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安家》《完美关系》,连孙俪都遭殃,为什么?
人民日报发文批评《安家》跟《完美关系》,文章标题起的非常犀利《演技派救不了悬浮剧》。
也就是说,官媒对于这两部纵横南北两大电视台的收视大佬,官方评价是“悬浮剧”。
何谓悬浮剧呢?大概就是剧情浮夸,没有现实生活为落点,一味撒狗血引发观众情绪喷发的浮夸电视剧。
说简单点,偶像剧、宫斗剧、以及于正参与编剧、靳东担纲主演的都是悬浮剧。
悬浮剧虽然卖相粗糙,内容经不起推敲,但剧情简单易懂,而且大量撒狗血煽情,以及用偶像派和流量明星为卖点,所以近些年在资本市场大行其道,甚至出现了很多原本写实的社会题材电视剧,也被悬浮剧大量入侵。
比如《安家》跟《完美关系》这两个本来是职场剧的写实题材,也因为剧情设置的不合理,被人民日报当做“悬浮剧”点名批评。
安家——故事背景是房产中介,原版是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编剧六六加入了大量本土元素,也延续了她在《蜗居》中的叙事风格,另外把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一些热门案例融入其中,比如凶宅、房产证写儿媳名字、假离婚买房、老洋房钉子户等。
完美关系——以独立公关人为主角的电视剧,将近些年很多热点事件作为案例进行演绎,揭露职业公关如何化解明星出轨、企业丑闻等危机事件,把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不见,但无时无刻都在受他们引导和影响,一个用策划和运营创造价值的特殊行业呈现出来。
这两部剧其实都有非常多的看点,而且演员阵容也平分秋色。《完美关系》有黄轩、佟丽娅、陈数、高露等,《安家》有孙俪、罗晋、海清、郭涛、胡可加盟。
但两部剧的“悬浮”方式又各不相同,《完美关系》基于其行业特殊性,所以在演绎公关事件内幕的时候,实际上会把一些敏感信息戏剧化处理,用刻意和浮夸的方式一笔带过。也就是说,《完美关系》其实是刻意悬浮,用浮夸效果掩盖真实的伪职场剧。
除了剧情的遮遮掩掩之外,《完美关系》两大主演的演技也着实让人大跌眼镜,黄轩本来是一个非常有灵气,而且文艺范儿十足的出色演员,他非常擅长用自己的表演去丰富角色形象,让人物变得立体起来。但卫哲这个人物却一眼望不到头的油腻,也不知道黄轩是看着剧本自暴自弃,还是不擅长把握这种角色,总之这个形象真是让人失望透顶。而佟丽娅一直以来也是靠着美貌掩盖演技的不足,这次的表演崩得连美貌都盖不住,看来颜值拉分也是有一个界限的,这次佟丽娅是突破了这个底限,失败中的失败。
而《安家》则是故事设定非常接地气,是所有国民最基本的生存刚需“房子”问题,用房产中介的视野去观察和呈现这些真实的影像。但《安家》的失败之处也在于此,就因为刻意要去揭露太多沉重的社会现实,将矛盾集中到中介这个领域进行演绎,而现实中中介本身不具备那么复杂的职能,所以在强行堆砌这些元素的时候,让本来真实的故事变得空中楼阁起来。再加上六六太刻意去设置角色的二元对立,让很多人物变得单薄而且浮夸,彻底失去了真实生活的层次感,所以在开局大好之后,迅速变成口碑全面崩盘。
而几大主演的表演来说,《安家》的主要角色虽然整体强过《完美关系》,但在演员实力的发挥上,很明显孙俪跟罗晋都没有交出符合他们实力的答卷。孙俪诠释房似锦有点用力过猛,在呈现苦难心路的时候过于浮夸,撒狗血过了头,弄得人物形象一会儿强势精英一会儿弱势农家女,缺少一个合理的过度,所以角色显得有点浮夸。罗晋饰演的徐文昌也有点故作深沉,应该情绪爆发的地方,全都用面瘫和低音炮带过,让人感觉有点装,不接地气。
就是这些零零总总的毛病,让《安家》跟《完美关系》成为官媒指名点姓的“悬浮剧”,而且在院线全面停工,电视跟网络媒体成为主要娱乐渠道的时候。按理说这两部演员阵容跟题材都非常出色的电视剧,应该成为非常时期的大赢家。
结果两部剧都是高开低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不但口碑没有保住,几个知名演员也因此备受诟病,这就是悬浮剧的恐怖杀伤力,以后选本子一定要避开这个雷区啊。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安家》《完美关系》,连孙俪都遭殃,为什么?
其实我挺赞同人民日报对目前一些浮夸剧的批评,希望这能让目前低水平的国内影视剧行业进行一轮洗牌。
中国的经济是发达了,可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却没有跟上来。为什么?
现在的娱乐圈只为流量和夺人眼球买单,时下热点是什么,就会让编剧去编什么。而影视剧是内容创作行业,却没有对编剧这个最关键的价值环节进行合理的价值分配,片酬大部分都被流量明星给拿走,导致好编剧越来越少,烂剧扑街现象严重。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怎么看国内影视剧的原因,从来都是上映后除非有一致的好评,就像《我不是药神》这种,我才会去看。
一个内容创作行业,在价值创造最关键的编剧环节水平却如此之低,所以导致我们的编剧水平差穷兄弟印度都差一大截。
一个内容创造行业,媒体炒作和宣传的总是明星的各种八卦,热搜常年被明星们占领这也是反应了我们当下浮浅的价值取向。
最后,很想说一句,非常赞同李兰娟院士提出的,高薪向我们的科研人员倾斜,请让娱乐行业回归到它的正常水平吧!否则青少年只会追星想成为明星,危难时期可不是明星能够救国的!
支持的,请点赞!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安家》《完美关系》,连孙俪都遭殃,为什么?
现在的电视剧,剧情太狗血,一味追求流量,连官方媒体也忍不住要点名批评。孙俪最近的争议很大,当然要遭殃。
人民日报批评《安家》、《完美关系》,孙俪演技遭质疑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一部是《安家》,由孙俪、罗晋主演,另一部是《完美关系》,由黄轩、佟丽娅主演。四位主演都是当今一线明星,大红大紫,有超高的流量,据说孙俪还是演技派。
但《安家》播出没几集,就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称其是“悬浮剧”。《安家》到底有多烂?连官媒都出来发表言论。估计孙俪也没有想到,好不容易演了一部《安家》,却被人民日报给批评了。
《安家》的故事题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就是生活中经常见的房产中介,为了提升业绩而发生的一些故事。这种题材大家都能猜到大概是什么样的,在拍摄的时候应该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但实际情况是,《安家》的剧情太过狗血,掺杂了复杂的感情问题,与真实的中介生活并不相符,难怪被批“悬浮剧”,的确严重脱离实际。
孙俪没有体验过房产中介的生活,演的一点都不像,分分分钟出戏,咋咋呼呼的,一点都不稳重。还有男主角罗晋太过油腻,他年龄不小了,属于中年大叔,而现在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20岁左右的。
以前都说孙俪是很努力的演员,也是实力派,但现在看来,她的演技不怎么样,演的有点过了,表演太浮夸。
演员就是演员,再怎么样演,也没办法与真实生活一样,真正有演技的演员太少太少。孙俪以前的演技派人设,只不过是包装出来的而已,这下在《安家》中终于露馅了。
电视剧过于追求流量,而显得很劣质现在的影视圈都是追求流量的,主演必须是当红明星,有好的口碑才可以。孙俪、罗晋、黄轩、佟丽娅4个人,人气相当高,才能分别成为《安家》和《完美关系》的主演。
导演在用他们的时候,首先不是考虑他们的演技,更没想过合适不合适,差不多就行了,最主要看的是人气和流量。所以,电视剧过于娱乐化,就会显得很劣质,忽略了其他的品质。
现在的国产剧太垃圾,根本不能看,已经有很多人没看过电视剧了,觉得还不如纪录片真实。确实如此,《安家》、《完美关系》都让人看不下去,更别说其他的剧了。
虽然说电视剧都是用来打发时间,但看这种电视剧,未免会显得自己智商很低,难怪人民日报会出来点名批评。现在这两部剧还挺火的,但实在太狗血,容易误导大众,就应该批评。
孙俪最近负面新闻特别多,对前途有影响孙俪由于给武汉捐款少儿被骂,上了新闻热搜,现在又因为《安家》中的演技而遭受诟病,最近的负面新闻可不少。
孙俪刚刚给武汉捐了30万的时候,许多网友纷纷抵制她的新剧《安家》,然而《安家》的收视率还挺高的。不知道收视率的真实性,但有一点肯定,孙俪的人气下滑是真的,败光了很多路人缘。
人民日报专门发文抨击孙俪,对孙俪以后的前途是有一定的影响,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红了。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安家》《完美关系》,连孙俪都遭殃,为什么?
谈谈个人看法
人民日报点评它们为“悬浮局”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悬浮局,悬浮局是指剧情脱离实际,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影视剧,这样的电视剧,悬浮剧的特点是:剧情桥段多有雷同,很多剧情没有逻辑性,经不起推敲。
我特意查了下,说《安家》是“悬浮剧”是由人民日报点名的 ,大意是这样说的:《安家》与《完美关系》在近期热播,然而观众把他们归位了“悬浮剧”还点评道即使有影后视后、影帝视帝的加入也无法改变国产职业剧“拍一行毁一行”的一贯作风。
这样的点评,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近几年职业类电视剧的诟病——剧情浮夸,脱离现实。
虽说很多电视剧都有“槽点”,但是,用千篇一律的模式拍影视剧,还能已入局网的吸引观众吗?答案是不会的,这样的“悬浮剧”看完后,观众能记住的往往是出轨、剧中人物的感情,而不是职场内的善与恶、真与假。剧情有恋爱情节很正常,毕竟需要丰富剧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不正常的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将职场演绎的如此理想化。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安家》《完美关系》,连孙俪都遭殃,为什么?
在大众心目中,“孙俪出品必属精品”这个印象太深刻了,可“演技派也拯救不了悬浮剧”。人民日报要点名批评,如果不批评孙俪,似乎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原因很简单,孙俪的粉丝更多、知名度更高、作品受众更广,并且她拿下的奖项尤其影视相关的奖项更多。所以,对于孙俪被点名,你看几位主创的微博粉丝对比就知道了。
主创对于一部电视剧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可以说,主创们在接剧本的时候,要对角色和观众负责。
抛开粉丝量不说,剧情内容反应的问题是否脱离生活,也是人民日报关心的。人民日报评这两部剧是悬浮剧,意思脱离群众生活,逃不开玛丽苏傻白甜剧情,颇有间接批评国产电视剧“拍一行,毁一行”的意思。
可能这就是主流媒体对社会文化的鞭策意义吧!你们说呢?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安家》《完美关系》,连孙俪都遭殃,为什么?
演的太现实了?挺好的,疫情期间,多少人连个窝都没有,高房价让人无可奈何,高生活成本让人不敢在城里继续,高医疗让人不敢生病,高教育投资不敢让人生二胎,,只能回农村建设农村家乡。批评是因为这些演员收入太高了,有这些钱可以投资到百姓医疗上去,投资到教育上区,普度大众,比富一个演员强,演员国家有难了,演员跑国外去了,国外疫情加重有跑回来。太可气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