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卧床失能失禁,没有护工愿意照顾,我还要工作,怎么办?
你真的遇到困难了,不过困难归困难,也要积极面对,工作不能丢,母亲还要照顾,我建议你,第一不妨连续观察一下你母亲失禁的规律,注意饮食种类,调整好饮食时间方便你下班后照顾;第二坚持寻找合适的护工,失能失禁的人,可能要能请到护工,开支要大点,相信你愿意出钱,还是能请到的;第三你自己也要乐观点,你母亲的这病,说实在的也是维持生命,你把心情调整好,努力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让老人过完最后的人生时光,只要你及家人心情调整好了,照顾老人努力尽心了,日子也就过去了。
母亲卧床失能失禁,没有护工愿意照顾,我还要工作,怎么办?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向你这位有孝心的晚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百善孝为先,你在母亲卧床失能失禁的情况下,不弃不离,为母亲的护理求救于头条用户。因为曾经同病相怜,我也遇到过你这种情况,我谈谈自己的体验和解决的办法:
第一件事情:我考上在职研究生正准备入学,父亲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我怎么办?
3O多年前,我在洞庭湖区一个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为了求上进,我通过努力,好不容易考上了武汉一所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班。而且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同意了我带薪入学。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我打点行装准备入学时,85岁的老父亲突然中风瘫痪在床,失能失禁。父母都是小城镇居民,过去靠拾荒把我撫育成人。而且他们是我的养父母,我亲生父母逃荒讨饭路过他们家时收留了我。我是他们的唯一的养子。当时我非常纠结,读不读研究生成了我人生经历的一次重要抉择。当时的生活条件已经很艰难,一家6口人就靠我们夫妻工资维持生活,无法再请护工护理老父亲。妻子除了要上班,还要照顾母亲及两个未成年的儿女。我用一千个理由说服了自己留下来,放弃了读研究生,在家一边上班,一边伺候老父亲。每天端屎端尿,抹洗身体,喂饭喂药。我当时想:我们父子一场是缘分,当年他们把我从亲生父母手中抱养过来,唯一的希望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儿女的今生今世永远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滴水之恩,理当诵泉相报,我不能为自己读研究生而不顾父亲生死,这样会遭人唾弃,书读得再多,做人人品缺失,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放弃了读研究生,一直亲自精心护理父亲两年,直到他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就这件事情,机关有关部门知道后上报,那年我们家庭评为了益阳市“五好文明家庭”。
第二件事情:养母老年痴呆瘫痪在床,我全天24小时护理伺候。
10多年前,我92岁的养母患老年痴呆,失能失职瘫痪在床。在最后岁月两年中,我们5次送她全费自理住院治疗,花费7万多元,全部都是我和家人亲自护理。后来出院回到家中,当时儿女都已经参加工作了,家中经济条件已经大为改观。购了商品房住进了长沙城,因此,我特地去媬姆人才介绍中心,用重金雇请了两个媬姆,她们和我一道,24小时轮流护理母亲。只要屎尿拉在裤子里(闻到气味),我立马指挥她们扶老母亲进浴室,为她洗澡换衣。特别是我女儿和老伴,都抽空从女儿家过来亲手为老母亲洗澡。特别是冬天,老人趁护理人不注意经常掀掉被子,我还特意为她购置了睡袋,这样防止了受凉受冻感冒。
我其所以给你说这些,天下父母生、养儿女一场不容易啊!我做父母后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有生之年,用我一切可能去回报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这个就是我要告诉你的办法。
请各位关注。
母亲卧床失能失禁,没有护工愿意照顾,我还要工作,怎么办?
花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你自己花力气了。也或许是你钱没花到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金应该能找到护工。
母亲卧床失能失禁,没有护工愿意照顾,我还要工作,怎么办?
也可寻求社会帮助,到养老中心申请失能失禁老人的援助。象我市可以申请到四百元的补助票,每周安排二次人上门做卫生,剪头发,也可去养老中心领取尿不湿,这些都在四百元补助票中支付。
另外再找一个护工,工作量就没这么大了,每天喂钣,换尿不湿,擦身子包吃饭住家大概在4000元左右,你看同你的工资那种划算,再做决定。
还有一种就是送进护理院,失能老人也有补贴2000元,费用不会高于普通人。
这些都是分地区的,就是不知你们是那个地区?享受的待遇是否相同就不得而知了。
母亲卧床失能失禁,没有护工愿意照顾,我还要工作,怎么办?
你在很小的时候,也是躺在床上,连拉带尿,母亲无冤无悔的照顾你,供你吃,供你穿,让你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如今母亲年老体弱,卧在床上,你要工作不能照顾,可以理解。你要是舍得出高倍价格的钱,来雇人护理母亲,我想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人永远不能忘记天底下最无私的母爱。
母亲卧床失能失禁,没有护工愿意照顾,我还要工作,怎么办?
这很头疼,找不到护工,说明你护工钱没给够。你工作的钱不够支付护工钱,你就别工作了。卧床的老人,特别是一点都不能动的老人,会肺部感染,也不易活的久。你家就你一个管母亲的人吗?不管怎么样说,你以后不内纠,可以不管你母亲。自己都认为没办法,谁能帮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