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称得上相声大师吗?

跟侯宝林先生是一个辈分的。

先说结论:算不上。

我比较同意薛宝琨先生对相声大师的定义,所谓的相声大师,必须是对相声的贡献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而且他们的相声作品,能够给后世子孙留饭,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存在。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目前只有四个人:

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张寿臣一代笑话大王,把万人迷李德钖的能耐传承了下来。而且张寿臣是相声史上唯一一个堪称“大掌门”的权威,当然那些拉帮结派江湖辈分什么的,也是张寿老那个时代被抬高到了极致。但寿老对于相声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怹整理的传统段子合集,以及笑话大全等,至今还在被青年相声演员沿用和拆洗,即使再过一百年,这些经典也不会过时。

马三立则是相声界第一个高学历人才,也是唯一一个堪称泰山北斗的大才。马三爷对于津门相声的影响实在太大,天津无人不宗马,说的就是所有天津出来的相声演员,包括在北京发展的郭德纲曹云金等,他们的表演多多少少都有马三立的影子。马老对于市井小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是将大俗文化提升到艺术层面的一代大师。

刘宝瑞则是相声史上单口的巅峰,像李德钖张寿臣马三立这些大师都会单口,但刘宝瑞的单口却到了一个化境。同样一个段子,刘宝瑞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剧情推进的合理性更加完整,而且包袱展开如同行云流水,让听者不自然间会心一笑。这种艺术境界也跟刘宝瑞对相声的严谨有关,他会为了一个不懂的词汇专门泡一个礼拜图书馆,直到把所有关联概念都弄懂为止。跟现在这些张口就来,把炉灰渣子当宝典的流量相声演员比起来,刘宝瑞的境界简直高山仰止。

侯宝林则是大雅的极致,京剧演员出身的他,在学唱方面达到了一个巅峰。侯宝林最大的功绩,莫过于把相声这门手艺登堂入室,他跟改进小组通过一系列净化工作,让相声从撂地的生意,变成了文艺轻骑兵。侯宝林不但挖掘改进了大量传统段子,他还第一个发起了相声理论化工作,侯宝林跟薛宝琨合著的《相声溯源》,是给相声行业打下理论地基的大作。

这四位堪称相声界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傲视群雄的存在。另外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高人,一个是万人迷李德钖,一个是张傻子张杰尧,这两人能耐都是大得没边,而且给后世留下不少传世段子,算是相声史上的王重阳和周伯通。

而少马爷马志明,也是江湖上拔了尊了牛人,但他跟以上这些大师比起来,充其量就是个丘处机,名号响亮,武功也够高,也是超一流高手,但跟武林至尊级别还是有差距。

少马爷说学逗唱基本没有短板,嗓子虽然不算好,但也能有云遮月的味儿。对于传统段子的拆洗,少马爷在当今相声界也遥遥领先,而他的创作能力也是顶级,当年如果没有因为《纠纷》惹上关系,让少马爷寒了心,估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更经典的段子问世。

要论能耐,少马爷可以说不输给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但他对于相声的行业影响力就远远不如,这也跟他自身性格有关。

少马爷跟丘处机一个脾气,目空一切而且带着一丝狂劲儿。虽然少马爷对观众是一点架子没有,但那是他一贯的主张“打相不打空”,对于行业之外的人,少马爷不会用业内的眼光去看待,自然也就平易近人。

但对于同行来说,少马爷却是拒人千里之外,而且很容易得罪人,就像他跟李伯祥互相拆台一样。行走江湖的长春子丘处机也这性格,处处跟人较劲儿,喜欢论高低较长短,江湖人都怕他居多。马志明这么些年下来,跟同行们来往也少,偶尔走动也是商业站台,几乎没有多少私下的情感交流。

至于另一个被粉丝捧场大宗师的班主,他在相声界撑死了就等同于这位罢了。

马志明称得上相声大师吗?

我是天津人,从小听相声,少马爷在我们天津听众心里绝对称得起相声大师。

但是客观地讲,少马爷在相声行业内部和津京两地影响巨大,但是在全国范围缺乏影响力。

大师这种称谓现在官方已经没有了,就像老郭说的,以前的京剧大师就两位,梅兰芳,周信芳,那是国家封的,马连良裘盛荣艺术再好,也是著名演员。

少马爷可以说传统相声的活化石了,他掌握了完整的相声精髓,但是知名度没有打到全国。用他自己的话说,春晚瞧不上他的节目,说他的节目小市民,低档次。这是少马爷的个性使然,他不会去迎合主流的品味。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央视的相声大赛搞了几届,评委里从来没有少马爷的身影,是没有邀请,还是少马爷不愿意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少马爷的相声,不论是传统相声还是自己的创编相声,都很好的继承了马氏相声的风格,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都是人情世故话,没有无厘头的包袱,还能把你都笑了。

前几天少马爷刚刚过完了自己75岁的生日,希望少马爷身体健康,有机会还能为喜欢他的相声迷们表演。

马志明称得上相声大师吗?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坦率的说,少马爷马志明先生称不上相声大师。他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以及他在相声界的地位,对相声事业的贡献,都比不上他爸爸马三立大师,以及他的师兄侯宝林大师 。如今的相声界,正如央视几年前播放的记录片《相声大师》的结束语说的那样:“现在的相声界已经到了没有大师的年代。“

马志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出生于相声世家,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长子。被喜爱他的观众们尊称为“少马爷”。1980年代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收师弟,拜已故相声前辈朱阔泉为师。马志明传统艺术功底深厚,深得“马氏相声”的真髓,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听众听了他的相声会回味无穷,形成了独特的马氏韵味。代表作有《大保镖》、《地理图》、《论拳》、《报菜名》、《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纠纷》、《五味俱全》、《黄袍加身》等。

虽然少马爷在如今的相声界属于泰斗级别的人物,德高望重,但是他与相声界公认的三位相声大师: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比,不论是资历还是作品影响力,还是对相声事业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在全国观众心目中的份量,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少马爷的传统相声说的好,在当今相声界还没有人能超过他目前的水平,但仍属马氏相声范畴,他在相声创新方面有严重不足,比较有名的新相声段子也就《纠纷》和《夜来麻将声》还算叫的响。

另外还一件事足以说明少马爷的影响力不够,比如八十年代央视举办了两届全国相声大赛,少马爷和好多的相声名家如李金斗,陈涌泉,刘伟,冯巩,王谦祥,李增瑞,崔金泉,范振钰,牛群,笑林,李国盛,刘洪沂,李建华等都参赛了,但是第一届大赛李金斗是最佳逗哏奖,李建华是最佳捧哏奖,刘洪沂陈涌泉分别获得捧逗哏的二等奖,而少马爷当时没有获奖,第二届大赛崔金泉获得逗哏一等奖,冯巩获得捧哏一等奖,少马爷表演了拿手作品《纠纷》,但是他仅获得了逗哏三等奖 ,两届大赛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这两次大赛有重北京相声轻天津相声的嫌疑,但是也可以说明,少马爷在相声界的影响力确实不够。

如今的少马爷早已经看淡了名利,什么大师,什么上春节联欢晚会,根本不在乎。而你们主流相声与草根相声爱怎么打怎么打,既不与当权的主流相声界套近乎,也不对郭德纲打压。只要对相声有益的事情我就参加,与相声无关的事,一律不关心,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

马志明称得上相声大师吗?

马志明称不上相声大师,他可称作是一著名相声演员。

马志明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大儿子,人称"马少爷",他传承了马三立的某些相声传统技艺,舞台表现可圈可点,表演精湛,深得相声爱好者的喜爱,但是,马志明的相声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作品少,缺经典,他与相声大师的称谓还有一定距离。

无论什么行当,大师一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冠名的……

马志明称得上相声大师吗?

马志明虽未承继马三立风格相声,却完美承继了传统相声精髓,其特点,委婉含蓄,不作不造,节奏明快,善于表演,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足以堪称相声大师....

马志明称得上相声大师吗?

马志明不是相声大师,2006年,侯耀文为了否定马季的相声大师称号,专门提出相声大师的五条标准,对照这个标准,马志明距离相声大师确实还很遥远,不要说和同辈的名家了,就连晚辈的马季、苏文茂等,马志明也是不如,因此马志明可以说是相声名家,相声表演艺术家,但是说相声大师,实在是有点过,连马志明自己也不敢这样认。

相声大师的标准

相声大师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这就好比一个行当评选出来一个最杰出的人来,那么当选的人就必须得服众,说出来大家都心服口服才行,而不是硬性的条条框框,所以相声界向来认为的相声大师也只有侯宝林和马三立,如果算到解放前,张寿臣也可以算一位。

2006年马季先生去世,基于马季一生对相声的贡献,姜昆等弟子提出给马季先生一个相声大师的荣誉称号,但是侯耀文却实名提出了反对,并且提出了相声大师的五条标准,这个标准也是目前衡量相声大师的唯一标准。

这五条标准分别是:第一、是相声门里的权威;第二、擅长表演的同时还要能独立创作剧本;第三、必须发扬相声,让相声生根发枝,是相声教育家;第四、必须是相声理论家,能够写书、出书;第五、必须是评论家,能够引领相声的发展方向。按照这个标准,相声界百年历史上大概只有侯宝林有这个资格。

其实侯耀文这个标准确实是按照侯宝林量身打造的,因为之前的相声名家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大部分理论水平不高,而相声界理论水平最高的就要属侯宝林了,不仅系统总结相声理论还把相声带到了艺术高度,自己本人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单凭这点,侯宝林大师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马志明不属于相声大师

但是对于侯耀文的相声大师标准,并不是所有同行都认可,按照这个标准,马三立就不应当是相声大师,因为马三立相声艺术和地位没的说,但是对于相声评论、理论的发展贡献并不大,但是相声同行说起马三立,也都认为他是相声大师,泰斗,侯宝林大师的弟子马季更是称赞马三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侯耀文的五条标准并不是唯一,马三立不完全符合,但是相声大师也没得跑。

对于马志明而言,相声大师肯定是谈不上了,相声大师即便不需要完全符合这五条,但是大致也应该符合里面的几条,而马志明虽然传承马氏相声,但是他本人的表演并没有突破马三立,甚至很多人都觉得马志明水平距离马三立不是一点半点,至于相声界的领军人物,马志明更谈不上,因为少马爷性格孤僻,的罪过不少人,因此在同行人缘不好,当初为了调黄族民进曲艺团,甚至提出退休和团里面领导交换,因此马志明在曲艺团都不能领军,更不要说在相声界了。

相声大师的另一个标准是要开枝散叶,这点马志明可以说最不符合了,马三立也好,侯宝林也好,甚至晚辈的马季,都有不少徒弟,而且徒弟水平也都比较好,这对于促进相声发展发扬光大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志明呢,自己承认的徒弟就是一个黄族民,而黄族民没有摆知,更没有收徒,也就是说传承上来说,马志明自己根本就没能传承下去。

马志明是相声名家和表演艺术家

对照相声大师的标准,马志明远远不符合,但是单论能耐和相声艺术,马志明是同辈中的佼佼者,是马氏相声的重要继承者,是中国相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是相声名家和相声艺术家,这些头衔都没有问题,也和马志明的能耐资历匹配。

马志明生于1945年,由侯宝林大师代拉拜入寿字辈名家朱阔泉,但这仅仅是马志明的师承,他一身的能耐都是父亲马三立教出来的,可以说马氏相声的重要传承继承者就是马志明了,马氏相声传承百年,而如今马志明是马氏相声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他表演的相声继承发展了马氏相声,是优秀的相声名家。

相声百年历史名家辈出,马志明人小辈大,在名家辈出的宝字辈中,侯宝林、赵佩茹、刘宝瑞、常宝堃、常宝霆等名家荟萃,马志明和这些师兄们相比自然不如,就连辈分比自己低的苏文茂、马季、高英培等,马志明可能也比不上,但是在相声继承和发展上,马志明绝对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著名的相声演员,是艺术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但不是相声大师,关于这个定位,马志明自己也是清楚的,别人称呼他为相声大师,他本人也都是谦虚回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