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VT、DCT变速箱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AT、CVT、DCT(双离合)变速器是当今主流的三种自动变速器,在自动变速器领域过去占比最大的是AT变速器,不过最近这些年来随着环保要求不断严格、多档位AT又受制于成本,所以CVT、DCT变速器的占比在逐年增加,每年的装机量也在提高!
实际上过去实惠、耐用的6AT在最近几年逐渐淘汰,但凡有替代品的车企基本都淘汰掉了经典的6AT,因为燃油经济性有点不符合当今的趋势了;所以咱们能看到很多车型开始使用CVT、比如日系,也同样有一些车型开始使用DCT(双离合)如欧系以及咱们的自主车系;咖啡规则计算的是一个车企旗下所有车型的平均油耗、而不是某款车型的具体油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车企旗下有很多款纯电车(每卖一辆加5分),那么即便有一款8.0L的油老虎车型也无所谓,因为这种油老虎车不走量、即便负分也没多少,但依靠纯电车换来的正分可以使得总分保持在正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下);说这些主要是让大家明白,一个车企是否淘汰6AT要看整体的分数,旗下纯电车多的、部分车型用更老的4AT都没事;这也是丰田1.2T卡罗拉明明销量不错、却非得重新投入资金研发3缸1.5L的原因!
最合理、最成熟的AT变速器为什么说AT变速器最合理?其一采用液力偶合、拥有最完美的缓冲效果,其二齿轮传动又具备响应迅速、耐用等特性;至于为什么说AT变速器成熟?实际上并不是AT变速器产生的早,从理念上看CVT、DCT其实都不比这AT变速器更晚,只不过AT变速器更早完成量产、并在乘用车上普及,而这方面CVT与DCT要比AT变速器晚很多,甚至于双离合逐渐完成普及是在2000年之后的事!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动力耦合的难点在哪?实际上动力如何去耦合最难处理,可以利用离合器、滑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液力传动、搅油的方式;离合器当然有好处、滑磨响应的更快,动力更直接、效率要高于搅油,但缺点在于不容易吸收过量的扭矩、且滑磨产生的热是搅油的N倍;而液力偶合最大的优势就是缓冲、发动机与变速器接触时液压油会缓解很多冲击,使得驾驶者的感受要好很多!
其次动、静摩擦片之间滑磨存在热量,液体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涡轮接触,是否也会产生热量?当然同样会产生热,只不过比离合器要低得多!液力偶合最大特点是舒适度高、且耐用,缺点就是动力响应不直接、效率偏低,不过随着液力鼓锁止范围不断的增加,AT变速器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当然所指的是固定档位巡航状态,总的来说AT变速器可以算作最成熟合理的变速器!
CVT平衡油耗与成本的折衷选择随着燃油经济性越来越高,AT变速器也从过去的4AT发展到如今的8AT、10AT,更多的挡位换来了更大的传动比范围(挡位少为啥不能?也能,只不过齿轮比落差太大、驾驶感受太差)、从而获得了更理想的燃油经济性,但增加的却是成本;实际上厂家并不怕增加成本、因为成本都可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只不过价格攀升的太离谱、就会导致产品失去竞争力,就像卡罗拉卖16万、还有人买么?即便配了8AT也是白扯!
那么配备过去的6AT呢?成本方面肯定没问题、200n·m的6AT就是白菜价,但燃油经济性又跟不上;所以CVT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了,成本比AT相对要低、比如同样200nm的扭矩容量,6AT肯定比K114 CVT成本要更高些、但不如全新的K120 CVT(牵扯到产品新旧、成本回收),那么400nm扭矩的CVT变速器呢?肯定要比200nm的6AT成本高不少的(具体分析)!
从结构上看CVT变速器也是液力偶合、这部分与AT变速器一致,所以平顺方面不错;而传动部分则是利用钢带、钢炼与锥形普利盘的摩擦进行传动;摩擦传动在效率上不如齿轮传动,其次毕竟用到了摩擦、所以传动带的耐用程度肯定不如齿轮;这不是说CVT一定不结实,只是说不断摩擦的传动带终究没有齿轮那么皮实;想买CVT车型的小伙伴们也不必担心,理论上无论多脆弱、实际中的产品都是经过耐久测试的,寿命其实都有保证!
CVT没有AT那么多档位、也不具备DCT那样好的效率,它的利器就是对转速的控制,如上图所示CVT可以仅靠改变主动轮、从动轮的转动半径来调整传动比,从而更容易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最高效状态、获得很好的燃油经济性;这一特性如用在赛场上,那么配备CVT变速器的赛车过任何弯都可以把转速维持在最高(功率峰值),然后通过改变传动比来调整车速,几乎无敌;所以国际汽联在F1赛场禁用了CVT!
DCT变速器的优势、劣势DCT(双离合)变速器拥有高效率、高响应的优势,结构方面简单、类似于咱们常见的手动变速器,依靠离合器片用于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动力耦合,换挡速度奇快;优势在于换挡快、效率高,劣势在于离合器容易产生热量;湿式双离合解决了过热的问题,但却拉高了成本、降低了传动效率;实际上离合器片本身就是消耗品,咱们开的手动变速器上的离合器片也是需要定期更换的,只不过一旦成为了自动变速器、消费者对离合器片的预期也提高了很多!
总而言之AT、CVT、DCT三大类变速器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自身的不足之处,相对而言AT变速器兼顾了舒适、耐用性,不过现如今的多档位AT变速器成本也不低,所以一般只在B级车上配备,而过去的6AT逐渐淘汰;双离合、CVT变速器相对而言成本要低一些(不是说所有的双离合与这CVT变速器成本都低),所以一般在10几万车型中都有配备;不过与其挑变速器、不如挑车型,出多少钱、买什么车、配什么样的变速器,说到底、无论满不满意都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AT、CVT、DCT变速箱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AT变速箱的优点有:
①技术成熟稳定,AT变速箱是装机数量最多的自动变速箱,发展历史也更为久远,相对而言技术成熟度更好,比如丰田爱信的6AT、8AT变速箱;采埃孚的6AT、8AT变速箱;现代摩比斯的6AT、8AT变速箱;通用的9AT、10AT等等。
②换挡平顺。传统AT变速箱有液力变矩器,是非刚性连接,再加上行星齿轮组形成的换挡机构,在传输动力的时候更为柔和,换挡动作更为平顺。
③能承受更大的动力传输,由于结构原因,AT变速箱可承受较大的力矩传输,因此一些高端动力强的车型上都搭载的是AT变速箱,比如宝马7系、奔驰S级、奥迪A8等等车型。
缺点有:①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较高,AT变速箱结构复杂,制造难度高,核心技术掌握在几大车企手中,相比CVT和双离合变速箱而言,生产成本更高。
②动力传输效率一般,AT变速箱的动力传输需要经过液力变矩器,非刚性连接的动力传输机构,再加上更多的行星齿轮组,在动力传输路径上需要损耗更大。
CVT变速箱的优点有:①传动效率高,因此油耗较低。CVT无级变速器可以看成是无数个档位可选,变速箱会根据汽车的实际负载情况灵活切换传动比,使发动机最大程度处于最高工作效率区间,所以相对油耗会更低一点。
②换挡如德芙般顺滑,不会产生顿挫感。CVT无级变速箱的传动比是连续的,能从一个传动比无缝切换至下一个传动比,因此不会产生手动变速箱那样产生换挡顿挫感。
③体积小、重量轻。CVT无级变速箱由于结构简单,占据更小的体积,因此能节省发动机舱的占用空间,为其他悬架结构腾出空间。另外重量更轻,在车企均追求轻量化的今天,还是占据着一定优势的。
缺点有:①缺少驾驶乐趣,CVT变速箱由于换挡齿比连续,加速换挡时没有顿挫感,缺少爆发力,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人来说,少了点驾驶的快感。
②不能承受很大的扭矩传输,CVT变速箱使用钢带摩擦传输动力,相比传统的齿轮啮合传递动力而言,不能承受更大的转矩,因此这款变速箱只适合用在传统小排量小动力的车型上。
双离合变速箱的优点有:①换挡动作快,双离合就是有两组离合器相互配合工作,当一组离合器结合的时候,另外一组离合器已经准备好接下来的动作,当第一组离合器分离的时候,第二组离合器马上会结合上,动力传输中断时间短。
②传递效率高,因此相对而言更省油。双离合变速箱采用齿轮啮合结构传输动力,同时齿轮组数量更少,因此在传输路径上动力损失更小。
③制造成本低,双离合变速箱可以理解为两个手动变速箱,制造工艺成熟,用材用料比较少,相对而言有更低的生产成本。
缺点有:①平顺性不是很好,容易出现换挡顿挫。尤其是发动机与变速箱匹配方面需要深厚的功底,个别车型因调教匹配不成熟,容易产生低速蠕行时的顿挫感。
②可靠性和耐用度相抵较低,双离合变速箱整体的技术程度熟还不是很高,尤其是干式双离合,容易出现频换换挡引起的变速箱过热,公里数更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故障。
以上是我的回答,小伙伴们觉得我的回答还有那些没有说到的地方,请在评论区留言补充纠正。欢迎关注我,帮你解决选车、购车方面的疑虑和困惑。AT、CVT、DCT变速箱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教科书的问答我就不说了,来说点实际的干货
一句话概括变速箱特点1.AT变速箱耗油,提速快,可靠性强
2.CVT变速箱换挡平顺,起步慢,可靠性一般
3.DCT变速箱结构简单,省油,可靠性差
从省油的角度双离合<CVT<AT,日系CVT在德系双离合+涡轮普及前更省油,但现在德系双离合+涡轮更省油,美系一直采用AT,所以油耗相对较高。具体案例就是1.2T卡罗拉,民间省油车的传说,但还是追不上速腾1.2T,什么原因呢,就是变速箱的调校。
另外,日系还有很多AT车型,老皇冠,老锐志,丰田汉兰达等等,都不比同级别的君威,君越省油。
具体可以看小熊油耗数据。
从可靠性的角度世界七大殿堂级AT变速箱,笔者觉得排名应该是:
1、现代摩比斯6AT,故障率极其少见,几乎终身免维护,韩系AT变速箱的巅峰之作。
2、爱信6AT,故障丰田车上极其罕见,其他品牌上故障不多,爱信6AT起速很可怕,尤其是配合沃德十佳发动机,领克03的传说不是盖的。
3、现代纵置8AT,横置8AT,故障率极罕见,样本量比较少。
4、马自达6AT,故障率比较少见,马自达除了异响小问题,一直都是可靠性的象征。
5、采埃孚纵置8AT,少见,最常见的AT变速箱了。
6、爱信8AT,少见,但偶见有高转速后不升档等问题。
7、奔驰早期5AT,美系8AT,9AT,10AT并列。
总结:三种变速箱分别对应三种车系:CVT对应日系车,CVT的特点就是日系车的特点,省油,可靠(保值),没驾驶感。AT对应美系车,耗油,成本高,运动(加速快)。DCT对应德系车,效率高,换挡顿挫,可靠性低,省油。AT、CVT、DCT变速箱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AT、CVT、DCT(也就是双离合)是目前主流的三种自动变速箱,虽然都是自动变速箱,但是它们却又各有特点,了解一下其优缺点,对用车和买车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ATAT是靠行星齿轮组以不同的状态运行产生不同档位的。上图就是一套行星齿轮,中间橙色的叫做太阳轮,蓝色的三个叫行星齿轮,它们固定在灰色的行星架上面,外面一圈黑色的叫做齿圈。它们之间是相互啮合的,行星架、太阳轮、齿圈中只要有一个发生转动就必然引起其他两个的运动。比如动力从太阳轮输入,固定齿圈,那么行星架就必须转动。固定行星架,那么齿圈就必须转动。如果动力从齿圈输入,那么固定齿圈后太阳轮就必须转动,固定太阳轮后齿圈就必须转动。同样动力还可以从行星架输入,这样一来就可以组合出很多种不同的动力传递方式,只要设定好齿比,就能轻松组合出多个档位了。
AT变速箱内部还有很多组离合器,有些是用来固定齿圈、行星架的,称为制动器。有些是用来把不同单元连接起来的,称为离合器。AT换档的本质就是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动,去驱动不同的离合器或者制动器匹配出不同的档位。
AT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可靠性高,因为传动部分是纯齿轮啮合,这是最可靠的传动结构了,几乎不会有问题。而换挡时不存在齿轮的分离啮合,只需要控制不同的离合器、制动器进行分离、结合就行,由于这些离合器都是湿式多片离合器,有变速箱油润滑、散热,所以磨损非常小,还不容易高温。因此AT可靠性很高。
AT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响应灵活,比如正常行驶中突然猛踩油门加速,变速箱立马就能降档。加速完成后刚松一点油门立马就能升档。而且对它来说从6档降到5档和降到4档几乎是一样的,就是切换一下离合器和制动器而已。这个特性决定了AT变速箱很难出现慢半拍的情况,显得比较“聪明”。
要说缺点的话早期的AT变速箱比较费油,因为早期AT比较注重平顺性,所以很多时候液力变矩器不锁止,这样可以缓解很多冲击,但会损失很多动力,而且车开起来动力很模糊,就像手动挡车离合器打滑一样的感觉,非常不舒服。好在如今厂家在油耗限值的约束下改变了这个特性,增加了液力变矩器的锁止范围和频率,这样虽然平顺性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开起来油耗更低,更重要的是动力的直接感很强,个人认为是非常好的。总之目前来看新的多档位AT变速箱还是比较完美的。
2、DCT(双离合变速箱)很多人总是分不清DCT、DSG和双离合,其实这三个都指的是双离合变速箱,DTC就是英文Dual(双数的) Clutch(离合器) Transmission(变速箱)的缩写,而DSG是大众双离合变速箱的品牌。
双离合变速箱本质上就是两个手动变速箱组合在一起了,它有两个离合器,一个负责135档位齿轮,另一个负责246倒档齿轮。工作时变速箱预先挂好下一个档位,需要换挡时直接切换离合器就行。比如上图这个变速箱当前位于3档,此时离合器1工作,离合器2分离,同时变速箱会先把4档挂好,等需要换挡时直接分开离合器1,结合离合器2就可以瞬间完成换挡。
因为双离合变速箱没有液力变矩器,是靠离合器完成动力传递的,而离合器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完全结合状态,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硬连接,所以双离合变速箱开起来动力的直接性非常强,有浓郁的手动挡的感受,而且这样也有助于降低油耗。同时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非常快,日常驾驶感受是非常不错的。
不过要说缺点的话双离合变速箱最大的缺点就是干式双离合容易过热的问题了,这是干式双离合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换挡时动力不能中断,所以离合器1和离合器2断开和分离是同时进行的,这样就难免产生一定的滑动摩擦,频繁换挡时就非常容易引起高温。另外在拥堵路段蠕行时离合器可能要长时间半联动,再加上车速不稳定,一会儿快了一会儿慢了,变速箱又要来回换挡,因此离合器发热的概率会大大提高。而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就好多了,它的离合器片和AT的是同一种:湿式多片离合器,有变速箱油对其进行润滑和冷却,基本上不用担心过热的问题。
CVT变速箱目前家用车最常见的就是钢带式CVT了,发动机驱动一个主动锥轮,主动锥轮通过钢带驱动从动锥轮,靠改变两个锥轮的直径来形成不同的档位。
因为钢带可以停留在锥轮的任何一个位置,所以理论上来说CVT变速箱油无数个档位,因此它也被称为无级变速箱。CVT变速箱的优点是平顺性好,因为换挡时传动比是连续改变的,你根本感觉不到换挡,就像电动车一样。另外CVT变速比范围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让发动机工作在较高热效率区间,油耗上有一定的优势。
而CVT最大的缺点就是耐久性了,因为钢带与锥形轮之间是靠摩擦力传递动力的,想要提高摩擦力避免打滑就需要锥形轮对钢带施加很大的压力,传递的动力越多,压力就越大。此时钢带内部的柔性环会被拉伸并且随着钢带转动,柔性环本来就是薄钢片,频繁拉伸并且转动时反复弯折就容易使柔性环产生疲劳,一旦柔性环出问题那就无法固定好钢带了,会立马出现打滑甚至钢带断裂的故障。
另外CVT变速箱是通过改变锥形轮直径来换挡的,在平稳驾驶、温柔加速的情况下平顺性很好。但是在需要急加速或者急减速时变速箱要配合进行跳跃式加减档,这时候CVT就优点捉襟见肘了,因为它想要换挡就必须把锥形轮直径调节到位,这个调整是要一步步来的,就像手动档逐级降档一样,无法像AT或者双离合那样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到位。所以在急加速或者急减速等激烈驾驶条件下CVT变速箱的响应速度会更慢。
总的来说AT和湿式双离合无疑是目前最优秀的自动变速箱了,而干式双离合其实驾驶感受也非常不错,但是离合器过热这是硬伤,不过平时注意驾驶习惯应该会好很多,比如避免低速蠕行,停车后踩刹车干脆利落,让电脑可以清晰地判断出来可以断开离合器。另外在拥堵路段低速行驶时可以用手动模式限制住档位,避免变速箱频繁换挡产生热量引起高温。CVT变速箱主要就适合日常家用温柔驾驶,并不适合大型车辆或者偏向运动型的车辆使用,毕竟这不是CVT的性格。
AT、CVT、DCT变速箱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CVT变速箱又叫无级变速箱,从字面上理解它并没有档位这一说,在结构上通过调节两个不同大小的带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直径不同都为锥体形状),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比如主动轮直径小、从动轮直径大时为减速状态,用以提高扭矩。主动轮直径大、从动轮直径小时为增速状态,用来提高车速。
而其优点也非常的明显,由于结构简单重量轻,齿轮比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所以重量会更轻,那重量轻了油耗自然就相对较低。
其次CVT的可靠性也比较良好,因为相比双离合来说CVT它也是用液力变矩器和发动机来连接的,这个和传统的AT变速箱是一样的。因为有液力所以它不是一个刚性连接,就是不会像双离合一样存在这种摩擦片使用过度过热了。而且少部分的CVT变速箱,为了更好的这种传动效率也会用湿式多片离合器和发动机连在一起,能够更平顺的连接离合器之间的结合,减少过热现象的发生。当然,这样一来一去也使得车在换挡平顺性上能够的到不错的表现。
再加上它是没有具体的档位,能够在最大的传动比范围内实现精确调节,可以始终让这个发动机处在最省油的状态。(可以理解为齿轮比之间很小)
不过,对于这个追求运动感以及加速性能的时代里,其缺点就变有些明显了,受制于传动轮和钢带之间的摩擦力,CVT变速箱在急加速时会出现打滑的现象。运动感远不如AT以及双离合变速箱。并且低速扭矩也显得不足,上了年头后还会出现钢带与传动轮之间磨损程度过大导致车辆无力油耗增加的现象,对于SUV车型而言通过性以及动力性能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AT变速箱
AT变速箱又叫液力自动变速箱,顾名思义其就是通过液力传动和行星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变速,一般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换档执行机构、换档控制系统、换挡操纵机构等装置组成。
AT变速箱的优点是可承载扭矩高,相对于CVT和双离合变速箱,技术更成熟。厂家做发动机变速箱匹配标定的时候,相对最容易。相对CVT来说,AT可以提供“换挡感”,换挡感就是加速度的阶跃变化,可以给驾驶员一个非常棒的引擎响应感,驾驶员听到了换挡,身体也感受到了换挡,这就是一种驾驶奖励,再大油门降档过程中,AT、DCT(双离合变速箱)往往都比CVT响应上要快,AT和DCT有些时候都会在中间档短暂停留来及时响应驾驶员,然后再准备降到目标档位。
DCT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
双离合变速箱采用两套离合器,通过两套离合器的相互交替工作,来到达无间隙换挡的效果。
AT、CVT、DCT变速箱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AT变速箱:
优点:承受扭矩大,可靠性高,
缺点:是制造成本高,传动效率低,油耗大,根据调教的不同,可能有些AT换挡会有点慢
CVT变速箱:
优点: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可靠性仅次于at,动力平顺省油。结构简单、体积小;变速的过程中不需要断开与发动机的连接
缺点:承受不了太大的扭矩。不适合激烈驾驶,开起来就没有阶梯式变速箱那么爽,传动损耗大
DCT变速箱:
优点:制造成本低,换挡快,动力损失小,相应油耗就会低一些。
缺点:可靠性还是令人堪忧;而且要做到换挡不顿挫,需要非常精心的调教才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