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汽车换轮胎时,你觉得是做四轮定位好,还是动平衡好?为什么?

动平衡与四轮定位完全是两种概念,做动平衡是让旋转部件各个部位的配重更加的均匀,防止高速旋转时局部过重而产生的震动;而四轮定位则是调节底盘各个部件的位置,使其恢复到厂家的原始设定;简单点说就是动平衡是针对重量的调节、而四轮定位是针对形状的调节,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各有各的用处,该做什么做什么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双美腿,左右腿之间重量一致、形状一致(厂家的原始设定),有一天左腿上起了个大包(好几斤重的水泡),导致左腿重量大幅度提高,这样一来左右腿重量不一致,走起路来就非常不平衡,所以要么切掉左腿水泡、要么增加右腿的重量,而这种操作就是动平衡,让双腿在运动中更平衡!还是这双修长、笔直的美腿,由于长时间跪在榻榻米上,导致腿部变形,逐渐像O型腿衍变,变形了就得矫正,而将O行腿矫正回正常的直腿的过程就叫四轮定位,所以鄙人说动平衡针对重量调整、四轮定位则是针对形状调整!

动平衡的实际意义

车轮由轮胎、轮毂组成,二者虽然看上去都是圆的、且质地均匀,但这只是通过肉眼观测到的结果,实际上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定误差,不然导致轮胎、轮毂各个位置的配重存在差异,既然两者各个位置配重都有差异,那么二者套在一起形成的车轮同样存在差异;拿一个车轮来说,12点钟方向的配重很可能比6点钟方向的配重多上个4、5克,这是很常见的误差,而这4、5克的重量差异看上去不打紧,可一旦车轮高速旋转起来,就将形成非常大的震动,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车速一快方向盘各种震动、雨刮子不停和前挡撞击;而做动平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机器找出一个车轮配重较轻的位置,然后加上几组铅块来增加配重,做到配重均匀,保证车轮在运动中平衡(如上图所示,车轮上的铅块)!

四轮定位的实际意义

车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些部件的原厂安装位置发生了改变(就像前文举例那双笔直的美腿,原始状态下是完美的,但由于后天总跪榻榻米导致O型了),而四轮定位则是把这些改变位置的部件恢复到原始设定的标准位置(矫正O型腿);车子的四个车轮、转向系统、前后轴等一系列部件都是具有标准化的安装位置的,而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则会导致这些部件小幅度的改变位置,而四轮定位就是按照标准恢复位置!需要用四轮定位去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方向盘正而车子跑偏;车子走直道而方向盘无法回正(当然微小差异不必理会,鄙人联想到好多年前在驾校练习的那辆车,车走直线而方向盘则需往右打接近60度,这就需要四轮定位了),四轮定位针对外倾角、前束角、主销内倾角以及主销后倾角进行修正,让各个部件回到它们该呆的地方去!

动平衡、四轮定位都该什么时候做

动平衡:严格的讲只要轮胎与轮毂有过分离就应该做动平衡,因为原厂轮胎与轮毂的匹配位置发生改变,直接导致原厂的动平衡设定被破坏,也就是实际上的那几个铅块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么做有些麻烦;但多次补过的轮胎一定要做动平衡,因为多次补过的轮胎会有很多块小补丁,每块小补丁都有几克的重量,而一大堆小补丁的重量就不低了,所以这类大量补丁胎必须定期做动平衡;同理更换新胎、新毂也都需要重新设定动平衡;车轮即便没补过,建议也3、4个月做一次,因为微小的差异都会干扰车轮高速旋转的运动平衡!四轮定位:当车子开始跑偏、严重吃胎、发生过碰撞、改装过悬挂、添加过底盘套件时必须要做一次四轮定位,一般情况下四轮定位无需频繁做,只要没有上述的情况,也就没必要频繁做四轮定位,正经的四轮定位是很复杂的一套工序,正常来说如果没有上述问题,那么通常3、4万公里做一次就行,四轮定位与动平衡不同,运动平衡容易受到微观影响,随便产生几克重量差异都会导致不平衡(比如轮胎上挂着的小石头子),而四轮定位则是在各个部件位置发生较大改变时再做即可!而换轮胎似乎与四轮定位没什么关系,您只需做一次动平衡即可!

在给汽车换轮胎时,你觉得是做四轮定位好,还是动平衡好?为什么?

不少车主一听到“四轮定位”和“动平衡”这两个词,就会联想到四个车轮。其实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来说:动平衡做的是轮子,而四轮定位做的是悬架。题主换轮胎只改变了车轮的状态,而悬架的状态并没有改变,所以只要做动平衡即可。

关于动平衡的误解

我们平时常说的动平衡全称是“车轮动态平衡校准”,因为省略了“车轮”二字,所以不少人把它理解成了对车身运动时的平衡进行调校。其实动平衡和车身无关,只和车轮这个独立的个体相关。

什么是车轮动态平衡?

理论上车轮是个圆形,它的重心就在圆心处,然后车轮以圆心为轴旋转,重心就不偏不倚地落在轴心上,那么车轮转起来就会非常地平稳。这就是车轮动态平衡。

为什么车轮会出现动态不平衡?

受到当今加工工艺的限制,厂家还无法制造出重心恰好落在轴心上的车轮,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点:一、轮毂和轮胎的形状虽然肉眼看上去是圆的,但其实它们并不是绝对的正圆;二、轮胎和轮毂的材料密度分布并非完全均匀,有些地方重一点有些地方轻一点;三、车轮和轮毂的装配在一起的时候,相对位置是随机的。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实际的车轮重心偏离轴心。

一旦重心和轴心之间出现了一段距离,当车轮高速旋转时,重心就会绕着轴心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这就像月亮绕着地球转一样。车轮转的越快,离心力就越大,车轮就越抖。这就是动态不平衡状态。

怎么解决动态不平衡?

为了减少这种抖动,我们就需要尽可能把重心调整到轴心的位置,调整的方法是在重心对角线上增加一个特定的重量,以达到动态的平衡。所以每个合格的车轮在出厂的时候都做了动平衡,大家在逛4S店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新车的车轮,都能看到配重块。

其实汽车上不止车轮做了动平衡,在所有高速旋转的零件上都做了动平衡,比如传动轴、高速齿轮、曲轴、凸轮轴、飞轮等等。有的同样是加装配重块,有的则是在重心同侧打孔减重,总之原理都是一样的。

用车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要重新做动平衡?

1. 改变了轮胎状态,比如换了条新轮胎,或者补胎时在轮胎上打了个补丁。

2. 改变了轮毂状态,比如换了个新轮毂,或者轮毂磕变形了。

3. 改变了轮胎和轮毂的相对位置,比如换胎、补胎、换轮毂或加装胎压监测仪的时候,都得把轮胎拆下来又装回去,但位置已经改变了。

4. 原来的平衡块脱落。

5. 因为种种原因,原来的动平衡失效,出现了高速行驶时车轮抖动。

回到题主的问题

题主的情况是,给汽车换了条轮胎,那么相当于既改变了轮胎的状态,又改变了轮胎与轮毂的相对位置,所以必然要做动平衡。至于四轮定位,那是通过调整悬架的拉杆长度和角度,来调整车轮安装面的前束角、倾角等参数,这和动平衡是两码事,不要搞混淆。简单的换胎并不会影响到悬架的位置,除非是更换悬架摆臂、拉杆、方向机、避震等零件,又或者在行驶途中悬架受损变形才需要去做四轮定位。

硬核系说车,欢迎关注“马头人车库”

在给汽车换轮胎时,你觉得是做四轮定位好,还是动平衡好?为什么?

记住一句话:动平衡是用来纠正轮胎旋转重心偏移点的,四轮定位是纠正轮胎、转向以及四轮倾角的,是纠正跑偏的手段之一。

什么时候做动平衡?

一般来说,凡是涉及到拆装、更换轮胎时,其动平衡会被破坏,此时就需要做动平衡,由于轮胎生产过程中,其重心不可能与轮胎旋转中心完全重合,会产生偏移,因此,在安装轮胎时,要利用旋转的原理,找到轮胎不平衡的点,贴上配重的铅块,使轮胎旋转达到动平衡。

一般来说,当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发现颠簸感、高速行驶时感觉汽车不稳定、摆动,就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做动平衡了。

什么时候做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实际上就是汽车四轮倾角,

汽车的四轮定位主要包括主销后倾角度、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综合起来叫四轮定位,简单的说,四轮定位就是调整汽车轮胎倾角和前后轴之间的相对角度。

一般情况下,汽车发生跑偏、吃胎、方向盘不正(直线行驶)、转向方向盘不回位,这些现象时,应该考虑做四轮定位,注意只是应该考虑做,实际上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

在给汽车换轮胎时,你觉得是做四轮定位好,还是动平衡好?为什么?

在给汽车换轮胎时,最好动平衡和四轮定位两样都做。

首先要给轮胎做动平衡。

做动平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轮胎在高速旋转时也能保持平稳,平衡的状态。使汽车行驶平稳,制动稳定,是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保证。

做动平衡时,动平衡机会显示失衡部位和重量。轮胎师傅会在对应的部位加上配重铅块,使轮胎达到动平衡要求。

动平衡达标的轮胎是汽车平稳行驶的基础。若轮胎动平衡差异较大,汽车在行驶中就会出现失衡抖动,制动时车身不稳等状况。

所以,更换轮胎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轮胎的动平衡。

其次,四轮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轮定位关乎到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可预防跑偏。

同时,也可防止轮胎的异常磨损,即,可预防偏磨,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所以,四轮定位在更换轮胎时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最好定期的做一下。

最后,通常在专业的轮胎店更换轮胎时,轮胎动平衡和四轮定位都是免费做的,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了解更多汽车常识请加我关注!

在给汽车换轮胎时,你觉得是做四轮定位好,还是动平衡好?为什么?

感谢邀请!老侯为你解答汽车技术问题。

汽车更换轮胎后,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做轮胎动平衡就行了,不必做四轮定位。不过,如果你的轮胎在更换之前有异常磨损现象,就需要做四轮定位调整了。

汽车的车轮是由轮胎、轮圈组成的一个整体。由于制造精度上的原因,轮圈、轮胎和气门嘴三者组合到一起后,车轮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是完全均匀的。这是如果汽车高速行驶,车轮高速旋转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造成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方向盘震动的现象。为了避免或是消除这种现象,就要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这个校正的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动平衡,它的意义就是让车轮在转起来后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一般来说,只要完成轮胎与轮圈重新组装过,比如更换轮圈、更换轮胎、补胎、加装胎压监测模块、更换不同材质的气门嘴等等,都需要做动平衡进行调整。

而汽车的四轮定位其实是悬架系统的参数,与轮胎是没有关系的,只不过这个参数通过轮胎显示出来而已。汽车只有在发生跑偏、打方向不自动回轮、方向盘过重或飘浮发抖、前后轮胎单侧偏磨、车桥以及悬架的零件曾经被拆装,或汽车因事故造成底盘及悬架的损伤等情况时,才需要做四轮定位。四轮定位的调整部位都是在悬架上,不需要对轮胎做任何调整。所以,汽车更换轮胎后只需要做一个动平衡就行了。

在给汽车换轮胎时,你觉得是做四轮定位好,还是动平衡好?为什么?

显然是混淆了动平衡和四轮定位,其实这俩差别很大,简单来说动平衡针对车轮自身,决定了车轮自己转得稳不稳。四轮定位针对悬挂系统,决定了汽车跑起来稳不稳。

动平衡

可以理解为动态平衡性,运动中的平衡性。汽车行驶中车轮要转动,而轮胎转动的平衡性就是动平衡。如果轮胎动平衡正常那么旋转时会很稳。动平衡异常的话轮胎转起来会抖,跳动。可以参考上图这个活泼的洗衣机。

如果还不明白可以看上图,这叫做电夯,装上电机后头部的偏心轮转动,而这个偏心轮就是严重的动不平衡,因为质量集中在两个配重块那里,转起来后偏心轮巨大的惯性会导致电夯头部不断抬起再砸向地面,用来压实地面。

而放到车上就是上图这种情况。左侧图中车轮上的红方块代表此处重量偏大,所以在转动过程中重量大的地方就会有不平衡现象,导致车轮摇摆。这时候就需要在其对应位置放置同样重量的配重块以达到平衡。

动平衡需要把轮胎拆下来放在机器上,电机带动轮胎旋转,内部传感器可以判断出轮胎重量不平衡点,根据提示在相应位置添加合适的配重块抵消不平衡即可。

四轮定位

而四轮定位相当于给车辆做个悬挂系统的正骨术。汽车轮子并不是周周正正地搁在路面上的,悬挂系统都有一定的参数,我们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车轮,方向回正时车轮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是你把方向打死后会发现转向轮在偏转的同时还会向外侧倾斜,这就是悬挂系统的特殊设计导致的后果。悬挂系统参数一般有前束,主销内倾、主销外倾等,这些参数根据车型用途和性能定位有关,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参数,这都是出厂时就设定好的,通过悬挂系统的不同组件配合得到的。

但是汽车在使用中车轮和悬挂不断受到冲击或者事故引起的外部撞击,有时候冲击力过大会使悬挂参数发生改变,当偏差过大时就会出现车辆跑偏、轮胎偏磨等状况,这时候就需要做四轮定位,恢复出厂时悬挂系统的参数。

四轮定位设备里储存有不同车型的原厂定位参数,操作人员通过设备读取车辆当前定位数据并与原车数据对比调整,恢复四轮定位数据。

四轮定位是这样操作的,看起来比动平衡要复杂多了。

简单来说动平衡相当于足底按摩,是保养脚的。四轮定位相当于双腿骨折后复位。汽车悬挂系统没有经历过撞击的话一般不需要做四轮定位,理论上来说轮胎动过以后要做一个动平衡,因为轮圈和车胎重量分布并不是完全一致,轮胎拆卸修补后再装回去就有了新的重量分布,所以一些汽修店在补完胎后都会推荐你做动平衡。不过一般没人做,我之前做过,但是补胎的影响太小,高速最高只让跑120,所以做完后没啥感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