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外的名将都有哪些?

吕布之流咱就不说了,咱说几个不是太出名的!

袁绍帐下第一龙将——麴义

东汉末年,朝廷疲弊,群雄并起。

以曹家为核心的魏国势力尚崛起之前,手握冀、幽、青、并四大州地的袁绍绝对是十八路诸侯之中的头一把交椅。

袁绍帐下猛将如云,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颜良、文丑,但有一员猛将虽然在历史舞台上无法“走红”,却拥有着肩比赵云、张辽的本领!

这个人就是袁绍帐下第一龙将麴义。

麴义出身军人世家,自幼便学习骑射之法,驱兵之道,成年的麴义统领骁勇善战的凉州兵勇与羌胡征战数年,有着非同一般的军事经验和娴熟的用兵技巧。

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

公元191年,公孙瓒与袁绍在河北威县展开决战,由于袁绍此时的势力并不如公孙瓒那般强大,外界普遍认为袁绍一定会被打败,所以袁绍帐下的许多兵将都投靠了公孙瓒。

外加董卓在袁绍后方虎视眈眈,一旦袁绍兵败,董卓便会趁机消灭袁绍,

就在袁绍面临危及存亡之际时,麴义站了出来,麴义率领800凉州军、1000 袁绍军,利用公孙瓒轻敌的心理,采用引君入瓮的战略,一举击溃了公孙瓒三万大军!

这还没完,麴义一手带出的凉州军经过这一场惨烈的战役所剩无几,麴义抱着给“兄弟们”复仇的念头,收纳了大批的公孙瓒部队,一直追杀公孙瓒到敌军大营,砍翻了营门大旗才鸣金收兵。

袁绍得知麴义大胜,十分得瑟的亲自率军剿灭公孙瓒,谁知公孙瓒早就料到了袁绍是个好大喜功之人,袁绍刚刚出大营,公孙瓒便率军打了袁绍一个出其不意,若不是麴义率几百人马冲破了公孙瓒的包围圈,袁绍恐怕早就变成“袁家肉泥”了。

史书上说麴义居功自傲,被袁绍杀了。

曲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

在我看来,应该是袁绍忌惮麴义的战功和能力,怕麴义日后会投奔其他势力,对自己造成威胁,才杀了他。不得不说,袁绍的气量比曹操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袁绍帐下虎将——文丑

《三国演义》中,大将文丑成为了关羽的垫脚石,“斩颜良诛文丑”几乎成为了网络上“关吹”们的口头禅。

实际上,关羽文丑一战,有很大的水份,要知道文丑曾经和赵云大战60回合不分胜负,怎么可能一刀就被关羽斩了?

依我看来文丑完全是吃了车轮战的亏。

文丑在和关羽交手之前,先是打退了曹操精心布置的奇袭部队,后是硬生生的抗下了张辽和徐晃的车轮战,张辽和徐晃可是曹操手下的两大王牌,但是两人用车轮战居然都打不过文丑,可见文丑的实力确实不俗。

文丑本以为打退了曹军的两员大将之后便不会有人再敢和他交战,谁知道关二爷骑着赤兔马挥着偃月刀杀了出来,文丑体力不支,外加轻敌,只三回合便被关二爷斩于马下。

文丑虽败亡,但并不能说明他是无能之辈,反之战平赵云,击败张辽、徐晃的战绩足以威震三国。

刘璋帐下第一大将——严颜

严颜在刘璋集团任巴郡太守。

在正史中,刘备派遣张飞、赵云、诸葛亮进攻刘璋,严颜死守江州宁死不降,年迈的严颜与张飞大战几十回合未分胜负!

奈何双方兵力悬殊,江州被张飞攻下之后,严颜视死如归宁死不降的精神震慑了张飞,张飞不但没有杀严颜,还将其奉为上宾款待。

(张飞)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罗贯中评价严颜“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外的名将都有哪些?

和大家检点一下汉末三分时期,那些独立于魏蜀吴三方势力之外的猛将。

咱们就按照各人的武艺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

一、吕布

这太厉害了,三分时代的第一勇士,天下无敌。虎牢关一战,打得十八路诸侯闻风丧胆,力敌桃园刘关张三兄弟;濮阳城外,独战曹魏六将全身而退。

想击败吕布太难了,至少要三人以上,其中还必须包括两名超一流武将。

吕布是天下第一帅哥,身负天下第一武艺,骑着天下第一宝马――赤兔火龙驹,还拥有天下第一美女――貂蝉。

虽然年纪不大就殒命,但吕布活得率性而潇洒,占尽风流,不枉此生。

二、兀突骨

这是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遇到的一员猛将。兀突骨是乌戈国的国主,身材高大,相貌凶恶。

书中说兀突骨这厮“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

他活吃毒蛇猛兽,身上长着鳞甲,皮坚肉厚,刀枪不入,简直就是一条成了精的尼罗鳄。身高丈二,关羽才九尺,他比关羽还要高一头半,合到现在就是两米七七。这样的巨人拿着巨斧劈头盖脸地剁下来,谁能扛得住?

三、颜良

颜良是袁绍麾下的第一猛将,河北四庭柱之首。

颜良十分凶猛,武艺高强,三个回合斩杀宋宪,一刀劈翻魏续,只用了二十个回合就打跑了猛将徐晃,吓得曹军“诸将栗然”,没有人敢于应战。

颜良的战死比较意外,被关羽从万军丛中突到近前,“正欲问时”,关羽动了手,颜良猝不及防,被斩杀于马下。

四、文丑

文丑也是袁绍麾下的猛将,在河北四庭柱中位列第二。

文丑的武艺是相当不错的,在磐河之战中,他一个人打败了公孙瓒部下四员健将,追得公孙瓒落荒而逃。赵云来救,文丑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延津渡口一战,文丑面对张辽和徐晃的夹攻,毫无惧色,箭射张辽战马,又大战徐晃,占尽上风。但被关羽斩杀,殒命疆场。

五、华雄

华雄是董卓部下的西凉猛将。十八路诸侯讨董时,他请命迎战,立下了不少功劳。

董卓进京,飞扬跋扈,擅自废立,激怒了天下,十八路诸侯会盟,兴起义师讨伐董卓。华雄请命迎战,一战斩鲍信,再战破孙坚,三战杀祖茂,四战斩俞涉,五战干掉了古今传诵的上将潘凤,威震诸侯。

可惜他遇到了名将终结者――关二爷,温酒之间,被关羽秒杀,结束了自己的光辉历程。

六、鄂焕

鄂焕也是诸葛亮南征时遇到的猛将。他原本是叛将雍凯的部下。

书中说鄂焕这个家伙“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使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

与蜀军对阵,鄂焕出马,魏延诈败,鄂焕追来,被魏延、王平、张翼包围,三人力战,将鄂焕擒住。

七、高顺

高顺是吕布麾下最信重的爱将,在吕布军中,他的地位要高于张辽和臧霸。

高顺交战的次数不多,但都是猛将,比如:典韦、夏侯惇、张飞等。

高顺这个人非常忠诚,对吕布不离不弃。白门楼吕布殒命,高顺坚持不降,陪吕布一同就死。

八、张任

张任是益州刘璋的部下,文武全才,有勇有谋,忠肝义胆。

刘备西取益州,张任奉命率兵抵抗。张任这个人有勇有谋,在落凤坡设下埋伏,射杀了刘备的智囊庞统。张任在雒城一战,擒贼先擒王,还差点俘虏了刘备。张飞来援后,张任还曾设计包围了张飞,幸被赵云救走。

诸葛亮率援兵到达后,设计捉住了张任,张任宁死不降,被诸葛亮斩杀。

九、纪灵

纪灵是袁术麾下的第一猛将,手中持一把五十斤重的三尖两刃刀,武艺高强。

纪灵奉袁术之命征讨刘备,与关羽交战,两人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说明纪灵的武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来,袁术称帝,刘备奉命率兵征伐,纪灵奉命迎战。刘备派张飞出阵与纪灵交战,战不十合,张飞一声暴喝,一矛将纪灵挑翻于马下。

十、泠苞

泠苞也是益州刘璋麾下的猛将。他不但武艺很不错,还颇有机心。

刘备入川,泠苞奉命随刘璝率部抵御。魏延率兵来袭,泠苞设下伏兵,与魏延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再前后夹攻,打跑了魏延。

泠苞被魏延设下绊索捉住,假意向刘备投降,逃回却后,却出主意要挖开河坝,淹死刘备全军,正在挖河时,被魏延再次擒住。

如此狠辣的毒计,令刘备十分愤恨,将他斩首。

十一、杨任

杨任是汉中张鲁部下的一员猛将。曹操率兵攻打汉中时,张任奉命抵抗。

曹操率兵征伐张鲁,兵进汉中,杨任和杨昂奉张鲁之命,率部抵御,双方展开大战。

曹军阵中猛将夏侯渊出战,杨任出马迎敌,两人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夏侯渊诈败,杨任不知是计,策马追来,被夏侯渊施展拖刀计斩杀。

以上就是我所检索到的一些不属于曹刘孙三方势力的猛将,各位朋友认为还有哪些其他战将,欢迎补充。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外的名将都有哪些?

汉末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群星璀璨的时期,无数能人异士都在那个时代涌现,其中最受世人瞩目的就是那些征战沙场的将领了,而将领中的佼佼者,我们就称其为名将。名将之中,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将;有披坚执锐,身先士卒的勇将;还有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儒将。这些名将不仅能够改变一场战争的结果,甚至能通过一己之力改写整个历史进程,像周瑜之于赤壁、张辽之于逍遥津、赵云之于长坂坡,可以说,这些名将就是那个时代的主角。而这些名将中最被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那些属于魏蜀吴三大势力的名将了,那么有哪些名将是不属于这三个势力的么?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三位不属于魏蜀吴势力的名将。

一、吕布

吕布不属于三国之中的任何一家,但却几乎毫无争议的被后人评为三国第一猛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吕布的个人实力确实是天下无双,而且军事实力也堪称一流。吕布早年在丁原手下任主薄,后来又投靠了董卓军,在董卓麾下,吕布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一样展现出太强大的军事能力,直到吕布诛杀董卓,向东流亡后,他的军事实力才得以展露。

吕布先是投靠了袁绍,为袁绍对付冀州地区的黑山贼,这一战吕布凭借自己的高机动性,通过游击战术击败了这支贼军,斩首数万,也为自己赢下了飞将的称号。战后吕布又被袁绍猜忌,投奔了张邈,在张邈手下,吕布开始了与曹操的军事较量。在战争初期,吕布一度把曹操打的想去投奔袁绍,濮阳之战甚至差点杀了曹操,但最终还是由于粮草不济而被曹操埋伏所打败。

被曹操击败后,吕布投奔了刘备,再次背信弃义袭取下邳,占领了徐州地区。此时的吕布没有任何盟友,却抵挡住了曹操、刘备的多次进攻,曹操军围困下邳后,也难以攻下 最终还是通过决水围城才击败了吕布。吕布投降后,曹操一度想招募这员勇将,但又担心他再次叛变,还是杀了他,吕布可以说是死在了自己的反复无常上。

二、高顺

高顺是吕布麾下的头号将领,为人清白,素有威严。他治军严格,禁止部下喝酒,统帅了一支七百余人部队,这支部队是当时吕布军的精锐,在高顺的带领下可以说是攻必克,战必取,因此又被称为“陷阵营”。建安三年(198),吕布叛变朝廷投靠袁术,高顺和张辽一同攻打刘备军所在的小沛,以少胜多击败了拥有关羽、张飞两名悍将的刘备军。之后曹操派遣夏侯惇前来救援,也被高顺阻击,夏侯惇此战大败还瞎了一只眼睛,由此可见高顺的军事才能。

不过高顺虽然战绩突出,能力非凡,但是却一直遭到吕布的疏远,吕布甚至一度剥夺了他手下的“陷阵营”,直到大敌当前才把兵权交还他,不过即使如此他也对吕布忠心耿耿。相比于吕布麾下投降曹操的张辽,高顺在白门楼面对曹操的招募一言不发,最终惨遭杀害,可以说高顺唯一的问题,就是错跟了吕布,如果他一开始就跟随了曹操,那他一定会在之后的故事中有一番大作为。

三、鞠义

鞠义是袁绍麾下大将,能征善战,由于从小生活在凉州,所以精通羌人的战法。鞠义早先是冀州牧韩馥的部将,后来起兵反韩,打败了韩馥,投靠了袁绍。当时南匈奴首领于夫罗挟持河内太守张扬反叛,鞠义轻松将平定了这次叛乱。

初平二年(191),公孙瓒举兵攻打袁绍,攻势凌厉,冀州郡县纷纷投降,之后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迎战。当时公孙瓒实力远高于袁绍,手下还有当时刚刚加入的赵云,而且公孙瓒麾下一支名为白马义从的军队,战力很高,是袁绍最为头疼的对象。但鞠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借助弓弩掩护,却将公孙瓒的三万步兵,五千多骑兵杀的大败,一战全歼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此战之后,公孙瓒士气大败,修筑了易京楼,长年居住于此,再无心与袁绍争夺河北,鞠义也名声大涨,成为袁绍军中的二号人物。

基本消灭公孙瓒势力后,鞠义开始居功自傲,甚至不听从袁绍的命令,最终被袁绍所杀。如果鞠义没有被袁绍诛杀,之后的官渡之战,他也许也能大放异彩,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

以上就是笔者为大家选取的三名不属于魏蜀吴势力的名将,他们有的名声如雷贯耳,有的却不为世人所熟知,但是他们和其他名将一样,也都拥有彪悍的战绩和超凡的军事才能。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外的名将都有哪些?

此处不提演义,只就真实的历史略举几人,同时排除了曹(魏)、刘(蜀汉)、孙(吴)三家的名将。说起来,这些人在当时都有骄人的战绩,但有些人因为《三国演义》故意的忽视或渲染,都变得不真实了。

一、汉末的第一名将——皇甫嵩

东汉一朝,其实对武将较为歧视,因此将领多出自边境郡县,由于东汉的严格控制,这些人及其后代只能生活在边地,而不能向内地迁徙。那个时候流行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汉末的第一名将,迅速平定黄巾的皇甫嵩就是关西凉州人。话说,东汉自建国开始,西北的武备就逐渐松弛,导致持续上百年的羌乱,比皇甫嵩早一辈的将领里,最出名的就是镇压羌乱的“凉州三明”。这三人是皇甫规、张奂和段熲。皇甫嵩就是皇甫规的侄子,皇甫家世代将门。皇甫嵩其实和董卓算一辈,都是凉州军中后起之秀,但是论兵法,皇甫嵩在董卓之上。公元184年,黄巾大起,皇甫嵩迅速压平叛乱,前后不过数月时间,以此威震天下。董卓入京后,皇甫嵩对是否起兵讨董犹豫观望,终于错失良机,乃至被董卓所控制的朝廷所关押,终于声名俱消。

二、打败曹操、孙坚两大枭雄的名将——徐荣

在三国游戏中,对徐荣的评价还算客观,但统率力也最多八十几,在演义里,徐荣基本就打酱油了。在董卓帐下,徐荣其实是最能打的人之一,而且徐荣是董卓手下少有的非凉州籍将领,他是辽东人。后来的辽东王公孙度,其实是得到徐荣的引荐,才得以称霸辽东。徐荣不但打败了曹操,差点把曹操搞死,孙坚也两度挫败于其手下。徐荣之所以被反攻长安的李傕等人打败,更多不是军事指挥的原因,而是徐荣军中有凉州军的内鬼,徐荣做为非凉州籍的将领,在凉州军中难以得到支持。

三、董卓自认为的手下第一悍将——李傕

董卓认为,关东的袁绍小儿等人都不足为惧,只有孙坚厉害,要避他一避。董卓军中又认为,李傕完全可以对抗孙坚。当时,李傕在凉州军中其实只是中级军官,官任校尉,但已经以打仗厉害而著名。董卓死后,李傕等人反攻长安成功,由此可见李傕的军事能力。李傕后来的失败,更多不是因为军事原因,而是因为凉州军以掳掠为生,不会开展生产,因此粮尽而部队溃散。同时,凉州军内严重的内讧也是一大主因。

四、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悍将——吕布、高顺、成廉、魏越

高顺到底是不是并州军嫡系,这还真说不清,总之,高顺一直在吕布手下效力,其七百人的陷阵营的战斗力十分惊人。吕布、成廉、魏越等人,是真正的并州军嫡系,其骑兵战斗力颇强,曾以数百骑冲破黑山军上万部队。吕布的骁勇,既有演义的夸张成分,但很多也是真实的,这只部队,曾经让曹操、刘备两大枭雄都吃瘪,但最终还是败在二人手下。

五、袁绍手下第一功臣大将——麴义

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他们的战功其实都比不过麴义,袁绍平河北,大败巅峰时期的公孙瓒,以麴义功劳最多,后来却被袁绍狡兔未死,而走狗已烹。当然,历史上的麴义是复杂的,很难说他对袁绍绝对忠心。

六、称霸青徐的半个国王——臧霸

臧霸后来属魏,演义中又把他归为吕布的将领,其实臧霸一直是半独立的一只势力。和吕布,他是平等基础上的联合,对曹操,他虽然投降了,但曹家长期把青徐一带交给他管理,相当于半独立王国。臧霸曾数次让吕布吃瘪,他的势力直到曹丕时期也没人敢动他。

七、白马将军——公孙瓒

刘备是关羽张飞的大哥,而公孙瓒其实是刘备的大哥。公孙瓒在辽东幽州一带,早在乌桓、鲜卑等强悍民族中打出了名气,绰号白马将军。若非麴义,袁绍差点被公孙瓒干掉。然而,公孙瓒的问题不在于他不能打,而在于他不能得到幽州豪族的支持,手下全是刘备这类出身低微、没有什么个人势力的将领。刘备这家伙,因为陶谦送他几千军队,就脱离了他大哥公孙瓒。由此可见,公孙瓒为什么会被袁绍打败。

八、豪烈、义气、血性的大将——臧洪

臧洪他爹臧旻原本就是汉末与“凉州三明”等量齐观的名将,臧洪不在于比他爹能打,而在于臧洪的义气、豪烈,感人至深。张超为广陵太守,臧洪被他召辟为下属,其实治理广陵几乎都是臧洪在操作。后来,张超劝他哥哥陈留太守张邈起兵讨董,又是臧洪的主意和全面操作。不管是演义,还是三国志,说的头一个起兵讨董,曹操都有掠美之嫌。最初这个主意,出自臧洪和张超。然而,张邈不满曹操鸠占鹊巢,甚至屠杀本州士人,因此联合吕布驱赶曹操,终于兵败身死。臧洪为报张超厚恩,终于与城俱灭。

九、白波军的名将——杨奉

杨奉出自最底层的白波军,曾经护送献帝东归,结果被曹操欺骗,献帝被曹操骗去,最后逃到袁术那里,又被刘备干掉。白波军其实是一股强悍的势力,让董卓都很害怕,很多研究认为,董卓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其实不是害怕讨董联军,而是害怕白波军的威胁。可惜如杨奉这样,白波军这种起义军,被朝廷以官爵招安相引诱,不断分化分裂,起义最终归于失败。杨奉这种原本属于起义军的人,却因为为献帝尽忠而丢了根据地,在被忠义的刘备干掉,真是讽刺。

十、称霸交趾的士夑

士夑曾称霸岭南及越南北部一带,演义中不怎么提。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外的名将都有哪些?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外的名将有哪些?答,马中赤兔,人之吕布,吕布无人能敌,单挑王。李傕,郭氾,张济,华雄,董卓的部下猛将。张任,纪灵,颜良文丑,高顺,高览,冷苞,杨任,潘凤,兀突骨等等武将。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外的名将都有哪些?

除了魏蜀吴这三国,也就是曹操刘备和孙权集团的人,其他的主要的军事集团就剩下,董卓集团,袁绍集团,袁术集团、吕布集团、公孙瓒集团。这些集团里面的名将,除了被三家收编的大概有以下一些:

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高顺,陷阵营统领。

公孙瓒,白马义从的首领。

颜良、文丑,袁绍的首屈一指的大将。

麴义,界桥之战打败公孙瓒的袁绍将领。

华雄,董卓手下名将。

张任,刘璋部下,蜀中最后的名将。

纪灵,袁术手下大将。

名将就先列这么几个,有补充的欢迎补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