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很多重口味食物吗?

我不是陕西人,但对陕西美食情有独钟,对陕西的美食吃的多,了解的多。

我了解的陕西美食有:

1,面条类:油泼扯面、哨子面、杠杠面等;

2,小吃类:面皮、米皮、擀面皮等;

3,独特类:麻舌子、面鱼子、羊肉泡、软丝子;

4,粗粮类:搅团、撒饭、荞麦面凉粉等。

陕西很多重口味食物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有必要来回答一下。

陕西分关中、陕南和陕北,今天只说关中。这片平原辽阔,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刚好中间就多出了这些平平的土地,主要种小麦和玉米,因而陕西多面食,且辣子和醋多。

天南海北,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想念关中的美食,它集香、辣、鲜、甜、咸为一体,口味不单调,且多粗粮,对身体有益。

人说陕西人爱吃面,一大碗下肚,赛过神仙。究其原因,一是面筋道,二是味美,三是耐饱,是食物界的“superman”。

油泼

biangbiang面▼

裤带面▼

臊子面▼

蘸水面▼

菠菜面▼

上面每个种类里边还包含了很多种不同的味道,因菜而异,但是不管哪一种,都能看到陕西人吃面时左手拿蒜,右手捞面,这是陕西特有的文化,也是陕西人的豪爽和朴实。

除了面,还有肉,荤素得结合么:

肉丸胡辣汤▼

羊肉泡馍▼

水盆羊肉▼

葫芦头▼

羊杂汤▼

大冬天,吃几片羊肉,喝几口羊汤,身体一下子就暖和了,整体味道偏咸,但很清淡,不油腻。

除了上边这些硬菜,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小吃:

凉皮▼

米皮▼

麻食▼

酸汤饺子▼

浆水鱼鱼▼

甑糕▼

油茶▼

包谷榛子▼

以上这些都是我最爱吃的,还有很多就不在这说了。这些美食就像左邻右舍一样,平时不觉得啥,好几天不见就会想,这就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下的情怀吧。

陕西美食相对南方人可能偏重一些,相对四川重庆又轻一些,所以,喜欢吃辣的吃甜的还有偏咸的,都可以在这找到属于自己喜欢吃的美味。

陕西很多重口味食物吗?

我是一个在陕西生活了四十年的河北人,觉得陕西尤其是关中一带的饮食,确实都是重盐、重油、重醋、重辣的比较多。我们单位食堂的厨师曾经说过:“我们陕西人做饭,就是费油、费盐、费醋,还费辣椒和大蒜”。

比较有名的擀面皮,调拌的时候,就是大勺的辣椒油、和很多的醋、盐也不能少,拌好以后,每一根擀面皮上都裹着一层红亮亮的辣椒油,吃完以后,碗里也必定会剩下小半碗的调料汁。因为擀面皮吃的就是又酸又辣还带咸的味道,如果口味淡了,还真不好吃,我觉得这也是擀面皮在外地不太受欢迎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没有了重口味的调料,擀面皮也就没有了精髓。

油泼面也是这样,宽宽的面条,鲜少的几根青菜,几棵葱花、一撮蒜末,一勺盐、一勺辣椒面,随着热油泼在上面呲呲啦啦的一阵响声,香味扑鼻而来,再倒上生抽、香醋,搅拌一下,吃一口,酸辣咸香,味蕾瞬间被打开,三下五除二,一碗面条就下肚了,顶饥扛饿,实属是劳动人民的美食。

还有陕西最著名的臊子面,“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的形容非常到位,其中,酸、辣、香说的就是肉臊子,在制作肉臊子时,要大量放醋和干辣椒及辣椒面,并且不放一滴水,小火慢炒,直到把肉中的水分抄到所剩无几,这样的臊子不仅吃起来又酸又辣又香,而且放一年都不坏;煎、稀、汪则讲的是臊子汤的制作 ,煎形容的就是汤很热,臊子面要趁热吃,越烫越有味道,汪讲的就是油大,汤上面要飘着一层红红的辣油,油大的臊子面吃着才想才香。这酸、辣、汪就是重醋、重辣、重油的意思,虽然没有说重盐,但你想想油汪汪的臊子面盐少了,还真都不好吃,会腻的,所以这个香字,靠的就是一把盐来最后成全的。

还有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以及水盆羊肉,哪一个辣子和盐都不能少,少了就失了味道。

陕西饮食另一个重口味的代表是大蒜,不论是吃面还是牛羊肉泡馍,亦或是葫芦头泡馍,甚至搅团、漏鱼,陕西人正宗的吃法,都少不了大蒜。就是普通都街边面馆,桌子上也一定会有一个粗瓷碗或塑料筐子,里面装着几头大蒜。再看看吃面的人,不论男女,吃相几乎一致,吃一口面,咬一口蒜瓣,美其名曰:“吃面不吃蒜,味道减一半。” 这吃大蒜的“绝活”,我来陕西四十年了,还没有学会,在所有蔬菜类产品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大蒜。

所以我非常认可说,陕西很多食物都是重口味的,陕西人做饭,确实是费油、费盐、费醋,还费辣椒和大蒜。

陕西很多重口味食物吗?

陕西人吃饭口味相比别的地区的人普遍偏重,不但盐味偏重、还喜欢吃油腻,也喜欢麻辣和酸,虽然没有四川和湖南人喜欢吃麻辣,也不比他们差多少。陕西有很多美食和小吃,比如:羊肉泡馍、臊子面、面皮、搅团、锅盔等等,大多盐味重、油大,辣、酸。

羊肉泡馍,以羊汤为主,羊汤里羊油很大、盐味也很重,但是如果少羊油、盐味淡,羊肉泡馍的味道就大大逊色,就不称其为羊肉泡馍了。

臊子面,臊子面以“酸辣香”为特色,汤上面有厚厚的一层红油,除油大以外,汤味又辣、又酸、又咸,所以吃臊子面时最好配些凉拌蔬菜,一般不要喝臊子面的汤,因为臊子面的汤油太大、盐也多,辣子和醋多吃点无妨,但盐和油最好不要多吃。

面皮和搅团,面皮和搅团是陕西的著名小吃,主要以辣味和酸味为主,少了辣味和酸味,陕西面皮和搅团就大大失色了。

锅盔,锅盔大多用大油或清油颌面,因为用大油和清油颌面,吃起来酥脆可口,所以吃起来爽口,但油大。

陕西很多重口味食物吗?

肉夹馍、凉皮、勺子面都是重口味食物,肉夹馍那个馍是高温烤出来的 看着焦黄酥脆,里面有动物油成分,放得肉也是用大料煮出来的,放在馍里面,感觉吃着特别香 其实都是吃的高得高油脂、高盐等成分,含有多种香料 还有辣椒等,高温本来对食材营养成分就有破坏。凉皮更不用说,一层红通通的油泼辣子和红油就味道麻辣鲜香,但属于典型的麻辣鲜香。还有很多,什么油泼面等等也是属于重口味食物。

陕西很多重口味食物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关中妹子,说到陕西美食,问我可就问对了~

(文中插图为老爸做的臊子面)

陕西地理上大致分为三部分,秦岭以南的陕南(安康,汉中…),饮食也好,生活习惯也好比较像四川。然后靠北,美丽的黄土高原酝酿了一个神奇的陕北(延安,榆林…),这里的饮食因为靠近山西,甘肃,所以跟这两个省的饮食习惯比较接近。然后陕北,陕南中间,就是我生长的地方—美丽的关中平原(西安,宝鸡,咸阳…),大家有熟悉的凉皮,肉夹馍,biangbiang面,羊肉泡…

说到陕西的美食,太多太多,其中也不乏广大的外地朋友不能接受的比较重口的美食。今天给大家要说的就是陕西关中一个传统的美食,基本上众多关中朋友从小吃到大。红白喜事要吃,家里来客人吃,逢年过节吃…就连过生日,也少不了它的影子,说到这里,熟悉关中的朋友大概已经猜到我要说的是什么美食了。没错,就是它,我从小吃到大,百吃不厌的臊子面。

说到这里,盆友们可能要好奇了,面啊,为什么重口呢?别急,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臊子面,将就个煎,旺,稀,煎就是烫的意思,旺,就是里面的浇头等材料多油多,稀,讲究一筷子捞完,所以臊子面有时也叫口口香,一口香…重点来了,传统的吃臊子面,汤是不喝,也不扔掉废弃的,循环重复利用。吃完一碗,由专门的人把汤拿回去继续倒到滚烫的锅里,然后继续加工盛下一碗,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应该明白为什么重口了吧。自己家还好,有时候红白喜事,整个村的人都来吃,还有好多亲戚啊啥的。因为那个汤,一直是滚烫的,所以理论上细菌啊啥的也会被杀掉。像我们这种本地人,没啥问题,因为从小吃到大,有时候外面来的亲戚,就完全接受不了。但是有抵挡不了它的美味,后面就有了默认的传统,一般家里有外地亲戚来,大家都会用个大的碗把第一碗盛给他,然后他就用自己的碗,自己的汤吃。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已经很少这样吃了。臊子面还是有,只是汤吃一次倒一次,不会再重复利用。

(地方习惯,不喜勿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