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曹云金开设的喜聚现场人气爆棚甚至超过了德云社你怎么看?

这话是鲁迅说的,鲁迅还说过郭德纲拯救了相声,张云雷拯救了传统文化,德云社是相声界第一天团。

这是一个网名叫鲁迅的德云社粉丝说的。

曹云金喜聚现场是一个容量两百人的小场子,就算场场爆满,跟德云社那种接近一亿的用户基数也没法相提并论。何况德云社能够做到一票难求,世界巡演,隔三差五就有主流媒体表扬,但隔三差五又有粉丝组团谩骂主流相声。

这是真正做到了谁都惹不起,而且自己谁都敢惹的境界,曹云金是没资格与之相提并论的。

曹云金这辈子注定就是德云社的背景板,因为欺师灭祖的logo被贴在身上,永远撕不掉,谁敢跟他走得近,谁就会被德云社亿万粉丝撕成渣。

就像喜聚现场开业的时候,就有德云社粉丝去曹云金微博问有没有岳云鹏,结果曹云金只能颤抖着回答:

你猜~

寥寥两个字,把曹云金内心的惶恐的不安暴露无余,很明显就是天天活在德云社人气天团的阴影下,流着哈喇子羡慕嫉妒恨,但又无可奈何的可怜嘴脸。

曹云金即使再投几次胎,也不可能摸得到德云社人气的尾巴,尤其是现在德云社有了饭圈加持,战斗力更加爆表,分分钟就能让所有支持曹云金的人炸号,控评到怀疑人生。

当然这一切其实都是粉丝经济的假象罢了,郭德纲曹云金水火不容的表象下,也有那么一些商业表演的成分,给粉丝制造一些对抗情绪,开通一些宣泄口,这本身也是演员人设的一部分。或许本人并没有那么大矛盾,毕竟是恰饭而已,没必要揪着过去天天在卧室咬着被单委屈落泪。

天天幻想着曹云金被道德谴责,郭德纲光芒万丈俯视苍生,其实都是粉丝自己加戏而已。当事人真不用这么过日子,郭德纲有很多事情要忙,闲下来也可以练字唱戏,不用天天想着曹云金。而曹云金即使比德云社差几十条街,他一年也有几百万入账,住着大别墅吃着山珍海味,唯一烦恼的就是出行该开哪一辆豪车。

有时候粉丝就是比演员本身戏还多,自己天天吃糠咽菜,还去心疼吃鲍鱼的人泪洒未央宫,这种心态比相声好笑多了。

有人说曹云金开设的喜聚现场人气爆棚甚至超过了德云社你怎么看?

有人,想问问这个有人是你本人还是别人,你是亲眼看到了吗?人气爆棚很有可能啊,看卖票还 是送票,还要看票价是五元 十元 还是几十元啊。说起来喜聚现场算是个小园子了,能坐几百人吧。就算是天天人气爆棚也没啥啊,因为不说是德云班主郭德纲,单是他的徒弟小岳,张云雷也不敢去小园子演出了啊,不只是爆棚的事,怕是棚外面场地上也人满为患呢。爆棚又算什么!

张小辫儿的专场几千人的场子也是人气爆棚啊,票价可是1799元呢。所以别拿爆棚说事,爆棚跟爆棚差太多了,不是一个档次的。更别拿曹跟郭老师相比较了。

有人说曹云金开设的喜聚现场人气爆棚甚至超过了德云社你怎么看?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有些日子没关注曹云金和“听云轩”了,想不到有人用“人气爆棚”来形容曹云金办的“喜聚现场”,特别是何云伟、李菁携“星夜相声会馆”的助阵,成功勾起了大伙对当年“出走门”的回忆。

平心而论,当年的曹云金有两把刷子,曾经是郭德纲“儿徒”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也是这位师傅最力捧、最骄傲的年轻相声演员。时至今日,网上依然有拿曹云金与德云社当下最火的岳云鹏、张云雷等人捉对比较的言论。

可见,这种比较加上了主流相声界与德云社为代表的非主流相声界这个“大背景”,就开始“跑偏”了。

当年的“出走门”,引发了一段相声门中的恩怨,当事人谁对谁错姑且不论,但对德云社和郭德纲,是釜底抽薪式的沉重打击,让传统相声这条路雪上加霜。因此,曹云金、何云伟这些“逆徒”,成为很多打一开始听德云社相声的粉丝们,永远抹不去的无奈与遗憾。

受到主流相声圈的盛惠,曹云金与何云伟终于实现了“自己当班主”的梦想,影视娱乐圈里也确实火过一阵,想来,那时的曹云金等人觉得,“出来单干”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竞争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痛定思痛的郭德纲过了那道坎,德云社在相声专场商演和影视、综艺、主持上持续发力,云鹤九霄人气王不断涌现,在民间相声团体中一家独大,挣得盆满钵满。

德云社有了可持续发展、更上一层楼的底气,郭德纲的心态越发平和,所谓江湖恩怨看淡了,不愿因自媒体们拿自己和曹、何之流比较而擦枪走火,给德云社惹事。

不管大家多不待见曹云金,也不管他是否出于挣钱的想法,曹云金确实是个爱相声的人,听云轩不景气,他搞联营、搞专场,折腾出“喜聚现场”,或许,他已经意识到了“没有了相声他什么都不是”的道理,但过往的人设包袱,很难能让他走出来。

“喜聚现场”火了,是因为观众觉得很新奇,想要尝试,相声也需要用新鲜的东西,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的年轻观众加入。但“孤木难支”的道理,曹云金应该是知道的,面对着德云社人才辈出的集团作战,面对很多年轻人组建的民间相声社团的挑战,“喜聚现场”能火一时,火不过一世。

有人说曹云金开设的喜聚现场人气爆棚甚至超过了德云社你怎么看?

郭德纲说得有道理“相声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曹云金刚单干成立听云轩的时候的确是人气不错的,毕竟人家师徒俩的事,谁对谁错不影响相声质量,你说得好,我就听。可惜,肚子里没干货,来来回回就几个老段子,以前在德云社剧场都听得够够的了,自己又没能耐捧新人(或者是不愿意?),导致以前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失望,生意已经算是惨淡经营了。

有人说曹云金开设的喜聚现场人气爆棚甚至超过了德云社你怎么看?

一个头长反骨,欺师灭祖的人,竟然这个社会还允许他立足,还有电视台采访做节目,该反省的是谁呢?是我们纵容了他还是纵容了这个现象,还是为了利益其他无所谓。他就是有千般本领,也该被社会淘汰抛弃。

有人说曹云金开设的喜聚现场人气爆棚甚至超过了德云社你怎么看?

遑论曹云金开设的喜聚现场人气是否超过德云社,就是真的人气超过德云社又如何呢?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曹云金曾经是郭德纲的儿徒,徒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老师,本就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郭德纲和曹云金二人的内心。诚如是,您并不是真正地喜欢相声。

很多人喜欢拿师徒二人反目的过往旧事重提,抑或是拿德云社现在的辉煌对比其他相声演员的落魄,这样的人完全就是挑事。就演出阵容来说,听云轩能和德云社相比吗?就影响力来说,曹云金能和郭德纲相比吗?就演出现场效果来说,“人气爆棚”是怎么比较出来的?人们为患?还是一个凳子上挤着俩人?抑或是观众的呐喊把舞台震塌了?

扒姐喜欢听相声,但不是特别沉迷的那种。闲着无聊,夜里睡不着,来一段郭德纲的,岳云鹏的,曹云金的,姜昆的,高晓攀的,苗阜的,相声新势力的......都无所谓。要么帮我催眠,要么帮我逗乐,没有那么多的门户之争——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郭德纲自己都说过“一花独开不是春”——他是真正地喜欢相声,真正地渴望这个行当能够“百家齐放、满园春色”,为何那么多人就是不理解呢?你喜欢郭德纲,现在去听就是了;你喜欢曹云金,买票去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分个高低?为什么这么多年了,非要还是拉出两人来对比呢?

喜欢相声,请关注相声本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