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是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火了,那么什么是飞花令?

《中国诗词大会》, 飞花令火了,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诗词歌赋热情洋溢,

选手们个个口吐珠玑,让人们饱尝了一顿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领略了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典雅。

飞花令在今天以一种庄重的节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掀起了一股让人们追寻传统文化的热潮,

那么今天我们就借着《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来解析传统文化之趣,探寻古典文化之雅,走进诗词歌赋的世界里瞧一瞧。

飞花令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玩的飞花令和古人们相比,那可是少了两种很重要的东西,一种是酒,如果玩飞花令没有酒,那可以说是少了魂。

另外一种当然不是东西,而是缺少了一种临场发挥的气质。现如今的人要拿捏稳这种气质,怕是很难寻觅了。

古人们玩飞花令现场就能出口成诗,这诗当然不是借用别人的,而是自己当场现做,现卖。

那么飞花令到底是怎么玩的呢?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一书中找到答案。

贾宝玉玩行酒令

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作者曹雪芹就很完整地呈现了古代飞花令的玩法:

宝玉与薛蟠、冯紫英、蒋玉函、妓女云儿一起聚餐喝酒,喝了几杯之后,宝玉觉得这样滥饮无趣,就提出由他发一新令,玩游戏喝酒,输了将被罚酒一杯。

接下来宝玉就提出了飞花令的规则:

规则一: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指放在各人面前的酒杯,代指杯中酒)。

规则二:酒面(指饮门杯之前所行之令,此处即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要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

规则三:酒底(指饮门杯之后所行之令)要席上生风(酒桌上有)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薛蟠不想参加飞花令游戏

薛蟠听完宝玉的话之后,吓得直打退堂鼓,表示玩这种游戏就是在捉弄他,好在妓女云儿在一旁为他打气加油,薛蟠才勉为其难的留在了酒桌上。

宝玉讲完规则已经万事俱备,其后就信手拈来四句: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候。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规则一,宝玉完成的还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以说是100分交卷。

喝酒玩飞花令助兴

接下来是要唱曲了,宝玉拿起琵琶便唱道: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宝玉唱完曲就完成了规则二的内容,听后大家也齐声发出了喝彩,独薛蟠说他听不懂。

贾宝玉出口成诗

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这就是飞花令中的最后一个规则,席上生风的体现。

在《红楼梦》中宝玉出题玩的这一种规则,实际上是飞花令中玩得比较高大上的一种,这个难度比较大,

像薛蟠这种“呆霸王”没有一定诗词基础的人根本就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们喜爱的文字游戏。

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

宝玉玩的这种比较复杂,我们再来看另外两种相对简单的飞花令玩法:

规则是选用七个字的诗词或曲,比如这个飞花令是以“花”字发令,那每句诗词曲中必须要有“花”字,并且花字的的顺序还有讲究,第一句诗词曲以“花”字为首字,

那么第二句的诗词曲“花”字就得必须在第二字,然后第三四句依此类推,直到第七句最后一个字为止,到第七字也算一轮完成。

飞花令玩转诗词

下面我们就安排A、B、C、D、E、F、G七个人来玩一下这个游戏:

A、自飘流水自流

B、烟三月下扬州

C、柳暗明又一村

D、映日荷别样红

E、东风夜放千树

F、牧童遥指杏

G、枫叶红于二月

枫叶红于二月花

这种飞花令的难点就是对“花”字在一句诗中的位置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定,所以在酒桌上要想信手拈来,也需要储蓄一定的诗词量,脑子中没有存货,玩这个游戏也是比较吃力的,

虽然不用自己现场写,但也需要有丰富的诗词储备量。这种玩法酒怎么喝呢?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令其喝酒。

在酒宴上,还有一种飞花令的玩法就更为简单,这个挑战性相对就小了很多,就是只要说出一句带“花”的诗句,“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自身,则罚酒。

举杯邀明月

我们也可以安排甲、乙两个人来示范一下这个玩法:

由甲发令:云想衣裳想容

乙客人刚好排在桌上第五位接令:黄四娘家满蹊

花在第五个字,乙客人刚好排在第五,那么乙客人将被罚酒。这乙客人是大有不醉不归的想法呀,这个玩法必须得海量,并且命运还撑握在自己的手中。

酒下成诗

玩了几局下来,你知道什么是飞花令了吗?飞花令是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输者罚酒。飞花令是行酒令中的一种。

行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飞花令是属于行酒令雅令中间的内容,雅令创作要求比较高,必须是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有点曹植七步成诗的感觉。

要达到这一高度,除了平日里对诗词歌赋的积累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天赋,所以能够参与玩这一游戏的人,也必定是才思敏捷,才能文思泉涌,由此可见,雅令中的飞花令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才情和智慧。

古人注重喝酒礼仪

那么古人们又是从哪个时候开始流行玩这种高大上的游戏的呢?原来这种酒令文化最早是萌生于儒家的“礼”,起源于西周,在秦汉时期最为昌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一种劝人喝酒的方式。

不过用诗词来罚酒助兴比起劝酒倒是要有趣多了,这样不仅能激发人的创作兴趣,而且还能把酒喝到尽兴。

飞花令搬上时代的舞台

并且在这种激发下,对当时诗词歌赋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意义,不知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是在行酒令的激发下创作出来的。

古人们喝酒,也实在是喝到了一定的境界,在这酒中,是喝出了文化,喝出了艺术,喝出了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劝酒模式,品尝到的是一种诗词耕种的深度。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飞花令是什么?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

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

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临场现作。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行“飞花令”可备用诗句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漏暗斜月迟迟,在花枝。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非关僻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背灯和月就花荫,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飞花令是什么?

飞花令是什么?

我是煮酒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代的桌游行酒类与博戏类比较接近,不过主要是一种文字游戏,也不具备赌博性质,更多是将文字文学与酒桌文化的结合,这类游戏女性玩的比率比较高,往往简单易上手,是过去女性旅行游玩时,经常用的一种游戏。

最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上,飞花令游戏非常出彩,这种游戏古已有之,非常受人喜爱。

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伴随着行酒令成为一种新的游戏产物,风靡中国。

飞花令属雅令,比较高雅,没有深厚诗词基础的人是难以取胜的,所以这种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越发被人喜欢。

古代飞花令的玩法就很高级,不仅仅要诗词精通,还要有暗记速记的能力,往往是七个人为一个团队,第一人吟诵一句有“花”的诗,在这句诗中,花必须在第一个字。第二个人接着吟诵一句,这句诗中,花必须在第二个字,然后以此类推,直到第七个人吟诵,花在最后一个字,这便是飞花令。

这种游戏妙趣横生,最近在诗词大会上被复原出来,颇受好评。

举个例子,大家就都明白了。

甲:自飘零水自流(诗的第一字为花)

乙:稻香里说丰年(诗的第二字为花)

丙:云鬓颜金步摇(诗的第三字为花)

丁:映日荷别样红(诗的第四字为花)

戊:东风夜放千树(诗的第五字为花)

己:东风无力百残(诗的第六字为花)

庚:隔江犹唱后庭(诗的第七字为花)

到后来飞花令就多样化了,往往吟诵的诗是以某个选定的字开始的,不再拘泥于花了,而且为了丰富多样,吟诵者,吟诵第一句也不再是按照顺序,反而随意吟诵一句诗,诗中这个字的顺序在第几个字,就由座位顺序的第几个人接,如果这个人吟诵的诗句,这个关键字和自己的座位顺序一致,即宣告失败,必须罚酒。

其实除了飞花令以外,在古代的雅令还有很多,干支令、如字令、花卉令、女儿令、牙牌令等等。《红楼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酒令,作为现代人,很少有深厚诗词的积累量,想要把这些酒令玩起来,还是不容易的。

飞花令是什么?

《飞花令解》

花钿委地无人收、花未落、花落知多少、花滿银塘水漫流、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落狂风、花谢絮飞春又尽、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时节与谁来、花开又花谢、花里黄莺时一弄、花间锦字空凭寄、花易落、花不语、花不尽、花似海、花如罗绮柳如绵、花谢花飞飞满天、花面交相映、花气浮芳润、

花飞花,雾非雾(白居易~唐)花间一壶酒(李白)花隐掖垣暮(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杜甫)

飞花令~中国古代酒令之一,行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不超过七个字。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花开堪折直须折/花(1)落花人独立/花(2)感时花溅泪。(花3)寒梅着花未(花4)/能开二月花(花5)牧童遥指杏花村(花6)朱雀桥边野草花(花7)以此类推,花在第七个字位置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的则罚酒。

酒宴上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的诗,花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应到自身,则罚酒。

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推为令官者出诗或对,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内客与形式相符,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

通令:主要以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鄙,单调嘈杂。

飞花令是雅令,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仼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参考资料来自网上

整理兰香如梦2017年2月9日

飞花令是什么?

11月25日,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中的这样一段视频火了,这段围绕圆周率π进行的飞花令被称为“人类最长飞花令”。节目中,《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雷海为、飞花令少女贺莉然等五位诗词达人同场PK,上演史诗级飞花令,出题者逐一给出π小数点后的数字,答题者“飞”出含有此数字的诗词。五位选手旗鼓相当,一来一往直到突破小数点后第203位。网友看后惊呼“神仙打架”,实在过瘾。评委感叹道:这场飞花令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

飞花令是什么?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飞花令”也成为大家熟悉的用语,那么你知道“飞花令”的意思和来历吗?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

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飞花令,就是酒令中的一种,属雅令。“飞花令”就是要求行令人所说出的诗最后一个字有个“花”字(如“春城无处不飞花”),那么下一个人说的诗也要是七言,同时最后一字是个”花”字的诗句。古代的飞花令要求,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这个是很难的),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现代就简单了很多,并不限制格律,而且不止限于“花”字古诗词中的一些高频词也被应用,如“月”“春”“影”等,而且不限制这些字的出现位置,只要说出带有这些字的诗句就可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