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背元素表怕忘了,开试后默写草稿纸上备用,请问算是作弊吗?为何?
你能证明是你在开考后默写的吗?如果你不能,监考人员发现你草纸上有完整的化学元素表,肯定要看是作弊的。如果你能证明开考后写的,自然不算作弊。你能证明吗?
考试前背元素表怕忘了,开试后默写草稿纸上备用,请问算是作弊吗?为何?
首先说,这肯定不算作弊。短时记忆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有的人短时记忆能力比较差,像我,考前几分钟肯定是背不下来,至少得提前一个星期背,还不知能否背住。
其次,这种情况会不会被老师误解是另一回事。不过,误解几率不大。
一、开考前,监考老师要对考场清场。平常考试虽不如高考那么严格,不准考场见字。但考桌抽屉肯定要收拾干净,不留任何纸质、垃圾。
二、考生进场只准带文具,不准携带任何纸质物品。我们学校还要求不准带任何电子产品,如手表、计算器等。
三、理科考试中的数学、物理、化学才有草稿纸,其他学科没有草稿纸。现在我们学校草稿纸是学校统一发的,物理化学是1张,数学是2张。很早之前是学生自己带草稿纸,要求必须是整张、不准缺角、不准折叠(有折痕)。并且监考老师要先检查是否有字。
所以,你若是默写在草稿纸上的,应该是完整平展的草稿纸,这就不可能是夹带了。夹带要么是小纸条,要么有折痕。
当然,如果草稿纸是学生自带,而开考前监考老师又没检查,老师就不好判断了。但你只要说明是自己默写的,老师也不会为难你。因为没有检查是监考老师失职,不是你的问题。
如果是高考就更不可能看成作弊。因为高考草稿纸是盖了省教育厅的公章的,考完后还要收回。如果学生草稿纸不够,多要了草稿纸,还要登记上报的。
再说一下,现在的化学考试是把考题中涉及的元素名称及其原子质量都给出了的,高考也是如此。
最后讲一下学习。还是要功夫用在平时,这种临时记忆只应付考试有一定效果,对学知识没什么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平时按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自己多排几遍,理解其规律性就容易记住了。
考试前背元素表怕忘了,开试后默写草稿纸上备用,请问算是作弊吗?为何?
我们监考时对于这类问题是这样处理的
【1】如果草稿纸也是随同考卷一起发给学生的,学生在上面写啥都不算作弊。
【2】如果草稿纸是学生自己另外带的,发现学生写了帮助记忆的内容,算作弊(不管是提前写的还是临时写的,因为区分不清楚)
考试前背元素表怕忘了,开试后默写草稿纸上备用,请问算是作弊吗?为何?
如果你是考试时写上的,肯定不是作弊,但瓜田李下,如果监考老师怀疑,就算能说清楚,也会耽误不少时间。
我有个建议,带隻铅笔,轻轻写在试卷密封线外,等全部完成试卷后再涂掉,或者举手告诉监考老师,请他看一下,草稿纸是空白的,就可避免误会。
考试前背元素表怕忘了,开试后默写草稿纸上备用,请问算是作弊吗?为何?
考试前背元素表怕忘了,开考后默写在草稿纸上备用,不算作弊。
这种属于短时间记忆,临时抱佛脚,也是很有效的,说明智商高,记忆力很好。
现在的考试要求都特别严格,只允许带文具和垫板,理科允许带草稿纸,也是经过监考老师检查的。
而你是开考后写在草稿纸上的,当然不算,但是要避免别人抄袭,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监考老师的误会,认为你是在做纸条,给别人抄袭,不然会还写在纸上为哪般。
我想起了我同事的故事,她连续两年参加高考都以失败告终,有人会说,肯定学习成绩不好,错,她在班级始终是前几名。
第一次高考是拉肚子,不知道吃什么东西了,就是一趟趟跑厕所,最后只能趴桌子上答题,根本起不来了,人已经虚脱。落榜是必然了,也没上火,年龄还小,大不了再来一年。
第二次高考吸取第一次教训,不吃容易拉肚子的食物,肚子是没拉,但化学卷落下半面,就是没看见,很早就答完了,翻来覆去检查就是没发现,落下的半面40分,答的半面得了58分,知道她有多强了吧。
进考场前还在嘴里叨咕,《雷雨》的作者曹禺,进到考场一看试卷,真有这道题,填空二分,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考试结束的时间到了,无奈交卷了,走出考场忽然想起来了。那年就差二分没有考上。没有信心了,说死不复习了,选择当了民办老师。
她要是像题主一样,把背诵的写在草稿纸上,也许人生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尽量避免,草稿纸上有字,肯定会引起监考老师的注意。监考老师总围着你转,目光总在你身上停留,你也不舒服。
功夫还是用在平时,不要临时抱佛脚,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几率不高,监考老师误会你了,会影响你的情绪,就会影响你的成绩,不划算的。
考试前背元素表怕忘了,开试后默写草稿纸上备用,请问算是作弊吗?为何?
这是我推荐给部分学生用的临时抱佛脚法。主要针对那些脑子不是太灵光但学习态度还挺端正的学生,或者平时不认真考前临时想认真的同学。
主要做法是:知道这个知识点肯定要考,但又一下子背不出来的。在监考老师进考场前后,仍留在考场教室外面“恶行恶状”的继续努力。尽量多背一点知识点出来,等老师把草稿纸或试卷发下来,就立刻把仍然残留在脑子里的记忆默写出来。
当然由于记忆力有限,临时默写出来的知识点也非常有限。
这个是实在没办法的下下策了。
与其做的这么“恶行恶状”,功夫还是要花在平时。记忆类的知识点,与其最后一个时刻恶补,还不如每天背一点。
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会有很多人心存侥幸,过分高估自己的记忆能力。到最后发觉时间来不及,马上要考试了,才开始心慌慌着急起来。
以英语为例。英语最基本的是单词。100个单词让你一个小时之内背完,还不如分5次,每次15分钟,每15分钟背20个单词。
结束语: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这只是学习的下下策。我们还是要养成踏踏实实学习的习惯。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个阶段的知识都掌握熟练。到最后考试期间,反而可以轻轻松松。
我是绿衣黄裳99,一线老师,讲述教育,讲述成长。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请【关注】我!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