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狗现在为什么没人用了?

电子狗可以细分为两类,硬件电子狗与软件电子狗,俗称硬狗、软狗。硬件电子狗由于违反相关规定,所以在规则层面是被禁止使用的。而软件电子狗则是利用GPS定位以及服务运营商提前收集到的数据来完成路况信息的提示,所以软狗是允许使用的,而现如今则被集成到车载导航系统之中。

也就是说过去所使用的软狗,如今已经变成了车载导航的一个功能,过去的软件电子狗只有语音提示路况信息的功能,但如今的车载导航功能就太多了。所以软件电子狗一直在被使用,而且是广泛的使用,只不过软件电子狗现如今换了个载体,由过去的单独形式演变成如今的集成形式—车载导航。

什么是硬件电子狗?

硬件电子狗俗称“硬狗”,它本身就是一部侦测雷达。可能很多朋友了解硬狗,当然也必然有很多车友用过硬狗,它在2000年初的价格相信各位心里都有数,为啥价格平均6-8千?原因就在于它是一部侦测雷达,可以侦测到测速雷达所发出的信号(详见多普勒原理)。只要电子狗收到信号,就会发出滴滴的提示音,驾驶者就能及时减速来防止车辆超速。

虽然早期的硬件电子狗很贵,但实际上它的提示方式仅仅是滴滴的声音,像现在的智能语音提示均没有。但优势在于对测速雷达信号的侦测非常精准,尤其是侦测流动测速装置所发出的信号。用硬件电子狗跑一些比较陌生的国道、省道,再无需担心突如其来的流动测速。如上图所示当车辆还未进入测量区域时,电子狗就能侦测到测速雷达所发出的信号。

当然电子雷达也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它可以细分为地感线圈测速、雷达测速、激光测速以及视频测速。硬件电子狗并不万能,它仅仅能对雷达测速起作用。只不过地感线圈测速如今比较少见了,而激光测速、视频测速兴起并不久且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所以成熟度并不是很高。所以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雷达测速是最常见、最主流的一种测速方式,但在未来激光测速与视频测速会逐渐普及。

硬件电子狗为什么会被禁用?

硬件电子狗为何会被禁用?很多车友都认为之所以硬件电子狗会被禁用,是因为其可以帮助驾驶者避免超速所带来的处罚?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避免超速处罚的方式太多、太多。比如软件电子狗、现如今的车载导航,道路上的限速牌、区间测速牌等等,这些具有提示作用的工具不都是帮助驾驶者避开处罚的么?

真想做到一个不漏,那为啥不连软件电子狗一并禁用呢?为啥还要在道路上设置上区间测速指示牌呢?道理很简单,相信各位车友都能懂,禁用硬件电子狗根本就不是因为这东西能避开处罚,而是在于其本质就是一部侦测雷达。侦测雷达在接收其它雷达所发出的信号时,本身也在向外发射信号,它所发出的信号会干扰很多正在正常使用的雷达系统。

就比如说某个雷达站(不一定非得是测速雷达)距离高速公路比较近,正在侦测某类信号。结果这段高速公路上突然行驶来一堆安装硬件电子狗的汽车,工作人员就会发现原本空空的屏幕上出现密密麻麻的点,提示音响个不停。这种时候紧不紧张?谁知道雷达侦测到的这些密集的信号都是些什么?是汽车固然好,那有没有可能是别的呢?所以很容易干扰到附近雷达的正常使用。

所以为啥禁用硬件电子狗?本质是在禁用侦测雷达,现在各位该明白了吧?禁用硬件电子狗并不是因为它发现测速装置的能力有多强,而是雷达在我们这不允许个人买卖。不可否认有很多民用雷达,但并不允许个人去买,各位可曾看到过身边的朋友谁没事买个雷达玩玩?而且这些东西也很难买,所以禁用硬件电子狗的根本在于其是个雷达,而不禁软件电子狗则因为它靠的是GPS。

硬件电子狗本存在价值并不高

硬件电子狗为啥流行不起来?即便不禁也依然不会普及。第一点原因在于其本身的价格太贵,2000年初价格高达9000元,后来降到6、7千元,即便是现如今淘一个老款的也要2、3千元左右。为啥这么贵?还是因为它本就是台侦测雷达!而软件电子狗为啥便宜呢?如上图所示软件电子狗就是个GPS接收装置在配个塑料汽车模型,所以软件电子狗就便宜。

当然用硬狗多的原因在于当时的GPS导航系统还不够成熟,当然没有如今这么先进的具有路况提示功能的车载导航系统。即便是软件电子狗也会受到数据更新问题的影响,完成GPS标注往往是需要在某路段上增加测速设备后才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完成标注。而未完成标注则不具备提示的作用,但过去由于GPS定位技术没普及也不成熟,导致很多软件电子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失效了,因为无法及时更新路况信息。

而现如今呢?各大品牌的车载导航、手机导航都实现了数据实时更新,哪有测速、哪有限速、哪里堵车都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而关键是免费使用,那么此时还有硬件电子狗的生存空间么?当然有,但太小了。在对流动测速的侦测上,硬件电子狗依然是最为精准的。但最近几年来对于设置流动测速的要求也逐渐变得完善、严格,所以硬件电子狗的存在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所以硬件电子狗的淘汰并不仅仅是规则层面禁止所导致,它自身的一些短板才是淘汰的关键。现如今在市区内用硬狗简直就是一种累赘,过去数字技术不发达,市区内的雷达信号很少,硬狗可以轻松捕捉测速雷达的信号。现如今市内的各种雷达信号太多,开启硬狗就会滴滴滴提示个不停,弄得驾驶者根本没办法区分到底是什么信号(这就是雷达干扰的结果),也就起不到提示驾驶者的作用了。而软件电子狗并未淘汰,现如今已完全普及,只是它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被集成到了车载导航、手机导航中了。

电子狗现在为什么没人用了?

我车里一直装着。不熟悉路段的那些固定测速点和流动测速的。一网打尽。有的固定测速雷达已经损坏了。导航会误报。但电子狗非常准确。

电子狗现在为什么没人用了?

电子狗现在是禁止使用的,一旦发现交警部门会立即收缴。

相信很多养车的车主,对电子狗都不陌生。尤其是在早些年,大肆普及的时候,几乎每个养车的车主,都是人手一台。那个时候也是真方便,甭管你走到哪里,在哪条路,都不用担心超速违章。因为它会时刻提醒你哪里有违章,测速拍照。说到这里,我来给大家讲一下电子狗工作的基本原理:电子狗本身内置了GPS定位系统的,它是通过人工去采集一些固定道路上的一些测速摄像头的物理位置信息,然后收录到系统当中,当你使用它的时候,是不间断开启GPS功能的,通过不间断的把你的位置信息,与已经收录好的测速摄像头进行物理位置的信息比对,从而判断你距离测速摄像头的距离,来达到提前预警的目的。等你通过预警信息,发现了在某条道路的某个位置距离你多少米,有测速拍照,当发现有测速拍照的时候,你肯定就会去减速。这就是它的工作原理。方便了一大批的萌新车主。虽然它的好处多多,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在方便一些车主的同时,也给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司机有了可乘之机,因为他们觉得,有了电子狗,就算超速了,也不怕,因为会有电子狗提前预警,抱着侥幸心理去超速行驶,造成了交通乱像的同时,也给同行的车主们带来了安全隐患,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不被提倡的,是十分可耻的。损人利己的同时,也危害了大家的行车安全。所以,当交管部门,发现了这一现象的时候,便是及时制止,开始对于一些车内安装有电子狗设备的,予以没收处理,一视同仁。讲到这里,其实,科技的快速发展并没有错,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同时也让一些时刻想着投机取巧的人,抱有了更多的侥幸心理。在这里想说的是,交通安全,真的是每位车主都需要去重视,并且时刻提醒自己的问题,交通安全无小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文明驾驶,遵章驾驶,规范行车。

最后十分感谢收到本次的问答邀请,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电子狗现在为什么没人用了?

电子狗可谓是“生不逢时”,刚问世的时候大家没钱买车,买了车的也很少有人拿得出钱买电子狗。而等大家能买得起车也能买得起电子狗的时候又被各种导航产品抢了风头。

什么是电子狗

电子狗是一种帮助司机避免超速违章罚款的电子设备,国内电子狗主要经历了三代产品结构。

第一代电子狗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问世的,这种电子狗是靠发射干扰信号影响测速雷达工作来逃避超速罚款的,很明显这属于违法行为,所以这种电子狗是被禁止使用的,只能偷摸使用。

第二代电子狗是通过检测测速雷达信号发出预警来提醒驾驶员控制车速的,可以提前探测到雷达信号,所以不管是固定测速还是路上的流动测速,只要使用的是雷达测速方式都可以被电子狗提前发现从而提醒车主。

如今的电子狗算是第三代产品了,在主动探测雷达信号的同时还增加了GPS定位模块和电子地图,电子地图里储存着各地的电子眼坐标,不仅可以探测测速雷达,当车辆接近电子眼时也能发出提醒。

电子狗为什么没人用了

早些年一套电子狗设备要好几千块钱,那时候买车的人远没有现在多,而且买了车的也很少有人会花这么多钱去买电子狗。一方面是价格确实挺贵,另一方面当年电子眼和测速雷达没现在这么多,只要不是经常跑长途买这个用处不大。

如今的电子狗不仅价格便宜,功能还特别丰富,不仅能主动探测雷达信号、通过定位和电子地图进行预警,还可以让车主自行添加测速点。当你经过一处测速点时按下按钮,这个坐标就会被记录到系统内,下次经过时系统就会提前预警了。

虽然现在的电子狗功能多、价格低,但销量却并不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和这几个因素有关:

1、担心不合规

很多人总觉得使用电子狗是违法的,所以压根儿就没打算用这个东西。

其实早期的电子狗确实违法,因为它会主动去干扰测速设备。但后来的电子狗并不会主动干扰测速设备,只会进行预警,其实并不算违法。

2、被导航软件抢去了很大的市场

从2010年开始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智能机普遍都有GPS芯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所以那些地图厂商都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手机版的地图软件,而且逐渐增加了导航功能。后来厂家又在地图数据里增加了各地的电子眼坐标,于是导航软件就有了电子狗的功能。

由于导航软件的电子眼数据非常完善,所以除了流动测速无法预警外其他固定的电子眼设备基本上都可以进行预警,而且导航软件也支持司机主动上传电子眼信息,然后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某些路段可能有流动测速从而提前提醒司机注意,整体使用体验并不比传统电子狗差,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再加上目前各个导航软件都是免费的,因此人们就没必要再花钱去买传统的电子狗了。

3、误报太频繁

电子狗非常容易误报,行驶中一些电磁波并非测速雷达的信号,但也很容易被电子狗误判。比如市区一些感应门的雷达信号、一些车辆的盲区监测雷达,这些都可能引起电子狗误报。记得有一次我跑高速,电子狗也不知道是被什么信号干扰了,一路上几乎没停过,一直在响,最后烦的不得了只能把电源给拔了,后来逐渐就不再用了。

其实从电子狗的发展来看它也挺悲催的,刚问世的时候由于大部分人都没车,所以注定没太大的市场。而等到大家都有车的时候又被导航软件悄无声息地干掉了。

那么我们有必要买电子狗吗?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弄明白电子狗的功能,然后结合自身需求就可以轻松判断了。电子狗的优点是可以探测到测速雷达信号,所以只要车上有电子狗,只要路上有测速雷达它都可以预警,而GPS预警依赖于电子地图数据,如果数据更新慢,那么一些新增的测速点就无法预警了。另外电子狗可以对流动测速进行预警,这也是GPS预警的短板。所以说如果你经常跑长途,经常到外地不熟悉的地方去,那么多加个电子狗还是挺实用的。如果你平时都只在家周边活动,特别是经常跑市区,那么电子狗可能没太大作用,甚至有时候频繁的误报还会严重影响驾驶。

电子狗现在为什么没人用了?

十几年前高速上的陷阱非常多,有一个路段很多人都事先知道有测速,但是我每次过都被罚。后来但凡走高速我就买个电子狗,用上以后一次开车旅游三千多公里再没被罚过款。再后来就成习惯了,隔两年上高速就买一个新的,毕竟超速被罚的成本比买电子狗高得多得多了。现在用电子狗的都是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只为一个安心,毕竟能保证在高速上不被记违章就赚到了。

电子狗现在为什么没人用了?

那是你没有遇到测速的麻烦,我19年从格尔木到新疆若羌有一个路段很好走,没有人烟,我看到了限速40的标示,因为没人又没车,我就丢了油门自然降速,导航也没有提示有测速,过后收到信息超速100%,罚款2000扣12分。从此我一直带着电子狗,特别是在新疆境内,有很多临时测速,带着它很管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