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没人拆走?

烂尾楼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没人拆走?

表舅是工地包工头,他曾经说过,如果工地烂尾了,塔吊是绝对不能搬走的。

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都不一样,这个工地明明已经烂尾了,短期之内也不会有人来接手,为什么不把塔吊撤掉呢?塔吊在这里放着还有什么用?不是浪费资源吗?

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说得再直白一些,但凡一个工地烂尾之后,塔吊还能在这个地方立着,背后都是有很多猫腻的,今天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第1点:塔吊的稳定心理因素

大家知道什么叫塔吊吗?一般在大型工地上或者某个楼盘上,我们都会见过那种大型的塔吊,在老远的地方就能够看到这边有一个塔吊在这建立着。

换句话来说,无论是准备在这个地方投资盖厂还是准备在这个地方新盖一个楼盘,只要大老远的地方能看到这个塔吊,就意味着这个工地现在还在紧急运转。

虽然不清楚内部消息,或者内部已经有一些消息流传出来了,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仍然能够起到一个稳定的心理因素。

毕竟在当下阶段出现一个工地烂尾或者一个楼盘烂尾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即便是出现了,一般也会有当地的相关负责人在第一时间联系到接盘侠,接盘侠会接管当地的工程,并且尽最大可能把这个工程的所有方向运营到位,争取在最短时间之内获得盈利。

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地方有烂尾的倾向,或者已经出现烂尾,都是有直接部门负责对接的。

而且这个对接部门对接的速度极快,可能一两周的时间,这个工地就由之前的负责人变成了另一位负责人,换了一个部门或者换了一个企业来对接这个烂尾楼。

大家可不要小瞧这1~2周的空白期,如果在这1~2周的空白期内,突然之间把塔吊大范围地拆除了,会给周边的居民尤其是买了期房的客户带来极大的内心动荡。

其实站在更高维度来讲,压根就没有什么可慌张的,我们已经找了一个人来接手了,这套房子马上就会盖好,最终也不会影响到大家的入住,甚至还会提前交房。

可是那些购买房子的人并不会这么去想,他们只会单纯地认为自己花了很多钱买了这套房子,现在这套房子烂尾了,那就得抓紧时间把这钱给取出来,不要这套房子了。

当购房者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而这部分麻烦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或者压根就没有必要发生的,那怎样避免呢?

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就是把塔吊仍然处理着,如果真的有人会心存疑惑,抬头一看,塔吊还在这个地方,说明工程还在继续,那就不用担心了。

当部分购房者有这样的稳定心理因素之后,只需要度过最开始1~2周的疑惑或者1~2周的不安,等到新来的公司接手继续去盖楼盘的时候,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对于当地的直接负责人来说,与其拆掉塔吊,倒不如让塔吊继续待在这个地方,最起码能创造更大的利润。

如果盲目拆掉塔吊的话,所带来的损失实在太大,一般人也承担不起。

第2点:塔吊的拆卸和安装都是个大问题

如果大家之前有在工地上工作过,或者就是工地的包工头,那么就可以清晰地理解这个问题所在了,问题所在是什么呢?

一个塔吊从最开始各种零部件的购买批发,以及各种审批报备手续,到最终把这个塔吊安全的建立,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测试,即便是一个再庞大的公司,在把塔吊立起来最少也得一周的时间,而且一周之后还未必能成。

大家要注意,塔吊可不是说直接拿出来就可以直接用的,最起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安装完整。

而且有一些高楼动辄就20层以上30层以上,对于这么高的楼层,塔吊的承重以及塔吊的设计就更需要谨慎小心。

在塔吊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保证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如果连安全都无法保证的话,那这个塔吊也就趁早不要建立了。

换句话来说,塔吊立在这里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如果把这些塔吊拆除,同样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某一个地方的开发商,在建造一个楼盘的时候马上就要封顶了,可是突然之间经济压力太大实在是顶不住了,于是偷偷摸摸的把这些塔吊都拆掉了。

然后拿出来当废铁卖掉了,会带来多么大的损失,新来的开发商会接盘吗?

会不会接盘不说,最起码接盘之后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因为对于现在的开发商来说,塔吊怎么拆的,自己就需要员工再原封不动的怎么安装上去。

而且这一个拆卸一个安装,塔吊本身的牢固性就会打一个折扣,甚至之前的塔吊的零部件都不能用了,需要再重新批发购买审批。

这一套流程走完,好家伙,最少一个月过去了。

但是时间不等人啊,这个地方一旦烂尾了,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压根就没有开工的准备,购买者一旦意识到这个问题闹起来了,那这件事情就不是小事情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似乎也趋于误解状态,你说有新来的开发商来接盘了,那新来的开发商为什么不去盖楼房购买塔吊,什么意思啊?之前不就有塔吊吗?

一看塔吊都拆了,这不就是没人接盘的意思吗?

发现没有,如果你是当地的负责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基本就是百口莫辩,有理也说不出来。

因为事情就摆在这里了,最起码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没人动工或者没有塔吊,那可咋办?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开发商而言,也不会自行绝路,突然之间把所有的塔吊都拆卸走,等接下来的开发商再来了入不了局。

那新来的开发商入不了局,不能及时的回笼资金,不能及时的赚钱,那之前的开发商可能就得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

再搭配着我们刚才讲的,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开发商突然之间觉得不行了或者资金链断裂了,会有相关的负责人直接介入。

紧随其后会拉过新的开发商来,这两个开发商之间也会嘀咕一下。

你现在把塔吊卖了,这不是把人家后路给断了吗?将来在市场上还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第3点:塔吊拆除的成本太高

我们要注意,塔吊是值钱的,它值钱到什么程度?

最开始的订购是值钱的,把塔吊建立起来也是值钱的,但是经历过这么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再把塔吊拆卸之后,其实是不太值钱的。

你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把这个废铜烂铁去卖掉,再或者经过评估判断,看看这个塔吊还能不能再继续二次使用。

但无论如何这个时候的塔吊就相当于是二手货了,指望着能从中赚钱,其实赚不了几个钱,更重要的是塔吊的拆除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开发商为什么会烂尾,烂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资金链出问题了,对不对?

那这个问题就更明朗了,开发商的资金链本身已经出问题了,你这个时候再告诉开发商,你抓紧时间把塔吊给拆下来,你觉得开发商会怎么想?

这个时候开发商就算是有钱,也得用在刀刃上,该把人家的工资结了就得结清,要是不结清的话,整个公司都会担受信誉危机,哪还有多余的钱去给塔吊做运营维护。

所以在这几方条件的僵持之下,往往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现象,某些地方或者某些楼盘明明已经荒废了,或者明明已经出问题了,但是塔吊并没有被拆除。

准确的说塔吊不拆除,既是给新来的开发商便利,同时也是之前开发商所留下的最后的妥协处。

最后再来说一点,如果买房的时候真的担心烂尾的话,那我们更建议,倒不如最开始买房的时候就不买期房,直接买已经盖好的房子。

但是已经盖好的房子有个问题,就是可能大部分好的位置或者地段已经被抢走了,所以购买期房似乎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没有办法的办法。

烂尾楼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没人拆走?

刚好就在建筑领域,至今也工作了好多年,大大小小也见过很多最后烂尾的工地,也见过荒废的塔吊,确实施工队在撤场的时候,并没有把塔吊撤走,就这么放着。我个人认为之所以,塔吊就那样放着,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在后期精装修时期烂尾,而塔吊是前期总包租用或购置的,成本已收回:

一般的建筑工地上,塔吊都是总承包单位负责的,即负责建筑主体结构的单位,因为他们要利用塔吊转运钢筋、水泥等大量的建筑材料。

等到主体建筑起来,一般都是拆除塔吊,利用使用施工电梯,再往后就会拆除施工电梯,用正式电梯。

这个时候,就会存在一种现象,即在前期的结算中,因为某些原因总承包单位有可能获得了大量的结算资金,导致他租用或购置塔吊的费用已经回本,而其偷偷撤场,留下未结算的塔吊单位这个难题。一般来说,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因为塔吊租一天很贵,工期拖久了,就会拖欠很多塔吊租用费,都是等着结算时候一起结,等到待支付费用超出押金的时候,总承包单位就会跑路。

而塔吊单位自己的租金没收回来,说什么也不会拆除塔吊的,留着向开发商或者其他接手单位索取费用。

2、施工企业资金链已经锻炼,无法支付高昂的塔吊租金以及拆除费用:

很多时候,因为建筑企业都需要垫付资金,有些企业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足,在前期垫付了大量资金,后期又由于开发商资金链也断裂无法收回工程款,所以施工企业就撤场,及时止损。

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亏损,无法支付高昂的塔吊租金,也无法支付拆除费用,要知道塔吊的拆除和运输费用还是比较昂贵的。

3、暂时性烂尾,塔吊留着后期继续使用:

这种暂时性的烂尾工程,在建筑行业也是经常看到,一般是由于开发商资金链出现问题,不得不对工地进行暂时性封存。

这个时候工地上的贵重建筑材料和设备都是会封存起来,塔吊也会保护起来。一般短则一两个月,长则5-6个月,等到开发商筹集到工程款后,会立马进行复工。

所以,这种情况下,开发商知道自己度过经济难关后要马上开工,并抢工。如果到时候再重新租用塔吊、运输进场再安装,不仅费用高昂不说,工期也很难抢回。

因此,暂时性烂尾工程,塔吊是留着后期使用。

答题感悟:

塔吊是建筑工程上的重要装备之一,一旦工程烂尾后多半会留在工地,上述几个塔吊未拆走的最终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施工单位或者开发商资金链锻炼的结果。

建筑行业不容易啊,希望有多少钱,干多少活,千万不能冒进。

烂尾楼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没人拆走?

破败的工地,荒废的塔吊,看似长年累月无人问津,实则是施工队和开发商博弈的筹码,一旦撤走,就别想再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权益。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在和搞工程的朋友请教后,我才彻底明白,原来看似被遗弃的塔吊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那些随处可见的塔吊到底属于谁?

我所在的城市,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有好几处烂尾楼。无一例外,在这些烂尾楼中间,都会伫立着一个个塔吊机器,静静地看着被抛弃的楼盘。

这些烂尾楼和塔吊几乎是结伴存在,形影不离。我们都知道,烂尾楼属于开发商,那么塔吊又是谁的?

难道就真的阔绰到可以随性地将几十万的设备扔在工地里,任凭风吹雨打么?事实并不如此,接下来我将分别分析。

1、塔吊是开发商自己的建筑设施

有一些开发商,拥有自己的建筑公司,这些开发商自己拿地皮,自己建设,真可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然而,尾大不掉,开发商的资金都是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连锁反应。

严重时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承担项目的正常所需费用。此时,很多开发商有心无力,或者直接消失,只留下一个大烂摊子,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烂尾楼。

试想一下,已经干到一半的工地和楼房,有的甚至只差最后的外立面和玻璃门窗了,这些起码价值几亿资产都不要了。

而那些塔吊设备与整个楼盘价值相比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开发商根本不会在意这点小钱。话说回来,开发商跑路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顾得上塔吊?

况且,未完工就拆塔,明摆着就是在提前转移财产,难免被相关方发觉而追讨工程款,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开发商肯定不会去干。

2 、塔吊属于施工总承包单位

事实上,大部分具有规模的开发商是不愿意自己实施建筑工作的,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期间和精力。

最重要的是,建造房屋挣得是辛苦钱,前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变现周期长,而且利润率也低,完全不符合开发商挣快钱利益诉求。

开发商更愿意将工程承包给有资质的单位,由他们负责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类似塔吊、挖掘机、搅拌车这些建筑设施都会有由总包负责购买或者租赁。

而作为总包单位,若在合作过程中发现开发商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者人去楼空,那么总包的相关工程款和垫资很难全部结清。此时,就更不能将塔吊拆走。下面,我将逐条分析具体原因。

为什么都烂尾了,塔吊却不拉走?

开发商会和施工方或者总承办单位签订合同,对于塔吊的租赁费用也有着明确的说明,按照现在的行情,大约两三万一个月。

如果开发商在资金上遇到困难,可能会停止资金投入,和总包单位肯定会有工程款上的纠纷,而且往往数额巨大。

作为乙方,总包单位想要回这笔钱也十分困难,此时真的是骑虎难下。

1、相信开发商只是暂时遇到困难

首先,在停工的这段时间内,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开发商依然要向总包支付塔吊租金。多留一天,就会多产生一天的租赁费用,没有必要将塔吊立即撤走。

其次,开发商前期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若真的烂尾,一分钱也收不回来。所以,开发商会四处融资,想法设法获得新的资金来源,从而让这个工程继续下去。

所以,停工可能只是暂时的,有可能两三个月,或者半年就复工了。

此时,作为总包单位,怀着侥幸心理,选择相信开发商的实力,只撤走施工人员,将塔吊留在现场。

一旦开发商资金回笼,重新启动项目,那么施工方就可以拿回之前的工程款项,并继续合作建设。

2、与开发商谈判索赔的砝码

就算开发商彻底破产,那在开发商欠总包的款项中,几台塔吊的租赁费只是冰山一角,高额的工程款才是重点。

要想彻底结算,在交涉无果的前提下,后期很可能会和开发商对簿公堂。

将塔吊等机械设备留在现场,就是总包和开发商发生过承包关系最好的证据,也是索赔的重要砝码。

塔吊的存在就意味着还有希望将开发商欠下的工程款要回来,要是拆下拉走了,欠下的款项永远也没人认领。

可以说,塔吊设备是总包单位参与这个项目的缩影,在开发商结清欠款之前,绝不会轻易撤离。

3、方便与新开发商洽谈费用

如果开发商真的破产,或者直接失踪,此时总包想索赔都找不到人,损失巨大,但这种情况也许只是暂时的。

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大部分烂尾楼工程还会有人接盘,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比如说福建厦门的国际中心烂尾24年,最终还是被财大气粗的鲁能集团接盘。天津高银117大厦,作为地标性建筑,高度近600米,后来融创老板的介入,给这座命运坎坷的摩天大楼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正因如此,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轻易放弃能够挽回损失的机会。

一旦有新的开发商进驻,项目重新开始建设。那么,这些伫立在烂尾楼中的塔吊将直接成为总包的权利象征。

无论新开发商是谁,只要你承接了这个项目,那么就要按照上一家开发商的合同约定支付停工期间所有费用,否则总包单位是不可能允许开发商开展工作的。

当然,这笔钱也很难全额支付,往往会有一定的缩水,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款,比塔吊的十几万费用要多得多。

如果在此之前就将塔吊悄悄撤走,待新的开发商接手,你再想要回这部分费用就是空口无凭,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种以小博大的利益关系,总包单位算得是清清楚楚。用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塔吊设备拆装费用高,手续多

此外,拆除塔吊的费用和手续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1、塔吊安装和拆卸到底要花多少钱?

大家都知道明星有出场费,但是你不知道塔吊同样有出场费,而且价格还不低!

为此,我这搞工程的朋友专门给我算了一下,今天分享给大家参考。

地脚螺栓:16根预埋进底模并用电焊固定在钢筋笼上的螺栓,正常是100元左右1根,合计1600元。

工人成本费:预埋螺栓需要工人工作,费用大约400元。

塔吊标准节、爬升节和操控台运输费:约5000元/台。

吊车费(2次算):上车下车两次费用约4000元/台。

检测费:对塔吊安全性进行第三方检测验证费用,行情价4000元/台。

人工费:基本塔安装费4000元,顶升附着2000元,合计6000元。

以上,从租赁公司租用一台塔吊到完成装配调试,需要21000元出场费。在完成使用后,若要将其拆卸运回,同样需要支付将近20000元的费用。

除此之外,运回去的塔吊,若没有其它项目使用,则还要找到专门的地方存放,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2、塔吊安装和拆除手续较多

塔吊设备不像工地上的脚手架,想拆就拆,想装就装,它属于特种设备。

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都需要提前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登记备案。然后才能由具备资质的施工人员和单位进行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拆卸。

当工程烂尾,就算总包单位彻底放弃这个项目,有意拆除塔吊。但迫于开发商已人去楼空,很多资料都不好获得,手续办起来也会十分困难,这也是很多总包单位索性将塔吊设备留在现场的原因之一。

然而,一直将塔吊留在施工现场,很可能会出现风化锈蚀,存在安全隐患。普通人员,不要抱着好奇心私自闯入施工工地,给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结语

真是隔行如隔山,要不是和朋友亲口所述,真不知道像废铁一样被丢弃在工地上的塔吊对施工单位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当然,孤独的塔吊,也许在停工的那一刻就被永远地定格,但它们却是这座城市翻天覆地变化中最真实的见证者!

烂尾楼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没人拆走?

烂尾楼,合称为烂尾楼?就是开发商没钱投资了 或者是眼看前景不好卷钱跑路了,

为什么不拆塔吊,塔吊一般都是租赁的, 一般老板跑路了都会通知塔吊方解除合同,虽然说合同解除了但是出租方找不到租赁者是不会拆除的,这里面有拆除费用(而且费用还不会低)还有运输费,再者说了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也会占不少地方的,就算拉回去了找不到租赁的老板还是挣不到钱你说是不是,除非是老板的钱多闲着无聊,拆拆卸卸找个事干干,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还有就是塔吊是老板自己的,一个楼都不要了还在乎这一堆破铜烂铁吗?再者说了,如果老板哪天东山再起了不就剩一笔巨款吗?

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问题咱也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只能大概猜猜。

拆了也卖不了几个钱,谁接手都会算到谁头上的

烂尾楼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没人拆走?

不是施工方不撤走,是不能撤走,这么做的原因是符合塔吊租赁公司的利益,这么做最合算,很可能也是与施工单位明面上或者私下协商后的结果。

看起来塔吊在现场闲置不符合各方利益,但是我们分析一下这个事,事先声明,工程烂尾、塔吊留置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多方面博弈的结果,我们今天只就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到底塔吊不拆是谁的主张,维护了谁的利益,又损坏了谁的利益,我们议而不决:

工地为什么会烂尾?工地烂尾的原因可能会有多,但是较大概率是建设单位原因,注意我说的是较大概率,这种情况出现后无论是甲方直接跑路还是找借口停工,这种情况下的工程烂尾无论时间长短,不可能一直烂尾,最终政府肯定会找人接盘,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塔吊拆了,塔吊租赁单位甚至施工单位的利益是无法维护的,你说建设单位差你塔吊租赁费用,有证据吗?即使有,你看,建设单位都跑路了,你用合法的手段去起诉吧。即使没有跑路,也基本上处于被清算了,因为一个工地建设单位前期投入很大,如果不想办法建好的话,前期投入是无法回收的。所以,一旦烂尾,就离跑路不远了这种情况下,前期损失无论多少,是很难追偿的,但是如果塔吊还在现场就不一样了,工地需要复工,OK,如论谁接手,就可以出来谈,你看我前期有多少损失,是不是可以弥补一下?如果不可以弥补,是不是可以通过后续的施工,给我点活,让我减轻点损失,筹码呀,兄弟,懂不懂,没有塔吊就失去了谈判的筹码。

在你看来,每个月塔吊租赁费可能会有两三万,这个钱很多吗?一年三十万而已,在工程建设领域,这都是小钱,最关键的是,这个塔吊一旦过程中拆除了,后续真的说不清楚,即使闲置,只要不拆,一般按合同是需要支付百分之五十租金的,收回去又能怎样,直接放现场等着收租不好吗?因为最终拆除,无论什么时候,都绕不开租赁单位和施工单位,最终肯定有人为这个费用买单。再说,拆回去还得找地方放,多麻烦。

烂尾楼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没人拆走?

关于这种情况,我分享一个我曾经负责的真实案例。

2014年,某知名地产开发公司要建一栋超高层地标建筑,近300米,我们公司中标。

可这个工程我们刚施工完基础就停工了,原因是甲方要对这栋建筑的功能、定位等进行调整,其实核心原因是市场开始不景气,他们这种高端写字楼销售估计达不到预期。

这种超高层都是型钢砼结构,钢结构的构件重量较大,一般施工单位都采用动臂塔。这种塔吊月租费比较高,进出场费和安拆费也比较高。我们和甲方签的合同里垂直运输费包括塔机和施工电梯费用是总价包死的。

工程停工了,可塔吊怎么办?和甲方协商说工程预计半年后复工,那就不拆了。和塔吊租赁单位协商停工期间暂时不收租费,租赁方考虑到后面还会复工,也答应了。

可这一停工就停了一年多,塔吊租赁方不干了,几个月就算了,你停这么长的时间,我塔机也是贷款买的,每月要还贷款和利息。就向我们索赔,我们自然也向甲方索赔。因为不知道工程到底什么时间复工,我们建议甲方买下这两台动臂塔,这样对三方都好。否则无休止的停工,索赔费用是相当大的。

索赔的事三方还没扯出个结果,事情有了变化。因为是超高层,所以基坑也比较深,三层地下室,地下20多米。这个工程只做了基础,基坑做了支护,可这个支护是有期限的,一般是两年。两年内地下室没有施工完,完成四周土方回填,这个坑壁支护就得重新检测、加固,这又是一笔大费用了。

无奈之下,甲方又和我们协商,先搁置停工期间的各种索赔问题,把三层地下室施工完,完成回填。考虑到这个工程是地标建筑,甲方肯定得做完,给政府一个交代。我们和塔吊租赁方就答应了先搁置争议,开始施工。

地下室施工完了,土方也回填了,可地上到底何时继续往上施工,也没个准信。又开始无休止的停工,甲方这回到是通知我们把塔吊拆了,租赁方说可以,把索赔认了,把钱付清,我就拆。这种中途撤场索赔和停工索赔是两个概念,费用极大。我们自然是支持租赁方的,我们也有不少因停工造成的索赔费用。三方又开始了一轮一轮的谈判。

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甲方出资,买下了这两台动臂塔,分期支付。对停工期间的费用给予了补偿,只是额度比较小。

施工单位和塔吊租赁单位,都怕遇到这种停工项目。项目停工多半是建设资金出了问题,拿不到钱,就把塔吊拆了,后面账更难算,钱更难要。塔吊留着,甲方也得考虑,每多留一天就多发生一天费用,有利于协商解决。这种事就怕各方各怀心思,各盘算自己的小九九,导致迟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没有赢家,大家都受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