,没想王都尉发现乐和的特殊技能,绝对是一流艺人,便把他要了去。
宋徽宗为了淫乐,就将一些喜爱的妓女藏在近臣家中,经常找借口到这些大臣家里鬼混,乐和有了用武之地,在酒宴上即兴表演助兴,是做过酒店歌手的乐和拿手好戏,加上年轻漂亮,很快成为赵佶的近侍。
玉臂匠金大坚、圣手书生萧让和赵佶趣味相投。赵佶皇帝当的不好,但是文艺细胞非常丰富,诗、书、画、印无不精通,而且还将这几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些,形成独有个性化风格。
金大坚是金石名家,善刻碑文、印章。萧让有特殊技能,擅于模仿各种字体,当时最牛叉的苏、黄、米、蔡,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吴用为了救宋江,将金大坚和萧让骗上梁山,逼萧让模仿蔡京的字体,写假信,金大坚刻假印章。
萧让是个懦弱文人,不敢玩奸。但金大坚有个性,被欺骗了心里不爽,于是在刻印时,蔡京已经做太师了,却故意刻了个“翰林蔡京”,很轻易的被识破,结果宋江没救成,还搭进了戴宗。
可以看出,这两个人被骗上梁山心不诚,招安后自然心向大宋皇帝。恰好赵佶最喜欢臭味相投的人,想当年高俅到球场送东西时,只一个倒挂金钩迷住了赵佶,便从一个小跟班封为太尉。金、萧二人,一个金石大家,一个书法名人,天天陪皇帝玩文艺,自然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其他几个有会相马的皇甫端,估计当了弼马温;轰天雷凌振是高科技人才,成了“两蛋一星”专家;据说孙坚、孙立兄弟二人当年就是朝廷的卧底……
梁山泊在朝廷中红火的这几个人,大多是能满足赵佶的恶趣味,能陪皇帝哈皮的谄媚小人,真正的好汉都战死在沙场了。
梁山好汉大多下场悲惨,但为什么还有10个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从梁山108条好汉聚义,到最后被招安征方腊止。这108位英雄大多数结局都十分悲惨。根据原著所记载:有五位被朝廷追杀或者自刎、有五位出家,摆脱尘俗、有15位放下刀剑,隐居山林、还有60位。不幸战死于沙场,最后也仅剩下十个梁山好汉被朝廷重用。
被朝廷重用的这10个幸运儿,分别是美髯公朱仝、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圣手书生萧让、铁叫子乐和、神医安道全、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轰天雷凌振。
那么问题就来了,论武功,这十人比不上林冲、关胜、秦明、武松、论排名,最高的也只仅有美髯公朱仝排名第十二。那为什么偏偏只有这十人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呢?其中必然有原因的:
一、这十人大多数都没有背负血债。而且从原著上看,这十人大多都是性情温良之辈。比起李逵、孙二娘之流来,有没有人命案在手的盗寇是朝廷衡量可靠不可靠的一个标尺!
二、这十人大多数都走的是技术流。不管是打仗方面也好、治病方面也好、文艺娱乐方面也好。总之这十人有很多都是这方面专精的人才。
三、即使在梁山上,这十人也基本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角色。对于排名坐次基本上也无任何怨言。这在官场上将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四、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没有了像: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之流的靠山。即使以后再反叛,朝廷也有能力将他们收拾掉。
五、也有人说,这十人是朝廷早早就在梁山埋下的钉子、眼线。如今梁山、方腊、田虎、王庆四大寇均已平定。这十人也功成名就,返朝论功了!这也仅是一种推测而已。
所以,梁山也就这十位好汉才最终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只可叹其它好汉的理想并没有在”带头大哥“宋江的带领下发扬光大。反而大多落得结局凄凉。可惜了那一代的英雄们,想必你们也已经预知了会有今天的结局,但仍要去赌一赌,博一博!是非成败就留给后人去评议吧!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水浒传》书中,并无任何影射、无任何涉及政治。
梁山好汉大多下场悲惨,但为什么还有10个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梁山好汉大多数下场凄惨,但最终还是有十个人被朝廷重用,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是老白,我来回答。
首先,大宋朝廷需要这十个人向全天下表示,朝廷的招安不只是个诱饵,而是实实在在有作用的。朝廷的招安收编了梁山的队伍,宋江是诚心归顺朝廷,想要为山上的兄弟们搏一下正经的出身。代价确实惨重了点,但最少也算是一个选择。
大宋朝廷的本意,当然是想让宋江和方腊互相残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梁山好汉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证明了自己是诚心归顺,如果朝廷一网打尽,不留一点活路的话,那以后谁还敢再接受招安呢?
不管怎么说,朝廷方面需要这十个人,以证明招安的效力。
水浒剧照
被朝廷重用的十人,都是梁山的边缘人物,不是梁山的主力。征方腊后,梁山好汉有五位遭到了朝廷清算,被迫自杀。另有五位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出家为僧、为道,了脱尘缘。还有十五位化剑为犁,归隐山林。
还有六十多位,这六十多位是梁山的主力核心,付之一炬,战死于沙场。
剩下十个梁山好汉是:
美髯公朱仝、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圣手书生萧让、铁叫子乐和、神医安道全、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轰天雷凌振。
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
被朝廷重用的这十个人论排名都在后面,论武功和林冲、秦明等相差甚远。这十人有以下共同点:
1、这十人身家基本清白,没有怎么杀人放火,都不是穷凶极恶之徒。他们和李逵和孙二娘等人比起来,手上没有血债,算是比较好的。
2、这十人在梁山上都是边缘化人物,不是梁山的核心,排名相对比较靠后。
3、这十人都有一技之长,是各领域的专科人才。比如金大坚擅长建筑,萧让擅长书法,乐和是个音乐奇才,安道全是个神医,孙立是个难得的全才,皇甫端善于相马,凌振是个黑科技大牛。
4、也有人说,这十人其实本为就是朝廷安插在梁山的卧底。
妙手神医安道全
综上所述,朝廷为何用重用这十个梁山反贼?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向天下人证明招安的效力;
第二,确实有一技之长,也有为朝廷所用的基础,能为朝廷创造价值。
老白说:
不管啥时候,不管啥时代,掌握核心技术都是很重要的。在治世,凭技能可以安身立命;在乱世,任技能可以生存保命。
高俅
真的,最少要学好一样技能,就像高俅一样,时运来了,只靠踢得一脚好球,就能平步青云。你想,如果高俅不会踢球呢?
那他一辈子也就是个街头混混,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头条千万条,关注第一第。我是老白,动动小手给个关注。
梁山好汉大多下场悲惨,但为什么还有10个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这个问题还真的应该思考一下了,这是个沉重的话题。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在宋江的带领下,全伙向朝廷招安了,别的人怎么想的宋江不知道,宋江本人可能会这么想,终于不是梁山贼寇了,自己是堂堂正正明正言顺的大宋官员了,从前的罪孽已经通过招安洗刷的干净了,自己这个一百零八颗星的星主不负使命,终于让大家归于正途,今后要做的事,就是效力国家,忠于朝廷,百世流芳。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平辽,灭田虎,王庆,方腊。平辽,灭田虎,王庆,大小战役经过无数,伤亡不少,万幸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无一伤亡,就是最危险的一次,没羽箭张清被射中咽喉,都被安道全给救活了,水泊梁山的运气还真白坏,可到了征方腊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梁山水泊好汉大部分全阵亡了,只有少部分人活了下来,什么原因造成的的呢?首先第一个原因应该是施耐庵就想这样写,他写谁死,谁就活不成,以前经历那么多战役,水泊梁山将领没有任何伤亡,征方腊就死伤惨重,太巧了。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水泊梁山是北方人,辽国,田虎,王庆是北方人,本土作战相当熟悉一些,巧和没有伤亡,上天的安排吧!方腊是南方人,水泊梁山众将有人水土不服,又不识水性,又赶上瘟疫,也死了一部分人。第三个原因有些将领功夫不到家,运气差,有被水淹死的,被石盘砸死的,最可气是毒蛇给咬死的,真的无语了。第四个原因是对手太强大,实在打不过战死的,这些人占多数。第五个原因,是公孙胜,安道全没有随军征方腊,公孙胜会法术 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安道全会医术,能救回一些受伤的将领,什么人活下来了呢?,一些功夫极高,如武松,鲁智深,林冲,燕青,卢俊义,宋江有人保护,又是主角,活下来了,另宋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忠心耿耿为朝廷卖力气,最终赏赐他的仍然是一杯毒酒,招安没有换回自己的尊严,朝廷奸佞依旧拿有色眼镜看他朝廷眼里自己依旧是个反贼,就像电影里的祥林嫂,和拉兹一样,捐几道门槛也没用,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最后活下来的几个人有的根本就没有参加战斗,安道全成了皇帝的御医,金大坚陪着皇帝玩笔墨,乐和是皇帝的歌仔,没事陪着皇帝到李师师,赵原奴那取了,最后宋徽宗被人家劫到北国去了,北宋就这样断送在宋徽宗手里,谁还信皇帝是个好皇帝呢?
梁山好汉大多下场悲惨,但为什么还有10个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一群匪寇,得到了为国效力的机会,然后大部分人战死沙场,虽然做不到青史留名,但对他们而言人生已经是无限荣光了,所以逻辑文史姨不太明白题主所说的“下场悲惨”该怎么理解。要比惨的话,其实就宋江、卢俊义、李逵惨吧,前二位是朝廷奸佞指定要整死的人,而李逵比较无辜,只是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暴走坏了梁山好汉的名声所以也将其带走而已。
在大聚义后宋江心中满满的都是为国效力的热血,可朝廷中的臣子们没几个看梁山顺眼的,也就颇具慧眼的宿元景和协助征南的张叔夜称得上的是朋友。不仅如此,赵佶本身对招安梁山之事不愠不火,恐怕全部山头几万人的性命还不如一个李师师重要,所以想要让梁山头领在朝廷博得一席之地,你得有技能啊。
要啥技能?显然会武功的不需要,我大宋虽然尚武之风薄弱,但我皇宫内的厢禁军以及都教头们可不是吃软饭的。作法的或许很受欢迎,毕竟赵佶信道,让公孙胜、樊瑞等人施个法也很有意思。除此之外,赵佶本是就是文艺养生皇帝,你梁山头领武功再高,也抵不上那个能说会场的,而朝廷之臣的品位大多与赵佶相似,所以这就有了征南前梁山文职人员的提前抽调,于是就有了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的提前出走。
行军打仗,军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安道全能一直随军,完全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你想吧张清都让射成那样了也能活…)。奈何赵佶要养生,安道全只能被调走,其实看到这里就能知道赵佶的尿性,那家伙根本就不会关心梁山众人的死活,他们能和方腊同归于尽那才是极好的。
征南胜利后幸存的头领也没几个,除了之前的朝廷旧将外一些无背景的人士也纷纷选择离朝,最终能在朝廷站稳脚跟的也就关胜、呼延灼、朱仝、黄信、孙立(孙新夫妇不提了)、凌振罢了。关胜回朝后应酬颇多,最终死于酒驾这没什么说的;呼延灼与朱仝参与了抗金大战,一个战死沙场,一个节节高升;黄信与孙立各自镇守一方,也算落叶归根。而凌振的设定是火炮人才,但最终仅仅落了个在火药局御营任用的差事,都不一定有正式的官衔。
所以梁山好汉想要得到朝廷重用,要不就是文艺青年,要不就是本身武艺高强且与朝廷奸臣没矛盾的,否则就应该像柴进、李应这样,看势头不对,撤退就完事了。
文/逻辑文史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