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楼梦》,淫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何得到贾府阖府称赞?
在《红楼梦》第七回的结尾,出现了一处精彩的点睛之笔,那就是焦大醉骂贾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话一出,是揭露了贾府丑陋不堪的一角。
“爬灰"是什么意思?又是暗指的谁和谁的腌臜事?爬灰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对公公与儿媳乱伦之事的专有称呼。然而在《红楼梦》中,演绎这场乱伦之事的丑角就是秦可卿和她的公公贾珍。
在古代,对于男子而言,可以肆无忌惮地没有贞操,因为在封建社会下给了他们这份特殊的包容。
秦可卿与公公
在《红楼梦》中,哪一个男子不是三妻四妾,家里红旗不倒外面还要彩旗飘飘,偷腥不过是家常便饭的事。就如贾珍有了能干漂亮的尤氏,他还要去祸害尤氏的两个妹妹,甚至连儿媳也不放过。
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是没人会去谴责贾珍的,也没有人能指责他,因为在宁国府这边,他老子贾敬出了家,在宁国府他就是王,一切也都是他说了算。
然而女人就不一样了,在封建社会的教条规范下,并没有许女子这份宽容。女子的贞洁若受到污染,那就意味着她的人生陷入了淤泥之中,这一生一世,也将再也没有洗白的机会。
温婉如玉的秦可卿
要接受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任人戳脊梁骨,封建礼制喷来的泡沫腥子足以可以将她湮没。秦可卿不也没落下一个好结局吗?
与公公之间长期保持乱伦关系,让她心存羞耻纠葛,思虑过度,得了心病,导致心神俱亏,早早的命丧天香楼。
只是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发生在秦可卿身上的这件丑事似乎是被什么掩盖了一样,
贾珍
在封建礼制下的这一些人并没有为难她,她不仅没有因为此事受到影响,反而在贾府得到了阖府上下的一片称赞,这是为何呢?
一、秦可卿来自仙界,来历不凡秦可卿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在仙界的名字叫作“兼美”,“兼美”的名字也叫得大有深意,仿佛是人间宝钗和黛玉的结合体。
像鲜艳妩媚的宝钗又似袅娜纤巧的黛玉,还具有一颗慧中的心灵,引导宝玉止淫走正道兴贾府。“兼美”降临尘世,是奉了警幻之命,引导金陵十二钗早早归入太虚幻境。
兼美
“兼美”来到凡间,命很苦,一出生便成为了一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业因多年无生育,便到养生堂收养了她,给她起名可儿。
秦业为官清廉,宦囊羞涩,家境贫寒,却对秦可卿的教育十分的重视。所以秦可卿来到人间的第一道门槛就历经了磨难,之后的教育又使她成了一个有教养的人。
人生阅历丰富,教养又好,而且还有着绝世之容颜。这样的人身上但凡有点缺点,也会被这满身的优点所遮盖吧!
秦可卿性格温顺
曹雪芹为什么会把秦可卿写得这么完美了,完美到在她身上的缺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在曹雪芹的笔下,大多从仙界下到凡间的人物形象,都是性情温顺,受万众所爱戴。
不仅是秦可卿如此,宝玉也不例外,在人间衔玉而诞的宝玉不也是受到了如众星捧月一样的待遇么?秦可卿能赢得贾府上下的喜爱正是因为她已经完美到了无可挑剔。
曹雪芹把仙界的人描写成一块洁白无暇的美玉,无不是为了揭示现实的丑陋和腌臜,以此加深贾府衰败的悲剧色彩。
秦可卿心病难消
二、秦可卿情商高,人缘好在《红楼梦》中,在年轻一辈中,若说能力最强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王熙凤,另外一个则当属秦可卿,秦可卿在管家处事的情商上,可以说还要略胜王熙凤一筹。
王熙凤是张扬,言语犀利,在下人们面前是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平时见了她,就如见到一只母老虎,一张毒嘴可以巴拉巴拉将人数落到体无完肤。
王熙凤这一招看似厉害,实际上在无形当中容易得罪人,被她得罪的那些人虽然当着她的面不敢放一个屁,一旦背离了她就有可能出现使坏的情况。
王熙凤情商不如秦可卿
得罪的人越多,路也将会越走越窄,长辈们自然也不会喜欢。像凤姐在长辈中除了贾母之外,还有谁喜欢她呢,与自己的婆婆是明枪暗箭,与姑姑王夫人是各怀鬼胎。
然而在秦可卿这边便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不管是与仆人之间,还是与公婆长辈之间,从上到下是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对待长辈素日孝顺,难怪她与尤氏之间不存在千年难解的婆媳矛盾,婆婆尤氏曾在她生病的时候,给过她一个肯定的评价:
尤氏表扬秦可卿
她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她……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秦可卿自己也曾亲口说过,公公婆婆待她就如同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公公自不必说,两人之间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在,对她过分的好也有是有其目的。
但能让婆婆把儿媳当成女儿,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只有以心换心,以心贴心,恭敬顺从才能博得他们的欢心。
秦可卿与贾珍
再者处在婆婆说一不二的时代,做儿媳的若没有几分情商,那日子基本上是过得够呛,可在秦可卿这里,完全没有千年难解的婆媳矛盾,与尤氏之间的相处是轻松愉快。
秦可卿不只是在公婆面前会做人,对待下人也是一副平易近人的面容,所以她在下人群体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她去世的时候没有哪一个是不痛哭流涕的,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情实感,秦可卿若不是在他们心中拥有很重要的位置和份量,这种伤心是绝对伪装不出来的。
秦可卿葬礼下人伤心哭泣
在宁国府,秦可卿并没有实权,在这边真正的管家人还是尤氏,下人们也并不是仰仗着她能捞点什么好处而去靠近她,她之所以能受到下们的尊敬和爱戴正是被她优秀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喜欢她皆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带任何的目的,这种人际关系才是高明的,才是稳固的,以诚待人,以心交人,才能在这个若大的贾府中混得如鱼得水,这就是拥有好人缘的好处。
三、秦可卿智商在线,眼光高远秦可卿在贾府中做事,从来就是那个可以让人放心的人,贾母曾就十分地肯定过她的办事能力:
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乃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
老祖宗对她的这一句评价,可谓是总结得非常到位,说其是人美,心善,而且办事能力强。
贾母夸奖秦可卿
这足以可见,秦可卿平时在贾府的表现是十分优秀的,如若表现得不好,怎么能逃得过贾母那双火眼睛睛呢?
平时处事就智商在线,然而在她离世时给凤姐托梦的那一事件更体现了她的高瞻远瞩,甚至贾府中的所有男人都未及她的眼光高远。
托梦她给凤姐留下了两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个是留下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的警示;
第二个是面对这一困境提出了解决方案。方案的具体内容是:
秦可卿托梦留言
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秦可卿为了贾府可是煞费苦心呀!为了能规避所要面临的窘境,她不仅提出了警示,还对贾府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在这个偌大的贾府中,除了探春有这个超前的风险意识之外,剩下有明确领悟的人那就只有秦可卿了。凤姐与秦可卿相比,是不是要差上一大截呢?
王熙凤能力不如秦可卿
如果秦可卿不早早地离世,或许贾府在她的力挽狂澜之下,可以寻得一线生机,她夸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我看她才能真正的担起“粉脂队里英雄”的这个称号。
像秦可卿这等智商,这等眼光,若得不到贾府阖府上下的称赞,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整个贾府的人都是瞎子。
写在最后在秦可卿身上的污点是什么?那就是淫丧天香楼,这些污点严不严重呢?当然严重,这是一些致命的污点,尽管在贾府上下,没有太多的人去指责她的这一污点,
秦可卿洗不掉的污点
但她自己都无法逃过自己的心,仿佛是被捆绑了,束手束脚,时间久了这就成为了她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所以她最后也是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儿媳与公公乱伦,这在古代绝对是要沉池塘,浸猪笼的事件,既败坏纲常,又有违伦理。其实《红楼梦》的作者还是给了秦可卿一份慈悲,在这天仙般的人物身上,给了如此丑陋的一隅。
但是除了这一事件之外,他给秦可卿这个人物角色布满了闪光点,正是这些闪耀的点遮去了她身上那些丑陋的瘢痕。
秦可卿情商智商在线
再加上她为人处事,智商情商皆在线,性格又好,在贾府中是混得风生水起。情商和智商这绝对是比钱和权更好使的东西,因为以此收服的人心才是让人信服的。
在深宅大院中,要想走得游刃有余,那就要学一学秦可卿的为人处世之道。智商和情商绝对是人际交往中的两大法宝。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小说《红楼梦》,淫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何得到贾府阖府称赞?
小说《红楼梦》中,[霪]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什么得到贾府阖府称赞?
一,关于小说《红楼梦》中,秦可卿的[霪]丧天香楼。“秦可卿[霪]丧天香楼”,是脂批里说的。在《红楼梦》第十三回 里,叫作“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曹雪芹原作关于秦可卿与贾珍的故事,脂砚斋说:
“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因命芹溪删去。”
而这一回里秦可卿的去世的原因也一并删去了。
具体情节虽然删去了,但薄命司册子里“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和《红楼梦》曲子里的“画梁春尽落香尘”依然如故。丫鬟瑞珠“触柱而亡”和贾珍的“如丧考妣”,更加上焦大“爬灰的爬灰”的话,秦可卿[霪]丧天香楼是原本里确凿无疑的情节。
二,小说《红楼梦》中,[霪]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什么得到贾府阖府称赞的原因如下:一是,小说通过这个情节揭示了宁国府乃至整个贾府的荒淫无耻。贾府的荒淫无耻的情况比比皆是,贾珍、贾蓉、贾赦、贾琏等人就是代表人物。不赘述。
二是,作者通过对秦可卿的同情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红楼女儿普遍的赞美。作者写秦可卿是这样,写尤二姐、尤三姐也是这样。
尤二姐是在贾珍玩腻了的情况下,让给贾琏的。她是一个有污点的人物,也是一个令人同情的红楼女儿。
尤三姐,根据脂批,她是一个“霪奔女”,是在与贾珍厮混之后,又被贾蓉纠缠,后来由贾琏介绍给柳湘莲,柳湘莲“我不当那剩忘八”之后自杀的。尤三姐也同样是一个令人同情的红楼女儿。
包括凤姐,是个杀人害命的狠角色。但是她也是进了“薄命司”的。
《红楼梦》中,哪怕是乱伦,哪怕是有其它污点,女儿们都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作者除了写出了她们的不足之处以外,更有大量笔墨描写了她们的优秀的一面。红楼女儿们都是性格丰满,栩栩如生,不能取其一点不计其余的。
所以,秦可卿贾母说她是“极妥当的人”,尤氏说“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
“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平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的慈爱,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
小说《红楼梦》,淫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何得到贾府阖府称赞?
“淫丧天香楼”之说在正文中并没有提及,只是甲戌本脂砚斋批语中提到的。
其一是:今秦可卿托□□…理宁府亦□□…凡□□…在封龙禁尉,写乃褒中之贬,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
其二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风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首先应当说脂批同作者正文一样是假隐真的,都含义真的,只是凡俗不识。作者靠假语村言人物人情故事隐表达真的文字,批者又没有故事文字,只能借助正文作者的故事文字写批评语,同样不能将真说透,同样要隐瞒凡俗眼界,而给越凡俗观者留下证明真的证据。
批语(一)中明确告诉阅者:“隐去天香楼一节”,也即“天香楼”是被隐的,因为真是被隐的,那么“天香楼一节”就是真;又由于“节”是节省节约之意,那么“天香楼一”就是真。“天香楼”,即香天楼,重在“香天”二字。“香天”形容以天为香,“天”就是宇宙自然事物的客观存在,那么,“香天”就是以探索未知自然的特性、规律性为香为有趣,这样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探索发现总体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生产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前所未有制造技术“一”的创新提高,“楼一”就是前所未有制造技术“一”的提高。用语言文字阐释阐述宣扬这样的文化观点就是“上笔”。批者“不忍下笔”就是不忍低俗无用的休闲文化肆虐充真充大雅,这些充真充大雅的假文化就是“下笔”,就是“淫”,这就是警幻仙子称“石头”——“宝玉”为“古今天下第一淫人”,要淫(意淫,思想淫)及天下“女子”的原因。“褒中之贬”就是假,“褒”就是作者所警仰的“香天、楼一”。真是超越凡俗的,也即批中在“凡”字前的部分,“今秦可卿托□…理宁府亦□…”就是真。“今秦可卿”就是指称颂赞颂秦始皇治国的作者托能理解解读并与作者一样敬仰真,敬仰秦始皇大帝的人或读者,正是作者批者托这些人“理宁府亦”,“理宁”建设国家民族永久的安宁,靠什么?就是要靠“楼一”,也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创新“一”的水平或楼层,只有兵器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才能“理宁府”保国家民族安定安宁。所托的(王熙凤)指的是很多很多的优秀人才,所以批者用很多□…代之。“亦”字后也有很多□…则是表达被作者、批者所托的人同时要完成铲除假之任务,由于假有很多很多,所以批者以□…代之许多的假,这就是秦可卿托熙凤之两件事。“凡”字后“封龙禁尉”,意思就是设立一个主管大官(尉),主管看管凡者靠近龙,真就是“龙”,“楼一”就是龙。
批语(二)中的前两句是言说“秦可卿淫”的观点或说法,就是儒学史笔文化的观点,也即“用史笔”,“作者”指的是说“秦可卿淫”,说秦始皇为暴君的儒史作者;这样的儒家史笔观点就是孔子春秋的观点,这种文化观点,这种虚文化假文化就是“老朽”,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老朽”,大多读者按批者自谦理解,这就是批者用“老朽”一词双方打擦边球的手法。“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就是指的红楼梦书后,作者批者期盼读者和后人“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的是”,就是红楼梦的真,就是作者写红楼梦的真实目的,批者批的初衷;“安富尊荣坐享人”就是指的不干正事的休闲人,休闲人必然是休闲不务正事正业的观点,也即“不一”,“不香天楼一”的观点,休闲观、闲聊人情的观点是想不到红楼梦真意的。“其言其意则令人感服”指的就是空洞休闲无用的只会吸引收卖人心的儒学世俗情理文化,这样的文化就是假,就是在红楼梦中暂借“姑赦之”的有罪文化。“赦”就是言其有罪,是罪犯。“因命芹溪删去”,“删去”,就是指的要删除假文化,“芹”指的是作者真意,“芹溪”就是指作者真意文化人群达到一定的程度,一定力量也即“成溪”。
由此可知,是假丧了真,假即魔鬼淫荡,也即“淫丧天香楼”(并不是秦可卿淫)。“贾”即“西贝”道佛文化,与居东居鲁的孔孟儒文化(东贝)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儒史非秦诽秦,这就是贾家阖府称赞秦可卿的原因。
小说《红楼梦》,淫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何得到贾府阖府称赞?
这个问题,有似是而非之嫌。至少,是有时间上的错误的。
没错,秦氏“淫丧天香楼”,也没错,秦氏得到了阖府的称赞。不过这两件事,不仅不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时间上有错误。
秦氏得到阖府称赞,主要以贾母为代表,称之为“重孙辈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发生在第五回。在这次见面之后,又有宝玉会秦钟、焦大醉骂等情节,秦氏与贾珍的不伦之恋才逐渐浮出水面。
而随着丑闻的逐渐公开,贾母对宁国府、对秦氏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贾敬过生日,一向爱热闹的贾母不肯过府赴宴;秦氏在中秋节跟着贾母玩了半夜,回来后几天开始生病,应该也是受到了贾母的冷淡。
阖府称赞的美人,也可能有乱伦恋爱的丑闻。在丑闻曝光之前,美人还是受着阖府称赞。但是丑闻曝光之后,美人只有称病不出、羞于见人,并最终“淫丧天香楼”了。
小说《红楼梦》,淫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何得到贾府阖府称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这是改过的。
秦可卿死前丑名没有传播之前,确实在贾府的口碑不错。
她美丽端庄,又有一定办事能力,对仆人也不刻薄,甚至得到贾母的喜爱。
不过 ,这一切仅仅是在丑名传出来之前。
大家注意,贾母本来很喜欢秦可卿,但后来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秦可卿患病多时,并不是一下子就是的。
贾母如果真的关心秦可卿,不至于这么久也不去看一下。毕竟宁国府和荣国府是一体的,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也就是宁国府的长孙媳妇,地位是很高的。
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贾母知道了秦可卿和贾珍的丑事,对他们极为恼怒,态度才有很大转变。
其实在秦可卿自杀之前,她和公公通奸乱伦的丑事,整个宁国府和荣国府都知道了,外面也多少有些耳闻。
只是宁国府、荣国府的人知道确切的证据,外面的人只是当作丑闻听听而已,半信半不信。即便如此,就连柳湘莲这种人,也知道宁国府可能存在通奸乱伦的事情,拒绝娶尤三姐。
本来原著写的是秦可卿和公公通奸的事情败露,因此无地自容。
大家注意,贾琏同鲍二媳妇通奸。鲍二媳妇本来就是淫妇,而且同贾琏有什么伦理上的关系,只是单纯的婚外鬼混罢了。
然而两人被王熙凤捉奸在床,鲍二媳妇还是上吊死了,毕竟这种丑事发生以后,女人是难以在社会立足的。
而古代性丑闻中最大的,无非就是公公和儿媳妇的爬灰,这让秦可卿怎么受得了。
所以,秦可卿得的所谓无名的怪病,就是她自己不想活了。
秦可卿的疾病在今天来看,似乎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月经不规律、睡眠不好、头晕目眩,仅此而已,也不至于死亡啊。
其实贾蓉说的才是关键:“她这病也不用别的,只是吃得些饮食就不怕了。”
也就是说,贾蓉说秦可卿不能吃饭。
而秦可卿不能吃饭的结果,也是很夸张的:凤姐儿就紧走了两步,拉住秦氏的手,说道“我的奶奶!怎么几日不见,就瘦得这么着了!”
看看,几天没见,秦可卿就瘦得一塌糊涂。
这是不是很怪异?
其实就是秦可卿不想活了,她说得也很清楚:“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
秦可卿是主动不愿意吃东西,就是想借此自杀。
最终她没有精力熬得太久,干脆在天香楼上吊而死。后来鸳鸯上吊之前,看到秦可卿在上吊。古代迷信认为,上吊死的人不能投胎,除非引诱另一个人同样去死。这就暗示了秦可卿就是上吊死的。
那么,书中为什么又说秦可卿是病死的?而且所有人对她都很满意,而不是责骂她淫贱?
因为书被修改过。
据说曹雪芹写的是半自传的东西,秦可卿和贾珍也是真有其人的,这是曹家的一个大秘密。
当红楼梦部分流传在市面上时,曹家的长辈看到这个章节极为懊悔。自古以来,家丑不可外扬,他们勒令曹雪芹不能这么写。
于是曹雪芹就改变了内容,搞得这一个章节不伦不类,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
其实,原著同电视剧倒是比较接近。
秦可卿是个淫荡的女人,美丽风骚,贾珍又是色中饿鬼,是个女人就不放过。
两人不顾伦理最终搞到一起,贾蓉和尤氏其实都知道此时。但尤氏必须依靠贾珍才能生存,她不敢闹事。
贾蓉从来都畏惧父亲贾珍,加上当时不过十五六岁,此时也敢怒而不敢言。
尤氏对秦可卿非常痛恨,后来秦可卿死了,尤氏装病不去给她料理后事。
贾蓉则更夸张,因为这些刺激,对长辈女性产生了性变态行为。贾蓉非常依恋婶子王熙凤,婶子同两个名义上的姨娘尤二姐、尤三姐怕是有肉体上的关系。
此事本来还是比较秘密,但一次秦可卿的贴身丫鬟瑞珠无意中撞破两人通奸的现场,这事也就变相穿帮了。
后来秦可卿刚死,瑞珠就不明不白地死了,也不知道她真的是自杀还是 被贾珍害死灭口。
而同瑞珠关系很好的另一个贴身丫鬟宝珠,则表示愿意一辈子为秦可卿守墓,也就是不再同外界接触。
恐怕宝珠同瑞珠关系密切,唯恐贾珍也杀她,选择这种方法。
小说《红楼梦》,淫丧天香楼的秦可卿为何得到贾府阖府称赞?
关乎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红楼梦》文本前后看似矛盾,实则是曹雪芹春秋笔法,烟云模糊之高妙处。原由如下:
其一:据脂披考证:《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原本是曹雪芹塑造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本。后在脂砚斋的强烈反对和倡议下,曹雪芹大略删除30至50页合计5000至7000字左右,以致秦可卿这一形象乾坤反转,大相径庭,由淫荡走向高贵,成为曹雪芹笔下最受青睐的五位钗黛之一。
其二:据考证,曹雪芹穷其一生创作完成108回目《红楼梦》时,由于创作处境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床头金尽并日而食,最后连最基本生济都无从保障,以至于至死都未完成《红楼梦》全本的最终修缮工作,导致前八十回文本多处前后矛盾,客观上给读者造成困顿。正源于此,在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尤为突出。
其三:纵观金陵十二钗,前八十回文本中有一不争事实:秦可卿作墨少、出场次数少、前后情节铺陈少,甚至来去匆匆来不及精雕细琢,为何十二钗排名上居然位于脂粉英雄王熙凤之上?这恰恰是曹雪芹春秋笔法妙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其四、通考前八十回文本,其实不难发现:秦可卿实实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生前阖府交口称誉,堪是万里挑一;生后哀荣无可比拟:贾珍如丧考妣哭得泪人一般,东南西北四路王皆设灵棚吊唁,宝玉梦之竟吐血不止……以上种种可见一斑:秦可卿绝非一般宦官人家女子!实际上,她是康熙朝废太子之女、康熙帝嫡亲孙女、乾隆帝堂妹,只是为国恨家仇计藏匿宁国府二十年而已。
其五、事实上,秦可卿绝对称得上是解开《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背后密码的一把钥匙。惟有从秦可卿入手,方能拨开云雾重见庐山真面目。由此,刘心武先生形成秦可卿形象研究集大成——《秦学》。
其六:曹雪芹最终听从脂砚斋劝告完成秦可卿形象的华丽蜕变,着实见功于烟云模糊之春秋笔法。
其七:正是鉴于此,贾家阖府上下对秦可卿才情品貌、行为举止无不扼腕称赞不吝溢美之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