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声:996不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对此你怎么看?
所谓的劳动工时,加班文化什么的,还真是一个特别现代,特别新潮的概念。
在古代中国,其实是没有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这两个概念区分的。对于农民来说,睡醒了下地干活儿,干活儿累了休息下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完事回家睡觉造小孩,孩子生下来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继续下地干活吃饭睡觉造小孩。
劳动是为了生存,不劳动就活不了,就算是皇城脚下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之余,也要去大宅门给皇亲贵族们讲几段清门相声,否则生活就不够调配。
那是古代劳动生产关系决定的,你干多干少,最终成果是对自己负责。而到了现代契约社会,劳动付出与劳动收成彻底割裂了,我每天生产线上累死累活,收获最大块劳动价值的,是哪些脑满肠肥的资本家。而且他们对你的期许,是干的越多干的越久越好,如果累死在生产线上最好。缺少最起码的制衡机制,让用工者掌握一切话语权和解释权,作为劳动者只有两个选择:
累死或者滚蛋。1866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上,根据马克思的倡议,首先提出“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1月11日颁布了《关于8小时工作制》的法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8小时工作制被1919年10月国际劳工会议所承认。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被迫陆续确认了8小时工作制。
要知道,八小时工作制式那些万恶资本主义国家工会跟劳动者奋斗了上百年,才争取过来的一项基本人权,哪怕它不那么完美,哪怕它让很多管理者嗤之以鼻。但他是契约社会必须坚守的底限,也是你作为一个劳动者应该得到的起码保障。
作为企业管理者,别总是用鸡汤来替代报酬,用口号和“兄弟”来弥补工资绩效。让我干活儿的时候我是兄弟,特么发工资的时候咱们严格按照合同履行。
加班不是加班,那是你自己工作没完成,属于正常工作;
下班后要随时看看微信留言,领导想到就要给你安排活儿,不要拒绝,要有奋斗精神。
马云当然鼓励员工996,反正阿里巴巴跟你签的合同都是八小时,你要多付出那是你自己愿意奋斗,跟马爸爸有啥关系。
刘强东当然要员工不眠不休的工作,而且他每天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周日工作八小时,一个月休息两天,他都不会喊累。因为他坐拥百亿家产,出国泡饭局打官司都算工作,回家搂着奶茶秀恩爱那也是给京东做广告也算工作。让我做刘强东,我比他还有奋斗精神好不好。
劳动者不计回报的付出能得到什么,顾客一个差评就让你几天劳累化为乌有,一个电话打错就丢工作,周末在家睡懒觉没看老板微信留言,第二天去办公室就调岗。
咱们国家发展几千年下来,到今天还是回到了阶层割裂的时期,上层社会需要你流干每一滴血为他付出,他只要熬点鸡汤撒点狗血就够了,你不加班那是你懒惰,是你人性深处的劣根。你抱怨领导,那是你不会换位思考,领导在办公室吃屎那都是英明抉择,不是他脏只是你不懂那么高的境界而已。
什么996,什么奋斗者,什么兄弟,这都是开历史倒车的复古资本家思想,是非常危险的。在国家高速发展的时期,最应该警惕这种论调,尤其是一些大企业主代表商界精英,更应该谨言慎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