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而合资或进口车多数已经配备8AT或10AT了?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不知道从哪说起,用六速At的国产车有多款,那也只不过是与爱信合作罢了,为什么要与爱信合作?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搞不出与世界接轨的At变速箱,现在的汽车市场、产品线内没有自动版本,根本就混不下去,所以只能与爱信合作选用六速At,要么与格特拉克合作玩玩双离合,过着从现代派沃泰处采购六速At,总之自主车采用的自动变速器大多是这几家企业提供的!

奇瑞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自主打造CVT,既然自己能造自动变速箱,为什么要舍近求远的与爱信等供应商合作?不是不行、而是根本没必要,平心而论奇瑞的CVT、或许在性能方面不如那些舶来品,但就质量来说、奇瑞的CVT绝对靠谱,经得起耐久性考验;这也可以说是自主车领域上的一大成就吧,因为摆在自主车面前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可靠性,奇瑞CVT可靠性很好,所以奇瑞也就没必要去与爱信合作造六速At了,那叫舍近求远!

合资车、进口车的变速箱配备

先说日系合资车,日产如今全面押宝CVT,日产旗下大量车型、英菲尼迪部分车型,皆采用CVT变速器,这一点与奇瑞相似;丰田如今已经淘汰掉了六速At,低级别车型、高级别入门车型皆采用CVT变速器,只有那些高级别旗舰版本车型,才会使用六速At,可以说目前的丰田除了那些未换代的车子、还再使用六速At变速箱,而基于tnga架构的产品,早已不存在六速At了!本田的情况与丰田相似,也是低级别产品用CVT布局,高级别用采埃孚的九速横置At变速器(别与纵置八速比),所以两田一产与奇瑞同级别的车子、皆用CVT,比较就得同级别比较对吧?德系则又是一番景象,宝马大量使用采埃孚的At变速箱、奔驰自主At变速箱、奥迪逐渐在覆盖双离合的使用量,所以用什么样的变速箱个大车企还主要是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依赖外采;大众同样如此,过去没有自己的自动变速箱时,大量采用爱信的六速At变速箱(这六速也分三六九等),后来自己搞了DSG,也会减少了六速At用量,说到底各大主机厂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自己有,就一定不会从外边买;奇瑞也同样是这个原则,自己有还算靠谱的CVT、也就算有自主的自动变速箱了,也就没必要买爱信的六速At了!所以自动变速箱、没必要就得用爱信,没有自己的、用爱信无可厚非,既然奇瑞有自己的自动变速器,那用爱信的干嘛、增加成本么?至于八速、九速At也没到泛滥的程度,像丰田也仅仅是在旗舰车型上用了八速At,其余的皆是以CVT为主;德系也只有奔驰、宝马在玩八速及九速,可那个价格、这算人人都买得起的车子么?使用九At较多的只有通用、福特,而美系At变速箱也就那么回事、没必要对比,所以奇瑞用CVT很正常啊,和奇瑞同级别的合资车及进口车,也在用CVT或双离合啊!

为什么有人认为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而合资或进口车多数已经配备8AT或10AT了?

其实AT变速箱的复杂程度在目前主流的自动挡中还是比较高的,但随着双离合和CVT变速箱的不断成熟,可靠性提升,在300Nm扭力以下排量的发动机其实越来越没有什么优势了,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无法和CVT媲美,动力表现无法和双离合PK,所以AT变速箱更多的装备在大排量大扭矩的发动机上,毕竟AT变速箱的适应性还是更宽泛的,技术也是最成熟的。

但AT要想继续在中低排量的车型中分一杯羹,除了稳定可靠性外就要用更多的挡位来提升动力、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自然AT变速箱的成本也就上去了。

以前国产汽车大部分AT变速箱都不是自己的产品,而且受限于技术实力和产品的价位,如果上AT只可能选择技术并不先进但价格比较实惠的AT变速箱,比如日本爱信的6AT就被广泛的使用,包括大众这类合资车也用它来装备十万以内的自动挡轿车。

而国产车除了6AT也更多的开始装备双离合变速箱,毕竟这种变速箱在结构上很接近手动挡,又有不错的动力和燃油经济性表现。

其实我个人并不抵触6AT,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关键是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买个车就是用的,少给自己找麻烦是很重要,买菜车就別追求太新的科技了。随着汽车在国内的不断发展,现在国产的工艺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6AT、8AT和CVT也相继推出,虽然眼下和合资于进口车还有些差距,但传统动力总成上的技术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

为什么有人认为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而合资或进口车多数已经配备8AT或10AT了?

这个是事实!

当合资使用8AT、9AT时,才会把相对落后的6AT放给国产车。

相对于发动机来说,我国变速箱设计和国外或者合资品牌相比差距更大!

目前,我国各个车企已经可以实现发动机自主,虽然大部分车企发动机设计还处于“逆向研发”阶段,但是,能造出来就是能力,在这方面,虽然各个车企在参数上还和合资品牌有些差距,但是这种设计越来越小,从最早没有发动机可用,只能使用三菱的老旧的发动机,到现在百花齐放,这就是一种进步,假以时日,发动机方面一定会逐渐走向成熟。

在变速箱方面,我国和合资品牌相比,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由于变速箱的原理比较透明,但是在变速箱行业专利控制是比较严格的,国外变速箱厂家早早的就实现布局,使变速箱生产设计很难绕过专利壁垒,行星齿轮组、液力变矩器这些成熟的设计早就已经进行了专利保护,即使是大众,无可奈何之下采用双离合(过了专利保护期),目前也刚刚走过交学费的阶段。

我国国产车在早期根本没有自动变速箱可用
  • 在AT方面,早期为了降低国产车型的竞争力,我国国产车型实际上连6AT都拿不到,爱信根本就不卖给你,那时候,要么使用手动,要么使用落后的4AT,要么就使用AMT
  • 在CVT方面,绝大部分的CVT变速箱专利也在日本人手中,后来吉利购买了比利时邦奇的CVT技术,生产了自己的CVT,但是这个CVT和日系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 在双离合变速箱方面,由于双离合已经失去了专利保护期(100多年以前发明),因此,大众选择了双离合,而国内的厂商也不约而同的用双离合技术,但是客观来说,双离合对于散热、材料以及升降档逻辑方面还是需要很多的技术的,大众过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完全搞定,国内车企也更是困难重重。从使用体验来看,表现很一般。

最后说一说国内的盛瑞变速箱,盛瑞一直在研发AT变速箱,据说其AT变速箱已经可以实现380牛米的扭矩传递,虽然和国外产品还有差距,但是差距一直在缩小。让我们期待吧!

为什么有人认为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而合资或进口车多数已经配备8AT或10AT了?

现在确实有很多自主品牌在中高端车型上会配备6AT变速箱,但不是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而要说合资车或进口车多数已经配备8AT或10AT,那肯定是夸大了。

我们拿2019年至今卖得最好的前十B级轿车来说,一来AT变速箱不能说是牢牢占据统治地位,CVT和DCT也依然有很大市场;再则6AT也有合资车在配备。B级车市场是高端配置的必争之地,它的布局很能说明问题。

第一名:本田雅阁;变速箱:CVT无级变速箱。

第二名:大众帕萨特;变速箱:7DCT双离合变速箱。

第三名:丰田凯美瑞;变速箱:CVT无级变速箱、8AT自动变速箱。

第四名:大众迈腾;变速箱:DCT双离合变速箱。

第五名:别克君威;变速箱:9AT自动变速箱。

第六名:日产天籁;变速箱:CVT无级变速箱。

第七名:雪佛兰迈锐宝;变速箱:6AT自动变速箱。

第八名:本田INSPIRE;变速箱:CVT无级变速箱。

第九名:丰田亚洲龙;变速箱:E-CVT无级变速箱、8AT自动变速箱。

第十名:别克君越;变速箱:9AT自动变速箱。

从市场情况看,现在比较热的是福特的8AT、丰田的8AT、通用的9AT、本田的10AT,所以要说合资或进口车多数配备8AT或10AT就夸张了。

大致了解了这些,请允许稍偏点题,因为我感觉题主另一层意思是自主品牌落后了,没能在AT变速箱上更进一步。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相比于以上颇具成熟的多挡位(超过6挡)AT变速箱,自主品牌的发力重心显然不在这里,事实上就连6AT变速箱,自主品牌也更喜欢爱信6AT。

这个问题只能说是多方原因的结果,从当下看,DCT变速箱才是重点发展方向。所以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有失偏颇,其实还有很多配备了DCT变速箱。

为什么有人认为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而合资或进口车多数已经配备8AT或10AT了?

一是,技术条件限制,首先要自己研发出来才能使用,二是,使用成本高,如果自身研发首先,采购其他厂商变速箱,变速箱相对较高,三是,品牌力原因,合资品牌使用,定价相对高点,消费者可以接受,但是国产车使用,成本高了,但是售价却很难增加,品牌力相对较弱。四是,根据车型匹配需要,合资和豪华车型匹配8AT或者9AT都是高配车型,跟发动机相匹配,国产车相对都是经济性车型,对于变速箱要求并没有这么高。

为什么有人认为国产车多数配备6AT变速箱,而合资或进口车多数已经配备8AT或10AT了?

你看到几台家用合资车用8、10at?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