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压高真的可以省油吗?
胎压高,真的能省油、但这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合理范围下的高胎压、要比低胎压省油,但并不明显;只是从理论上看更高的胎压的确可以换来更低的油耗,但实际上没有想象的那般立竿见影;无论是跑市区、亦或者是高速,高胎压都没办法带来明显的油耗优势,但可以换来的是更高的安全性,没错、高胎压反而不容易发生爆胎!
鄙人记得一个国外某机构做的测试,也就是把一辆车的胎压,分别控制在标准、75%标准胎压、50%标准胎压,所得到的结果是标准胎压下的油耗更低,但对比50%、75%标准胎压的优势不大(不明显),不过对于轮胎的损耗差异就比较明显了,简单点说就是更低的胎压导致磨损相对严重,高速行驶时、有更容易爆胎的倾向!而车子跑高速开窗、关窗,对油耗的影响也并不严重,反倒是车顶行李架、对车辆油耗的影响严重,车速越高、带车顶行李架的车辆油耗就越高;至于其它方面对油耗的影响就比较微乎其微了;至于胎压高低,会影响到实际的油耗,但高一些、低一些产生的差异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油耗没办法统计,因为太不明显;不过跑高速、胎压太低,会存在爆胎的隐患!
胎压过低,高速容易爆胎过去的传统思维是胎压高容易爆胎(也不知道是谁传出的理论),实际上胎压越低、跑高速越容易爆胎;胎压越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轮胎被压得过遍、等同于横向宽度被拉长,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屈挠运动,导致过度生热、不容易快速散发,因为胎压低、轮胎内部支撑不足,所以轮胎内部结构如帘自层等结构很容易受到破坏,比如胎压过低时、爬马路牙子,最容易鼓包,因为此时轮胎爬马路牙子时,结构都卷曲了、所以帘子层必然被破坏,鼓包是必然!所以高速时、可以适当把胎压补高一些,没坏处;因为低胎压、轮胎内部支撑不足,高速行驶时受的冲击、会直接作用于轮胎结构!所以相对、合理的高胎压适合跑高速,因为能获得理论上更低的油耗、更好的安全性;实际上和自行车轮胎一样,没气、我们蹬起来就很累,气足能轻松点;因为轮胎的胎压足,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就小、产生的附着力也小,所以自然可以省油,只不过不明显(如2.30BAR与2.50BAR的差异就不大,当然拿空胎零压做比较那是抬杠);而更高的胎压可以给轮胎内部提供更足的支撑,防止高速行驶时、外界的冲击直接作用于内部结构并破坏,所以跑高速时、适当的高胎压反而更安全!
胎压高真的可以省油吗?
能省是能省,但是省不了多少,甚至不一定能直观察觉到油耗的降低。
理论上说,胎压越高,轮胎接地面积越小,滚动阻力越小,发动机用于克服滚阻所作的功就少了,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燃油。但调高胎压一定要适度,不宜超过厂家给出的正常范围,否则胎压过高带来的弊会远远大于对省油的利,比如滤震性变差(细碎震动会觉得很颠),走烂路对车轮和底盘的冲击更大、刹车距离变长、胎面磨损不均匀(中间磨更快)、爆胎风险提高等等,轮胎作为汽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这些弊都是严重威胁驾驶安全的。一味图省油而过分调高胎压纯属丢了西瓜捡芝麻。
以我的车为例,行车电脑提供了舒适、标准、满载3种建议胎压值。
标准:四轮均为2.7Bar
舒适:四轮均为2.4Bar
满载:前轮2.7Bar,后轮3.2Bar
一般家用车的胎压都在2.3-2.7Bar之间,其实只要不让胎压过低,就是省油了,没必要走极端。
胎压高真的可以省油吗?
不会开车,也没有开车的愿望,但却是资深有车🚲族,谈点骑自行车的感受。
自行车打足气,骑行时,轮胎变形较小,受到的滚动摩擦就会减小,骑车明显感觉轻松。后来换了电动自行车,对胎压问题有更直观的感受。平时,自己用打气筒打气,打到几乎用手按压不动的程度,感觉打的够足了,但有次到维修店用打气棒充气才发现还是不够足,骑行时,明显的不同,转向时比原来灵活的多。接着又注意到,同样一次充电,骑行的时间比原来明显增长,粗略地估算了一下,骑行距离可以增加1/4以上。
不过,问题也很突出,骑行时,震动加剧,只要路面上稍有不平,就会发生震动,不仅人骑着不适,对车子伤害也十分明显。以个人为例,车座减震弹簧、车灯固定金属片先后断裂,与胎压过高引起的震动不无关系。
胎压高真的可以省油吗?
在一定的条件下胎压高确实可以省油!汽车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主要是风阻和轮胎滚动阻力。提高胎压可以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所以会省油。但是胎压过高会导致轮胎抓地力下降、抗冲击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安全性。而且胎压过高汽车开起来也不舒服。
轮胎有弹性,与地面接触的那部分会被压缩。比如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来红色区域比绿色区域更扁,这是轮胎被压缩导致的。
汽车行驶中轮胎重复进行着压缩、复原的动作。而轮胎被压缩的时候会对车辆产生一定的阻力。比如上图,轮胎从A点滚动到B点时开始逐渐被压缩,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动能就转化成轮胎的内能了。胎压越高轮胎滚动到B点时被压缩的程度越轻,能量损耗就越少。所以说适当提高胎压确实可以省油。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为了省油就可以随意提高胎压了,胎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胎压高常见的影响有这几点:1、胎压过高影响安全性胎压过高会导致轮胎变得饱满,轮胎会有被撑圆的感觉,这样会导致胎面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降低从而影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这对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同样条件下胎压越高轮胎发生打滑的概率越大。而且制动能力也会有影响。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胎压比厂家建议值高一星半点儿并不需要担心,以实际体验来看能对制动产生明显影响的胎压基本上都远远高于标准胎压。
2、适当提高胎压可以改善驾驶感受这一点在高扁平比的轮胎上体现最为明显。高扁平比的轮胎比较厚,车开起来感觉轮子软绵绵的,跟开船一样的感觉。而适当提高胎压后变得更硬,可以显著增加轮胎的支撑性。
3、胎压过高可能增加爆胎的风险以前的文章里我们说过胎压过低跑高速时容易爆胎。其实胎压太高也有爆胎的风险。因为胎压太高轮胎变形余量就少了,高速行驶中如果受到比较强的冲击力时轮胎无法通过足够的变形来缓冲冲击能量,就容易爆裂。
4、胎压过高影响舒适性因为轮胎自身变形也会缓冲一部分地面冲击力,而胎压过高时轮胎的缓冲作用减弱,更多的冲击和振动就会增加到车身上。而且轮胎变硬后弹性更强,更容易跳动。我的车厂家建议胎压2.5,我觉得太肉了,于是经常自己打到3.0,这样开起来灵活点。但是有一次急着出门看错表硬是给打到4.0了,然后就开着跑了一趟200公里的高速。那感觉就不说了,反正我觉得一路上轮胎都在不停跳动,胎噪也很大、车身震动也很厉害。噪音完全高了好几个级别。平时跑120音量调节到20%足够听得清清楚楚,而那次音量调到30%都还听不清。总之一路上都很崩溃。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得出结论:胎压高确实能省油,但是胎压过高也会有一定的反作用。那意思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了?也并不一定。我们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胎压就可以既省油也不影响安全和舒适性了。厂家都会规定每个轮胎的标准气压,这个数据会贴在汽车B柱门框上。一般来说在厂家设计的胎压范围内适当提高50Kpa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毕竟你夏天跑一趟高速轮胎由于升温胎压值也会升高的。
胎压高真的可以省油吗?
汽车胎压适当增高一点的确能起到省油的作用。
这是因为胎压增高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地面的滚动阻力就随之减少,从而减少了汽车的行驶阻力,达到节油的目的。
但是,胎压过高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如1、降低乘坐的舒适性。轮胎具有缓冲,减震的功能。胎压过高则缓冲,减震能力降低,车身的震动受地面起伏影响较大。从而乘坐的舒适性随之降低。
2、降低轮胎的抓地力。胎压过高,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轮胎的抓地力也随之减少。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会加长;过急弯时可能出现转向不足,甩尾等现象。这些都是不利于安全行车的。
3、轮胎异常磨损。胎压过高则会导致轮胎中部出现异常磨损,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加胎压省下的油与换胎成本相比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保持正产胎压才是轮胎使用的正确之道。不但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还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做到综合成本最低的经济模式。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了解更多汽车常识请加我关注!
胎压高真的可以省油吗?
胎压偏高一点能不能省油?
理论上讲的确能省油
理论上来说的确能省的,你的汽车开起来就是发动机消耗汽油,克服路面、空气产生的阻力,来自路面、空气的阻力越小,汽车需要的动力越少也就越省油。
来自路面的阻力,就叫做轮胎的滚动阻力,它和轮胎的充气的胎压、磨损程度,车子本身装的东西重不重叫载荷,还有温度、车速、轮胎大小、轮胎花纹,这些事情都有关系。
理论上,胎压越大越省油
理论上胎压越大油就更省,瑞典查尔莫斯工学院他研究发现,在稳定状态下,轮胎受到的滚动阻力基本和胎压的倒数,是成线性相关的。
反正就是速度和汽车重量不变,轮胎的胎压越高,轮胎受到的滚动阻力就越小,车子的油耗就越低。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轮胎气压大外表就显得更硬一点,摩擦力就会变小,我们玩具车,你如果在软软的沙发上一推,它其实滑不了多远就停下来了。
胎压省油的条件是要在建议胎压下
胎压它省不省油,它是有条线的,很有意思的,就是油箱盖上面写的建议胎压。
比如说建议胎压是2.5 bar,土话叫做2.5公斤,如果我是1.6、1.7,没有到2.5 bar,那胎压越高确实是越能省油的,每提升0.07 bar,滚动阻力就降低1.4%。
美国能源部做的统计,在建议胎压之下,压力每提升0.07 bar,大概可以省0.3%的油,理论上胎压越高越省油。
现实中胎压打的高一点,好还是不好?
超过建议胎压,不一定省油
为了省油我现实中就把胎压打的高一点,好还是不好?实际上如果说超过建议胎压,它是不一定省油的。
主要是因为车子的油耗和空气阻力,和路面状况一系列的因素有关。
就好像我们肚子饿不饿,也不完全是和我们吃了多少东西有关系,你动的多不多,你水喝的多不多,你厕所去的多不多,都是有关系的。
胎压大抓地力下降,浪费能量高
如果胎压过大,轮胎就会变的很硬,那路面状况不是很好,土话叫做不是很平,然后你开的又很快的时候,压过路面小坑洼的时候,就会有多余的震动,土话叫做颠。
高速时,胎压对油耗的影响很小
除此之外,油耗不光是和轮胎的滚动阻力有关,空气阻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美国宇航局做的实验,时速265公里的风,可以把人像风筝一样,直接吹飞起来,车子也是一样的,不说吹飞起来,阻力是大大的增加了。
比如说3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空气阻力基本上只占到油耗的20%,如果我开到20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空气阻力对油耗的影响会增加到85%,基本上所有的油和力气,都在解决空气阻力的问题。
那个轮胎摩擦力,你胎压高点胎压低一点,对油耗的影响其实已经很小了。
实验测试,胎压过高省油效果不明显
然后就是美国有一家,超过百年的老牌科技杂志,叫做《大众机械》,不是德国人的车厂,他也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本田飞度,轮胎气压打到3.1 bar,它是接近轮胎胎壁上标的安全极限3.5bar的,就好像我们打篮球已经把球,打的硬邦邦要炸掉一样,手指头都掐不进去了。
这么一个本田飞度,3.1 bar的从洛杉矶开到费城,开尽量保持每小时112公里,一升油可以跑17.94公里,然后放气,放到2.2 bar,一升油可以开17.92公里。
一个是3.1公斤、一个是2.2公斤,一个17.94、一个17.92,0.02的差距约等于一样,我打个盹发个呆,等个红绿灯都不止这么一点了。
为了省油值不值得把胎压打高一点?与损失相比,是不值得的
问题就来了,我就是想省油,为了省油我值不值得把胎压打高一点,就算开车速度慢,省了一点油,但是和我们其它的损失相比,这点实惠是完全不值得的。
高胎压还会影响刹车
刚买车时候就做过实验,大约升高40%的气压,每100公里就能省约0.5L的汽油。没办法要省钱啊,每个月加油得算计。很多出租车也都这么干。
其实不难理解,汽车行驶时要克服轮胎的滚动阻力,阻力跟轮胎接地面积直接相关。但轮胎宽度和接地面积是两码事,实际的接地面积跟下面这张图差不多。
所以,胎压升高轮胎就变硬,有效地接地的面积就减少了,滚动阻力也就相应减少了,所以省油。但可别忘了,刹车时候的制动效果也和这个接地面积直接相关。有利就有弊,几升汽油也就几十块钱,刹不住事就大了。
胎压低更危险
胎压高省油,但胎压低就绝不是费油这么简单了。胎压低时轮胎就软,在行驶时变形就更大。轮胎转一圈每个部位都会和地面接触一次产生变形,胎压越低,变形恢复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也就是说,胎压越低,开得越快越容易产生驻波现象。这个现象会导致轮胎温度急速上升,结果就是爆胎。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给大家推荐胎压监测这个配置,没几个人会每周拿着胎压表亲自去测。
胎压过高还会降低轮胎寿命
首先就是胎压过高,轮胎寿命和行驶安全会受到影响的,胎压高了刚才说了,你轮胎和地面接触的胎冠部分,就是那张皮和地面磨的地方,会变圆会凸起,长时间影响使用寿命。
超过胎压标准是不省油的
所以基本上,胎压你就看油箱盖,上面写着打多少就打多少,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