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元春封妃,以及后来荣耀的省亲,到底给贾家带来了什么?

在清朝时,后妃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而贾元春却是因为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做女史,什么是女史?女史是宫中为太后、皇后、嫔妃撰写文件之类的一个职位,做女史和做后宫之中的妃嫔完全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元春却突然拐道,并且还坐上了皇帝妃子的宝座,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贾元春

正值贾政生日之际,太监夏守忠来贾府宣读特旨,内容是要贾政立刻入宫去拜见皇帝,说完太监也来不及喝茶,便骑马而去。贾政赶紧更衣入朝,贾母和其他一众人等也惶惶不安。

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直到又有管家跑来报喜,说夏太监告诉他们是:“你们家的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元春封妃

贾母听到这个消息,心神安定,喜气盈腮,终于放下心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元春封妃毫无征兆。这么大的事贾府是毫不知情的。

元春从女史到突然封妃对于皇帝来说肯定有其政治上的图谋,来的也是莫名其妙。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元春封妃和省亲到底给贾家带来了什么?

元春回家省亲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元春封妃给贾家带来的好处是:

第一,元春封妃和省亲给贾家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元春被皇帝封为贤德妃,并且还批准回娘家省亲,妃子回娘家省亲这等事情在历朝历代中是没有发生过的,由于皇宫之中规矩森严,皇帝的妃嫔是不能轻而易举地回娘家省亲,

可见元春能够被准许回家省亲,这是得到了多大的恩赐才能得到的机会。这在贾府之外的人看来,封妃的荣耀和省亲的这份恩赐怎能不令贾府蓬荜生辉呢!

贾府众人迎接元春省亲

贾家出了个妃子,这给贾家带来了无上的荣光,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家不惜掏空内囊,耗费人力财力修建省亲别墅来迎接省亲,省亲别墅极近奢靡,元春省亲场面宏大,一时风光无限,也把贾家推上了辉煌的最高点!

第二,给已经走上衰败的贾家带来了转机

贾家走到贾赦和贾政这一代,家族往日的辉煌也已经暗淡了许多,家里除了贾政上班领着一份薪水,其他的人员皆是吃老本的。

元春见到亲人落下泪水

1.从《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话里就可以窥探到贾府的经济状况:

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

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到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红楼梦》第二回

冷子兴同贾雨村演说荣国府

在贾雨村眼中的贾家应该还是豪门贵族的,从表面并看不出贾家有衰败的迹象,用冷子兴的话说:“那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贾家虽然已经走向衰落,但并不至于完全破产。此时的贾家经济上衰落还不是最严重的事情,出的后代竟然也一代不如一代了。

冷子兴为什么会知道豪门贵族之中的这么多事情呢?这要归结于他的两种身份,第一个他是周瑞家的女婿,他的老丈人和岳母娘是这豪门贵族之中的服务者,自然也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消息。

大观园

第二个身份他是城中的古董商,古董自然是有钱人玩的玩意儿,哪些豪门贵族之中的人需要拿家中的古董去当铺典当,拿来换钱了,也就证明这个家族正往衰落的方向走了,

凤姐作为管家,在经济紧张时她就曾拿东西去典当,而冷子兴作为古董商人,也是可以从中获取一些信息的。

冷子兴

2.我们还可以从第二个人物凤姐的口中窥探到贾家的经济状况,刘姥姥来贾府,想从贾府这里获取到帮助,因为她们家揭不开锅盖了,从凤姐和刘姥姥的聊天中也可以透露出贾家的经济也大不如从前了:

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到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瞧着也不像。”凤姐笑道:“这话没得的叫人恶心。不过托赖着祖父的虚名,作个穷官儿罢咧,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空架子。”——《红楼梦》第七回

凤姐在这里并不是说的谦虚客套话,因为她是贾家的管家,经济状况她是最清楚的一个。

元春和凤姐

从冷子兴和凤姐的口中我们可以知道,贾家在元春还未封妃之前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元春的突然封妃不得不说给这个家族带来了一丝新的曙光,至少暂时把贾家推向了权力的最巅峰。

只是贾府并没有把握好这个转机,贾府要不兴建什么大观园来迎接元春省亲,而是让皇帝看到他们以低姿态来迎接的话,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皇帝已经把抓牙对准了贾府,贾府却还不知所云地往上撞,结果也就可想还知了。

凤姐发善心救助刘姥姥

第三,给贾家众人带来了物质上的赏赐

元春回娘家省亲,给贾家的众人带来了赏赐,当然赏赐也是分等级的,老祖宗贾母享有的是最高等级,之后是父母长辈,再是兄弟姐妹,最后是奴才下人。

1.贾母: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

2.邢夫人、王夫人:和贾母相比,她们俩个只减了如意、拐、珠四样。

3.贾敬、贾赦、贾政等人:每分御制新书一部,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二只,表礼按前。

4.宝钗黛玉诸姊妹: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各式金银锞二对。宝玉同此。

5.贾兰:金银项圈二个,金银锞二对。

元春和家人团聚,并赏赐礼物

6.尤氏、李纨、凤姐:皆金银锞四锭,表礼四端。

7.奶娘和众丫鬟:外表礼二十四端,清钱一百串。

8.贾珍、贾琏、贾环、贾容等:皆是表礼一分,金锞一双。

9.东西两府园林管家、陈设、答应及司戏、掌灯诸人:馀彩缎百端,金银千两,御酒华筵。

10.厨役、优伶、百戏、杂行人丁:清钱五百串。

以上这阐述的这些是元春封妃和省亲后给贾府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可落到实处却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而物质上的这点赏赐是不及一提的,修建大观园所花费的费用远比这些要多得多。

元春和母亲还有奶奶相拥而泣

春封妃给贾家带来的坏处是:

第一,因修建大观园造成了经济上的亏空

元春回家省亲,除了赏赐之外,并没有给贾府带来其他经济上的填补,贾家因为要迎接元春而耗巨资修建的大观园给经济上造成了亏空。这无疑给贾家的经济带来了一层雪上加霜。

贾府众人迎接元春省亲

第二,在皇帝心中彻底地失去了信任

贾家历来是旧朝一部的老臣,站队也是太上皇和皇太后一队,和当朝在位的皇帝是对立关系。元春回家省亲,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时,不免潸然泪下,家里众人也满眼垂泪,她在深宫之中过得好吗?

并非如此,从她的那一句:“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元春检查姐妹们学业

她把深宫之中比作见不得人的去处,证明她过得并不好,她回家省亲,皇帝也一定派了很多双眼睛跟着,这话回头也一定会落到皇帝口中。贾政和自己的女儿只能以君臣相称,说话小心翼翼,只能说一些君臣之间的客套话。

贾府为迎省亲,大肆的兴建大观园,如此奢华过费的行为和元春在家里说的宫里是见不得人的去处一定会在皇帝那里记下一笔,算账只是迟早的事。

元春和父亲以君臣相称

在《红楼梦》中,元春封妃和省亲给贾家带来了什么呢?只能说带来了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贾家从开始衰落的低点,一下冲上顶点,随之又开始从顶点往下滑落,正验证了那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和登高必跌重的道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只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读!

红楼梦里贾元春封妃,以及后来荣耀的省亲,到底给贾家带来了什么?

一时灯花开,必有炸花时。贾元春封妃省亲,贾家一时风光,也就是彻底败落的开始。

红楼梦里贾元春封妃,以及后来荣耀的省亲,到底给贾家带来了什么?

系贾政长女,王夫人所出。小说一开始,她就已入宫了,后来又封为贵妃,作为代表皇室的一个成员,她在贾家中是处于特殊的最高位置上。对于元春一次完整的描写,是十六至十八回的省亲。省亲与其说是对于元春性格的刻划,不如说它是前八十回写贾府盛时光景的最重要的一笔,它把贾家的荣华富贵推向顶峰,而元春恰是这一家族光荣的象征。省亲表面上为着叙天伦之乐,但实际上却揭露元春是被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她是富贵的牺牲者,是一个悲剧人物。在对于元春不多的描写中,却有一次极重要的暗示,这就是二十八回端午节元春赐物中,宝玉和宝钗是完全相同的一份,这说明作为贾府的最高权威(在贾母之上),元春所属意的宝玉的未来配偶亦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元春死在续书的九十五回,根据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和《红楼梦曲·恨无常》的暗示,元春是早逝的,学者对其中“虎兕相逢大梦归”究竟指什么有不同说法,但没有得到确切的解释。不过元春的突然去世,无疑的是对贾府的一个沉重的打击,判词中也明说元春警告过父母要退步抽身早。随着元春的死,贾府必然就要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这个大家族瓦解了,作者所精心构筑的儿女乐园大观园也终于风流云散了。

红楼梦里贾元春封妃,以及后来荣耀的省亲,到底给贾家带来了什么?



《红楼梦》贾元春封妃,对于送女儿进宫的贾政来说,似乎成功的实现了光宗耀祖的梦想,女儿一步登天,获封贤德妃,看似风光无限,可回过头细看会发现,贾家除了留下一座残破的大观园竟然没有一点的收获。

【一】

贾元春封妃到底因为什么?之前多次谈及。个人认为是王朝两股势力虎兕相争。皇帝为了安抚以北静王为代表的集团势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出身四王八公贾家的贾元春提拔为贤德妃。元春升妃与受宠无关。证据有两个。

第一,贾元春封妃太突然。之前几年进宫音讯全无。冷子兴说她进宫做女史,不是宫女,而是一个低级妃嫔,最多也就类似清朝的贵人一般的妃子。从女史衔的贵人到尚书衔的贵妃,差距绝不仅仅只是几个品级,按明清妃嫔品级,每一个大的品级都细分好几个品级。元春突然升妃,如坐了火箭一般,而世人都知道,事出反常必为妖!

第二,贾元春无孕无子。古代皇帝册封妃子,最主要的依据是怀孕生子。妃嫔大多母以子贵,无子获封太少。元春连怀孕都没有,凭什么封妃?还是贵妃?而且直到八十回结束,也没见贾元春有过怀孕的消息,这样算什么?

【二】

贾政送元春进宫就为了光耀门楣。他和贾母说打儿子为了光宗耀祖,贾母讽刺他:你父亲管教你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已经是贾政一块心病。所以当元春一升贤德妃,即便如贾政的谨小慎微也欣喜若狂,利令智昏的做出响应太上皇旨意,省亲大观园的决定。为此贾家大兴土木,耗空了贾家库房中的两三百万两银子。将家底折腾的内囊上来了。

修建大观园,迎接元春省亲,是贾家做的最蠢的一件事。不但耗空了家产,还彻底与皇帝分道扬镳。自古一天不容二主。皇帝下旨每月逢六省亲已经是恩典,结果太上皇又下旨更改成令妃嫔省亲,这本就是逾矩的,甚至代表了皇帝与太上皇的关系极度紧张。否则太上皇绝不会如此下旨。而贾家竟然听从太上皇的命令,试问只此一条,皇帝会不会恨贾家入骨?贾家应不应该被干掉?

【三】

皇帝厌弃贾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贾家在元春晋升贤德妃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提拔升职,这是特别明显的信号。元春升妃,代表了天大的恩宠。可是贾家呢?完全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样子。不说有爵无实权的贾赦贾珍,就是元春亲爹贾政,竟然完全没有升官。不但不升官,还调离岗位,点了个学政,这是个完全不升职的官,只要不太低几品官都能担任。不存在升降职的问题。

贾元春封妃,贾政却心灰意冷的一个体现是在二十三回。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

元春封妃是好事,贾政却突然灰心感叹胡子苍白,又将嫌恶贾宝玉的心减去了八九。要知道贾宝玉是反仕途经济的,不肯学入仕的学问。贾环与贾珠却按部就班学习入仕学问的,贾政这时候的灰心转向正代表元春封妃后,贾政并没有等到预想中自己的擢升。现实与预期出现强烈反差导致心灰意冷才会生出亲贾宝玉,远贾环之心。

到了七十一回,贾政学政任期归来,更是心灰若死。

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亦付之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庭闱之乐。

贾政再没有当初对贾母说的那种:“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时候的意气风发。元春封妃,贾家原本人人面上皆有得意之色。可是随着时间推进,省亲后,贾家一片衰败,彻底的穷了,只剩下一座大观园继续消耗着贾家,换来一堆大小太监过来打秋风死要钱,一个煊赫的世袭家族就这么一败涂地下来。可以说,元春封妃,贾家什么都没得到,反倒赔的精光。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关注!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红楼梦里贾元春封妃,以及后来荣耀的省亲,到底给贾家带来了什么?

贾元春贾政的嫡长女,从小挨在贾母身边长大,教养极好贤孝才德,十几岁被看中选入宫中,先做女官,后被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加封之日正是贾政的生日,一府子人惊喜不已,贾政贾母先后应旨入朝,庆贺感恩去了!

再然后是修建大观园,静候贵妃元春的省亲。

元春的封妃和省亲给贾家带来什么?

不用说,首先肯定是皇宫的赏赐。

红楼梦第十八回写到元春省亲,详详细细罗列了这些礼品,比如“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邢夫人王夫人二分只减了如意、拐、珠四样。贾敬贾赦贾政等每分御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二只,表礼按前”等等,就连厨房的唱戏的打杂的,共有“清钱五百串”。

赏赐品稀奇又贵重。

第二个,元春封妃和省亲带来贾家表面的荣耀和繁华。

为什么说是“表面的”呢?

第二回冷子兴就说过,“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在元春封妃时贾家更是萧条,家势上除贾政还任个“员外郎”闲职外,其他众人仿佛无业游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事,自然祖上积攒的家底子坐吃山空,却又要“打肿脸充胖子”,为元春省亲提前两年开始修建大观园,耗资百万。

钱哪里来呢?

文中写到,大观园总管贾琏问“这一项银子动那一处的?”贾蔷道:“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使费。”

如果家里有余钱,还用得着跑大老远收账吗?估计这也是最后一笔救急钱吧!

如同张爱玲说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贾家就是这样,表象看似风光实则里子虚空。

而这些人又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从不正视残酷的现实,不思进取任由衰败下去。

秦可卿第十三回曾托梦给王熙凤“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一个女流之辈尚能看到贾府的“窟窿”,以及不抓紧填补的恶果,那些大老爷们竟然还能无动于衷!

稍有头脑的,就应该抓住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封妃和省亲之盛的契机,为前程倾心布局和考虑。

第三个,元春封妃和省亲带来短暂的欢乐。

元春进宫七八年未见家人,省亲时自然全家欢欣雀舞,然时间太短暂,晚上戌时(晚七点)才起身,丑正三刻(凌晨一点多到两点)回宫,总共六七个钟头。

元春说“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日: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元春不爱那人人倾慕的皇宫,只因为切身体会过深宫“那不得见人”的黑暗,孤独和寂寞。

而省亲的时间竟然安排在夜晚,按理喜庆的事应该设置在白天进行,这黑夜里的探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黑暗一直伴随,昭示着元春省亲的不好兆头,省亲后的元春很快失宠直至生病薨逝。

省亲时元春还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豪宴》表达的意思是“夸富行为导致破败”,暗喻贾家之败,《乞巧》出自《长生殿》讲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结局杨贵妃不久自缢身亡,暗喻元春爱情的失败和失宠。

这些是贾府和元春结局的“草蛇灰线”。

省亲后不久元春失宠,大观园的修建应该是导火线,贾家太张扬和炫耀了,连元春都说“万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除了家底子撑不起这豪奢的大观园,更是暗示家人切不可声张和狂妄,这样只会招来祸患。

皇宫对贾家一贯的作为忍了又忍,家风不正,整个家族子孙纨绔颓废又恣意妄为,秦可卿丧礼逾规用上忠义老亲王的棺木;贾赦与贾琏偷办违背朝廷的“机密大事”;贾赦为劫夺玉扇,和贾雨村合伙陷害他人;贾琏国丧家丧期间办婚事;贾珍之妻尤氏身为诰命夫人,于太妃薨逝时告假,不进宫祭拜和守灵;王熙凤长期放高利贷欺人钱财,又弄权铁槛寺,为三千两银子与官员勾结,致一对相爱的年轻人丧命;还谎报贾琏“停妻再娶”扰乱司法公正;薛蟠的人命案等,加上贾家亲北静王疏忠顺王,卷入朝廷派系斗争,贾雨村叛变投靠忠顺王,这一切导致元春的失宠和贾府的抄家败落。

红楼梦里贾元春封妃,以及后来荣耀的省亲,到底给贾家带来了什么?

贾元春封妃及省親,带给贾家鲜花着錦,烈火喷油一般的荣华富贵。对于百年旺族的贾府来说,又是一次中兴。然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物极必反。古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故为抄查大观圈埋下了禍根。导至贾府彻底瓦解,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了个白茫茫大地干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