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在相声演出市场处于什么水平?
星夜相声会馆一度是北京性价比最高的剧场,大概能跟周末相声俱乐部齐名。
很简单的原因,不为赚钱就为表演相声,经营方式也比较灵活,星夜相声会馆一直都是演员现征集,谁有空谁就演,阵容并不固定,但演出质量要求非常高,所以偶尔也能刷到王者阵容。
而星夜相声会馆的票价一直是固定的,现在老舍茶馆最贵的VIP票价最高也就是220~280元。演员阵容也基本上保持李菁、崔琦、王玥波、徐德亮、王文林、应宁、王磊、郭阳、郭亮等,这个价位能听这些人说相声,跟白菜价也没区别。
而星夜相声会馆最巅峰的时期,也就是何李还没有裂穴的阶段,价格更加亲民,新大都饭店的专场VIP才100元,最低40元。当时不但有何云伟李菁跟宣南系演员,偶尔还能刷到师胜杰这种体制内的大神。用李菁的话说,他们这个团队很自由,也可以看成是松散,不但可以在星夜相声会馆演出,需要时候也会去别的社团表演,演员的自由选择度更高,那么心理负担就小一些,在表演的时候也就更加卖力气。
这其实也是李菁一直以来坚持的东西,注重演出质量跟节目内容,票房放在次要位置。经营方面星夜相声会馆不但远不及德云社,连当时的相声第二班都远远不如,即使在现在也不及嘻哈包袱铺、听云轩。但如果你是真心喜欢相声,不是为了追星刷礼物的话,星夜相声会馆基本上是北京地区的首选,演出质量可以碾压一切流量社团,可以说是北京地区最有天津茶馆味道的相声社团。
星夜相声会馆的运营跟商标管理是由北京视觉元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法定代表人是岳波。因为李菁是北京曲艺团的签约演员,所以不能参与企业经营,但星夜相声会馆的管理确实是李菁一手操办,时至今日也一直坚持他的理念。
李菁对于星夜相声会馆的坚持,就是演出质量要高于演员本身,星夜相声会馆不培养大角儿,只专注于出新和提升节目质量。这跟德云社坚持“定期淘汰高水平观众,服务更多水平比较低的人”不同,说白了星夜相声会馆致力于“打相不打空”,而德云社如今是“只接待大血空”,所以对于追星族来说,德云社的盛世美颜自然是唯一选择。但对于相声爱好者来说,星夜相声会馆任何时候都是首选。
这也是李菁在跟何云伟裂穴后,星夜相声会馆虽然遭受重创,但还是坚持下来,并且维持了之前的市场体量没变原因所在。星夜相声会馆的受众都是听活去的,具体谁来演不是重点。何云伟走了之后,李菁换一个人也行,郭阳郭亮贾旭明等,都不妨碍李菁的表演。
而跟何云伟裂穴的原因,按照李菁接受采访的说法是两人对于艺术的理念分歧太大,李菁虽然比何云伟大三岁,辈分也高一级,但他的思路反而是开放的,认为相声应该要保持创新,否则就会失去舞台活力,所以李菁经常整一些新作品来演。而何云伟则倾向于保守,他更喜欢把传统活反复打磨,希望达到老艺人那种舞台火候,以此来征服观众,所以在对新作品的态度上,何云伟是倾向于排斥跟否定。于是一个人坚持创新,一个人坚持守旧,久而久之两人自然就疏远了。
现在何云伟在自己成立的捧逗汇就以传统相声为主,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继续走创新跟传统结合的道路。
当然这只是官面上的理由,私下两人肯定也有不少不合的地儿,所以两人即使在曲艺团的安排下同台表演,也必须跟曹云金刘云天苗阜王声一起,两人组合已经不会再出现,即使刚刚结束的非遗相声大会,李菁跟郭天翼,何云伟跟武宾分别搭档,这就是真.裂穴,断的干干净净。
不过跟德云社走了一大堆人,郭老板还是能继续霸占商演市场,让血空们抢着掏钱一样。李菁没了何云伟,他也有一大堆可以卖票的小伙伴,而且因为有创新意识跟出色的创作团队,星夜相声会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北京相声剧场中的头沟,水平遥遥领先其他所有同行。
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在相声演出市场处于什么水平?
星夜相声会馆在李菁的努力下,目前经营的比较好,算得上是除德云社之外最好的相声社团之一。
2010年,李菁与何沄伟离开德云社,同年10月创立星夜相声会馆。会馆集结了徐德亮、王玥波、王文林等原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同时又邀请了几位相声圈有实力的相声演员。成立之初,演出现场就非常火爆。更是曾经多次出国演出,为弘扬传统曲艺,传播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前两年,何沄伟和李菁裂穴,退出星夜相声会馆。当时对会馆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一度传出将要闭馆的消息。不过,在李菁以及会馆一众演员的努力下,终于走出了困境。2018年多次进行商演,年底的封箱演出门票从80元到680元不等,现场也是满坑满谷。可以看出,无论是票价还是规模,或者是观众的热情,都是一流的社团规格。
说到星夜相声会馆,还是要重点说说李菁的。李菁虽然也是从德云社离开的演员,可是却没有影响他的名声。一来因为李菁属于自由之身,离开德云社属于正常情况。他并非郭德纲的弟子,从金文声老先生门下可以称得上郭德纲的亲师弟。他与郭德纲之间更多就是合作关系,二人再加上张文顺共同创立德云社。
另一方面李菁的离开并非完全因为钱。看到一同创立德云社的郭德纲大红大紫,无论走到哪人们关心的只有郭德纲。致使李菁认为他如果不离开德云社,很难会有发展,于是才选择离开。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到如今郭德纲还在强调“只要李菁肯回来,德云社一定还有他的位置”。而李菁也确实是有水平的一个人,江湖人称“丐帮少帮主”也不是浪得虚名,他的快板、相声都是一流的。所以这些年即使何沄伟离开,李菁独自撑起星夜相声会馆,依然得到观众的认可!
对于相声界来说,李菁致力于星夜相声会馆的经营是非常有利的,多一些像星夜相声会馆这样的相声社团也实在是好事,这更有利于相声的振兴,更有利于相声的繁荣!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在相声演出市场处于什么水平?
再次把相声行业比做一个江湖,民间相声团体好比江湖中的各大门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德云社稳坐江湖第一帮派的交椅,李菁领衔的星夜相声会馆只能屈居在第二梯队!
当年李菁、何沄伟离开德云社后,火速成立了星夜相声会馆,并且邀请徐德亮、王文林、张德武和王玥波加盟。说是和郭德纲相抗衡也罢,为了生计也罢,但是会馆实打实的火爆了一阵子倒是真的,最火的时候剧场走廊里都卖起了加座呢!
最辉煌的时候是2011年,这一年星夜相声会馆进行了全国巡演,年底李菁、何沄伟带领会馆的全体演员在海外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商演,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反响非常好。但是好景不长,会馆经历过一次搬迁,还经历了主力演员李菁、何沄伟的裂穴,当初的火爆场面已经不复存在!
演员人数和演出场次使他们很难挤进市场的“头等舱”星夜相声会馆,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每周演出一场的频率,卖票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周一次的演出就很难留住忠实的粉丝了,因为但凡忠实粉丝都是非常爱听相声的人,他们喜欢的演员和团体却很少有演出,他们想粉也粉不起来啊!
从演员方面来说,何沄伟和李菁是头牌何沄伟作为德云社的大弟子,其相声水平自不在话下,当年他在德云社打下的也有一定的基础,自己新的剧场成立,那些追随者肯定也会随着他过来;还有李菁,想当年谁不知道相声界有个慢性子的“丐帮少帮主”,谁不知道那个喜欢说“太刺激了”的李菁啊?两个人如果好好利用手中的这些优势和资源,一定能把星夜相声会馆带火的呀!且不说能不能和德云社比肩,扬名立万肯定是没有问题呢!
但是不知道具体因为什么,他们两个最终分手、各自为营了,再加上他们少之又少的演出场次,即便王玥波这样有实力的评书演员,也很难拯救会馆下滑的人气啊!
星夜相声会馆成立近十年来,演出人数始终没有大幅增加,场次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的规模也就等同于德云社其中一个剧场、一个演出队,或者说是两个演出演出队加起来。火爆程度和相声新势力以及嘻哈包袱铺差不多!
不得不说,星夜相声会馆已经错失了成为头部民间相声团体的最佳机会,现在,在李菁的带领下已经很难挤进相声市场的“头等舱”了,而这些,就是星夜相声会馆的现状!
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在相声演出市场处于什么水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相声界也不例外!从外部说,主流相声界一直与非主流的德云社争斗,再加上郭德纲早期得罪了一些媒体,这些势力有机会就会干一些挖墙角的事,一些人的出走少不了外部人的串唆。德云社内部看,郭德纲和于谦是核心人物,李菁尽管是创始人之一,但德云社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公司治理,只能是家长制,一山不容二虎,李菁离开是必然选择。其他出走人员能力都不错,但与李菁离开原因可能有差异,主要是收入分配上,家长要扶助能力弱的子女,必然要求有能力的子女多付出。个别羽翼丰满的孩子出走也是常有的事。把这些郭德纲都难以控制的人捏合在一起建的星夜会馆是李菁很难把控的。人才把控不了,会馆必然走下坡路,所以目前会馆状态也只能是维持生存。
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在相声演出市场处于什么水平?
作为一个资深的相声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相声会馆的水平只能用两个等级来形容。就是能赚到钱,还是赔钱。德云社当然是属于前者,郭德纲曾经创下三天连续接受140家媒体采访的记录,并且一直爆红到今天,德云社一张票甚至可以卖上千元,郭德纲的商演更是能大获成功,赚的盆满钵满,可见德云社的市场还是处于顶尖水平的。然而,郭德纲也曾经说过,岳云鹏是德云社唯一一个商演不赔钱的徒弟,可见,相声市场依旧是虚假繁荣,即便德云社的其他演员也不例外。德云社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的相声团体了了。
大家知道,李菁何云伟离开德云社后,还是有很多人在支持这他们。原因就是因为郭德纲在媒体面前,一直也对离开的人并无怨言,有时候甚至在掉眼泪,他也一直盼望或者是在等待离开的人能回心转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何云伟大呼自己恩师为郭刚,甚至拜了侯耀华为师,可以说这一切都让各位看官为郭德纲而鸣不平。李菁和何云伟,离开德云社后本来憧憬着自己会是下一个郭德纲,然而没过多久,两人也就分道扬镳了。试想,如果两个人每天都赚的盆满钵满,即便性格上有矛盾,谁又愿意丢掉香饽饽呢。想必也是卖不出票,才产生了隔阂吧。
好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在相声演出市场处于什么水平?
相声剧场除了老郭的就没有好的。现在听相声的都是老郭培养起来的观众,标准也就是老郭的套路,所以观众除了德云社看那个都别扭。不过德云社确实有活儿。现在大家都说郭德纲没有新段子了,你们想想侯宝林,马三立,马季,姜昆加起来有郭德纲的段子多吗?我记得过去听相声都是一个相声说几十遍,都会背了,所以老郭绝对是这门技术的宗师,其他的都没法和他比较,老郭再坚持提高一下境界(也一直在提高)就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