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拜师后引师常贵田写书说:我错了今后当拒绝。大家怎么看?
常贵田在《五“独”俱全》这本书里面的原话是“我也几次受邀充当三师中的一师,我错了,今后当婉言谢绝。”
结合上下文来看,常贵田是对摆知仪式比较反对,认为这套拜师仪式很早以前就简化了,那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相声界的进步。而到了现在,反而有人提出收徒必须有引保代。常先生认为这是开倒车,所以自己非常后悔参和进去。
常贵田并没有提到郭德纲的名字,但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他给郭德纲当引师那一次经历,应该是他几次“三师”经历中最难忘的。
如果他后悔所有当三师的经历,那么给郭德纲当引师也包含在里面,而且应该是最后悔的一次。
毕竟那次摆知仪式,让郭德纲成功跳门侯耀文,然后德云社也开始了疯狂摆知模式,郭德纲还利用他的影响力,对这种复古的仪式大肆吹捧,现在已经在粉丝群中摆上了神坛,认为“不摆枝就没有师徒关系了。”
这种风气盛行,正好吻合了常贵田先生在书中的焦虑,所以要说他后悔给郭德纲当引师,也是合乎情理的。
常贵田作为小蘑菇常宝堃之子,也是相声演员中唯一一个少将军衔,他的意识肯定是进步而且反对守旧的。常贵田不光对于摆枝这种封建仪式很反对,他在表演传统相声时也经常大刀阔斧的修改,他的《托妻献子》《福寿全》都干净至极,一点伦理梗和邪门包袱都没有,跟某社的脏乱版本完全属于不同的作品。
这样一个思想进步的人,你让他去参合这些守旧落后的仪式,肯定是很让常贵田为难的。但碍于人情,尤其是常家跟侯家一直关系也很近,侯耀文师胜杰石富宽跟他又特别亲,所以三爷一张嘴,常贵田不去也得去了。
当然他这个引师其实名不副实,郭德纲并不是常贵田推荐给侯耀文的,严格说石富宽更适合当引师,貌似他跟于谦在背后使了不少力。但石富宽跟侯耀文是搭档,而且跟郭德纲来往也更密切,所以他更适合当代师一职。在这里要说明一下,郭德纲一直宣扬代师是代笔师,其实是错误的,代师就是代行师父授艺之职,以前要代笔直接花钱找个先生就行了,没必要专门认一个师父。
所以最后让常先生坐在了引师的位置上,其实也就走个过场罢了。而后来这个宝贝徒弟在相声界搅和的昏天黑地,常贵田先生也看在眼里,他本来就希望同行团结,希望相声更好,但偏偏有人喜欢裹乱,给自己贴上被同行迫害的标签,然后用孤胆英雄的人设捞钱。
看到这种专门搅混水不嫌事儿大的人,竟然是自己引进相声门户的,然后痛心疾首“我错了~”这很合乎常贵田先生的性格,以及他对行业的期许。
郭德纲拜师后引师常贵田写书说:我错了今后当拒绝。大家怎么看?
郭德纲拜师侯耀文,是2004年10月份的事情。当时常贵田作为引师出现在现场,保师是石富宽,代师是师胜杰,都是相声名家。常贵田在2018年曾经在著作《五“独”俱全》中,表示过自己这些年做过几次引保代的师父,是自己错了,今后遇到这种情况当婉言谢绝。
很多人都由此认为,常贵田这样说主要是针对与主流相声界多有不睦的郭德纲,其实并不是这样。他所认为不妥的其实是引保代这种拜师的形式,主张新社会就要有新的拜师仪式,有些仪式可以免除。
侯耀文请常贵田出席收徒仪式名正言顺常贵田这本自传性质的《五“独”俱全》,是2018年8月出版,当时的读者谁都预想不到,三个月后常贵田就去世了,享年76岁。
常贵田是天津常派相声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是相声大师常连安的长孙,“小蘑菇”常宝堃的长子,生前长期与四叔常宝华搭档说相声,表演过《帽子工厂》、《喇叭声声》、《动力研究》、《追溯》等具有影响力的相声作品。
2004年,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为什么要请常贵田做保师?这也是有长期渊源的。常贵田12岁的时候,拜相声名家赵佩茹为师学习相声,赵佩茹是有口皆碑的捧哏名家,与常贵田的父亲常宝堃长期合作。
侯耀文的师父也是赵佩茹,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拜赵佩茹,而是1994年由赵佩茹的大徒弟李伯祥代拉师弟而来,在那之前20年赵佩茹就已经去世。
因此,侯耀文请常贵田做自己徒弟的引师,也是名正言顺,也代表一种权威。
常贵田在书中承认自己“错了”常贵田这人为人儒雅,平时待人也非常和气,按理说很少说一些过重的话,2018年在书里说起引保代这件事,已经算是比较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了。
其实常贵田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并不是针对郭德纲,而是就当前相声界拜师的繁琐程序发声。他在书中是这样写的——
“很多艺术家都把拜师的程序简化了,侯宝林先生收师胜杰没有引保代,常宝华先生收牛群没有引保代,马季先生收姜昆、王谦祥、冯巩都没有引保代。”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旧俗简化了,取消了,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相声界的进步。可是到了今天,有人偏偏提出来,收徒必设必设引保代。我思前想后,不得其解,此举是继承传统,是繁文缛节,还是沉渣泛起?我也几次受邀充当三师中的一师,我错了。今后,当婉言谢绝。三师的职责可担当,三师的设立可免除。”
仔细看常贵田的话,其实说得非常中肯。有些相声传统是好的,是可以保留的,但有些确实就没有必要,反给大家添负担。
八十年代不兴大举动拜师常贵田所说侯宝林收师胜杰,常宝华收牛群,马季收众徒弟,当年确实都没有设置引保代,这丝毫不影响师徒关系。另外,这三位相声演员收这些徒弟,都是1980年代的事情,当时社会新风尚流行,主张舍弃一些旧传统,因此这些仪式当时都是新事新办,也引领了相声界的新拜师之风。
尤其对于马季来说,他不仅不主张办仪式,甚至不太想让姜昆、冯巩他们叫师父,直接叫老师就行。直到现在,姜昆和冯巩说起马季,一般都是称马季老师。
有些相声老传统没必要死扛什么时候相声拜师开始变得繁琐了呢?
差不多就是郭德纲拜师侯耀文前后,剧场传统相声开始为人关注,尤其郭德纲的德云社红火之后,很多相声传统包括拜师传统又开始恢复,其中有必要的成分,也有没必要的成分,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
其实常贵田老师的话值得相声界人士考虑,时代变迁如此,有些事情要坚守,但也有些事情需要与时俱进,没有必要抱着过去的老传统死扛到底。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郭德纲拜师后引师常贵田写书说:我错了今后当拒绝。大家怎么看?
这是典型的过分解读。常贵田老先生要拒绝的是传统的拜师方式,而不是拒绝给郭德纲做引师。
相声改革由来已久相声改革最早是1950年成立的相声改进小组。这其中就有常家的常宝霆。常氏相声是中国相声圈里的名门望族,由常连安始创,常宝霆是第二代,这里所说的常贵田老先生就是常宝霆的侄子,属于第三代代表人物。
常宝霆的相声改革举措肯定给常贵田造成过不小的影响,这也是他努力想精简拜师仪式的初衷。在郭德纲拜师侯耀文的仪式上,当时是他做的引保代中的引师。
传统文化回温,不一定都是糟粕如今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截然不同,传统文化回温,甚至有潮流趋势。中国向来尊师重道,重情重礼。体现在相声上,仪式感则更为明显。小编以为,太过精简反而会淡化相声门的传统文化属性。有这些旧的礼节在,多少能保留一些人们对文化对长辈的尊重和敬畏。
相声在很多传统文化门类一样,不能单纯强调创新,而不谈传承。个人认为德云社郭德纲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当然,因此说常贵田老先生说的就不对。只能说观点因人而异,对相声有益处才是最重要的。郭德纲拜师后引师常贵田写书说:我错了今后当拒绝。大家怎么看?
常贵田是反对拜师仪式的繁琐,曾经也当过几次引师,包括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但并不是针对郭德纲。
常贵田去世前才出书,是对相声事业的总结常贵田(1942~2018.11.30),生于相声世家,相声大师常连安的长孙,小蘑菇常宝堃的长子,国家一级演员、艺术指导。
1954年拜著名相声演员赵佩茹为师,开始正式学习相声,1958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军级)。
常贵田大半辈子都奉献在了相声事业上,多年以来走遍全国各地,四处为群众演出,不仅有非常深厚的传统相声功底,还有很多的创新作品,反映的是新时代百姓的生活。
2018年5月,也就是常贵田去世的前半年时间,出了一本书《五独俱全》,其中针对相声的传统拜师仪式有了新的看法。
他认为,很多艺术家把收徒仪式简化了,并没有引保代,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相声的进步。如今,又有人提出来,相声收徒必须要引保代,就没必要了。
他曾经也几次当过引师,觉得自己错了,现代社会礼仪应该从简,徒弟给师父鞠个躬是可以的,但磕头就没必要了。
常贵田的意思,是反对相声界传统收徒仪式的繁文缛节,提倡与时俱进。引保代三师的职责可担当,但在拜师之时的设立可以免除。
常贵田的这番言论,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进入相声界说相声,骨子里就有创新思想,对于传统的一些文化,有的是抵触的,他更希望相声能有新时代的特征。
常贵田如同马志明一样,不太喜欢传统的师徒关系,更喜欢与师生相称。
常贵田与郭德纲没有过节郭德纲是2004年10月拜师侯耀文,那时候有引保代,分别是常贵田、石富宽、师胜杰,常贵田这一次就充当了郭德纲的引师。
郭德纲虽然是70后,长在新时代,但他从小接触的传统艺术多,对于传统的一些礼节是非常注重的,在他收徒的时候,比较强调引保代。
德云社最新一批的收徒仪式上,即霄字科的拜师,都有引保代,分别是于谦、侯震、高峰,均是郭德纲的左膀右臂,德云社地位相当高的人。
除了德云社以外,其他的一些相声团体在收徒的时候,也有引保代的方式。常贵田只是针对这个行业发表他的个人观点,并非针对谁,当然更不是针对郭德纲。
因为常贵田与郭德纲没有过节,常贵田都是郭德纲拜师侯耀文时的引师,是他引荐给侯耀文的。如果他不看好郭德纲,就不会当引师,要不然以后要负责任的。
常贵田所说的“我错了”,不是他不该当郭德纲引师的意思,而是他从一开始就不该传承这种引保代的礼节。
常贵田直到去世前才发表这种观点,更是对他人生的一个总结,为相声的发展提出个人意见。他也清楚,这种礼节需要慢慢更替,而不可能一下子废除。
德云社现在比较注重引保代,或许若干年以后,也会慢慢取缔这种风俗习惯。
郭德纲拜师后引师常贵田写书说:我错了今后当拒绝。大家怎么看?
这种提问很明显带节奏、挑是非,两件不挨着的事情串到一起说,误导观众、混淆视听。
郭德纲拜师侯耀文是在2004年10月,常贵田出书《五“独”俱全》是在2018年5月,相差十四年的两件事,根本没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常贵田书上说了“我错了,今后当拒绝”这句话了吗?有,但说出这句话的前因是为了反对相声界传统拜师形式,而不是指后悔给郭德纲当“引师”。
常贵田书中表达的意思很清晰,就是认为相声收徒仪式应该简化,徒弟给师父鞠躬行大礼是必要的、但不应该行旧社会的磕头礼,也没必要设立“引、保、代”三师。
然后才讲到“我也几次受邀充当三师中的一师,我错了。今后当婉言谢绝。”,常贵田是想通过身体力行去简单化行业拜师形式。
郭德纲当年拜师时,虽有“引师”常贵田、“保师”石富宽、“代师”师胜杰,但并未行跪拜磕头之礼、而是鞠躬拜谢。
当然了,近几年相声界拜师仪式越来越铺张、礼节越来越“复古”,甚至出现有名门之后的相声演员收徒纯粹就是为了挂名收钱、或者达成某种交易。
或许,常贵田是想通过简化拜师仪式、达到阻止相声界各种歪风邪气之目的吧。
郭德纲拜师后引师常贵田写书说:我错了今后当拒绝。大家怎么看?
常贵田虽说有名气但是,他的相声不如侯耀文也不如姜昆他是借了他父亲的光,借了辈份的光,他和他叔叔常宝华都是见风使 舵 的性格,所以他们的话不可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