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刚启动时转速较高,要等到回落了才能走吗?

汽车冷启动时,怠速超高,无需等到转速回落就可以走,这样操作对您的车子不会产生任何伤害,原地热车已经是老去的名词了,很多现在依然认为应该原地热车的朋友只是不明白原理,单纯的认为热车可以防止发动机不被磨损,实际上发动机是否会产生磨损看机油的压力,而不必去考虑温度。。

冬季热车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刚启动时的超高怠速阶段,发动机转速一般可以飙到1400转以上,持续时间一般为30S左右;第二阶段就是转速回落在1200转左右,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发动机转速逐渐下降,下降趋势比较平缓,当然耗时与环境温度高、低有关,如果是在北方的冬季,等这第二阶段高怠速回落至正常怠速,至少要十几分钟;这两个阶段实际上都是暖机,但暖的位置不同,第一阶段的短时间超高怠速暖的是三元,而第二阶段才是给水、机油加热;对于不同主机厂来说,对于第一阶段的策略不同,一般根据温度而定,当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时,部分主机厂的设定是直接跳过第一阶段,所以将不再有超高怠速阶段;这部分超高怠速暖的是三元,您根本不必等(关心环境的除外),简单点说当您车子启动后,直接将挡位切换到N(空挡),系统就可以直接跳过暖三元阶段,不用等30秒,转速直接下降至1200转。。。

车辆冷起高转速,只是为了维持怠速的稳定性。。。

很多朋友认为冷起时的高怠速,是为了加速发动机升温,从而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甚至有些朋友驳斥不热车观点时,会说既然原地热车没用,为什么怠速那么高?实际上车辆处于冷启动时的高怠速,并不是为了快速给发动机升温用的(第二阶段),那么大的水箱、那么大的曲轴箱,仅仅靠多出的几百转速就能快速加热了么(这个道理简单吧)?实际上车辆冷启高怠速(第二阶段)只是为了维持怠速的稳定进行、防止熄火。。。冷启动、尤其是在低温下冷起时,燃油雾化程度很低,比如在热车状态下喷10毫克汽油可以完全雾化(数据只是比喻,请别较真),那么在气温零下时冷起,喷10毫克汽油最多只能完成2毫克雾化、无法维持怠速稳定(此时的雾化率20%),此时系统为了保持雾化程度,就会采取加浓喷射的策略,既然这雾化程度只能达到20%,那么可以喷50毫克燃油(5倍的加浓),50毫克燃油20%的雾化与10毫克汽油完全雾化的结果就一样了,这就是冷启动加浓喷射的原理。。。至于车辆冷启动怠速高(第二阶段)的原因在于不同品质的汽油低温下的雾化程度不同,偏重质雾化差、偏轻质雾化优,而发动机区分不了添加的是什么品质的汽油,如果按照上面的极浓策略来看,同样的低温条件下、汽油都被加浓喷射,轻质汽油雾化程度高(低温下雾化好,正常温度下与重质差不多),如果不大幅度提高怠速转速,那么很容易产生混合气体浓度过高、影响怠速,因为轻质汽油在低温下的雾化比重质好;重质汽油低温加浓配合较低的的雾化率,或许发动机正常怠速就能维持住稳定,但同样的低温、策略用轻质汽油就维持不住了,因为加浓燃油➕高雾化率会令混合气体变的超浓,所以主机厂干脆将怠速转速拉得更高,这样就可以在维持怠速稳定的基础上,而使用不同品质的汽油了;所以冷起的高怠速并不是为了让车子达到最优状态,而只是为了保持怠速稳定,所以还要不要热车?

关于极低温下车辆行驶困难的解释

很多朋友会说在东北零下30几度的低温,不原地热上一会,车子跑不动?在这种条件下车子的确跑不动,但很多朋友选择原地热车的目的在于防止伤车;而低温下,车子跑不动并不等于伤车,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极低的温度下不暖机直接跑,机油粘度超大、流动性低、燃油雾化程度差,所以发动机运行阻力必然会上升,所以车子踩下油门跑不起来,更有甚者甚至上不了坡;但这并不代表会增加磨损,机油低温下黏度超高,实际上对零部件的包裹是最强的(油膜最厚),磨损高发于机油变稀后的油膜破裂,机油黏度极大怎么会磨损?至于低温下的机油流动性差就更容易解释了,现在的机油都是靠高压机油泵完成建压,被高压推到各个位置,而不是靠机油长腿自己跑,流动性高低无所谓,机油泵会将它送到各处;现在机油建压最慢的也就是5、6秒,更快的甚至2、3秒即可建压,所以即便极寒不热车,车子跑不动,但对发动机也无损害,但很容易给驾驶者造成心理的伤害。。。口说无凭,信鄙人不如信厂家的说明书,如上图所示,集合了多家品牌的车辆手册,要求都是一样的,都是起步即走,而没有要求原地进行热车的,不要总说北方冷,从地理位置上看我们冷不过北欧诸国,而在欧洲绝大多数的地方原地热车会被罚款,所以老思维应该逐渐的改一改了,毕竟现在不是化油器时代了;不排除个别极低端车子(品牌)的说明书上要求原地热车,但只能说是技术上的老旧、以及冬季测试做的太差;不要总觉得不原地热车会导致磨损,冷启的第一阶段转速都飙到1600的高怠速转速了,难道不磨损?行驶后转速下到千转以下反而磨损了?磨损该与转速成正比。。。

汽车刚启动时转速较高,要等到回落了才能走吗?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汽车在冷启动时一般在30秒左右的时间,会处于一个较高怠速运转的状态,而且越是天气寒冷的地区,这个高转怠速的时间可能还会越长,然后再过一会转速又会跌落到正常怠速状态。

对于这个现象很多车主也许会感到有些疑惑,这可不是汽车发动机出了什么问题,这是汽车在进行冷启动时的快速暖机操作。

什么是发动机的快速暖机?

我们都知道汽车在冷启动时,发动机的内部还处于一种低温工作状态,这时候的发动机缸体还未达到它的正常工作温度,机油的温度也比较低,黏性比较大,发动机内部部件的润滑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内部运转时的运转阻力会比较大。而且此时三元催化器也未达到它的正常工作温度,它内部载体表面的催化剂,会无法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快速的转换。

汽车在冷启动的过程中,喷油装置往燃烧室内进行喷油时,容易出现燃油雾化度不高的问题,使得燃油在燃烧室内无法处于正常的燃烧状态。

因此为了让发动机能快速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在冷启动初期发动机会处于一种开环控制状态,也就是说此时ECU对进气量和喷油量的控制,不以氧传感器的传输数据作为参考,燃烧室内的空燃比会相对较低,因此油气混合气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浓度。

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之后,ECU便会自动回到发动机的闭环控制状态,对进气量和喷油量的控制,重新恢复到以氧传感器的参数为基准,让燃烧室内的的油气混合气体尽量达到最佳空燃比状态。

工程师们通过这个方法,能让发动机迅速克服在运转时所受到的阻力,减少发动机的磨损,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也可以被三元催化器快速分解掉。

发动机在冷启动的过程中,它的怠速转速一般会保持在1000-1500转之间,有的甚至会达到2000转左右。不过发动机的快速暖机操作并不是所有的车型都会有,这主要得看汽车厂商对于该车型的冷车启动是如何设定的。

那么汽车的ECU是如何知道你的汽车是冷启动?又如何决定什么时候该结束快速暖机操作呢?

很简单,监控发动机的水温温度。

发动机的水温传感器实际上就是个感温电阻,它的内部有一个半导体敏感电阻,电阻会随着发动机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变大。在这个过程中,ECU会随时接收到水温传感器所传来的电子信号,当发动机达到90℃左右的正常工作温度时,ECU就会对进气量、喷油量以及点火正时进行及时的修正,从而让发动机的转速逐渐回落到正常的怠速状态。

此外有些车在冷启动时还会伴随着一定的抖动现象,这基本也属于正常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机油在冷启动初始阶段的流动性会比较低,黏性比较大,发动机运转时受到的阻力和摩擦力会相对较高,因此发动机会在冷启动开始阶段容易产生一定的抖动。

但机油在发动机内部建立相应油压和油膜保护的时间是非常迅速的,在高压油泵的推动下,机油会快速到达发动机的各个部位,所以正常情况下的冷启动抖动,一般都是在汽车刚启动时的前几秒钟。如果你的汽车在启动后一直在抖动,那就不是机油引起的问题了,而是你发动机其他部位可能出现了故障。

综上所述,汽车冷启动时怠速转速较高现象属于正常状况,而且这个时间也并不长,短的十几秒,长的也许需要1分钟左右,但正是由于发动机在冷启动时,会有一段时间无法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因此人们对汽车冷启动后是否需要热车的这个做法,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不过壹车热评认为,一般情况下汽车在启动后是可以直接进行正常驾驶的,车主不用刻意进行热车或等到转速回落,只不过开始阶段需要温柔行驶罢了。

汽车刚启动时转速较高,要等到回落了才能走吗?

汽车在冷启动的时候转速会比较高,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转做能够达到1500转,相比于怠速的700转左右,显得非常高。此时有些朋友觉得,如果立即行车,那么会增加汽车的磨损,对汽车产生很多的不利。但是也有朋友说,这是正常的问题,现在的汽车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那么汽车冷启动之后转速比较高,是否需要等到转动,回到正常之后才能走了。

首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汽车冷启动的时候转速会高一些。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让发动机迅快速升温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并让汽车尽快的建立润滑保护系统。第2点就是为了让汽车的三元催化器尽快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汽车的三元催化器是具有改善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参与催化器的最佳工作温度在400度到800度之间能启动的时候,根本达不到这个温度,因此需要让三元催化器尽快升温。

现在的汽车并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了,并且有很多的汽车在说明书上会有明确的说明,启动之后尽快行走,包括宝马的说明书上都会有这样的特殊说明。确实,汽车并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了,可能有些朋友说汽车冷启动的时候润滑保护不好,如果立即行走可能增加汽车的磨损。其实润滑系统的建立,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汽车在启动之后,系好安全带,调整好座椅之后润滑系统即可建立,这时候行走的话是没有问题的。汽车带着负荷形式更有利于发动机的升温,更有利于三元催化器的升温,并且对变速箱有更好的润滑保护。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冷启动后不要暴力驾驶。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上来之前尽量不要使用暖风。一方面,发动机冷启动是没有暖风的,因为暖风的热量来源于发动机的热量,冷启动,发动机温度很低,自然没有暖风。汽车在冷启动的时候,如果立即打开暖风会延长发动机的升温时间,并会增加汽车的油耗。一般情况下水温达到90度左右,打开暖风是比较合适的。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汽车在冷启动的时候汽车没有暖风,会比较的冷。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的那种汽车会有低温保护,也就是说冷启动的时候,变速箱会不升档,如果车辆比较的多,汽车不会升档只能低速行驶,被后车推土也是比较着急的。回归到现实,那么适当的热一会儿,汽车还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让汽车能够拥有暖和,不至于太冷。还有一个就是不至于汽车不升档而被后车鸣笛催促。最后个人的观点是根据实际的用车情况作出适当的行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汽车刚启动时转速较高,要等到回落了才能走吗?

汽车冷启动时转速确实会偏高,这主要是为了排放和怠速稳定性。这时候最好等转速回落后再行驶。

为了排放加热三元催化器

因为汽车尾气想要合格少不了三元催化器对尾气的催化转化,而三元催化器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工作,因此冷启动时必须尽快提升三元催化器的温度让其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保证尾气排放达标。这时候ECU会增加怠速进气量喷更多的油提升转速,同时会推迟点火时间,让混合气燃烧推迟,这样在排气冲程大量混合气仍在燃烧,排气温度更高以便于快速“烧热”三元催化器。

提高怠速稳定性

至于怠速稳定性也很好理解,因为汽油机的火花塞产生的是高能量电弧而不是明火,电弧只能引燃汽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无法引燃液态汽油,因此汽油进入气缸后必须充分雾化并蒸发形成汽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后才能被火花塞点燃。而低温下汽油的蒸发性下降,怠速过低进气流速度慢,不利于汽油的充分雾化蒸发,因此需要提高怠速转速以便汽油更好地蒸发。同时冷车启动时机油温度低流动性差导致发动机内部摩擦阻力也大,提高怠速可以提升扭矩,克服摩擦阻力。

冷启动的状态过度

冷启动后发动机转速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状态:

1、最高怠速

这时候怠速转速一般在1500转-1600转左右,根据车型不同和环境温度这一高怠速持续时间也不同,一般冬季在30-60秒左右,夏季基本上在3-10秒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增加喷油量并推迟点火以便快速加热三元催化器和保证启动后发动机运转稳定。高怠速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外部气温。

2、怠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怠速

冷启动后怠速在1600转左右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大幅度下降,一般会降至1000转左右,比正常怠速高。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这时候经过之前高怠速运行发动机基本上能够进入正常运转不至于熄火了,但是发动机整体温度还是很低,如果直接切换到正常怠速的话还是有一定概率会影响怠速稳定性,比如有些汽油蒸发性太差的话这时候还会影响怠速,因此ECU会继续保持高于正常怠速的转速运行,一来保证怠速稳定,二来可以继续给三元催化器和氧传感器加热。

3、进入正常怠速状态

这是一个非常缓慢且不明显的过程,一般很难察觉,因为大部分人在第二阶段就已经起步了。这个过程基本上代表发动机进入闭环控制,可以正常运行了。用俗话说就是热车完成。

要不要等转速下来后再行驶

个人建议在进入第二阶段后就可以起步了。因为第一阶段怠速转速太高,不利于控制,而且发动机刚启动时机油还没有润滑到位,这时候可以等待一段时间,让转速回落到第二阶段时就可以起步了,这时候经过之前的高转速运行机油已经充分润滑到位,发动机气门挺杆、链条张紧器油压已经建立,运转趋于稳定。这时候起步最好。如果非要等转速回落到正常怠速的话会增加原地怠速的时间,对排放和油耗都不利,本来可以驱动车辆行驶的油都浪费在原地升温了,也没有必要。

汽车刚启动时转速较高,要等到回落了才能走吗?

汽车刚刚启动时,发动机转速都会较高,大致转速在1000rpm-1500rpm左右,这是汽车启动正常现象,如果是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启动转速会更高一些,但是随着发动机温度逐渐升高,转速以会逐渐回落到正常数值。

那么,我们汽车在启动后,要不要等到转速恢复正常后才起步,还是直接就可以起步呢?相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司机。

汽车冷车启动发动机转速高,这是汽车的自我保护功能。

因为汽车在放置了一整夜后,机油全部回落到油底壳,汽车冷启动时,机油温度还是冷机油,这时机油粘度大,机油流动性差,对汽车发动机运转部件起不到良好润滑,这就需要发动机提高转速,增大喷油量来加快发动机温度回升。

尽管现在的机油泵已经能够做份瞬间把机油流遍整个发动机,但是机油温度是硬性指标,温度没有起来,润滑效果还是会大折扣。

发动机气缸内的汽油必须是雾状汽油,才能更好的点火,更充分的燃烧。当汽车是冷机启动时,气缸温度达不到到雾化汽油的温度,这时汽车电脑就会加快发动机转速,提高发动机温度来加快汽油雾化效果。

还有一个作用是防止三元催化中毒,因为三元催化的工作温度是很高的,在低温环境下,三元催化无法正常工作,就会造成三元催化堵塞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元催化中毒。只有发动机的冷启动时经快提高发动机温度才能提高尾气温度,进而提高三元催化中毒的温度,从而汽车电脑会命令发动机提高怠速,加快升温。

所以说,我们汽车在冷启动发动机时,适当的怠速几十秒,对汽车是有好处的,但是怠速时间不要太长,太长又会影响汽油燃烧,一般情况建议转速恢复正常后就可以起步了,在天气比较冷的冬天大约就是分把钟,在天气炎热的夏天,这个步骤可以省约,大家可以启动就走,只是不要太急加油就行。

汽车刚启动时转速较高,要等到回落了才能走吗?

这个问题重复次数太多,别听信发动机刚启动就可起步。实践中只要稍加点油门就可行驶的,但这称为“强行起步”。有一点你要明白,无论是传统燃油供给系统或是当今电控燃油供给系统,所不同的就是燃油供给系统的区别。但硬件设施还是往复式活塞机,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除增加可变可调节机构外),整个工作循环是没有改变的。所以冷车启动后预热一定的时间是没有错的!(过去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内燃机在冷车启动后的预热过程里,其间每轰一次油门带来的气缸及轴颈与轴承的磨损相当于正常温度下车辆行驶一佰公里的发动机工作时间的磨损量。同理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内燃机机械磨损绝对不会因为有了电控就可随心所欲)。至于什么热车费油,启动就起步行驶的操作,最好别尝试。对此给你一个最现实的比拟,为什么农民磨刀边磨边淋水,实则就是一个物理降温过程,只有处于冷态下,磨石对金属的磨削力有效,升温后就失效,所以就须边磨削边淋水降温保持冷态。磨刀如此、机床上的磨削加工也是如此不停的喷射冷却液同理。由此可见就不难得出发动机冷态启动为什么要预热的原理,电控发动机为什么有快怠速后才能逐渐恢复到正常怠速就是这个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