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忌讳什么?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立顾名思义,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代表着一年四季从此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节气,同时在人们心目中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气,春意味着万物复苏,新的生命开始随着春日阳气的生发而萌芽生长。
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它赋予了新生生命阳光、养分和希望。都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年的收获成长皆立足于此。
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
第一,立春有哪些忌讳呢?忌讳一:立春之日忌阴雨天气
民间传统认为如果在立春之日下雨或是阴雨天气,则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欠佳,如果天气晴朗则来年粮食会是一个大丰收,诸事大吉。
忌讳二:立春之日忌出门理发和出门看病
立春寓意着春已经归来,是万物发芽生长的时期,而此时去理发是没有顺应时节规律的,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刚出生的草木不宜去损坏,人在春天去理发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民间有些地方有立春不能理发的忌讳。
立春
立春之日不能出门看病,有些地方也讲究这个,在立春之日最好不要特意出门看病,即使有病要看要么提早要么延后,如果在这一日出门看病对于这一年来说就没有讨过好彩头,在立春之时出门看病也是人们所忌讳的。
春天来了……
忌讳三:立春之日不搬迁,忌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
立春正是节气交接之时,气息驳杂,不宜动荡搬迁,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为了在新的一年拥有一年安稳顺遂的日子,在立春之日不能动荡搬迁,我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所以在这一天最好不要搬迁。
立春这一日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的又有什么依据呢?传说若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就会把婆家的好运带到婆家去,有了这一传说,婆家自然就不同意啦,当然这是古代,现代这一说法不会有人去相信。另外还有一说法就是立春归娘家,来年又是一春,就是又要嫁人了,所以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春的象征鸟语花香
忌讳四:立春之日不宜骂架引起口舌之争
立春之日忌讳骂架,其实这是一种好的传统,也是值得发扬和继承的,一年中新的开始,就应该和和睦睦,在这一天节气更替,气杂而交,人的情绪也不容易稳定,如果在这一天违背了这美德传统,
那这一年你更不知道要违背多少次了,所以这也是在提醒大家,要牢记我们民族的这一传统,立春口舌,全年不吉,诸事不顺,会给自己的生活带了很多的麻烦。
勤劳的小蜜蜂开始劳动
第二,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风俗一:立春时要举行祭神仪式
立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秦汉以来就备受重视,在立春时要祭祀主管农事的芒神,在周朝进还要浓重的举行迎春仪式,行布德施惠之令可见在当时是极为重视这一节气的。到了清朝时立春这一节气的仪式成为了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在这一天需要祭神祭祖。
打春牛
风俗二:打春
打春这一风俗流传历史悠久,据记载,起源于上古周朝时期,距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打春也叫打春牛,古时候农民耕田离不开牛,打春牛就意味着停歇了一冬天未耕田的牛,要开始犁田出栏劳动了,因为牛在古时候是农耕生产中最重要的一劳动力,家里犁田的牛若受到了一些伤害从而影响到生产的进度那是得不偿失的,
立春图片
于是大家为了完成打春牛一这活动,要鞭策耕牛,但同时也要爱惜耕牛,就会用泥土或其他材料做出牛的样子来,然后再鞭打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耕牛好好出力干活,人们会把打碎的春牛争抢着捡回家,希望能够带来好运气,这就是打春也叫打春牛。
咬春饼
风俗三:咬春
咬春,就离不开吃了,在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在不同的地区习俗还略有不同。比如立春日,北方习惯吃春饼,南方吃的是春卷。还有的地方,全将蔬菜、瓜果、饼、糖放置在盘中,称为“春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
在这一天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果,既为了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寓意。古时在立春之时,人们会摆咬春宴,咬春宴上除了萝卜生菜外,还要有春饼和春卷,凡可咬可食之物,皆可入席。
孩子们参加咬春活动
风俗四:抬春色
抬春色这一风俗主要出现在清朝时期的潮汕地区,在立春日这一天,会有游行的队伍,会有一个装饰过的台阁,上面坐一个歌妓,由两个人抬着在街上游走。
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丽、万物生长的春季,迎接的是又一四季轮回的新生,在你的家乡立春又有哪些忌讳和风俗习惯呢?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立春忌讳什么?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2021年立春是2月3号晚上10点58分39秒,按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农历历法上来讲,今年是“无春年”,也称作“寡年”,所以民间有“无春不宜结婚”的传说,类似这样的年份还有2005年鸡年、2008年鼠年、2010年虎年、2013年蛇年都是无春年,事实证明,有些民间传说和忌讳并没有科学依据,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大家用平常心来看待就行了。
立春的由来与传说立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从冬天过渡到春天的一个重要节点,每年立春的时间都不确定,按公历来算在每年的2月3号到5号之间,农历立春是每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各地流传着很多有关立春的风俗和忌讳,这些风俗和忌讳尽管因地域环境有些差异,但喻意大至相同,有以下几种较为盛行的传说。
1、远古时候没有立春这个节气,有一年春节之前快到过年时,天下突然闹起了瘟疫,就像现在的流行感冒一样,得了这种怪病的人手脚乏力,每天晕头晕脑的像喝醉了酒一样,这时,天上一个神仙打扮成一个老道的模样来到人间,
这个季节正值萝卜丰收的时候,老道命众人在地里刨出一大堆萝卜,随手从一只芦花大公鸡的身上扒下几根鸡毛插在地上,老道盘腿坐在地上念念有词,念经施法,只见地上的萝卜冒着青烟,鸡毛也随之摇晃着翩翩起舞,众人纷纷拿起地上的萝卜啃了几口,顿觉气通神怡,浑身舒展,身体所有不适的症状都烟消云散了,百姓们从此又过上了安详的生活,为了纪念这个老道,从此人们把那天定为每年的“立春”节气,在立春的那天都要啃几口萝卜以求平安,流传至今就被后人们形成了“咬春”的习俗。
2、话说宋朝年间,有一个名叫陈皓的书生,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和当今高考的学子一样,经常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读书,以至于经常吃饭错过了饭点,他妻子非常贤惠,绞尽脑汁给她做了一种带有肉末和青菜夹心的面饼,饿的时候既能当主食又有青菜,不影响读书用功,冷的热的都可以吃,非常方便,后来被很多人效仿,流传至今就被大家称作为“春饼”。
3、宋朝四帝仁宗早年颁布了一道《土牛经》,每年春耕是农民一年中生产最关键的时候,立春那天所有官员和老百姓都要沐浴更衣,官员们青衣小帽和老百姓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叫“鞭春牛”、“打春牛”,他们认为,牛在冬天一直吃草酣睡,时间久了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用这种方法把春牛打醒,传说中这种纸糊春牛肚子的里塞满了五谷杂粮,纸牛被人们打破后粮食就流出来了,寓意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吗?1、躲春
立春这天是冬天和春天气候交接的日子,气候渐渐温暖起来,能明显地感觉到白昼比夜晚要长一些,很多人会产生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应和情绪上的变化,所以民间就出现了“躲春”的习俗,每年这一天对朋友和家人都要心平气和,大家一起和和睦睦,千万不要发生争吵,不宜搬迁、不宜动土、不宜看望病人、以免影响一年的运程。
2、祭祖
立春的这天要祭祖,把最好的食物供奉在祭台上让先人们享用,祈求神仙和先人保佑一家子平平安安。
3、报春
立春寓意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即将来临,立春这天要敲锣打鼓放鞭炮,驱赶过去一年中的晦气和霉运,姜、葱、吃萝卜、春饼和生菜咬春,家里和院子里挂上风车和灯笼,迎接新春的到来。
立春忌讳什么?1、立春的这天忌讳看病,这一天小的头疼脑热,尽量忍着,不然就有不好的兆头,影响一年的运程。
2、古人认为:立春为一年的伊始,嫁出门的姑娘如泼出去的水,姑娘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立春这天出嫁就会把自家的好运送给别人,所以这一天不宜婚嫁。
3、立春来乃冬春交接,气息变化驳杂,搬家、动土容易造成动荡,所以立春之日是不能搬迁或动土的。
4、立春之日是迎接新春之时,一家人要和和睦睦,无论是大事和小事都要心平气和地交流,千万不要动气吵架。
5、立春是气温回暖,草木复苏的开始,人之毛发,受之父母,头发也如同身体上的草木,在立春这个万象更新的日子是不宜理发的。
立春忌讳什么?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立春二十四节气第一个,忌讳理发,忌讳生气,忌讳看病,立春的那个时间点忌讳在床上(听老人说,那样这一年容易得病[捂脸])
小时候,立春那天要吃春饼!薄薄的春饼卷着菜吃,好吃的很[偷笑]
家里老人,要给很小的孩子做一个小公鸡样的东西,别到袖子上,说是别打春打到孩子,这样一年不闹病
立春忌讳什么?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一是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忌讳也就不一而足。二是农历节日比较多相应的民间忌讳自然也多,要是处处讲究可能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立春忌讳什么?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立春不理发,理发不吉利。
小时候,老人们常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
这有没有科学依据,不是很清楚。而且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少会顾忌这些老话了。就像我出门在外已经20年了,很多老规矩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很搞笑地说,如果没人提醒,我还真忘记了今天立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不管老话是否灵验,能遵从还是不遵从吧。不过立春就代表春天来了,趁着放假前的这几天把手工的工作搞定,安安心心地过个好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理不理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轻装出发。疫情下2020年,我们其实压抑了很多,工作中、生活中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就让他尘封而去,在新的一年能够重新起航。
立春忌讳什么?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立春的忌讳
- 不可醉酒
- 不可与人吵架
- 不可见血
- 不可摔坏东西
- 要说好话,不可骂人
- 不可讨债
立春的风俗
- 祭祖:在许多的地方在立春的时候都有祭祖的习惯,与其他时候不一样的是这个时候祭祖的食物是有讲究的。
-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 拜太岁:中国有迎太岁的习俗,把太岁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岁就能平安富足。
- 咬春: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时节,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赎春卷的小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