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系车皮实耐用,故障又少,还省油,但路上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是大众车?
在捷达、普桑作为出租车首选之前,咱们国内主流出租车清一色是东欧产品,比如四破中的波罗乃兹、莫斯科人、拉达这三款车(伏尔加当时属于豪车),至于大众、那时候还没有完成合资,之所以用上述三款东欧车、是因为它们三便宜,而当时的大众属于进口车、跑出租成本太高(85年前)!后来大众分别与上汽、一汽合作,生产出了合资的普桑、捷达,当时市场价高达16.8万;这个时候出租车也不会用普桑、捷达,同样还是用不起,而此时莫斯科人基本看不到了,市面上出租车为拉达、波罗乃兹、部分企业淘汰下来的伏尔加(不过伏尔加油耗太高),这个时候大概是90年之前,所以大众的产品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出租车的!再后来、也就是90年代以后,主流的出租车逐渐形成了以夏利为主,拉达、波罗乃兹为辅的状态,此时的合资普桑、捷达价格再走低,部分大型城市已经产生了普桑、捷达出租车,但并非主流;95年前后波罗乃兹、拉达出租车基本全部淘汰,而夏利的不耐用、承受不住出租车的高强度使用问题暴露出来,所以夏利出租车逐渐减少;而此时以普桑、捷达、斯科达为主的出租车形式出现!这哥三的出现,形成了咱们出租车皆大众的惯性思维!换句话说95年后在一些大城市,出租车主流已经是捷达、普桑、斯柯达了,因为这个时候这三车的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更多、更好的外国车也已经进入咱们国内,当然包括很多日系车;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用日系车作为出租车?道理很简单,当时的日系车、完全是进口车,两田一产皆如此、95年前后清一色全部是进口,那么我们若用进口车跑出租、是不是有些奢侈?拿丰田佳美、蓝鸟跑出租去,挺豪横啊?举一个简单例子,各位都清楚、出租车就目前而言只适合用a级车跑;而丰田的a级车卡罗拉于07年才完成国产,而此时国产捷达、普桑占领出租车领域已经长达12年;换句话说这十几年的周期内,日系车处于进口状态、自主车产业还没有成型(产品承受不了出租的高强度运行),所以这个时期根本就是个真空期,所以这根本就不是质量好坏、耐不耐用的问题,那个时期不用普桑、捷达、斯科达,就根本没有其它车型可用;难道用两吨多的别克跑出租车去?那个时期能选择的车辆太少!随着咱们自主车、韩系车的崛起,现在主流的出租车就变成了现代、以及吉利,同样的皮实耐用、性价比高,比用大众还实惠,所以现在就不用大众做出租车了;所以当年用大众车只是说明在那个时期普桑、捷达是最优解,自主当时没起来、日系车当时没国产、美系车当时油耗惊人,除了用大众车、还能用什么?所以就别扯什么耐用不耐用了,日系车即便是再耐用,可在那个时代能拿进口的日系车去跑出租么?
为什么日系车皮实耐用,故障又少,还省油,但路上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是大众车?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之前不少文章也说过这个事,我国各大城市中,日系出租车确实比较少见,之前我去过的城市,也只是在天津、广州这两个城市见过有日系出租车,而且比例也不多,其他城市的话,基本上都是大众、现代、起亚和国产车,日系车几乎就看不到了!
首先我们以车的角度说,日系车的皮实耐用、故障少、节油,这确实是事实,而大众的可靠性,特别是低端车型,并不比日系车差很多,像是捷达、桑塔纳这样的车型,后期维保也要比日系车还便宜,同样有着较好的口碑,而且现在也非常省油,确切的说,现在同价位同级别的合资车,燃油经济性都是差不多的,没必要神话某个车系,相比之下,德系车更注重操控和质感,这也是它的优势!
至于路上的出租车绝大部分是大众车,这也是事实,同样道理,这也不能代表大众就比日系车质量好!大众出租车多,那是因为大众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很早就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南北上汽和一汽集团,早期在政策上合作的机遇更多,日系车相对晚一些,引入国内市场之后,虽说也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认可,但是日系的车企当年也相当高傲,特别是两天田,它们不愿意拿出车型加入出租车行业,因为在它们眼里,认为那样做会拉低品牌形象,为了保护品牌的形象,也是多次拒绝进入出租车市场!
以上说的只是部分原因,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出租车运营盈利太小,目前,一台出租车的合法行驶时间是8年,对于出租车公司而言,采购价格越便宜的出租车,可以说运营成本越低,利润空间就越大,因此,出租车公司会向汽车的制造商,提出各种降低成本的要求,这样的话,汽车厂商可能会觉得不划算,特别是日系,也没有兴趣投放专供出租车!
为什么日系车皮实耐用,故障又少,还省油,但路上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是大众车?
日系车质量好?日吹所谓的质量好,是因为日系使用了很多机械部件,比如铁丝拉线之类,德系基本上都是电机控制,电机的故障率高些,就是所谓的小毛病多些。马车故障率更低,但不是发展的方向。全世界公认最会造成的国家是德国,没听说有说日本的。日本的技术很落后,落后中国,大家可能不信,只是中国不往燃油汽车上投资研发,毕竟发展很多年,要淘汰的东西。日本造出的五代战机也成了世界上的笑话。好多中国的皇协水军跪日本,好好中国人不做,当起日本狗叫的很欢。日本只有AV产业领先世界,其他就算了吧。
用事实说话,皇协水军都是瞎子不会承认,大家自己多照,下面说的是不是事实。
日系车相比德系车简配什么?
发动机与驾驶舱之间的隔热铝板,可以节省100元。
欧美车顶是激光焊接,日韩车顶都是点焊用塑料胶条遮丑,激光焊接强度要比电焊高30%左右,绝大多数德系车门都是一体成型车门,日系车门都是焊接式车门。日产部分有一体成型车门(因为雷诺控股),一体成型车门与车身结合度高,这就是为什么德系车关门声音厚重而且更结实。一体成型车门相比焊接车门成本每扇门高出600元,四个门就是2400元
几乎所有德系车都有四车窗一键升降防夹功能,日系车主驾驶才有一键升降。升降功能成本20元,三个车窗就是60元。60元不多,但是产量一百万台就是六千万,有些人说一个车企可不差六千万,日系的控制成本是方法面面的,继续……
德系的车门铰链是块状结构的,高强度刚切割而成,名字叫型钢铰链,成本100元。日系车的车门铰链是双层冲压铰链,成本40元。遇到侧面碰撞事故,冲压铰链不容易打开,如果车起火燃烧的话,人很有可能烧成烤全猪。一个车门两个铰链,四扇车门就是八个铰链,8✘60=480,每台车可以节省480元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十万元以上车型都是全系标配倒车雷达,日系十万以上的车很多没有配备倒车雷达,这个大家自己去找,倒车雷达成本200元左右
德系车的油箱盖都是停车后,按一下自动解锁打开,日系车都是主驾驶下有个抬起按键,链接一根铁丝与油箱盖开关,德系车油箱盖是有个电机由电脑控制。油箱盖电机成本100元,铁丝控制成本10元,此处日系车又省90元。
日系后备箱开关一般都在驾驶座位下方,用一根铁丝控制后备箱开关,成本不到10元。德系车后备箱开启的开过在车门内测,电控开关,车锁是有一个电机的,成本100元左右
日系车的后备箱盖是靠两根铁丝之间回弹力,这种是日系最常见的打开方式,优点还是成本低不到10元,缺点时间长了,铁丝弹力不足,不按到底关不上。几乎所有的德系车都采用了液压撑杆式的开启方式,优点就是没有铁丝的缺点,缺点就是成本高100元左右。每辆车日系又可以节省近100元
大众十万左右的车都配备了后排座椅钢板,日系车,卡罗拉,十代思域,全新凌派(老款有钢板),等等简配了后排座椅钢板。日系车安全测试得分都还可以,但是事故是全方面的,万箭(钢丝)穿心这样的新闻我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一块钢板成本100元左右,中国人的命不值钱啊?
现在来说的这个一定有很大争议,德系车后排凸起地板和日系车后排平地板,平地板或者凸起五厘米,工艺简单,成本低,车身刚性差。地板高出15厘米以上,工艺复杂,成本高。被严重追尾的时候就能看出来的安全性。日系车节约了成本,消费者也喜欢平地板,德系车增加了成本,消费者还不买账
行车落锁功能也是日系也简配,之前马自达简配行车落锁功能,抢劫频发,后马自达恢复了这个功能,现在本田至今还简配行车落锁功能,所有德系车都是标配行车落锁功能,成本不详。
后排中央头枕的重要性我就不用讲了吧?被追尾,没有头枕轻者瘫痪,重者要命。本田思域,飞度,哥瑞,竞瑞,锋范,全部简配后来中央头枕。一个头枕成本300元左右。德系全品牌标配。
本田雅阁2.0排量电瓶容量是45安时(2.0排量国际标准60安时)此处可以节省150元。大众POLO1.4排量的电瓶是51安时。本田飞度由于电瓶容量太小改用代号44B19,经调查只有35安时。锋范,飞度,哥瑞,竞瑞都采用了35安时电瓶。容量大小有什么用就不解释了,自己想。
油箱材质,铁皮油箱被追尾极有可能起火,很多事故大家新闻都看过,以后多观察是什么车。全世界绝大多数汽车品牌采用的都是工程塑料材质。20万车型采用工程塑料成本1500元,铁皮油箱成本900元。采用铁皮油箱的有雷克萨斯NX,雷克萨斯RX,丰田皇冠,锐志,RAV4等等。合资德系美系都是工程塑料油箱。
为什么日系车皮实耐用,故障又少,还省油,但路上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是大众车?
是谁告诉你的日本车皮实耐用省油?你有什么证据?请不要瞎说。
为什么日系车皮实耐用,故障又少,还省油,但路上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是大众车?
你是猪吗?日本哪个耐用,哪里省油。天天发有意思吗?我只知道日本车皮薄饺子。省油去看看国家工信部和说明书上都不比大众省油。
为什么日系车皮实耐用,故障又少,还省油,但路上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是大众车?
文官出行考斯特,武官出行酷路泽,部队高层大部分普拉多,就连联合国维和部队都是酷路泽,你说这些人会比老百姓傻吗。至于出租车是什么牌子,都是当地的政策,北京的是现代,
武汉的是雪铁龙,沈阳的有捷达还有中华,上海的有上汽大众跟荣威,还有现在的国产车,保定的长城,都是当地政府说了买什么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