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会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

在得知儿子死后,她会不会觉得觉得当初的赞成是个错误呢?

《后宫甄嬛传》里面,整个皇宫内外都是争权夺利,出场角色感觉个个都是阴谋家,做事情跟下棋一样,走一步看五步,就怕不能把所有人阴死。从黄桑太后,到皇后甄嬛,再到安陵容浣碧,都是一个德行。

少数几个例外的,就像是从琼瑶剧跑到宫斗剧里面客串的角色,让人倍感突兀但又过目不忘,比如舒太妃跟果郡王母子就是典型。

这对母子整个一个真爱贯彻人生,一点政治头脑都木得。

舒太妃本来就是废妃,跟嬛嬛一样被迫出家。

而且两人经历也相似,都是曾经宠冠六宫,狗粮撒得整个大清版图都是,结果一朝失势就被扫地出门。同是天涯沦落人,本来应该互相交流宫斗失败的经验,出一本《后宫创业禁忌》之类的鸡汤文集,警醒后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顺便大捞一笔当养老金用。

结果舒太妃却意外发现,眼前这个看起来收视率很高的女子,竟然是自己儿子暗恋的对象,于是恋爱脑发作,竟然给两人牵起了红线。

结果甄嬛跟果子狸倒是爽了一段时间,也给舒太妃生下了一对双生孙,可自己宝贝儿子也搭上了性命,准儿媳也黑化,直到《还珠格格》里面还是那么凶残。

舒太妃为什么敢于撮合儿子跟甄嬛,主要跟她的性格与人生经历有关,再加上她立了一个错误的FLAG,导致误判了这份姻缘的结果。

大清开国以来,就没听说过废妃再回去的~

老太太也是修佛修傻了,大清入关也就两代人而已,顺治还是24岁就嗝屁了,说白了也就康熙才开始正经玩后宫权谋传。

所以舒太妃就是孤例而已,不能倒推得到“甄嬛也回不去了”的结论。

再说舒太妃被赶出皇宫是因为雍正登记,太后位置没她份了,所以才把这个曾经被康熙爷宠得没人样的娘们轰走,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回归,毕竟已经改朝换代了。

但甄嬛不一样,皇帝本来就心里挂着嬛嬛,发烧都喊她的名字,而且嬛嬛心机那么深,一直都在为了回归而布局,那一天迟早也会到来。

舒太妃这些底子都没摸清楚,就草草得出结论:

嬛嬛跟果子狸两情相悦,反正皇帝也不要了,那就我儿子得着吧~

结果是磕CP一时爽,儿子火葬场。

舒太妃确实是没有政治头脑,整个一个走错剧组的恋爱剧角色。

真实历史上的舒太妃跟电视剧完全相反,原型纯裕勤太妃陈氏本是一个宫女,因为无意中被康熙临幸,生下爱新觉罗果子狸。

之后康熙就再没有鸟过陈氏,陈氏也非常低调,知道自己只是中了双色球,生了一个皇子,等于买了最高档次的养老保险。但正因为自己出身卑微,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皇权斗争,避免站错队把自己跟儿子都作死。

雍正登基后,开始清算那些参与夺位的兄弟,比如八阿哥晴川之类的都被干掉了。

清算一通之后,发现十七弟允礼真是个乖宝宝,所以封他为果恭亲王,陈氏在雍正四年的时候册封为皇考勤妃。

这才是后宫生存手册的正确打开方式,舒太妃应该跟自己的原型学一学,而不是活得那么本我。

《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会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

后宫的女人,如果出宫修行,再回宫的机率几乎为0。这是舒太妃赞成果郡王和甄嬛在一起的基础。

作为被先皇荣宠了一生的女人,舒太妃认为男女两情相悦世间最难得

舒太妃尽管出宫修行,但她的内心却是平和的。这与她前半生被先帝爷独宠的经历分不开。舒太妃早已看空了一切,荣华富贵都只是过眼云烟,唯只有男女间的两情相悦,才能让人生充满希望。

当看到甄嬛和果郡王琴瑟和鸣时,舒太妃仿佛看到了先帝爷和当年的自己。郎有情妾有意,自是世间最好的姻缘了,舒太妃有什么不同意的道理。

果郡王生性豁达,皇上多疑,走仕途未必是果郡王最好的选择

舒太妃出宫修行,一半是为了自己,一半是为了儿子果郡王。站在漩涡中心,又怎可能不被卷入其中。舒太妃对权力并无兴趣,她只想稳当的生活,所以她选择出宫修行。同样,她也是这样教育果郡王的,果郡王诗词歌赋样样俱佳,却唯独对权势没有兴趣。

甄嬛如果和果郡王在一起,正好让果郡王离开了漩涡中心,这对乐意享爱生活的果郡王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归宿。同时,也是舒太妃想看到的。

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才情,在甄嬛身上,舒太妃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都是有才情的女人,都是出宫修行,只不过一个是带着先帝爷的爱,一个是对当今皇上已绝情。正因为爱过,舒太妃太理解甄嬛心中的痛,更明白女子奋不顾身的爱了后却失而不得的痛。假若当初先帝爷对自己不是荣宠一生而是半途而废,那甄嬛的今天又何偿不是自己的昨天。

爱而不得,所以出宫修行,舒太妃对甄嬛的这种绝情,其实是有欣赏的成分。现在,儿子要和这样的女子在一起,舒太妃自然是愿意的。

舒太妃的一生,前半生聚集了所有的爱和荣华富贵,后半生独守一掌青灯,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她的内心是丰盈的,所以,她才不会在意甄嬛的身份,不会觉得儿子吃亏。在她的世界时,男女之情,早已走越了世间的一切。

《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会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

舒太妃非常得先帝宠爱,她自身是既聪明又漂亮,先帝专门为她修建了桐花台,还赐她长相思和长相守。所以舒太妃以前还是遭人恨的,连太后都说看到果郡王就想起舒太妃那么受宠,心里有点不痛快。先帝驾崩,舒太妃就离宫修行,从此遁入空门,与宫中再无瓜葛。

果郡王和甄嬛相爱后,她非但没有反对,还支持两个人在一起,这又是为何?

她思想比较开明,如今遁入空门,更是不多问红尘中事

果郡王为了自保,多年来醉心诗书,从不过问政事,也正是这样,皇上才对他放下戒心,他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风流才子。可这些在敦亲王看来都是因为舒太妃,甄嬛在表演惊鸿舞的时候,果郡王吹笛子伴奏,敦亲王说果郡王的额娘是汉人,教了果郡王一肚子汉人腔调。从太后和其他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舒太妃也是一个有才华,有思想的女性,所以她支持果郡王和甄嬛在一起是很正常的。

果郡王和甄嬛是真心相爱的

果郡王一直不肯娶亲,是因为他想要娶一位心爱的女子,现如今心爱的女子出现了。两个人为舒太妃弹奏歌曲,长相思加上长相守非常和谐,就如眼前的两个人。母子的心性是相通的,果郡王喜欢的,舒太妃也喜欢。再加上甄嬛是一位漂亮有才华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和当年的舒太妃很像。

舒太妃曾经是一个被爱包围的女人,她知道相爱的可贵和难得,所以儿子有了心爱的女子,她是不会反对的。

《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会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

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舒太妃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01 废妃离宫,意味着和皇上没有关系了,此时甄嬛已是自由之身

甄嬛因为和纯元皇后长的很像,一直受到皇上的宠爱。甄嬛一开始并不知道这层原因,还天真的以为皇上喜欢自己呢。等到得知真相,甄嬛觉得受到了侮辱,一气之下离宫到了甘露寺。在古代,废妃离宫和被打入冷宫都差不多,都意味着此生和皇帝无缘了。既然皇上不要了,甄嬛便是自由之身了。

02 舒太妃十分了解儿子的个性,如果找不到心爱的人干脆就不找,此时舒太妃反对也没有用

在九子夺嫡的战役中,只有果郡王和慎贝勒没有收到波及。慎贝勒是因为尚在孩童,而果郡王是因为沉迷于诗书歌乐,并不钟情于朝政,再加上母亲舒太妃自愿出家修行,才得以保住平安。果郡王为人感性,多年来一直未娶妻,舒太妃也清楚儿子是想找个心爱的人。等到甄嬛出现,两个人一起演奏长相思和长相守,舒太妃就明白了甄嬛就是儿子等的那个人。经历过后宫争斗,舒太妃早已把名利、身份放下了,只希望儿子能幸福快乐。如果没有果郡王到滇藏遇难的一事发生,估计果郡王和甄嬛真的可以幸福的生活一生。如果舒太妃能提前预知果郡王遇难一事,估计就不会那么痛快同意了。

03 甄嬛远离皇宫是因为恨皇上,而舒太妃也讨厌皇上和太后,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甄嬛和果郡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站在皇上的对立面的

果郡王顺从皇上,并非因为兄弟情谊,而是为了舒太妃,要保全自己。实际上舒太妃和果郡王对皇上、太后都没有什么好感。甄嬛也是一样,当得知自己是纯元的替身时,也是讨厌死了皇上。既然都是讨厌皇上的人,那就是一路人,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可。

舒太妃在康熙期间受尽恩宠,等到皇上驾崩,再多的荣宠也没有用了,昔日的桐花台已经落败,往日的长相思和长相守也落了不少尘土,想要保住性命,还不是得长居甘露寺?推己及人,想到果郡王,与其为以后的事委屈着自己,不如珍惜当下的美好。

《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会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

诗酒浇年华认为,舒太妃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甄嬛是儿子喜欢的女人。

康熙在世的时候,舒太妃荣宠半生,康熙最爱的女人就是她。所以她懂的,一辈子有一个真心相爱的人多么不容易。

当她见到甄嬛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是,这是我儿子喜欢的女人。我儿子喜欢的,必定是我也喜欢的。

理所当然,她见到甄嬛一见如故,喜欢的不得了。一开始,她一定不会想到,甄嬛曾经是皇帝的女人。

第二个原因是,从甄嬛出宫修行,她就不是皇帝的女人了。

最初的热情过后,舒太妃回过神来,一定仔细思考过儿子和甄嬛的未来。

1.甄嬛会不会回宫?

历数以前,从来没有过出宫的妃子,能再回宫的。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2.果郡王会不会变心?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他等到现在,等到甄嬛,就是为了等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不可能变心。

3.既然都没有问题,他俩相爱,就是正常应该得到祝福的。

第三个原因,舒太妃是过来人,懂得真爱遇到必须抓住。

从果郡王拾到甄嬛小像,到一次次救甄嬛于水火,果郡王对甄嬛情根深种。

在看到长相思与长相守的密切合作后,舒太妃知道,她俩不是谁能分开的。

等到甄嬛得到果郡王的死讯,决意回宫时,那已经不是舒太妃能左右的了。

综上所述,舒太妃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可能阻止儿子爱甄嬛。一位真正的母亲,会尊重儿子的选择,管他是不是皇帝的女人,只要儿子喜欢!

我是@诗酒浇年华,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两个儿子的妈妈,欢迎您关注我,同时多加指导我,共同学习进步。

《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会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

对于《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会赞成儿子与皇帝的女人在一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舒太妃赞成儿子跟皇帝的女人在一起小编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在儿子与甄嬛在她面前用长相思跟长相守合奏的时候,作为过来人都太妃从曲子里就能听出来二人很合拍,甄嬛就是最适合儿子的那个女人。

二、太妃作为从宫里出来的妃子,必然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在充满明争暗斗的深宫中能全身而退也是有一定本事的人,把事情也看得比较透彻,双商都很高。所以也知道同样是废妃的甄嬛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这种事情的厉害关系他们都是心知肚明的。还能选择在一起肯定也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三、太妃从宫中能出来,还留着这把古筝想必多半也是为情所伤。知道真情难得可贵,看得透彻也不会在意那些条条框框。儿子单身多年潇洒不羁,能把甄嬛带来给她见也是认定了这个女人,找到了真爱。作为母亲当然是希望儿子幸福,当然是不会阻拦的。

果郡王一生潇洒不羁的性格也是舒太妃教导出来的,二人看得问题都比较洒脱,不会被世俗眼光所束缚。甄嬛初入宫时的本性也是如此。三人在这件事情上想法都一致,这也是他们能顺利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以上几点就是小编对于《甄嬛传》里舒太妃为何赞成儿子跟皇帝的女人在一起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同的意见给观点欢迎评论区下方留言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