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孔明骂死的王朗如此窝囊,其后人为何还能成为西晋显赫外戚?
诸葛孔明骂死王朗主要见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喜欢诸葛孔明的人,读到此处,无不拍案叫绝,对诸葛孔明的佩服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但《三国演义》必竟是个“演义”,所谓的“演义”乃是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而已。不可全信!也不可能全信!
诸葛孔明骂死王朗?非也!乃是罗贯中为了神话诸葛孔明的“杰作”!纯属裁布不用剪子——胡扯!
王朗,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根本没有和诸葛孔明有过任何交集。早年,王朗主要在今江苏、广东、广西等地活动,倒是和孙策打过交道,还不幸兵败被孙策以武力请到江东做了一回客。孙策惜才,奈何王朗根本没把他瞧上。孙策敬重王朗才智过人且丰丽博敞,没有杀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听闻王朗“德实充塞于内,知谋纵横于外”,以汉帝国皇帝刘协的名义征召王朗。王朗欣然应之,遂来到许昌,担任了年俸禄六百石的谏议大夫。曹操灭袁绍后,王朗被派到今河北临漳县、河南安阳市一带担任了地方官。曹丕继任魏王后,王朗被召回洛阳,担任了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为了笼络王朗,曹丕篡汉登基后就进封王朗为乐平乡侯。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又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了解了王朗的工作简历,我们发现,后期的王朗几乎全部先后在京城许都、洛阳工作,根本甚至连诸葛孔明长的啥模样都不知道,最多只闻其名。
公元228年,王朗死在洛阳。而此时的诸葛孔明正在率大军攻打祁山,“马谡失街亭”的故事正在上演,诸葛孔明大败,正忙着向汉中撤军。怎么能骂死王朗?难道孔明真的有特异功能?能隔空骂死久病榻上的王朗?
但王朗的后人的的确确成为了西晋王朝的赫赫有名的外戚,这是不争的实事。
王朗是曹魏的重臣,位高权重。高才博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享有崇高的威望。辅助曹操、曹丕、曹睿爷孙三代,立下不世之功,且其在文化思想经学方面多有建树,王朗生前著有文集三十卷,影响巨大,流传至今。
王朗的长子王肃,不但袭封了父亲的爵位兰陵侯,而且继承了王朗的衣钵,遍注群经,编撰《孔子家语》宣扬道德价值,将儒家精神理念首次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王肃将王家发扬光大,王家已成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名门望族。
在魏晋时期,讲究的就是门阀制度。为了巩固司马氏家族的势力,笼络士大夫,司马懿巴不得和王氏联姻。公元231年,司马昭迎娶了王肃的十五岁的大女儿王元姬,后生下了晋帝国的开国皇帝司马炎。
王氏成为西晋王朝显霍的外戚集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