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姜昆被越说越“黑”?郭德纲被越说越“红”?
姜昆不需要“人设”,更不需要靠打造“人设”来走红。因为他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在文艺工作领域,以曲协身份对从业者进行引导和管理,防止出现触碰法律的行为。只要保证这个底限,就算某些民间社团跟他对着干,每天发动粉丝骂他,姜昆也不可能因此对他做什么。
说白了,他没必要去较这个劲,谁谁谁粉丝多特能蹦,但你蹦再高也不能冲破道德的界限,一旦你蹦大发了触碰了底限,不用姜昆动手,主流媒体和舆论就能锤爆你。
而郭德纲是民间社团的管理者,自己也是娱乐圈明星,他需要一个“人设”,并且在这个“人设”框架里面打扮自己,让粉丝把这个“人设”当指路明灯,并且为他去战斗去怼天怼地。
只要这个“人设”没有崩,郭德纲就可以越来越“红”,其实娱乐圈所谓的“红”,就是赞美的声音大于批评的声音,或者两种声音基本对等。反之假如批评声超过了赞美声,那就是“黑红”,在娱乐圈同样吃得开。
郭德纲目前是“红”,而且他的“人设”也立的很稳当。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几个很适合的对手,其中个头最大的就是姜昆。姜昆实际上跟郭德纲交集,算上隔空批评也就那么两三次,但在郭德纲的人设打造下,以及粉丝的各种脑补下,姜昆变成了天天陷害郭德纲,每时每刻都想着消灭德云社的大魔王。而郭德纲则是相声拯救者,百年不遇的超级英雄,为了捍卫传统文化,跟姜昆这个魔王对抗,而他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德云社衣食父母。郭德纲把旗帜指向哪里,粉丝们就扑向哪里。
但郭德纲非常聪明的是,他虽然一直打造“反权威”的人设,但他经常看似走钢丝钻火圈,其实大部分时候都在安全区内。德云社遇到几次大的风波,郭德纲都是第一时间玩命补救,该低头也照样低头,等到风波过去,继续在粉丝面前傲气十足的说“谁能横的过我~”
所以郭德纲能一直这么红,因为他脑子好知道怎么生存,而且一直努力打造的人设非常成功,再加上粉丝跟他一起给这个人设涂脂抹粉吹彩虹屁,把这个叫“郭德纲”的神像越立越高大。
而姜昆所谓的“黑”,其实也就限于郭德纲和德云社粉丝内部而已,但他并不需要这些人给他人气,更不需要讨好他们,让郭德纲粉丝对自己改观,所以姜昆也不会辩解或者回应,于是粉丝们越骂越起劲,而且无论德云社出什么事情,都由姜昆承担所有后果。
两个人选择不同,立场不同而已,“红”与“黑”也只是粉丝自己觉得,对于本人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
为什么有人说姜昆被越说越“黑”?郭德纲被越说越“红”?
郭德纲之所备受欢迎,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他本身就是草根出身,从市井一步步艰辛打拼成长起来的,尝尽了人间冷暖和人情世故,其从艺之路就是一盘五味杂陈的大锅菜,这种经历和遭遇能够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感,通俗点讲就是接地气,与观众的距离感小。而老百姓,往往都愿意接纳草根出身的明星,因为草根不是圈养出来的,靠的是真本事吃饭。而像有些个相声演员,各种头衔一大堆,天天大会小会不断,不开张也能旱涝保收。
姜昆为什么被越说越黑,其实就是这种原因,他们掌握着最好的资源,占据着最宽广的平台,却没有拿出让大家欣赏和欢迎的作品,他们不但自己不努力,还眼红别人的努力,所以就容易招黑。那么作为对立者,郭德纲自然会招人喜欢。
二是老郭的相声确实深得人心,也正是因为他出身市井,所以也只能靠手艺靠真本事赚钱,你到场子上支一桌子,说的不好听不好笑,台下观众就不买账,不愿意掏钱给你。早期的郭德纲天天就生活在这种危机当中,所以他不敢糊弄观众,不敢在作品上掉以轻心,他是靠门票吃饭的,而不像有些相声演员即便是给人赠票也不影响吃饭。
为什么有人说姜昆被越说越“黑”?郭德纲被越说越“红”?
姜昆最大的招黑点就是他老利用手中的权力针对非主流,而郭德纲又总是莫名其妙的被打压。
姜昆动不动反三俗,严重脱离民众自从郭德纲走红以后,曲协的反三俗运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而姜昆也不止一次的表示过,郭德纲的相声仅适合于小剧场的某一部分人,与社会的主流媒体上的相声相差甚远,不是一个档次,希望他把那些低俗的部分摒弃。
所以,姜昆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经常开会做报告,却从来没有和观众正儿八经互动过。
相声本身就是底层民众的粗鄙艺术,纯属逗乐的。在相声刚刚诞生的那些年,仅限于街头天桥等庙堂之地,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
就这样的相声也是很受欢迎,才能一直传承下来。到了姜昆他们这里的时候,把相声搬到电视荧屏上,就有了很多限制,只能表演歌颂型的和教育型的段子。从此便让相声没落,观众都不喜欢听。
而郭德纲的出现,让观众又找到了久违的开怀大笑的感觉,才能让德云社如此火爆。德云社就是卖票的,观众愿意掏钱买票去追随他们,就是想开心一下,没有想过接受教育或者悟出什么道理来。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都无法满足,姜昆动不动就反三俗。殊不知民众基本上都是俗人,就喜欢听郭德纲的雅俗共赏的相声,民心所向。
姜昆偏偏不让,一直在误导大众,这一点特别招人烦。前两天曲协开会了,又在返三俗,更是让人深恶痛绝,没完没了了。
郭德纲莫名其妙被打压,反而获民众支持郭德纲自从走红以后是非不断,动不动就上新闻热搜,特别是在张云雷走红以后,更是隔三岔五地登上新闻。
往往都是因为张云雷被抨击,进而连累了整个德云社和郭德纲,导致很多媒体全部都出来骂他们。说他们低俗、道德败坏之类的,每次的内容都差不多。
其实,郭德纲根本没有招惹他们,人家商演开的如火如荼,每天忙的要死,又要说相声,又要唱戏,可别人非要找他们麻烦。
对郭德纲的这种打压就是莫名其妙的,他自己都觉得挺奇怪的,网友也觉得更奇怪。只能说现在红眼病的人太多,嫉妒心太强。
郭德纲带领的德云社这些年来给无数的观众带去了欢乐,他们的粉丝遍布海内外,大部分的人都是支持他们的。看他们这样被人欺负,就会替他们打抱不平,这样反而支持他们的人会越来越多。
张云雷和郭德纲一样,越被打压反而越火。最典型的就是张云雷,他被别人骂了那么多天,骂的很难听,结果粉丝没带没掉,反而涨了很多。
姜昆心胸太狭窄建国初期,国家就一直在提倡文艺界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姜昆作为曲协主席这么多年了,心胸从来没有开阔过,不肯包容德云社这样的草根,反而给他们制造难题。
总是整人肯定不好的,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到底谁好谁不好,大家心里有杆秤,用不着别人故意来误导。
姜昆如果老老实实干本职工作还好,别人不会非议他,可他老是欺负人,这个就不行了,就会越来越不受欢迎。
为什么有人说姜昆被越说越“黑”?郭德纲被越说越“红”?
第一、老百姓分得出好坏,谁怎么样老百姓很清楚。 第二、老百姓都同情弱者,虽然郭德刚很红,但并不代表强势。强弱百姓分的很清楚……
为什么有人说姜昆被越说越“黑”?郭德纲被越说越“红”?
根源在于这些年以姜昆为首的体制内相声界,确实没能亮出什么有声有色的底牌,就连春晚舞台也丢失了。而另一边的江湖相声却风生水起、掀起了一浪高于一浪的传统相声及曲艺热潮,差距太悬殊了。曾经的“主流”和“非主流”如今已经易主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观众早就习惯于捧一边、同时顺脚把对立面也踩一下。就好比消费者在体验顺丰、京东等现代物流快捷和贴心服务的同时、总不忘吐槽一下老牌国营的邮政物流。
当然,有“反德云社联盟”之类的“挺雅”(力挺高雅相声)账号,会认为姜昆被抹黑、全是德云社水军和纲丝所谓。其实,在骂别人是水军的时候、自己已然就是水军。
退一步说,如果体制内能在艺术上干过德云社——哪怕不是商演、而是霸屏了各大卫视的言语类节目,那么所谓的“水军”能抹黑姜昆吗?或者曲协以自负盈亏、不花财政预算的形式到国外办几场商演,也足以堵住悠悠之口。
但是,这种情形能发生吗?显然很难、或者没有可能。姜昆老了,曲协一批相声演员也都年事已高,激情难再。而青壮年一辈人,似乎找不出几位独当一面的角。这几年“拔苗助长”式地引入的苗阜、李丁等年轻相声演员,客观说:太水了。
当一群由纳税人供养的相声演员,一不能在电视上征服观众,二不能振兴相声艺术,三不能为国输出软实力,四不能潜心钻研艺术、而是工于打压民间团体,作为自谋生计还要纳税的观众能没有怨气吗?
吹着空调、吃香喝辣,动辄开会研讨艺术、或反一下“三俗”,好作品拿不出来、离舞台和观众越来越远。老百姓辛劳一天,想听段能哈哈一乐的相声,居然还被说是“三俗”,估计想想都来气,所以怼几句曲协是有情可原的。
为什么有人说姜昆被越说越“黑”?郭德纲被越说越“红”?
谁说的?站出来走两步!人心都说是红的,怎么感觉一些人的心却是黑的?!不管是怎样的一类人,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有人性。你可以不接受姜昆,你也可以跪㖭郭德刚,但绝对不能信口雌黄,采用无赖的下三滥手段去诽谤一个与你毫无关联的艺术家。每个人的嗜好不同,每个人的观点也会不同。酸、甜、苦、辣、咸的不同,造就了人类的喜、怒、哀、乐的人生百相。但世界上最令人厌恶的一种人,就是心存邪恶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