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为何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
首先我们来读下太后给皇帝送绿豆粥的谈话内容:
皇帝: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天热,我叫御膳房做了绿豆百合粥,哀家吃着不错,知道你还没睡,给你送一碗过来
皇帝:多谢皇额娘
太后侍女孙竹息:皇上,这是隆科多大人打扬州给太后新弄来的酱菜,说是比三必居的爽口
皇帝:皇额娘要是嫌天热,儿子可以让他们拿些冰放在额娘的宫中
太后:人老了倒也不怕热,叫人放心不下的是皇帝你,早晚忙着朝政的事,自己的身子要有数
皇帝:儿子知道
太后
太后:你这么忙着,可有关心三阿哥的功课
皇帝:前两天还查了他的功课,字是练得不错,学问上长进不大
太后:先帝有你们二十四个儿子,皇帝就不如先帝了
皇帝:儿膝下福薄,只有三个皇子,让皇额娘挂心了
太后:也不怪你,先帝嫔妃多,自然子嗣多,你后宫才那么几个人,皇后 端妃 齐妃,她们年纪都不小了,想要延绵子嗣也难
皇帝:儿子不是不为子嗣的事着想
太后:皇家最要紧的是要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为此才要三年一选秀,充实后宫
皇帝:皇额娘教训得是
太后:那么,选秀的事就定了
皇帝:一切听皇额娘安排
太后:哀家老了,还能安排什么呀,让内务府挑个好日子,一轮一轮地挑下来,挑到出色的给你为嫔为妃,哀家就等着含饴弄孙了
皇帝:皇后事多,华妃协理六宫,选秀的事宜就让华妃去操办吧
太后:华妃能干,漂亮,你宠了她这么多年了,选个新人进来也好,平分春色总胜于一枝独秀
皇帝:是 。皇额娘,儿子还有一件事
太后:什么
太后和皇帝聊天
皇帝:既然选秀,儿子想这一次也就够了,如果真的三年一次也太铺张了,另外,儿一直觉得应该满汉一家,所以这次,想多从汉军旗里选几个秀女
太后:这些都是小节,无妨,皇帝愿意选新人就好,只是也别冷落了旧人,朝政再要紧,后宫还得常去,还有皇后,再怎么说也是中宫啊
皇帝:儿子知道
太后和皇后
这是在甄嬛传第一集中,太后和皇帝的对话。太后给皇帝送一碗绿豆百合粥其举动本再普通不过了,只不过是出于母亲对于儿子身体的关心,但如若再加上这一段谈话内容却另有一番深意。太后送这一碗绿豆百合粥至少有三个目的,同时也使得太后的这碗绿豆百合粥并不只是仅仅关心儿子这么简单。
这里面包含着各种错综复杂的朝局政治关系以及后宫之中的权力制衡之术。足以可见太后就是藏在深宫之中的一只老狐狸。
太后和皇帝讨论华妃之事
目的一:测试和打探皇帝对隆科多的态度隆科多曾为雍正登基立下汗马功劳,是新政权的肱骨之臣。这样的一位重臣本应该受到皇帝的看重才对,但自古就有功高震主之说,这一点还不够,由于他和太后还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关系,更是让皇帝对他有了忌惮之心。
太后和隆科多是情人关系,由于这种关系的特别,在她的心里当然想尽力地维护隆科多,内心并不希望儿子对隆科多下手,于是他来给儿子送绿豆百合粥的时候,还特意把隆科多送给她的酱菜带了一份给皇帝,并由太后身边的竹息点明,当皇帝听到“隆科多”三个字时,他表现出来的神情是厌恶的、痛恨的、反感的。
同时皇帝对隆科多的态度,也是太后观察朝局变化形势的依据。太后深处在宫中多年,历经风云变幻,在这一碗绿豆百合粥之中就蕴藏着非同寻常的智慧和谋虑,当然到关键时刻隆科多必须就死时,太后也会毫不手软的选择对隆科多下手。
测试和打探皇帝对隆科多的态度是太后送这碗绿豆百合粥的目的之一。
皇帝和太后
目的二:间接提醒皇帝选秀,分掉华妃之宠和协理六宫之权太后选择来送绿豆百合粥的时间甚是巧合,正好是敬事房总管徐进良来到养心殿要皇帝翻牌子的时间,而皇上对翻牌子的事并不积极,徐进良毫无办法,不得不搬出太后来逼皇帝选择,说巧不巧,此时的太后刚好就来送绿豆百合粥了,而之后太后在和皇帝的聊天中又说了和先帝相比,你生的儿子少太多了,先帝生了二十四个,你目前才三个,是大不如先帝。
太后通过这个事情就直接转到选秀的事情上面来了,也说出了皇帝为什么子嗣这么单薄的原因,皇后、端妃、齐妃已经年老,身体已经不适宜再生育子嗣,在此处太后和皇帝并没有提到华妃,为什么会把华妃这么重要的一个妃子落下呢?原因两母子都心知肚明。
太后就此把选秀之事确定了下来,并且安排由内务府去执行。在这里皇帝直接提出要协理六宫的华妃来主管此事,太后并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表扬了华妃能干漂亮,找个新人进来也好,平分秋色总胜于一枝独秀,这也是太后送这碗绿豆百合粥的目的之一,分掉华妃之宠和协理六宫之权。
所以才有了之后眉庄一进宫太后就安排她学习协理六宫事宜的事情。
太后
目的三:为保乌拉那拉氏家族的荣华富贵,为皇后说情皇帝专宠华妃,冷落皇后,在宫中本就嫡庶有别,太后提醒他,华妃也已经宠了这么多年了,差不多了,不能再专宠华妃,皇后才是一宫之主,不能本末倒置。太后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还是有其目的的,因为皇后宜修是她的人,她们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一旦皇后真的失势,那么整个乌拉那拉氏家族也会随之遭殃。
所以太后和皇帝聊天最后的结语是:“还有皇后,再怎么说也是中宫啊”,为保乌拉那拉氏家族荣华富贵,太后处处暗示皇帝要善待皇后。
《甄嬛传》里为何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呢?因为这碗粥之中隐藏着太后心中的三个目的,否则一碗粥安排宫女送去就可以了,哪还要亲自劳烦太后大架呢!正是因为太后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三个目的,所以才要亲自出马,虽然关心儿子也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太后想知道皇帝对隆科多的态度,以及要皇帝接受选秀用新人来牵制华妃和为皇后说情。
一碗绿豆百合粥为她带来了和皇帝坐下来聊天的契机,关心儿子的身体,亦是关心江山社稷从而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得不说确实是一只千锤百炼的老狐狸。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甄嬛传》里为何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
太后——乌雅成璧,经选秀成为先帝的德贵人。她本是隆科多为了扶持其姐姐孝懿仁皇后在宫中地位,安排进宫里的一枚棋子,没想到在后宫争斗中生存下来,扶持了自己的儿子成了皇上,最终成为了太后。可见,太后乌雅成璧年轻时绝非善类,指不定比如今的皇后宜修还狠毒,城府还深!
一日夜里,恰好到了皇上翻牌子的时间,敬事房的太监来催,皇上只顾批折子,半天不出声,这时候太后亲自来给皇上送来了一碗绿豆百合粥。别看这小小的一碗粥,立刻就让太后现出老狐狸的尾巴了。
1.关心儿子,缓和母子关系
太后与皇上之间因为老十四和隆科多一直心存芥蒂,那么晚了,太后亲自来送粥,就是特意格外关心皇上呢,是想皇上多多体量一个做母亲的心,缓和一下两人的关系。
2.特意为隆科多说好话
古来开国功臣都会遭到皇上的忌惮,下场是兔死狗烹。太后与隆科多青梅竹马,又有私情,自然不想皇上对隆科多如此。期间看皇上吃得正香,竹息姑姑特意说,“这是隆科多大人打扬州给太后送来的酱菜,比三必居的爽口。”竹息姑姑跟随太后多年了,实际是替太后说不能说的话,潜台词是:你看,隆科多大人在前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私下里与皇上太后又像一家亲,毕竟是舅舅,可不能对隆科多过河拆桥,辣手无情啊!
3.间接说服皇上答应选秀之事
太后先问,“前朝事忙,皇帝可去看过三阿哥的功课了?”后又说,“先帝有你们二十四子,而皇帝只有三位皇子。尽管前朝事务再繁忙,皇上也要为了绵延皇嗣,使皇家开枝散叶才是。”太后知道皇上刚登基重视国事,不想铺张浪费,大张旗鼓的选秀,可是她更关心皇嗣。她说这番话潜台词是:自你登基大半年以来,很少进入后宫。现在,华妃齐妃端妃敬妃皇后都不能生孕,皇帝要进行选秀,充实后宫了,才能绵延子嗣!
4.为皇后说情邀宠
皇上说,"皇后事多,华妃协理六宫,选秀的事就让华妃去操办吧!"太后说,"华妃能干、漂亮,但是选了新人总比一枝独秀的好。还有皇后,再怎么说都是中宫啊!"意思是说是,皇帝因为年羹尧宠华妃这么多年已经够了,不能再专宠华妃,宫中嫡庶尊卑有别,皇上应多关心中宫皇后,而不能只专宠妃子。太后为了乌雅氏和乌拉那拉氏的荣华富贵,太后处处暗示皇上要善待宜修!
太后不出马则已,一出马就所向披靡。仅仅送碗粥就带着这么多目的,可见她的心思有多深沉。
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尽后宫的纷繁复杂、尔虞我诈!
《甄嬛传》里为何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
后宫是权力的集中地,必然也是野心与欲望的集中地。在这其中,任何事情都会比普通人想象的更肮脏、更龌龊。
一个女人能成为太后,不可能靠的是贤良淑德,她早已是一群狐狸中的千年狐狸了。
太后和皇帝必然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但太后就算想要做什么,也必然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就算对亲儿子说话也不会直抒胸臆,有些话只能点到为止。
而皇帝呢?
那时早已经成为了九五之尊,就算是自己的母亲,皇帝也绝不会允许她干政!
这就造成了亲生母子间,说起话来同样充满了隔阂,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博弈。
就比如这一碗绿豆百合粥,哪里是一碗粥,如果仔细看,那就是一碗皇室阴谋与算计的一块遮羞布……
一.这碗粥里,隐含着太后的初恋往事
曾当年的太后与隆科多,有过一段青梅竹马的情愫。后来的隆科多,更是为了扶持自己的姐姐上位,将当年的太后,送到了皇帝身边。
这样太后生下的儿子,就成了佟佳氏的养子,有子傍身,佟佳氏贵妃的地位会更加稳固。后来更是被封为了皇后。
康熙皇帝的皇子众多,雍正皇帝的继位过程更是充满了肮脏与龌龊。
皇帝名义上的舅舅隆科多给予了皇帝非常多的支持,因此万隆科多算得上是雍正的功臣。
可狡兔死、走狗烹,这种事在帝王谋略中会不断地上演。
皇帝坐稳天下之后,第一个容不下的就是这位隆科多!
一旦有机会皇帝就会对隆科多下手,这一切自然逃不过太后的眼睛。太后对隆科多旧情尚存,可这种事她根本无法直接宣之于口,于是便有了这碗绿豆百合粥。
太后打着给儿子送吃食的幌子,来到了皇帝的身边。其实母亲给儿子送吃的,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亲情,可是在皇室中,这份心情就变了味道。
我让御膳房熬了绿豆百合粥,哀家吃着不错,知道你还没睡就给你送一碗过来。
太后对皇帝的关爱,是皇帝之久违的亲情。因为皇帝从小就是佟佳氏皇后的养子,所以与他的生母太后之间,关系十分的疏离。
太后只是刚上演慈母的戏码,这老狐狸的尾巴就已经露了出来。当时的太后已是后宫之尊,她的地位真的不需要再顾及太多。
以太后之尊,她自己不方便说的话,底下的人都会替她说。
比如她身边的这位竹息姑姑:
既然是喝粥,就要配小菜才更有滋味。竹息姑姑就借此机会,把话递了上去。
这是隆科多大人打扬州给太后弄来的酱菜,说是比三必居的爽口!
这时的太后为了给她的老情人保命,已经豁出去了!她已经让心腹宫女,直接告诉皇帝她与隆科多关系匪浅。
就只是期望皇帝在处置他时,能手下留情。
当然说这种事情只能点到为止,太后马上就开始下一个话题……
二.提醒皇帝开始选秀
这时的太后开始同皇帝聊起了孙子,祖母疼爱孙子,是再正常不过的感情,聊这件事,本可以成为太后与皇帝之间最轻松的事情。
可太后这只老狐狸,哪会只做这一件事情呢。
太后只会把话题,越聊越沉重。
她开始提及皇帝的儿子少:
先帝有二十四个儿子,皇帝子嗣太单,这不怪你,先帝嫔妃多,皇后、端妃、齐妃毕竟年纪大了,绵延子嗣困难,尽管前朝事务再繁忙,皇上也要为了绵延皇嗣,使皇家开枝散叶才是。
这里面的龌龊事就更多了。
①端妃、敬嫔还有华妃,为什么没有孩子太后心知肚明。
一切都在这个老狐狸太后的算计之中。
端妃、华妃和敬嫔都是武家之女,太后害怕这样人家出身的女儿,倘或生下儿子,会引起她们母家对皇位有觊觎之心,怕她们的母家会因此谋朝篡位。
她们不能生孩子,完全是被太后与皇帝联手算计了。
当皇帝皇位已稳,这些曾经的嫔妃被变得不再重要。她们不能生孩子,那就再选一茬新的姑娘入宫好了。
这就是深宫女人的悲哀,被皇帝利用过之后,皇帝还可以心安理得得换一茬新人。
而且还美其名曰:绵延子嗣。
②这只是表层的问题,其实还有更深层面的东西更为龌龊。
当皇帝继位之后,皇太后成为了后宫地位最高的女人。可这也就意味着,她已经没有了退路。
她必须为自己谋划周全,如果皇帝有什么不测,她该怎么办?
皇帝的长子和次子没能长大,当时皇帝的身边只有三子和四子两个儿子。
而且这两个儿子也很年轻,按照古时的医疗条件,这两个孩子难免生病,万一有什么山高水低,那有心人必然蠢蠢欲动,直接能动摇皇帝的地位。
所以皇太后不惜给皇帝扣上一个大帽子,把他同先帝相提并论。在皇子的数目上,他与先帝真的差太多。
选秀这件事情势在必行,皇太后根本不会允许皇帝有任何意见。
③选秀不止意味着新人入宫,也意味着有一个新的机会,让太后对后宫重新进行布局。
而且太后这只老狐狸的意图非常明确:
其实在皇帝的眼中,也许是对华妃的真情,也许是对她的内疚,总之皇帝是想抬举华妃的。
皇后事多,华妃协理六宫,选秀的事就让华妃去操办吧!
可太后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后是太后的母家之人,她们才属于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
虽然太后也看不惯皇后谋害皇帝的子嗣,但不允许华妃在后宫做大,却符合太后与皇后的共同利益。
于是太后又将话题扯上了选秀:
华妃能干、漂亮,但是选了新人总比一枝独秀的好。还有皇后,再怎么说都是中宫啊!
皇后才是皇帝的中宫,选秀后有新宠入宫,分宠必然分的也是华妃之宠,新人还太稚嫩,没有同皇后比肩的可能性。
在选秀中:
皇帝选中了有主角光环的甄嬛,顺便留下了安陵容,还随手一指选进了夏冬春。
这几个姑娘其实都是陪太子读书的人。
真正重要的是其他几位:
太后看中了沈眉庄,之后默许她可以学习六宫事,这就是要分华妃权利的节奏。
还有选秀中没有出现的两个人物,富察贵人和淳儿,她们才是平衡后宫格局的重点。
她们都是满洲贵族,比起汉军旗出身的华妃,身份不知道要贵重多少倍。
皇帝要手握天下,太后要掌控后宫。于是表面上他们都是演员,演完了母慈演子孝。
可实际上呢?
在后宫之中,就算是亲生母子,也会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停地去布各种局。
在不停地布局中,太后早已修炼成了千年的狐狸。她什么都可以利用,包括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
就比如一碗绿豆百合粥,也能演绎出各种故事。
《甄嬛传》里为何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
题主所提的问题来自《甄嬛传》第一集。按理说,母亲来看望亲生儿子,炎热夏季送上绿豆百合粥,这属于正常的人理论情。若仅是于此,则不应有所怀疑,但太后此次是带着目的而来,确实有暴露“老狐狸”的嫌疑。
目的一,缓解与儿子的关系。
雍正虽为太后亲生,但从小被孝懿仁皇后抚养,与太后母子关系并不深厚,这于任何一位母亲来讲都是心中最大的痛。
九王夺嫡事件中,失败者中的十四阿哥是太后的小儿子,也是她最为牵挂的人。雍正登基后,太后尽力修复母子淡薄的关系,其中自是夹杂着为十四阿哥求情的心思。
夏季送一碗绿豆芽百合粥,和儿子说说话、拉拉家常,母子感情提升有助于以后的求情之事。
目的二,劝皇上平衡局势。
太后说:“皇家最重要的是开枝散叶、绵延子嗣。”雍正子嗣单薄,后宫适合生育的妃嫔较少,这于稳定江山社稷不利。此次闲话家常,明面是为选秀之事而来。
实际却并非如此。
太后先说:“华妃能干、漂亮。你宠了她这么多年,选个新人进来,平分春色总胜于一枝独秀的好。”太后有意提醒皇上,华妃有一宫独大的趋势。
随后太后又说:“朝政在忙,也要常进后宫,不能冷落了皇后等旧人。”这句话明显表达了“后宫与前朝一样,所有势力需要平衡”的意思。
目的三,政客之间的观察。
这是最重要的目的,否则只用贴身宫女做个代表就可以送来绿豆百合粥了。
一碗绿豆百合粥兼带着一碟酱菜,顺理成章的引出了隆科多。竹息说:“这是隆科多大人打扬州给太后新弄来的酱菜,比三必居的爽口。”
太后虽是女流之辈,却也是一名政客,她拥有一名政客该有的敏锐嗅觉和精明头脑。后宫生存多年,体察圣意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隆科多是雍正登基的肱骨之臣,他与太后有着一种“剪不断理坏乱”的情愫。所谓伴君如伴虎,帮助隆科多了解皇上的心思成了太后的一个新任务。
皇上在听到“隆科多”名字时的表情、态度、反应都会成为观察目标,一名政客的眼光总能查询到别人不能看到的蛛丝马迹。这也是不能让人代替的原因。
《甄嬛传》中,人物性格鲜明,剧情跌宕起伏。太后的老谋深算,甄嬛的聪明善良,陵容的乖觉狠辣,眉庄的雍容大度,都成为这部剧的亮点,让人看了又看。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甄嬛传》里为何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
我是@月半小二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都说城里套路深,看了太后给皇帝深夜送绿豆百合粥这一段,不得不说皇帝一生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太后的套路了。
一碗绿豆粥,饱含家国、前朝与后宫、臣子和妃嫔,当皇帝不易,当乌雅成璧的儿子更不易。接下来咱们说说这碗饱含套路的绿豆粥,啊,不,来说说这满是套路的太后,以及母子满含母子情(套路)的对话。
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位上一届“女子组”宫斗总冠军——乌雅成璧,为保乌雅氏及乌拉那拉氏家族荣耀可谓是费尽心机一辈子。乌雅成璧年少时与隆科多青梅竹马,甚至私定终身。奈何被隆科利用背弃,在隆科多的精心安排下,她被选进皇宫成为康熙的妃子,从而得以扶持隆科多的姐姐。
康熙去世后,在隆科多与太后的扶持下,雍正继位。
好啦好啦,开始说套路绿豆粥。
一、一碗绿豆粥特意配了几个小咸菜,从小咸菜便开始套路了。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那是一位高手,深得太后心意,看皇上喝着粥,吃着小咸菜还不错,对皇上说:这是隆科多大人打扬州给太后新弄来的酱菜,从这里便开始给隆科多在皇帝面前买个人情了。
二、一碗绿豆粥下肚,太后开始与皇帝唠家常,这“家常”可非比寻常哦。
1.家长里短中,劝服皇帝答应选秀。一开始问三阿哥的功课,这是祖母在关心孙子的学习,从三阿哥引出皇帝皇子少,还酸酸的来一句:也不怪你,先帝嫔妃多。你的后宫妃嫔少,且岁数大了,难以延绵子嗣。然后引出选秀的事情,劝服了皇帝选秀。
2、听到皇帝说把选秀的事情交由华妃,太后满脸的不满,但是又无可奈何,酸酸的来了一句:华妃年轻漂亮能干,你宠了这么多年选个新人进来也好。
3、重点来了,选新人也别忘了旧人,朝政再要紧,后宫还得常去,还有皇后,再怎么说也是中宫啊。(为自家侄女邀宠,毕竟那是乌拉那拉和乌雅氏满门的希望)
总结一下,一碗绿豆百合粥,三件大事:给隆科多赚个人情、同意选秀、好好待皇后。上一届的总冠军果然厉害,城里套路深,太后的套路绿豆粥皇帝喝下了,哈哈。
太后对隆科多有年少时的情分在,所以一直以来力保隆科多,奈何隆科多自己不知天高地厚,皇帝已经容不下他了,太后是爱他,但是年少时的爱,中间亦掺杂着背弃的恨,最终为了雍正的江山社稷,太后还是亲自了结了隆科多。
病危前,最终也没有见到思念的小儿子,抱憾离世。临死前还不忘了家族门楣的荣耀,留下不得废除乌拉那拉·宜修后位的遗诏。竭力保住乌拉那拉氏的荣耀。乌雅成璧成为太后,可谓贵不可及,奈何一辈子最在意的人最在意的事,终究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终究是一无所得。
我是@月半小二 ,关注我,走进雍正王朝,看前朝和后宫故事。
《甄嬛传》里为何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
《甄嬛传》里一碗绿豆百合粥就暴露太后是只老狐狸。
这样说一个母亲其实是很不公正的,只能说太后说话老谋深算,言简意赅,点石成金,是因为:(一):太后给皇帝送了一碗绿豆百合粥,还让皇帝吃了隆科多送的酱菜,并且还是借竹息姑姑的口说出来的,太后是不会亲口说的,看起来就像是和皇帝拉家常,目的就是帮隆科多说好话,让皇帝对隆科多有好感。
再加上母子连心,太后吃到好吃的东西当然就会想着给自己的儿子也尝尝,皇帝山珍海味吃腻味了,这些家常小菜倒是很爽口,这也是每个当母亲的本能。
并且太后没有自己说一句关于隆科多送酱菜的话,很巧妙的利用竹息姑姑的嘴说出来了,让皇帝听了其实就是太后看似无心却有心。
太后也是个女人,也需要爱情的滋润,需要有人关心疼爱。隆科多能给她温暖,让她觉得生活的像个女人。
(二):其实太后就是借着送绿豆百合粥,借机和皇帝说几句体己话,太后关心自己的儿子,让他多选嫔妃好开枝散叶,她好送绿豆百合粥也是人之常情,是一个母亲的本分。
太后借着送绿豆百合粥之际,和皇帝说的话主要是劝皇帝注意身体,国事要紧,身体更要紧,还要和后宫嫔妃互动,不然怎会有子孙后代,先帝有二十四个孩子,而皇帝却只有三个儿子。
又问皇帝有没有看过三阿哥的功课,皇帝说看过了。
这时候敬事房的太监拿来皇妃的绿头牌,让皇帝翻牌子,竹息姑姑瞪了他一眼,这个太监就知趣的退下去了。
可见太后有多威严,连跟在她身边的竹息姑姑都那么有权威,谁也不敢得罪太后身边的红人,不然在太后身边说你一句坏话,说不定就会丢了脑袋,甚至满门抄斩。
这个敬事房的太监愁眉苦脸的退了出去,被苏培盛看到,对他说:你也别天天苦着张脸了,皇帝这几天忙着政事,一天就睡几个小时,也难为你了。
敬事房太监感激不尽:多亏有苏公公体谅,皇帝有半年没去后宫了,皇妃们盼皇上就像久旱盼甘霖呢。再不去太后就要责怪我了。苏培盛说:皇帝忙于政务,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我也不好意思张口呀。
可见皇帝对后宫里的嫔妃没什么兴趣,就连宠冠六宫的华妃也是在彻夜难眠的盼着皇帝去她的寝宫。大概敬事房的主管太监也就是被华妃催的实在没办法,才求苏培盛帮忙吧。
(三):太后去给皇帝送绿豆汤,表面看是催皇帝多选秀,开枝散叶,太后好含饴弄孙。其实是让皇帝吃绿豆粥的时候,也能想起他从小背熟的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他善待自己的亲兄弟还有老十四和老十七。
可见皇太后用心良苦,送了一碗绿豆粥,短短几句话,就让皇帝能想起这么多人和事,也算是教子有方了。既能让皇帝感受到母爱伟大,又能让皇帝自己领悟很多道理,这比皇帝在皇后那喝了一碗鸭子汤时,皇后唠唠叨叨的说食不过三,皇帝气的把手帕都扔了,拂袖而去效果好多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