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双生子之后,甄嬛为什么还愿意和皇上再生孩子?

双生子是甄嬛跟果子狸的骨血,冒充龙种送回宫中,皇帝本来就将信将疑,经过滴血认亲大戏之后,皇帝其实还是将信将疑,一直到结局都没解开这个疙瘩。

当时宫中争论立太子的时候,群臣在四阿哥和六阿哥之间争论不休,张廷玉连续两个大招,把皇帝说得脑门泛绿光。

主少母壮,必然造成太后专政的局面;熹贵妃长时间离宫,风评非常不好,将来她的孩子继承大统,难免引入非议。

尤其是第二条,意思就很明显了,六阿哥多半不是你儿子,立个毛线。

皇帝虽然表面上端着,但心里都是mmp。之后遇到玉娆带着元澈跟弘瞻进宫玩耍,玉娆这时候暗戳戳的给姐姐甄嬛插刀。

乳母说弘瞻跟元澈像亲兄弟呢~

皇帝听完就感到一道绿光劈到面门,差点没站住就晕倒了。本来弘瞻的身世就是宫里面的热搜,皇帝也一直犯咯,你这时候突然来这么一句,很明显是给姐姐拆台嘛。

之后皇帝只能去跟甄嬛智力问答,但甄嬛这时候已经智力爆表,对付一个还有一集就下线的皇帝简直轻而易举。一方面表示弘瞻绝对当不了太子,那就是个傻叉,跟弘历比差了八条街,另一方面表示老娘我不想当皇后,只想跟陛下好好当夫妻过日子,要不然我们再多生几个猴子吧。

甄嬛当然愿意生,只不过皇帝没力气播种了而已。

甄嬛知道皇帝没几天活头了,只要再骗他一段时间,等他蹬腿之后,大权就落到自己手上,甄家也保住了,自己跟果子狸的孩子也保住了,而且弘历也是自己养的忠犬,绝对能保她一世安全。

生完双生子之后,甄嬛为什么还愿意和皇上再生孩子?

甄嬛就是不再给皇上生孩子,又能表达什么?对果郡王忠贞?还是说跟皇帝没有夫妻之实了,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相反,甄嬛非常愿意再为皇帝生孩子。

首先,甄嬛从甘露寺回宫,生下双生子后,表面风光,其实步步惊心,如履薄冰。关于双生子的流言绯闻从来就没停止过。特别是“滴血验亲”,惊心动魄,甄嬛无论何时想起都是心有余悸。如果,再为皇帝生下孩子,可以分散皇帝与众人的注意力,打消皇上的疑心,客观上来说也是保护那两个孩子。

其次,弘曕毕竟不是皇帝的儿子,假如说将来要是承嗣大统,势必又要把众人的目光投向弘曕,关于他的身世又要被挑到桌面上来,又会调查深究,不知有多少变数在里面。假如甄嬛再生个男孩,她会想方设法让大位留给这个孩子。可惜,甄嬛后来那个孩子没保住,她才竭尽全力的推荐养子四阿哥。

最后,就是甄嬛的私心了,她就想让弘曕入嗣果郡王一脉,让他一脉归正。她有了多的儿子这个愿望更易实现。后来四阿哥继位后,害怕甄嬛偏心弘曕对大位有威胁,用″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试探甄嬛,甄嬛趁机说把弘曕归入果郡王一脉,打消新帝疑虑。

生完双生子之后,甄嬛为什么还愿意和皇上再生孩子?

甄嬛回宫后,自知与果郡王再无可能在一起了。在这个前提下,只要皇上还行,她也能生,多生几个孩子稳固自己的地位,打消合宫上下的猜疑,保住母家的平安,何乐而不为呢?

甄嬛的一生,虽说是历经艰险,可也是圆满的,她一生爱过两个男人,两个男人都视她为掌心宝物,这与宫中其他女人相比,不要幸福太多。

对于她不爱的男人温实初,她能游刃有余的让他为自己效劳,有事实初哥哥,无事温大人;槿汐、浣碧等忠心的婢女,竭力为她出谋献策;还有好闺蜜眉庄,同派的敬妃、端妃等,可以说,这些人都在围着甄嬛传,除开主角光环,甄嬛的心计、城府也是她获得如此高地位的重要原因。

双生子出生后,宫内谣言四起,皇后党派趁机整出了一个滴血验亲桥段,自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最后摔了跟头,还折进去祺嫔这一员大将,真是得不偿失。从滴血验亲皇上的态度可以看出,皇上未必没有怀疑甄嬛和和自己的兄弟有一腿,只是一为了皇家颜面,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三对甄嬛毕竟也还有情意在。但这并不代表对双生子的身份方没有怀疑了。

对皇上的疑心,甄嬛又怎么会不知呢?除了浣碧槿汐,又没有什么人可以商量这件事,怎么样才能打消皇上的猜忌呢?这是甄嬛要想在后宫立足必须立刻着手解决的大问题。

看到皇上对静和公主的慈爱之情,甄嬛有了答案。当初在宫外怀双生子时安然无恙,可怀上第三胎时却先天不足,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甄嬛备孕的仓促。满以为这一胎可以瓜熟蒂落,没想到却母子无缘份。

第三胎流产后甄嬛再无孕,除了皇上服用丹药身体日渐衰弱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皇后一派已经彻底整垮了,已不足以威胁到甄嬛。所以怀上第三胎,到这里有两重目的了,一是打消皇上的猜忌,二是为打击皇上增加多一个筹码。这些,生孩子无疑是最保险的了。

甄嬛怀上第三胎,既不是对皇上又回心转意了,也不是为了彻底忘却果郡王,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在筹谋。

生完双生子之后,甄嬛为什么还愿意和皇上再生孩子?

为了固宠肯定免不了要侍寝,既然侍寝肯定免不了要怀孕吧。

我依然坚持甄嬛对皇上并没有厌恶到后来她所说的“每一次接触都无比恶心”的地步,至少在果郡王死之前,她对皇上应该都是爱恨交织的,只有在果郡王死后才完全变成了恨。但即使如此,在皇上死后她还是忍不住叫了声四郎。

所以我觉得她并不排斥跟皇上生孩子,尤其第一个孩子流产让她更加珍惜自己每一次怀孕,甚至可以说有孩子就好,父亲是谁没那么重要,这点从她最后一次被诊断有孕后不自觉流露出的幸福笑容就能看出来。只是这个孩子在后期是确定保不住了才被作为对付皇后的筹码,但凡有一丝希望能保住,她肯定都不会这么做的。

生完双生子之后,甄嬛为什么还愿意和皇上再生孩子?

其实甄嬛在得知误传允礼已经死了的消息后,本来想自杀的。但是因为知道自己已经怀了允礼的骨肉,想为允礼留下骨肉,而且也想要为允礼报仇。甄嬛知道为什么允礼会死,主要是因为冷血的雍正想要灭了允礼,所以她才要想尽办法再次入宫。她已经怀上了允礼的孩子,所以特别焦急和雍正再次相遇的机会非常重要。 所以她的贴身姑姑槿息献身给雍正的太监总管苏培盛才有了这次机会。

其实再次以已经怀了身孕身份进宫的甄嬛是很受非议的,起码皇后和太后都不太相信,特别是皇后还想法设法找出问题点。

叶澜依认为甄嬛对允礼不忠,想要引来夜猫事件本来是想要陷甄嬛于死局。这种情况下,后宫都在看好戏,皇后、祺贵人等和甄嬛有旧仇新怨,谁知道甄嬛挺过来,就成为赢家,而且可以光明正大地说是因为惊吓而早产,实际上是也是差不多到了预产期了。

当皇后要求滴血验亲,这一举动把甄嬛吓得半死,幸好当时怀疑的是温实初和她有染。用的是温实初和甄嬛的孩子血去验,后来发现验血的水有问题,才把这个危机化解。

有上述得出,甄嬛在宫中处境很不妙,她身上太多秘密,这些秘密一旦被发现,都是死罪。在后宫中,皇帝的宠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甄嬛虽然厌恶以美色去维系自己的宫中地位,还必须要和皇帝保持绝佳的关系以保存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而且伴君如伴虎,一位娘娘如何拒绝皇帝要求同房这种要求呢? 即便是厌恶,甄嬛还是得做戏完成这种事。

如若怀上孩子,作为一位母亲,又如何做得了舍弃孩子的事情呢?

上述3个原因让甄嬛已经有双生子还会继续和雍正再生子.

生完双生子之后,甄嬛为什么还愿意和皇上再生孩子?

甄嬛在甘露寺的时候怀上了果郡王的孩子,但两个被命运捉弄的人,终究还是错过了。甄嬛为了救自己的家人,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选择了重新回宫。

但重新回宫的甄嬛,对皇上已经彻底无爱,但皇上在多年不见甄嬛后,才明白了她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对甄嬛越来越爱。在生下双生子之后,对甄嬛的宠爱更甚。但为什么在这之后还愿意和皇帝生孩子呢?

首先,孩子是无辜的,不论孩子是谁的,甄嬛作为母亲对孩子总是爱大于一切的,还必须要和皇帝保持绝佳的关系以保护自己和孩子。

其次,皇帝对甄嬛的双生子一直有所怀疑,即便滴血事件过后也是一样。甄嬛自己也明白纸包不住火,只有向皇帝表达自己对他的忠贞才能减轻皇帝的疑心。

而且,此时的甄嬛对皇帝还是有那么一丝爱意的,这在最后皇帝驾崩时可以看出来。以上为个人见解,不喜勿喷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