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结尾,端妃为何称病不再见已成为太后的甄嬛?
在《甄嬛传》中要是没有一点智商和本事,恐怕连片头都活不过。端妃在最开始时是和皇后华妃斡旋,但斗不过此二人,华妃仗着皇帝的宠爱和年家的势力在后宫中嚣张跋扈,对端妃这个敌人更是从不手软。端妃拿华妃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装病,不再与她硬碰硬。
嚣张跋扈的华妃
历练老成的端妃知道,此时仅凭她个人的力量,是斗不过华妃的,要想打败华妃必须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于是她一直在装病中等待时机。直到甄嬛的出现,点燃了她心中复仇的熊熊烈火。
因甄嬛长相酷似已故的纯元皇后,她知道扳倒华妃的机会来了,她果断地站到甄嬛的阵营,与她联盟。从此之后端妃处处帮助甄嬛,甄嬛能够笑到最后,站上名利巅峰,成为了圣母皇太后这其中少不了端妃的一份功劳。
聪明智慧的端妃
端妃和甄嬛一起携手走到了最终的胜利,端妃也坐上了皇贵妃的位置,皇后和华妃最终皆身败名裂,香消玉殒。仇也报了,名份也提到了最高的位置,两者皆名利双收。
她和甄嬛本应该一起庆祝这份成功的喜悦,可端妃自此之后便又称病不再与已成为太后的甄嬛见面,这是为什么呢?
情商最高甄嬛
第一,端妃和甄嬛联盟,只是各取所需甄嬛通过选秀步入后宫之中,可以说是初来乍到,面对虎视眈眈的皇后和嚣张跋扈的华妃,势单力薄的甄嬛又怎么招架得住呢?
甄嬛在此时也急需要一个老成稳妥的人来协助于她,而此时处在后宫之中,已经默默无闻多年的端妃却主动抛出了橄榄枝,甄嬛是何等聪明之人,她立刻就接住了端妃抛来的橄榄枝,从此两人站上了同一艘船。
端妃又为什么会来帮助这个初来乍到的丫头?原因有一,那就是她看中了藏在甄嬛身上的潜力,将来的甄嬛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她长得和纯元皇后极像,端妃当然是见过纯元皇后的,并且也知道皇帝曾经深爱着纯元。这就意味着甄嬛在皇帝那里受宠的可能性极大。
端妃对抗华妃
端妃的眼光果然没有看错,甄嬛被皇帝宠惯六宫,连背景强大的华妃也受到了皇帝的冷落。从此她两一路联手,打败皇后,击败华妃,迎来了最终的胜利。本来是值得庆幸的,但端妃从此之后便不再理会甄嬛,端妃这又是唱哪出呢?
端妃和甄嬛因各自所需利益而结盟,这种结盟关系本就不纯洁,自然也说不上什么姐妹情谊。各自所需要的都得到了,也就一拍而散了。
这种关系建立的基础本就是不稳固的,根基不稳的关系就很容易倒塌。她们两个的关系从一开始结盟便决定了。
端妃与甄嬛联盟
第二,甄嬛太过狠毒,端妃情深痴爱皇帝自从甄嬛做了圣母皇太后之后,端妃便称病,不再见她了。原因是什么,那就是甄嬛毒杀了她心爱的男人,皇后和华妃是她们两个共同的敌人,但皇帝并不是,甄嬛对皇帝也下此毒手,端妃自然心痛。
深处在这深宫中的一辈子,那是她唯一爱着的男人。为了爱这个男人她宁愿沦为一颗棋子,她曾给华妃下堕胎药就是太后和皇帝的安排,这才导致她自己也被华妃灌下一碗红花,身体也因此受损。
皇后和华妃
可甄嬛却在皇帝重病之际,联合宁嫔给皇帝下药,并颁发懿旨,后宫嫔妃没有她的允许不得探望皇上。高深莫测的端妃在此刻又怎会不知道甄嬛是打的什么算盘呢!
她心如明镜,甄嬛想要对皇上下毒手了,虽有不满,但也无力阻止。因此端妃也记恨上了甄嬛,从此不再与她往来。
端妃协助甄嬛
第三,甄嬛已是太后,端妃为求自保,选择退位其实端妃与甄嬛虽然同在一艘船上,但从来就不是一类人。端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久居深宫,非常低调,却很得皇帝敬重。她精于筹谋,表面与世无争,是一个有智慧有格局的人。但她接近甄嬛也只是想利用甄嬛而已,你说她想真心地帮助甄嬛吗,绝对没有这回事。
从以下这件小事的发生就可证明一切:
富察贵人小产时,甄嬛正好当众被太医把脉确定有了身孕,端妃就连夜赶来提点甄嬛,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并暗示富察贵人的孩子掉了是有人动了手脚,甄嬛对这份好意的提醒当然是感恩戴德了,但端妃可不是提醒这么简单,而是又加了一句:“我既然说,那我就再多说一句,曹琴默就是比华妃列难缠的人。“
端妃被封为皇贵妃
富察贵人的小产本和华妃曹琴默毫无关系,而是皇后动的手脚,端妃就故意把这种仇恨引到华妃身上来,目的是要甄嬛和她对着干,可见期心机深厚。
在皇帝生病时,她和甄嬛就已有嫌隙,并心生芥蒂。而已经成为太后的甄嬛大权大握,端妃也得罪不起,她曾和甄嬛一起合谋过很多的事情,端妃也知道甄嬛的很多秘密,
她装病选择退出也是在求自保,端妃这么聪明的人一定懂得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适当的选择。她以装病的状态告诉甄嬛,以后她不会再兴风作浪,只求各自安好!
敬贵妃说端妃又病了
《甄嬛传》结尾,端妃为何称病不再见已成为太后的甄嬛?或许就是以上这些原因吧,她们因利而聚,也因利而散。两个都是聪明的女人,懂得什么时候该在一起,也懂得在什么时候该放手退出,这就是高手与高手这间的较量。
《甄嬛传》结尾,端妃为何称病不再见已成为太后的甄嬛?
《甄嬛传》里的端妃,是心机最深的隐藏角色,没有之一。
端妃在手里抓了一副烂牌的情况下,在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奇遇的情况下,真的是靠着自己的选择走到最后,成为了太妃。
谁都能想得到,端妃靠的绝对不会是表面上的温和与端正。她靠的必然是在骨子里的杀伐决断与狠辣。
在《甄嬛传》结尾时,懂得审时度势的端妃必然明白,适时地称病是她最佳的选择……
一.利聚而来、利尽而散
《甄嬛传》结尾时,皇帝已死。甄嬛正式上位,成为皇太后。
那个时候的后宫嫔妃,再也不用装什么贤良淑德。
她们之间已经在后宫相处了二十几年(甄嬛十七岁入宫,四十岁成为太后),电视剧里为了使情节更紧凑,很多时间都缩短了。
比如甄嬛从凌云峰回后宫的时候就已经二十六七岁了,并不是电视剧中演的才二十出头。
那时后宫嫔妃之间已经相互极为了解,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不用藏着尾巴!
端妃与甄嬛更是如此,互相之间再也没有必要装得什么姐妹情深。
她们本来就是利益聚而来,端妃刻意认识甄嬛,就是在下一盘大棋。
那时的端妃在后宫地位极为尴尬,她受尽了华妃的挤兑。虽然那个时候的端妃选择了隐忍,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她时时地在找机会,让自己打一个翻身仗。
甄嬛的那张纯元脸,让端妃看到了希望……
端妃是皇帝的第一个女人,这种身份令她在后宫之中必然有着特别的地位。
但端妃,又是一个被皇帝算计了的女子。
端妃华妃同样出自武家,为了防止她们生下孩子之后,她们的母家会谋朝篡位,皇帝根本不会允许她们生育。
于是皇帝使用了一个连环计,皇帝让端妃端着一碗药送给华妃,除掉了华妃腹中的孩子。此事也让端妃与华妃彻底翻脸,同时也必然让端妃的母家与华妃的母家彻底决裂。
之后心高气傲的华妃,也给端妃灌了一碗药,让她不能生育。
此时皇帝的帝王心术,用得真是狠辣。
皇帝的计策端妃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她只能独自吞下,不能同任何人解释。
一旦端妃把这件事情传扬出去,必然会祸及她的整个家族。
端妃替皇帝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之后换来了皇帝对她的看重,给了她高位。
端妃在这样被皇帝算计之后,对皇帝早就没有了任何感情。
她需要的只是在后宫体体面面,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可愚蠢的华妃,不给她这样的机会。华妃依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端妃极为虐待:
生病不允许太医为其医治;宫中的份例不能按时发放;下人不允许给端妃的宫里洗衣服……
当端妃第一眼看见甄嬛时,就知道自己等待多年的机会到了。
甄嬛的这张脸让她必然得宠,而心高气傲的华妃,绝对不会允许甄嬛得宠,甄嬛与华妃翻脸是迟早的事情!
借助于甄嬛,端妃就有除掉华妃的机会。这才是端妃接近甄嬛的真正目的。
所以在前期木薯粉事件中,端妃为甄嬛做伪证,尽全力的帮助甄嬛除掉华妃。
在后期端妃又一心一意地帮助甄嬛除掉皇后,滴血认亲、槿汐与苏培盛香袋事件、还有最后的实锤宜修皇后害死了纯元皇后,端妃都在暗中帮助甄嬛,极力打压皇后。
在这些情节中,都尽显端妃的心机深沉与狠辣。
可端妃是为了甄嬛吗?
并不是的。
华妃是明着去打压端妃,而皇后是当着华妃的面故意给端妃脸。这么做必然使心高气傲的华妃,继续去打压端妃。
只有除掉了华妃和皇后,端妃自己才有好日子过。
端妃同甄嬛之间真的只是利聚而来,等到华妃已死、皇后被囚之后。她们已经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自然利尽而散。
端妃从未有过成为后宫之主的想法,她只是想在后宫体体面面的活着,所以当甄嬛正式上位成太后之后,端妃不见甄嬛是一个最佳选择。
二.功成身退
很多进退有度的开国功臣在皇帝继位之后,很快就选择告老还乡。
是因为他们真的老了吗?
当然不是,这只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手段。防止自己功高盖主,皇帝多疑。
一个告老的开国功臣,只要不参与国事,之后他可以享尽人间富贵。
端妃也就是在这个恰当的时间,适时地称病。
端妃真的病了吗?
当然不是。
不然她被华妃虐待了那么多年,缺医少药,如果真的有病,早就被虐待死了。
她看上去病歪歪地活着,只是她生存的一种手段。
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她生病全是装的。
以端妃的杀伐决断,她总能在最恰当的时间选择生病,绝不会留恋表面的繁华。
此时甄嬛的养子登基,她正式上位成为皇太后。
就这就意味着,后宫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甄嬛已经成为了后宫的实际控制者,而新皇的嫔妃才是甄嬛需要重新经营的人脉。
在新皇嫔妃面前,甄嬛必然要是一位懿德贵重的皇太后。
甄嬛要表现出的必然是尊贵的气度,和无可挑剔的品德。
而端妃呢?
她知道甄嬛的龌龊事情实在太多了:
甄嬛同果郡王之间不清不楚的感情;甄嬛给先帝用美人计,掏空先帝的身体;甄嬛最后设计先帝,告诉他沈眉庄的孩子不是先帝所生,直接气死了先帝!
桩桩件件,端妃都非常清楚。
如果端妃可以选择,她会马上选择告老还乡,防止甄嬛因为看到她而觉得碍眼。
可惜端妃是后宫嫔妃,她退无可退,只能留在后宫中。
同为甄嬛党的敬妃、欣贵人等人,在成为太妃之后,还可以同甄嬛说说话、聊聊天,那是因为她们本来就比甄嬛的地位低。
作为曾经甄嬛麾下之人,她们几个去奉承已经成为皇太后的甄嬛,本就顺理成章。
而端妃不一样,曾经的端妃是后宫中唯一的皇贵妃,地位比甄嬛还高。
端妃同甄嬛从来都是合作,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端妃适时地称病是一种宣言,她在向甄嬛示弱的同时,表现自己一颗臣服之心。
当后宫换了主人时,端妃的适时退出显得十分必要。她从整个后宫的格局中悄悄地退了出去,必然会让甄嬛觉得她十分识趣,从而给她最好的物质保障,让她在以后的日子里享尽人间富贵。
端妃的适时地退出,保证了温宜公主的一世安稳。温宜公主没有被和亲,而是正常地被指婚,永远地留在了端妃的身边。
和女儿一起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才是端妃心中最想要过的日子。
端妃的美好生活,刚刚开始。
《甄嬛传》结尾,端妃为何称病不再见已成为太后的甄嬛?
端妃是一只能屈能伸的老狐狸,她一开始是利用甄嬛打倒华妃,再一路升级到皇贵妃。虽然这些荣耀都是甄嬛给的,但是她最爱的还是四郎。
而甄嬛却谋害了四郎,她能不恨甄嬛吗?可是端妃知道除了恨她,自己做不了什么了,所以她只能称自己病了不来见甄嬛,毕竟眼不见为净。
甄嬛能做到太后,手段智慧自然是了得的,她当然知道端妃称病的真实原因。而且敬妃在说端妃又病了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是颇有深意的。
甄嬛和端妃之间的感情是比不上和敬妃的,敬妃是一心一意地支持甄嬛的。当初甄嬛去端妃的寝室里,甄嬛是真关心端妃那病怏怏的身体,想请温太医去看,可是端妃为了避人耳目不同意。
而当甄嬛当了太后,得知端妃病了,她却没有派太医去看端妃,这就证明了甄嬛知道端妃称病的真实原因。
那就是端妃不愿见到自己,身子不适只不过是个幌子,端妃已经知道了四郎驾崩的真实原因。
说到底到了最后,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了而已。其实说白了,端妃和甄嬛之间是利聚而来,利尽而散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首先要从端妃开始说起。
一.病怏怏的端妃,靠着5%的电量,一路靠着甄嬛这个永动机,一路躺赢到整部剧的结尾端妃是在温宜公主生日宴会上第一次出场的,虽然她病怏怏的,常年不外出,也不给皇后请安,但是四郎和皇后仍然尊重她。
而且端妃出场时的王者风范特写镜头,有苏公公抬头看着端妃那敬畏的眼神,还有华妃冷眼瞧着很讨厌端妃的表情。
华妃误以为那碗害她失去孩子的药是端妃给的,其实那是四郎和太后亲自配的。所以华妃也给了端妃一碗红花,两人都不能生了,从此结下了深仇大恨。
其实,端妃真的是不问世事、抱病不出吗?她并非害怕华妃,而是伺机而动,她一心一意要拌倒华妃的。
端妃很聪明,她知道自己斗不过华妃,所以她一直在等,终于等到了很像纯元的甄嬛。
二.人前讲人话,鬼前讲鬼话,句句都说中要害,和甄嬛互相利用对嬛嬛来说,端妃就是她的及时雨。当初木薯粉事件,端妃及时雨出现救了嬛嬛,两人开始同盟。
可是,端妃并没有一心对甄嬛好。当初甄嬛被华妃惩罚跪在地上的时候导致失去孩子,端妃会不知道吗?
她知道,可是她没有出手相救,只有敬妃陪着甄嬛。端妃一心等着甄嬛出事,这样四郎就会怪罪华妃,端妃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如果甄嬛出事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时,她倒是会赶紧出手。当初祺贵人诬陷甄嬛和温太医的事。
在滴血验亲时,她问斐雯,“谁家偷情不避讳着旁人?”
皇后在白矾里加水被发现后,也是她问皇后,“是啊,您已经是皇后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嬛嬛嫁祸皇后小产,她问,“臣妾听到熹贵妃说惶恐啊害怕啊。”
端妃一出口就是句句sha得片甲不留。不仅如此,她倒是一心一意为自己谋求好处。比如,她暗示甄嬛自己很喜欢温宜,她会给温宜自己所能给的一切,而甄嬛自然会去帮她争取的。
三.女人之间各有心思,不就是为了男人,那个男人就是四郎端妃爱四郎,她可以和甄嬛齐心协力联手扳倒华妃,也可以一起对付皇后。可唯有一人甄嬛不能动,那就是四郎。
端妃那么聪明,四郎的驾崩她知道和甄嬛是脱不了关系的。可是甄嬛成了太后,其他嫔妃自然都是听甄嬛的,端妃又能怎样呢,所以只好称病了。
可是,四郎后宫佳丽三千,唯独只爱纯元,端妃明知道四郎不爱自己,在四郎被谋害后,仍然把恨撒到了甄嬛身上?
这深爱的人走了,彻底没了盼头,公中寂寞,唯有带着恨意才能过下去。
说到这,就得说说为什么端妃深爱着四郎呢?
四.一个深爱,一个只会喜新厌旧端妃是将门之女,端妃的娘家对四郎肯定有功劳,四郎自然是敬重她的。可是,端妃呢,她是深爱着四郎,宫中的女人无非就是为了一个男人,白首不相离。
就像甄嬛在蓬莱岛说的,终究这一辈子也就这么一个男人了。
还记得在槿汐和苏公公的对食事件中,甄嬛请端妃出手帮忙劝解四郎。
端妃说“臣妾见您的嘴角都起皮了”,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没有人比苏培盛照顾四郎更妥帖了。第二个意思是自己很关心四郎,连嘴角起皮这种细小的地方端妃都看得清清楚楚。
四郎也知道端妃关心自己,所以他走的时候捏了一下端妃的肩膀。
端妃摸着被四郎捏过的肩膀,表情陷入了回味,就这么一个动作,端妃可以回味很久。也证明了四郎真的是毫不关心端妃,毕竟端妃年纪在那,后宫中有很多年轻美貌的女人。
对四郎而言,端妃是那种懂事识大体值得尊敬的女人,所以之前端妃养病,他没有少过她任何位分和待遇,就连给皇后请安都不用了,去圆明园避暑的时候,皇后也记得安排端妃一同前往。
男人给了她无数尊重,却少了爱。可是正如皇后说的,一个女人得不到夫君的宠爱,有什么意思呢。可是端妃不介意。
当四郎病重时,端妃不仅日夜守在四郎的病榻前悉心照料,即使自己身体抱恙,她也不肯回到自己的宫里休息,还要亲自去小厨房给四郎炖补汤。
孙答应急不可耐地和侍卫私通,端妃还千叮咛万嘱咐,说孙答应的事千万别告诉四郎,要说也是缓缓地说。
可甄嬛不仅说得直白,连沈眉庄和温实初之间的事也说了,还说宁贵人从来就不爱四郎。更是还在四郎病危的关头,封锁了寝宫,不让任何人踏入半步。
可是,端妃也无能为力,她连四郎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她能不恨甄嬛吗?
如果端妃可以像敬妃那样洒脱,哭过、伤过就彻底放弃,那该有多好?可惜,她平日里看着无欲无求的,实则却是个痴情的人。
端妃年轻时,被皇帝和太后利用,当了一回两面不讨好的“恶人”,又反被华妃灌了一大碗红花,导致终生不孕。
端妃所受的苦,比起敬妃来要多得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太爱四郎了。
端妃对四郎的爱,是不计较,是超越了患得患失,超越了仇恨的大爱,在绵长的岁月里,她独自一个人吞下了痛苦,将这份爱深藏在心里。
没有四郎的皇宫,对端妃而言,不就是守着温宜,和养老罢了。如果她不恨甄嬛的话,是不是也可以余生和这些一路走来的姐妹们说说笑笑,颐养天年呢?
可是,她却选择了一个人独自在宫中守着寂寞。
《甄嬛传》结尾,端妃为何称病不再见已成为太后的甄嬛?
《甄嬛传》大结局,已是慈宁宫太后的甄嬛问起皇贵太妃怎么没来?敬妃道:“端姐姐又病了。”
好一个“又”字,甄嬛低头不语,敬妃又道:“自从先皇龙驭殡天之后,她日夜伤心,已经卧床不起了。”
甄嬛冷着脸道:“若弄坏了身子可怎么办。”
从这段简单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端妃已经很久都没有去慈宁宫和甄嬛叙旧了。端妃的近况,她丝毫不知,也只能从敬妃处了解一二。
而所谓的称病不出,八成又是借口罢了,甄嬛的神情足以说明一切。说到底,她的端姐姐终究还是对过去意难平啊!
端妃的心病:没能送皇帝最后一程皇帝病重时,新妃如孙答应之流已经急不可耐地和侍卫私通,宫里原先的几个妃子则纷纷为自己的后路担忧。剩下的老人里,敬妃似乎对皇帝的病情毫不上心。
也就是端妃,到了这个时候还日夜守在皇帝的病榻前悉心照料。
端妃不肯回到自己的宫里休息,拖着一副病怏怏的身躯还要亲自去小厨房给皇帝炖补汤。
甄嬛以皇贵妃的身份压着她,强迫她去休息时,她还千叮咛万嘱咐,说孙答应的事千万别告诉皇帝。
可甄嬛不仅告诉了,还在皇帝病危的关头,封锁了寝宫,不让任何人踏入半步。
端妃在宫门外和众嫔妃苦等了许久,等来的却是甄嬛这句绝情的话。她知道这句话不仅是说给众妃听的,更是说给她和敬妃听的,可惜自己势单力薄,纵使千般的无奈也只能幽幽地抱怨:“你何须这样疾言厉色?”
其实端妃明白,里头的皇帝孤立无援,走的不明不白。她是皇帝身边仅剩的老人了,伴君多年,本该有始有终,送他最后一程,看着他安心的走。可她却受制于人,明知事有蹊跷却什么也做不了,到头来托付了大半生的年华,临了却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这件事或许在端妃的心中每每想起就如鲠在喉,心痛难安。她不见甄嬛,是因为后者是造成她痛苦的“始作俑者”。
自古多情空余恨有句古话,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如果端妃可以像敬妃那样洒脱,哭过、伤过就彻底放弃,那该有多好?可惜,她平日里看着无欲无求的,实则却是个痴情的人。
端妃年轻时,被皇帝和太后利用,当了一回两面不讨好的“恶人”,又反被华妃灌了一大碗的红花,导致终生不孕。不仅如此,她的身体也垮了,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废了。
端妃所受的苦,比起敬妃来要多得多。
可是敬妃都能走出来,端妃却走不出。一个堂堂的将门虎女,被害到这种田地,竟然还对那个绝情的男人用情至深。
端妃对皇帝的爱,是不计较,是超越了患得患失,超越了仇恨的大爱,在绵长的岁月里,她独自一个人吞下了痛苦,将这份爱深藏在心里。
曾经,我们都以为温宜公主才是端妃活着的唯一寄托。可到了最后,我们才发现,端妃真正的寄托是皇帝。没有了皇帝的深宫,是没有希望的,是冰冷无情的。如果不是顾着温宜公主,端妃恐怕早就随着皇帝而去了。
余下的岁月,对于端妃而言只剩下等待死亡。她不想去见甄嬛,不愿意在慈宁宫里故作开心地和故人叙旧。她们的快乐,端妃体会不了;端妃的痛苦,不合时宜。
端妃累了,为了生存,在华妃面前演了大半生的戏。剩下的日子,她只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难过了,也不想假装快乐。
但说到最后,我始终觉得端妃对甄嬛是没有恨的。她的不愿相见,有时候更多的是对无奈的现实感到失望,这种失望让她没有勇气再踏出宫门,只能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神伤。
《甄嬛传》结尾,端妃为何称病不再见已成为太后的甄嬛?
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甄嬛阵营的一员“大将”——端妃,为何在力助甄嬛扳倒皇后成为太后之后,没有随众人共庆,而是称病不见甄嬛。而且敬妃一个“又”字,似乎并不是不能见,却是增添了几分不愿见的意味。
那么这“不愿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想必细心的大家也发现了,就是在皇帝病重之时,端妃问甄嬛打算如何处置孙答应和侍卫私通的事。甄嬛说“这样的事,终究还是要请示皇上的”,而这时端妃特意叮嘱甄嬛“那你要缓一些告诉皇上,别让皇上太动气”。这里可以看出,端妃明白如果告诉皇帝答应私通之事必然会让皇帝动气,很有可能会加重他的病情,而她顾念皇帝的龙体,所以不想甄嬛告诉皇帝。
同时在这之前,端妃还对甄嬛说——
“我吩咐了小厨房,炖了参汤给皇上提神,皇上的身子真是虚透了,还一味地服食丹药”
在皇帝病重之时,细心地侍奉等等,都能够体现端妃内心还是挺在意皇帝的,她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希望皇帝能够痊愈的人。
而在这件事情上,甄嬛和端妃的想法大相径庭,甄嬛想的是如果皇帝派血滴子查明了双生子并非亲生,那么所有相关的人都只有一个结局,所以她没有别的选择。
于是,这边甄嬛前脚刚安慰端妃“姐姐的心思便是我此刻的心思”,后脚就跑去向病重的皇帝生动形象地把私通之事描述了一番,“赤色鸳鸯肚兜还挂在那狂徒的腰带上”这种直白大胆的话直接把皇帝气到坐起来,大吼要把给他带绿帽的孙答应五马分尸。
在皇帝病情加重后,端妃见甄嬛出来,立刻着急地问,皇上怎么突然病重的这么厉害呀?
在甄嬛严厉遣散所有嫔妃的时候,端妃又对甄嬛说,你何须这样疾言厉色?
聪明隐忍的端妃应该是发现了甄嬛气死皇帝的端倪的,只是碍于自己的权势,也不可能多说些什么。
事实上,甄嬛和端妃的关系,并不是和沈眉庄那样的姐妹友谊,也不是单纯站队,而更像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
从温宜公主生日宴上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之后,端妃和自己的婢女提起被华妃灌红花的陈年往事,这个时候她是这么看待甄嬛的——
“当我第一次看见他的脸,我就知道,她日后一定会帮我这个忙”
从这边就可以看出最初端妃帮助甄嬛,也是有她的目的的。甄嬛的出现仿佛给了端妃希望,她内心那一直燃烧的复仇的火焰,终于找到了那一个最佳人选,只待自己从旁协助,让她帮助自己完成那困扰了多年的复仇之梦。
木薯粉之围,甄嬛被华妃冤枉陷入困局,幸而端妃出面给甄嬛证明清白。
富察贵人小产后,心思细腻的端妃对甄嬛进行暗示点拨,她让甄嬛小心曹琴默,避开华妃,还要提防“隐藏的对手”——
“曹琴默是比华妃更难缠的人”
“华妃若是猛虎,曹琴默就是猛虎上的利爪,不过你要知道锋刃在谁的手中,就能小心避开,只怕是深受其害,却连对手都不知道是谁,那才是真真的可怕呀。”
甄嬛的心腹崔槿汐和太监苏培盛出事后,端妃又劝说皇上,最终救了二人。
甄嬛被罚跪小产后去看望端妃,端妃又进行点拨,暗示甄嬛小心皇后——
“不过依我看来,年世兰不会那么蠢,要在她执掌后宫的时候让你出事,以他的性子,也就是想压压你立威而已”
由此可见,端妃是一个明白人,她就像有着上帝视角一样一边隔岸观火一边推波助澜。她痛恨灌自己红花的华妃和默许华妃跋扈的皇后,然而自己势单力薄,就通过扶持和帮助甄嬛来最终完成报仇。
而反观甄嬛,她明白并且感恩端妃一路的协助与指点,也一直在报答端妃。
她看端妃身子病弱,就请太医温实初帮助端妃诊治病躯,她帮助端妃实现了扳倒华妃的梦想,她觉得端妃缺少陪伴,就将温宜公主给端妃做女儿,甚至甄嬛还给了端妃皇贵妃的位置。
然而,在甄嬛阵营终于取得了胜利,四阿哥顺利登基,甄嬛成为了太后之后,端妃明白,一切也终将落幕。
对华妃的复仇已经完成,虽然她怨恨与责怪甄嬛对皇帝的无情,但她的权势再也不可能与甄嬛相抗衡。称病不愿再见甄嬛,这与当初华妃独大的时候端妃称病是多么地相似,避开甄嬛,避开权力,暗示自己对甄嬛没有任何威胁,也许这就是端妃能够一直在后宫中生存下来的智慧吧。
不见甄嬛,用她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应该是最好的解释——
“我若在那儿啊,只怕是扫了那些唱大戏人的兴致,我实在看不惯那些做做样子,眼不见心为净”
《甄嬛传》结尾,端妃为何称病不再见已成为太后的甄嬛?
甄嬛传的最后,甄嬛和敬贵妃,欣嫔一起在大殿上聊天,问到两位,
“为何不见皇贵太妃?”
欣敬妃说端姐姐又生病了,不能来见甄嬛。这是甄嬛低垂了一下眼睛,然后敬妃补充道,自从皇上走了之后,端妃已经卧床不起了。
本来生病也是个很好的托辞,但在我们端姐姐这儿就是不想见你的意思了。甄嬛垂下眼帘,也是深知端妃这个套路。
之前端妃称病不见华妃,甚至称病很少参与宫中各类活动。所以,称病也成了端妃惯用的回避的借口。
当初端妃被皇上和太后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去给华妃送了滑胎的药。导致了跟华妃反目成仇不说,也被反击喝了绝孕的药,从此身体就不大好了,也不大参与宫斗。
也因为这件事情端妃痛恨华妃,却没办法恨皇上。她始终对皇上有情有义。甄嬛进宫的时候,睿智如端妃,一眼相中了甄嬛,所以暗中好几次帮助甄嬛。
最后为何怨对甄嬛呢?其实以端妃的聪明才智,已经看出了皇上的死和甄嬛有关,在心里更爱皇上的端妃当然更没有办法直接面对甄嬛。
更何况,有温宜在身边,颐养天年也够了,甄嬛在大封六宫的时候对皇上说,“凡事以端妃姐姐为尊”所以端妃也有了皇贵妃的称号,如今是皇贵太妃了。身份也有了,皇上也走了,再加上自己本身也不爱那些宫斗和聚会。
这些都导致了端妃不愿意再见甄嬛了。归根结底,端妃一直爱皇上,而且爱的深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